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兵道争锋 >

第28部分

兵道争锋-第28部分

小说: 兵道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醒,应该能让你的战部更进一层!”

    “战将天赋啊……”陈云听到这话,向着李适看看,说一声:“好!”

    “别看我,我有战将天赋的!”李适道,“不过还不成熟。”

    李适倒是没有欺骗陈云,李适的确是有战将天赋,但被版本限定住了,只有等到练气反虚更上层的境界开启,这才能把李适的战将天赋给引导出来,反正现在的李适没戏。

    听到这话,陈云也就不多话了,倒是身边的李归道,“接下来是我的战部了!”

    随着李归的话,李适也见到了李归战部,这战部基本上是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拿着长剑的剑盾兵。

    李适很快发现,李归战脱胎于曙光战部,但他并不是把曙光的力量作用将士个体,而是把曙光的力量汇聚到剑盾兵们的武器上,甚至凝结成了实质性的包浆,略带荧光。

    “偶然发现的,把曙光天赋凝结在盾牌或者武器上,能够很好的起到进攻或者防御的效果!”李归对李适道。

    “你倒是会找便宜。”李适见到这一幕并没有说什么,倒是提点了一句。

    对李适的话,李归只是笑笑却也不怎么解释,毕竟根本上来说还是曙光天赋没有变化。

    接下来便是轮到了郭七,郭七的战部基本上是由长枪兵组成,而郭七战部对曙光天赋的用法则是在连接上,却见到所有士兵们的身上被曙光天赋的光辉相互勾连了起来。

    这让郭七的战部更加像是一个整体,几乎能够做到统一行动,统一组织。

    “你的这用法倒是很有潜力,继续钻研下去!”李适对着郭七很是赞赏的说道。

    “诺!”郭七听到李适的赞扬,非常兴奋的回答道。

    接下来便是朱明的战部,走得是意志攻击路线,专门强化了曙光天赋中的意志攻击属性。

    这让朱明战部遇到无法抵抗意志攻击的战部会显得非常强力,但若能抵意志攻击的敌人则会显得非常脆弱,可以说是个缺点与优点都非常明显的战部。

    对于朱明战部李适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看怎么用而已。

    接着李适见到王二的战部,是所有战部中最花钱的,因为他是曙光军团之中唯一的弓箭手战部。

    一根根箭矢那射出去都是钱啊!

    李适一直支持王二研究碎光箭或者意志箭,总之就是那种不需要箭矢的箭术。

    但这到底是要从基础练习起来,就算你想要练出碎光箭或者意志箭,至少要在弓箭上搭出一个箭矢的样子吧。

    现在的王二就是在这个阶段,他把曙光力量依附在箭矢上,但却做不到把曙光的力量由虚转实的固定下来。

    所以王二的战部依旧吃后勤资源,对穷苦二字标榜的起义军来说,真的很无奈。

    至于甘平的黑鹰锐士到底不需要自己去担心,他有问题了直接去找甘章就好。

    这本来就是甘章捏出来的战部天赋,定然有着自己的想法,自己只要知道黑夜锐士的定位是瞬时爆发,在需要用到这支战部的时候直接顶上去就好。

    说到底曙光军团才是李适要关心的根基,别看这群人的用法有所不同,但实际上这依旧还是曙光天赋,只是基于曙光天赋的用法不同而已。

    真正想要它们从曙光天赋脱胎出新天赋,要么需要练兵高手出手,要么靠战争去积累。

    这就是兵家好的地方,你理论可以不懂,但实践总能够实践出东西来。

    因为如果实践不出来,基本上要么是死了,要么是输了。

    不论怎么说,曙光天赋到底是有着相当广泛的衍生性与扩展性,也就拥有无限的未来。

    至少现在这个版本还只是华夏内部的争权夺利,还没有发展到后面版本的种族之战。

    靠着曙光天赋优越的衍生效果,李适的军团比较起其他的起义军绝对是高了一个版本。

    但对比起即将到来的秦军正规军,李适清楚这不过只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已。

    因为秦军南下的正规军是二十万大军全军一天赋,而且李适清楚是版本限定了这群人的实力,所以这二十万大大军全是一天赋巅峰,如果能进入下个版本就能直接上二天赋。

    若说弱点的话,那就是他们的统率王离,便是这一支军队的最大弱点。

    王离乃是四大名将王翦嫡孙,传承了世代将门的荣耀,但很可惜他的能力支撑不起他的荣耀,虽然也能指挥得动二十万军队,但只能说勉勉强强,到不了甘章那般如臂使指。

    结果被天命之子抓住他与甘章闹矛盾的机会,断其粮草,九战九败,然后就没了!

