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楚河记事 >

第143部分

楚河记事-第143部分

小说: 楚河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家人可真是,一个是坏到面儿上,一个是面甜辛苦。

    小姑娘家家本来就不容易,在娘家被人家污蔑打人砸家具,好不容易嫁了人,这男人不在家,一样凭空被污蔑。

    唉。

    菊花婶暗下决心还是好好教大丫吧!

    这日子也太难过了。

    但是话题说到这儿,不捧场也有点儿太尴尬了。

    菊花婶于是问道:“那你俩儿子看着她打你呢?”

    说到这儿,赵秀花就想哭。

    她哪里知道,自己毫米好面养出来的俩儿子,不说人高马大吧,十里八乡也是数的着的优秀青年,怎么俩大老爷们儿还打不赢一个毛丫头呢?

    想想链儿俊秀的儿子一大早被塞了臭鞋底子在嘴里,呜呜咽咽痛哭流涕的样子

    赵秀花只能低头避开这尴尬的回忆:“要不我说那丫头是中邪了呢,力气贼大,我俩儿子打不过。”

    菊花婶嗤笑一声,这回真没忍住。

    她算是明白了,时家老三每个月把津贴寄回来,彻底养废了这一家。搞不好现在他们污蔑这新媳妇儿的话,就是想趁机拿捏住时老三,让他媳妇儿随不了军,让他一直往家里寄钱

    这么一想,菊花婶立刻就懂了。

    她也阴阳怪气地说道:“真的啊我不信。”

    “我早上看小河在河边洗衣服呢,那会儿天还没亮,人家多勤快。”

    “穿的还是个旧衣服,好像昨天结婚穿的也是那旧的合着儿子结婚,你也没帮忙扯块布啊。”

    赵秀花脸色瞬间胀红她是真的挨打了!

    而且

    “我们家小三儿拿了50块钱去市里了!钱肯定都给她了。”

    菊花婶就更不屑了“你们家小三每个月津贴全寄回来,这回走车票得买吧,50块钱,去掉车票还剩啥?”

    赵秀花愣住了!

    好合理的角度,她竟无言以对。

    可是那白面包子是真的,挨的打也是真的啊。

    难道小三儿真的还是那个纯朴的小三,50块钱买张车票。啥也没给新媳妇买,就给她买了几个包子?

    这么一想,赵秀花的心居然诡异的安定下来了。

    哼!

    今天早上是大家没防备,那丫头昨天吃的多还有力气。可既然男人不看重,以后留家里就更不会受到阻拦,迟早能调教过来的!

    到时候家里多一个壮劳力,啥钱挣不来呀!

    赵秀花在精神胜利法的加持下,度过了一个还算愉快的上午如果不考虑虽然没伤口但处处都疼痛的身体状况的话。

    时家两兄弟在男人们的瞧不起中掀开衣服以示清白,然而,身上啥也没有。

    大嫂二嫂就更难了。

    新弟妹一进门,他们就说人家的坏话,拿着。小叔子的今天吃香的喝辣的,这头还非说人家小个子姑娘打人

    呸。

    这哪是一大家子的样。

    整个村子都在看笑话。

    队长家的闺女娟这会儿揉着手绢,内心泛出了煎熬

    这男主角的家人怎么是这么极品啊?

    她如果嫁过去,一个人在家那可招架不住。虽然她爹是大队长,但是看过很多的娟心里清楚当婆婆的想磋磨人恶心人,那有的是方法。

    虽然楚河嫁过去她觉得是受了自己穿越的蝴蝶风暴影响,但是

    万万没想到,男主角家居然是这个样子。

    就连如今没了朋友,只能孤独一个人干活的赵卫红也不相信。

    虽然时岁丰娶了那个黑不溜秋的洗衫板,但是,那只能说是自己没把握好,没考虑到对方上辈子竟然能功成名就,那思想肯定不简单。

    还是自己大意了。

    但是她心里也还有种隐秘的解脱感看,上辈子自己跟人私奔,根本不是因为自己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而是时家人太不要脸了!

    结了婚就阴阳怪气的,先是不给吃饱饭,然后还败坏她的名声,最后还拦着不让她去部队,还要骂她下不出蛋

    呸!

    结了婚时岁丰就回部队,两人面儿都没见着,怎么生孩子?

    好不容易去了部队,家里又有三个孩子,天天一头包,谁还想这档子事儿?

    所以说,上辈子自己出逃,决不是她自己的问题,而是时家人太刻薄!

