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在李适进入洛阳后,这件事情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赵贲只是单纯对大秦绝望了,希望投降李适能给大秦宗室留下一份血脉而已。
而李适也从赵贲的口中知道现在的大秦宗室过得相当凄凉。
秦二世上台后便大杀特杀,宗室蒙难的便是不少,赵高掌权后,又对宗室大杀特杀,宗室中赢姓的成年男子几乎已经被杀绝了,甚至有人靠着改姓才勉强逃出去。
可以说整个大秦朝廷、宗室、军队,都已经被赵高玩得支离破碎了。
这时候,一名传令兵跑了进来,对李适道,“李帅,李归将军送来消息!”
李适听到这话,直接打开消息,然后传递给陈知白与张恢两人。
两人看完后,脸色微微一变,对李适道,“主公切莫答应赵高狗贼的请求啊!”
而李适顺手把这一份东西交给了赵贲,道,“你也看看吧!”
赵贲脸色恭敬,但也接过了这份资料,脸上的神色在这时候不由通红一片,说道:
“狗贼赵高,毁我大秦基业,如今居然二分大秦而为王,真是无耻之极!”
“赵贲,我给你五千秦兵,帮我降服一路上的大秦城池。
毕竟,我容得下祖龙宗室,但是赵高看起来却是做贼心虚容不下你们!”
李适倒也没介意赵贲的真心流露,反而相当平静的对着赵贲说道。
赵贲脸上带着几分挣扎,但最终还是对李适跪下道,“谢李帅信任,贲必然不负使命!”
李适说完便是让陈云带着赵贲去挑选秦军,然后去让他去作为先锋收复秦军。
“将军,觉得这位大秦宗室真的可信?!”陈知白感觉直接让赵贲带兵还是太危险了。
李适面带笑容的自信对陈知白道:“终归要给别人一次机会,让这世界多点信任。
现在这里有天下最强的军队,有天下最强的指挥,纵然他背叛,难道还不能反手镇压!”
韩知兵听到李适的话,自信满满道:“若是他敢反,我便杀绝秦军!”
“知兵,这就有点过分了!”李适拍拍韩知兵的肩膀,道:“统帅造反士兵有什么关系,只要不与我们搏杀,士兵用不着杀了,上天有好生之德,留条性命就是了。”
“将军还是仁慈啊!”在一旁的张恢听到李适的话不由赞扬道。
陈知白看了看张恢,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怜悯。
李适是什么性格自己还不知道吗!
这时候的李适没有说赵贲若是背叛了会怎么样,显然赵贲那是死定了。
“将军,我等便在函谷关整军等候赵贲将军的消息便好。”陈知白道。
“先去函谷关整军吧!”李适回答,心中思索着,赵贲若背叛就太好了。
自己对大秦信任被无礼践踏,因此杀绝大秦皇室宗族,应该不过分吧!
也就诛九族而已。
而事实上,赵贲压根就没有想过要背叛李适。
在赵贲看来,投降李适这才是大秦宗族继续生存下去的办法,若继续跟着大秦朝廷混,赵高会把所有大秦宗族给杀绝的!
所以,赵贲怀着极其神圣的牺牲觉悟,感觉自己为了大秦宗族找出一条活下去的道路。
这样的情况下,赵贲凭借着他在大秦宗族中的地位,所过之处大秦一座座的城市几乎不战而降,从函谷关到咸阳一路,几乎都畅通无阻。
甚至此刻的赵贲还给李适都拉起了一些在大秦酷法与赵高威压下的反抗者,大约也就五六万人,显然是打算跟着李适搞事情。
甚至李适怀疑,他们甚至比自己更想要洗劫咸阳。
而赵贲这般势如破竹的纳降关中大秦势力,也让原本在武关驻守的杨熊失了继续坚守武关的心思。
杨熊果断率领秦军向着咸阳而去,而刘季却轻松占领武关。
刘季从武关出发成功进入关中地界,同样也知道了李适已经进入了关中的消息了。
“李适居然已经带兵攻破函谷关!”刘季听到这消息也是一阵惊讶。
但一想到李适经历过的大战,好像李适能这般势如破竹的进入函谷关却也正常。
“我们需要与李适的军队汇合!”张圣道:“否则两支军队互不统属,甚至连联盟都不是,怕是会产生误会,到那时候,就是我们反秦力量的损失了!”