    但李适不会因此小看了他,因为现在只剩下王离这一支秦国的军队,失去了甘章的掣肘,反而让王离变得更加具有决断。

    说到底,此刻整个大秦的资源都能被王离调度,而这样的王离绝对会成为这个版本的大秦擎天之柱。

    有的人非常刚愎自用,所以误事连连,但这世界真就只剩下他能扛起这片天空时,他会比任何人都来得坚决。

    李适不知道王离是不是这种人,但王家世代的将门荣耀让他必须要这么做。

 第63章 丰收

    “将军咸阳来旨,让我等从赵国方出兵,一路平定六国叛乱!”涉间对着王离说道。

    “不让我们回咸阳,从咸阳函谷关出兵,先平韩魏,再战燕赵,这才是正理!”王离听到了涉间的话,皱着眉头道,“李相呢?他曾参与覆灭六国,怎不懂得这道理。”

    涉间的脸色带着几分犹豫,开口说道,“在我回咸阳后,李相已经被赵高处死,现在赵高成了丞相,不过他答应由我等平定六国之乱,他在后面会做好后勤补给。”

    “他不想我回咸阳?”王离听到这话,不由眯起了眼睛。

    但目光最终还是落到盖上传国玉玺印章的旨意之上,无奈叹了一口气。

    自己的祖父听从这旨意,自己的父亲听从这旨意,自己的劲敌蒙恬听从这旨意,就算高贵贤达的公子扶苏也听从这旨意。

    正如此,那自己又能怎么办呢,作为大秦的将门世家,自然也只能听从这旨意啊。

    “你回咸阳让赵高给我准备好三个月粮食,我就在秋季出兵赵国,剿灭六国群贼!”王离沉默半响,倒是对着涉间说道。

    “诺!”涉间听到王离的话,便尊敬的退了下去。

    至死至终,王离都没有理会甘章,毕竟在他看来甘章失败了实在太正常了。

    王离抬起头看着飞扬着的王字旗帜,目光中流露出几分迷茫,却又逐渐坚定起来。

    祖父去世,父亲去世,现在必须要要自己扛起王家的旗帜,更要自己扛起大秦的未来。

    哪怕在自己没有祖父与父亲那般高绝的才华,但现在只能靠自己了!

    “绝对绝对不能辱没王氏的名声!绝对不能!”王离握紧了拳头,给自己暗暗打气。

    所有势力都在秣兵历马,因为所有人都非常清楚,陈泽乡起义军与甘章的刑徒军只不过六国势力与大秦碰撞的序曲。

    他们双方谁都不可能成为主角,都不过只是炮灰而已。

    而事实也正如同六国势力所预测的那样,陈泽乡起也匆匆,灭也匆匆,甘章更是被陈泽乡的残部与六国势力联手剿灭。

    真正的考验到现在才是刚开始,秦国看起来反应迟缓,但等到它真正的露出獠牙时,怕是如同泰山压顶一般令人不可抵挡。

    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过得格外平静,更准确得说仿佛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而随着这宁静来临,不知不觉到了秋收时节,张九章和甘章脸上都是喜笑颜开。

    不论军屯还是民屯,这次可是大丰收。

    对任何一个势力来说,没有比粮食丰收更可爱的事情了。

    “吃枣子,吃枣子!”陈知白说着就抓了一个大红枣子咬了一口。

    比较起几个月前,陈知白变得精干得多了。

    陈知白自己都难以相信,这几个月时间自己硬是指挥着流民进行修桥铺路,疏通水道,开拓港口,居然还真给硬生生的给顶了下来。

    随着流民融入到陈郡,陈知白这些人的户籍编辑成册,倒也能丢给九章了。

    不过,自己虽然是过渡性质的包头工,但到底是带着流民干了不少的事。

    风里来,雨里去,这次大丰收,百姓们倒也没有忘了自己,多少送了一些东西。

    “啧啧,知白给我一个!”李适倒也没有客气,从陈知白的篮中拿了一个大枣道。

    “别盯着我一个筐子里拿啊,要拿去拿甘章的,他那里的才多!”陈知白撇撇嘴道。

    李适的目光向甘章筐子看过去,不得不说,甘章的筐子里面装得满满的,还有好些种,像松子、梨、枣等等,一个个的都是百姓仔细挑选出来的,顶大!