 第17章 时岁丰的安排

    此时此刻,时岁丰也已经回到了部队。

    领导看到他回来,忍不住将人叫进办公室:

    “不是说会多待一段时间,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时岁丰这次休假并不单单只是回家看看。

    上一次任务完成的艰巨,队里两名战友牺牲,他特意请了长假,就是想空出时间来安顿好战友的妻儿父母……

    只是……

    时岁丰也一五一十的汇报:“顾家和云家的事不太顺利,我就临时改了主意。”

    牺牲的两名战友,日常也是很有本事的。可惜天不遂人愿,他们在部队打拼这么多年,鲜少回家。

    为人子,并没有尽到责任。作为丈夫和父亲,也同样没有尽到责任。

    如今碰到这样的事,时岁丰带着部队发放的抚恤金通知,还有自己的一笔存款辗转来到二人的家乡。

    在他的打算中,毕竟是自己的好兄弟,除了部队给的抚恤金之外,他是想花钱找关系,想办法给家属安排一份工作。

    另外,自己也留一笔钱。

    两个孩子的顾家多留一些,云家一个孩子,少留一些……

    ……

    他从小在这样一个家庭长大,其实很明白一碗水是端不平的,留这些钱和工作也不求别的,只要孩子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长大就行。

    但是,接触了两家人他才发现,这世界上有些父母不光一碗水端不平,做的事甚至比赵秀花更加过分。

    贪婪,几乎赤裸裸展示给人看。

    顾家留下两个孩子,牺牲的通知才发回家,顾家老婆婆便强硬的将儿媳妇儿打包,跟娘家商量好迅速二嫁,为的,就是光明正大不让儿媳妇分抚恤金。

    而娘家呢?

    听说不必退还彩礼,二嫁女儿反而还能收一笔钱,忙不迭就应下了。

    反正留女儿在顾家也占不到那笔钱的便宜。

    至于说两个孙子?

    这世界上不重视孩子的家庭多的是。

    两个孩子,一个十岁,一个12岁,半大不大,正是可以出力气挣工分的时候,倘若亲娘在这里,恐怕还要说些什么上学的屁话……

    农村孩子嘛,干活儿干个一二十岁找个媳妇儿,这辈子就算圆满了。

    至于别的……

    天呐!

    别的还图什么啊?两个老人家,三个兄弟,能给孩子一口饭吃就不容易了,这年头,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

    时岁丰只打听了两天,便立刻打消了自己所有的想法。

    他也去找了那位二嫁的顾嫂子,对方一辈子都听人安排,哪怕舍弃孩子很心痛,也还是听娘家话,老老实实嫁了人。

    时岁丰找上门去,一点点分析到位:

    “嫂子,你毕竟是孩子的亲妈,改嫁是你的自由,但是能不能稍微看顾一下孩子?”

    “不会让你难做的,稍微看着孩子,争取让孩子上学吧。我每个月会寄钱回来,就当是给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

    那个老实巴交的女人慌忙摇头:

    “不行不行,他叔,我这都嫁人了,家里也有两个娃,养前头的孩子是咋回事儿啊?我家男人知道了要打人的。”

    “他叔,我不要你的钱,孩子在他爷奶那里,总能有口饭吃的……比跟着我强。”

    “我有什么本事呢?二嫁本来就不容易……”

    “我这些年本来就跟守寡差不多……”

    说着就是哭哭啼啼。

    时岁丰默然。

    ……

    云家老头老太太倒是好心,一把年纪了,跟他承诺会好好对待自己大儿子的独苗,虽然是个女娃,但也是他们大儿唯一的孩子。

    云嫂子也是以泪洗面,抱着孩子成天成夜的哭,母女情深,相依为命……

    但是……

    时岁丰打听到,云嫂子一直都在埋怨自己没给丈夫生个儿子,如今叫他断了根,每天在屋里对女娃子也是不断打骂。

    一日三餐都要落泪,身子也不大好。

    再加上两个精明过头的妯娌……

    他最终没说什么,给女娃儿买了些糖果点心,又买了一身衣服,便没再安排别的事了。

    只是偷偷塞给这八岁的丫头一张纸,上面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说每个月会给她写信……

    …

    也因此,原定一个月的假期,其中差不多有20天都是要用来安排两家人的工作的。毕竟这年头铁饭碗难寻,哪怕他有钱,有人脉,有路子,可上下打点找寻机会,一样要消磨不少时间。

    不过看两家人这么个情况,想想自己的至交好友,他最终就什么多余的安排都没做。

    这么一来,加上来回路程也不过耗费了十天。

    在家里待了四天,路程两天半,如今还有差不多两星期的假呢。

    ……

    如今领导询问,他也一五一十的把自己打听到的,见到的,和他的想法都说清楚。

    板寸头的中年男人默然半晌,最终只余一声长长的叹息。

    “多跟孩子联系,缺什么别自己抗,来找我。”