“咋就不能让李适那家伙过来!”樊哙听到这话,不由拍着桌子怒道。
刘季也不会理会樊哙,不论是当初打败了甘章,还是与王离一战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都说明了李适的军事才能,以及反秦军队之中的贡献。
最重要得是,王离打败了项梁,却又输给了李适,让李适这个合纵军中迥异的平民统帅显得独树一帜。
虽然李适还称不上无冕之王,但无可否认,李适在反秦势力之中已经无人可以忽视了。
“食其,你去趟红衣军,就说我刘季愿意配合红衣军行动,让他划出个道来!”刘季对着郦食其说道。
“诺!”郦食其回答的相当干脆,因为他也想要去见见这位红衣军的统帅。
第一百十七章 拿下咸阳
李适在函谷关整军之后,便顺着赵贲一路劝降的道路前进。
来到戏庭,再次来到这里李适也感觉有几分唏嘘,自己第一次来到戏亭时,还只是个有五百军的校尉,但现在却统率着七万大军和赵贲招募起来的数万拥簇直逼咸阳。
就在这时候郦食其以刘季使者的身份过来。
这一位高阳酒徒头带高冠,衣冠楚楚,虽然满头白发,却依旧精神抖擞。
郦食其见到李适,恭敬道,“沛公麾下长史高阳郦食其见过李令尹。”
“先生入座吧!”李适邀请郦食其是在宴会中,而不是在会议上,道:“我与沛公在曾在楚军中见过一面,没想到我们二人此刻都汇聚于此,不知道郦长使前来所谓何事?”
郦食其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不知道为什么,郦食其的一举一动,给人一种洒脱之感,仿佛双方之间的距离被无形之间给拉近了。
郦食其开口道:“将军乃豪爽之人,食其自然有话直说,我家将军愿为将军之右,协助将军进攻咸阳,将军若有什么事情,还请吩咐便是!”
李适听到这话一愣,没想到,郦食其会这般直接的把目的讲出来,却是哈哈哈大笑起来。
一旁的陈知白是时候的开口道:“郦长史这就言过了,你我两军都是反秦义军,且都是楚地豪杰,正所谓一脉同生是也,又有什么右不右的,来请郦长史盛饮!”
“盛饮!”郦食其也没什么客气,端起酒杯一口豪饮。
李适尽可能招待好郦食其,但对刘季协助进攻咸阳的事却只字未提。
虽没明说,但这本身说明了,李适并不希望刘季参与到进攻咸阳中。
而郦食其却也机敏,见到李适态度后,便回来跟刘季禀报了。
“李适如何?”刘季略带着几分迫切对郦食其询问道。
“李适刚亦不吐,柔亦不茹,难以想象立下这般大功,却依旧谦逊如一。”郦食其道。
“那他可是否有安排我等进攻咸阳!?”刘季继续道。
“我也曾提过,但李适虽没直接拒绝,但表露出来的态度,却希望独自取咸阳!”郦食其也没隐瞒的对刘季回答道。
“这、这是什么意思!”刘季不由从床上跳了起来,来回踱步了几圈,说道:“若说他看不起我等,那想来也不会好好的招待你,但若说他看得起我等,又为何不让我等协助!?”
一侧吕泽一脸平静道,“何须担心,既然他让我等看他的表演,那就看他的表演便是!”
“还是听内兄的!”刘季说道,“要不要找张圣商量商量。”
吕泽摇摇头道:“既然不想要跟李适起冲突,我们就先看李适进攻咸阳便是了!
若李适成功,难道他还不让我们进去?若他攻不下,我们再去攻咸阳也能省下几分力气。
张圣虽智谋卓绝,但到底一心为了韩国复国,兄长可不能都听他的,倒要多跟萧何商量。”
听到这话,刘季点点头安耐住心思,且先看看李适的动作。
而李适打发了郦食其后,开始行动起来。
因为赵贲的原因,李适从函谷到咸阳城下几乎一路坦途,而更惊人的是,李适来到咸阳城下后却听到了秦二世被赵高灭杀的消息。
赵高想临死前疯狂一把,自己当皇帝,结果满朝大臣哪怕畏惧赵高的威势,却也没一个人站出来答应。
因为这时候李适已经兵临城下,大臣们丝毫没有要做两次亡国之臣的打算。
进攻咸阳,算是李适打过的攻城战中最简单的。
只是试探性的进攻,结果守城将士或是逃跑,或是投降,就没一个人想跟红衣军战斗。
李适几乎毫无阻碍的进入咸阳,这反秦最后一战,打得令人索然无味。
大秦大臣宗亲几乎全部被抓,就算赵高这个家伙也没成为漏网之鱼。
总而言之,这一切都顺利的不可思议,让李适有种仿佛大秦早就想要亡国了的感觉。
自己不过只是轻轻锤了大秦一下,然后整个秦王朝就这么眼睁睁坍塌了。
不过进入咸阳,一切才刚开始。
李适麾下众人汇聚一堂,马上便开始商议起了稳定咸阳的事宜。
陈知白、张恢、韩知兵、赵贲、李归、朱明、郭七、钱到、甘平等等,一一都来到了议事厅之中,开始与李适进行商议如何进行维稳。
李适开口道:“首先要处理赵高之事。
虽然因赵高原因,才导致大秦顺利被灭,某种程度来说,赵高是我反秦第一功臣。
然而我们红衣军虽以反秦为第一要务,但赵高这种霍乱华夏的绝代奸臣却也留不得。
赵贲!就有你来亲自负责监审赵高一党,当着咸阳父老百姓的面去审问,做好正大光明!