    其实这也正常,对比起李适只是做出了方向性质的建议,甘章是真正执行军屯的人。

    为了能够把这一件事情给做好,甘章倒是时不时的去问问老农如何种田,在这过程之中走得多了,自然也就见的多了,自然也就感觉到自己的担子重了几分。

    底层人民面朝黄土刨粮食,只求上天保佑,官员贤德,一年到头有个吃食而已。

    他原本是军职,后来转文职,再又从军,备李适打败之后成为了屯田营的主管。

    现在年龄都过了半百了,多少有了几分养老的心态,心中觉得想力所能及的做点事。

    见到这些如此困苦的百姓,甘章到底明白了为什么李适这些人要起义,要反秦。

    简单的说,就是在大秦严苛的律法之下,活不下去了,仅此而已。

    询问过李适,并且得到李适的允许后,便让屯田营去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百姓。

    李适也说了,屯田兵说到底只是预备役,每天只要保证半天的训练就足够了。

    剩下来的半天你是带着他们去种田也好,去帮助百姓也好,总之不要违背军队的纪律,更不要影响军队的军屯,那就任由你调配,就算是带着他们去给周围的百姓去帮帮也好。

    至于理由,因为我们是农民的军队,农民的军队去帮助农民,这本来就死理所当然的事。

    同时,李适也想要让秦军融入到自己的队伍中,怎么融入,自然就是让他们多做做好事,不论刻意还是无意,与楚地楚民接触多了协作多了,身上的秦军作风自然慢慢被洗掉了。

    所以,甘章与底层接触的多了,帮助了多了,这次秋收,百姓们自然想到甘章这个官了。

    说实话,甘章原本挺害怕李适以为自己收买人心的,但见到李适不但不理会,反而还鼓励自己这么做,甘章却也不在多说什么了。

    毕竟在李适每次来屯田营随口交出自己营地里面一个个百夫长伍长什长的名字时,甘章就知道,自己就算是能够收买麾下校尉的心,难道还能够收买每一个百夫长伍长或者什长的心思不成,反正自己看来是上不了战场了,那就安安心心的种田吧。

    说实话,随着这心思放了下来,甘章倒是在李适手下安安心心的做起了军吞官,而且还兼职了新兵总教官,毕竟屯田营本身就是新兵的训练营。

    “要就自己拿,老夫可吃不了这么多!”甘章从容一笑对几人说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李适毫不客气的伸出手,便拿了一个松子拨开吃了。

 第64章 汇聚大梁

    “好了,吃也吃了,现在也要做一些正事了!”李适来到主坐坐下,开口说道。

    左手第一位的张九章他最先入座,之后众人陆续找自己的位子坐好。

    至于右手第一位是甘章,哪怕他是降将,但就军团指挥能力,李适军队中无人能与之媲美,随着军屯的深入,大家多少也就默认了他的身份。

    没多久,像陈云、郭七、李归、朱明、王二等人也都相继进入了进来坐好,所有人都面色肃然,显然知道这次有着重要的事情。

    李适示意了一下张九章,张九章拿出了文案,开始详细说众人在陈郡的功劳:

    “先说说我们现在,因为回归陈郡后,实行屯田之策丰收粮食,之后又有诸位将军讨伐流寇与逃兵,加上收拢大量流民,让我们有了大量的劳动力。

    这让我们完善了陈郡的基础设施,这六个月已经完成明年入冬的房屋,修出连通陈县到陈郡各县的乡镇道路,尤其鸿沟这条与大梁的重要水渠更是做了疏通工作……”

    总而言之,众人来到陈县后的一件件事情,在张九章报告中一点点细说起来。

    在场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股与有荣焉的荣誉感,因为这里面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今年我们生产的粮食,扣除需要归还魏国的一百万石,以及需要分给屯田百姓的一半,我们手上剩余大概三百万石到三百五十万石。”张九章开口道。

    “我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听到这话,所有人都不由带着几分惊讶。

    “如果明年继续的推进屯田政策与流民政策的话,应该能让我们的粮食净收入到达六百万石以上。”张九章对李适道,显然屯田的政策是吸引到他了。

    “没这么容易!”李适摇头道,“今年我就要带着军队北上。

    虽然用鸿沟运送物资到大梁相当省力,但到时候具体情况是什么谁也不敢保证。

    所以今年不可能投入大量人力去开拓新土地,能维持住今年产量,就是极好的了。”

    听到这话,张九章略带几分失望,但他也知道,到时候怕有得打了。

    明年基本上就以维持我们今年颁布的政策,只不过我们手中有粮食自然更有底气了。

    然后我率领曙光军团三万,陈云、李归、郭七、朱明、王二、甘平六部,总共六万人随军北上一战,陈知白为随军参谋一同随军行动。

    至于陈县便交给九章你来主持大局,甘章由你来让屯田兵押送粮草军需。”

    听到李适的命令,众人便接取了各自的命令而去。

    说实话,在李适看来只要自己的主力不败,那么甘章就不会背叛。

    如果自己败了,那甘章就算要背叛,那就背叛好了,反正李适也不会知道了。

    而随着命令的传达,整个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