    伸手拉开抽屉摸出了一把票:“拿着吧。你们年轻人手里有钱都攒起来,抓紧娶媳妇。”

    时岁丰却默然。

    媳妇……

    这个词原先不在他的打算中,经过这几天的经历后,就更加不在他的计划当中。

    倘若他牺牲了,留下孤儿寡母多么难过。

    倘若他没牺牲,那也不必容纳陌生人在自己身边。

    一个人身无挂碍,为国献力,这样多好。

    不过这年头,老领导不管男女都热衷于做媒,且催他成家,因此这些话时岁丰便聪明的没说出来,转而又说起另一个话题。

    “我这次回乡,乡里一个知青突然变了。”

    “我打听过她之前的性格习惯和经历,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可从我回乡那几天,她突然就变了。”

    “会说简单的英文,溺水时也说英文。”

    “并且执着于接近我,为了跟我结婚,不惜跳河逼我救人。”

    “说话时常带有港岛腔调——她下乡已经有好几年了,可最近这段时间,说话腔调居然变得生硬起来,像是外国人学中文。”

    领导的脸色慢慢严肃。

    片刻后,他点头道:“写一份报告上来,抓紧点儿,我安排人去查。”

    ……

    公事基本都汇报完毕,时岁丰想了想,决定再讨点便利。

    “之前说分配给我房子,我能问问是哪儿的吗?”

    还能是哪?

    领导瞪着他,没好气的说道:“你一个单身汉,想要多好的房子?就大院里有个两室的四楼给你。”

    语气不好听,但内容却是实打实的。

    如今住楼房人人都想,如果不是时岁丰功绩足够高,他一个年轻小伙子,根本轮不到这样的好房子。

    更何况,他们这地方又不是城区,不缺地。房子做的都很宽敞,说是两室,没有公摊,真正的面积恐怕也得有九十多平方了。

    但是……

    时岁丰想起楚河那喂不饱的肚子,如果住楼房,日常吃顿肉,香气都得被周围几家闻清楚……

    不行不行。

    他一本正经的道:“领导,我一个人住这么好的房子,实在问心有愧——不如把楼房给我换成大院儿最里边儿的平房小院吧。”

    大院儿里头是有平房,带院子,可一来在最里头,倘若有紧急通知,出园区一路狂奔都得十几分钟。

    二来家属住着也不方便,没有水龙头和井口,打个水得跑半个园区。

    三来房子老旧,人少了住在那里太冷清了,在如今大院儿的分房规则里,那里并不属于什么好地方。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地方大。

    可这年头,谁家农村院子不大呀。好不容易在部队里生活的人,压根儿看不上这样的农家小院。

    大家都想住楼房。

    时岁丰这么一说,领导便理所当然的觉得他是发挥自己的优秀品格,把好的东西主动让出来。

    刚好,新来一位跟他平级的领导暂时还没安顿好,这套房子让出来也算是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了。

    领导知道时岁丰的性格,这会儿只叹口气:

    “你呀!”

    但心里却是又一次默默把他记上了。

    小时这年轻人,优秀,太优秀了!不能让这样的年轻人吃亏。

    ……

    时岁丰将他的表情看得分明,这会儿越发一本正经的说道:“您别误会,我不是发扬什么优秀品格。主要是过段时间我妹妹要过来跟我一起住,她年纪小,我怕在楼里太闹腾了。”

    “你妹妹?”

    领导皱起眉头。

    “你有妹妹?”他看过档案,小时家里就两个哥哥啊。

    时岁丰叹息着:“我妈原先生过一个女孩儿,养不起就送人了。现在那边儿也过不下去了,吃不饱,我家里两个哥也接受不了……”

    多的就没再说了。

    但领导已经能脑补出来全部的剧情——这年头,生了孩子养不起的比比皆是,生了女孩儿送人的更是数不胜数。

    还好没直接溺死或者扔了……

    至于说为什么不跟着亲妈要跟着哥……没听小时说嘛,家里多一个人,多一口饭,肯定不是人人都愿意的。

    “行,你本来也是有随军名额的,打个报告写清楚就行。”

    ……

    时岁丰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汇报好一切,办好手续,手里便拿到那院子的钥匙了。

    假期还没休完,他打算再休息两天,去房子里准备准备。不说多,小河要的吃的,最起码得给她囤上吧。

    这么一想,自己的存款真的是岌岌可危呀。

    关键是,危了还不够吃。

    部队里大老爷们儿一抓一大把,出力气的人不要太多,等到下训练后呼朋唤友,很快就把房子重新整理了一遍。

    院墙重砌,前院后院的地都给平整了一遍,屋子的地窖里也存上了大把的粮食。

    肉不能放开吃,米面还不能吗?

    时岁丰摸着干瘪瘪的钱包,内心十分痛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