我就一个要求,赵高一党能株连多少,就给我株连多少,且不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张恢听到李适的话,站出来道:“令尹,我们这么做是否有些过于酷烈了。”
“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李适听到陈知白的话,道,“这奸臣一党杀干净才可安民心!”
张恢道:“赵高一党万死不足惜,但一些被迫跟随的底层小吏却是身不由己啊!”
“底层小吏……”李适听到这话,沉默一会儿道,“我记得秦有二十等爵,那就到不更为限,不更以下爵位不再追究,不更以上,既然享受爵位,那自然要同面灾厄!
赵贲,这件事情便是交给你了,不知有没有问题!”
“诺!”赵贲听到李适的话,顷刻便答应下来。
株连赵高一党,他早就已经迫不及待的磨刀霍霍了,当初赵高是怎么屠戮大秦宗室的,自己便要怎么屠戮回来。
这时候的韩知兵突然对着李适问道,“为何以不更为限,这不是鼓励士卒不参军吗?”
“因为第五级大夫多是有职之人,而第四等的不更多为有功平民可得免兵役的权限!”张恢帮着李适解释道,“所以大人真乃仁心之人啊!”
“就是这样的!”李适咳嗽了一下,实际心中默默的想到,秦爵二十等,除了关内侯与彻侯,自己好像只记住了不更。
第一百十八章 临时约法
李适继续道:“赵高不过小事,现在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是秦国已灭,我等应该如何对待秦国众人、秦国众事,以及这整个天下!”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不由屏息凝气,面对李适的问题,也感觉一时有几分茫然。
秦国灭了,这次灭国时,赵高已经灭杀了秦二世准备称帝,秦子婴也还没成为秦三世。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秦现在没有皇帝,更没有秦王。
这就出现很多问题,没一个政治领导人出来承担一切,那秦国到底是灭了,还是没灭呢!
而秦国宗室,甚至包裹秦子婴,若出来自认为秦王,那怕不是当天就去世?!
这又有几个人愿意出来做这个秦王呢!
总而言之,李适占领咸阳,甚至覆灭了大秦,但好像却有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
张恢站出来道:“大秦自商鞅以来便以法治国,虽祖龙违背法令,使得律法有失。但令尹颁布律令,且严格执行,相信大秦之民,皆愿从之。”
“不错!”李适点头道:“张恢你擅长律法,便由你来起草这律法!”
“这律法应该如何称呼!”张恢听到李适的话,恭敬道:“还请将军示下。”
“我虽入咸阳,但却并非秦王,所以就不为律法,便以红衣军之首的身份在其他六国军队来秦前,与大秦百姓建立一个临时约法!”李适眯着眼睛说出自己的打算。
“约法……”陈知白听到李适的话心中一震,补充道,“既是临时约法,那就定一个时间,比如在六国军队进入函谷关后,这临时约法自动废除。”
“好!”李适听到陈知白的话,一副你很懂的点点头,而自己更一脸无奈道:
“说到底我是黔首出身,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也只能与大秦百姓立个临时约法了!”
张恢皱皱眉头也硬着头皮问道:“将军这临时约法可有个什么章程。”
李适思索了一下,道:“既是约法,那自然以简洁为上。
杀人者处死,伤人者抵罪,盗窃者判刑,暂时就这三条。
除了颁布这约法以外,还需要你收集秦律,秉承重罪重罚,轻罪轻罚,少损身体,多做劳役,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的几条准则去修改秦律,以求秦地维稳。”
“诺!”张恢听到这话双手抱拳表示自己知道了。
李适点头,则转过头对知白道,“知白,你则去丞相御史府邸内,将大秦所有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所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留待日后查用。
尤其农家、医家、墨家三家乃我红衣军根本,法家、道家乃治国之堪舆,而兵家乃护国之战戈,这六家之言一个字都不能少。”
“诺!”陈知白倒是应声答应,对于李适的倾向,多少有几分明悟。
因为这一路走来,红衣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