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楚河记事 >

第205部分

楚河记事-第205部分

小说: 楚河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建国却摇摇头:“一家子全都考试?还都是小孩儿,估计也就是凑个热闹吧!”

    说到这里他满心遗憾:“也就是他们赶上好时代了,刚好毕业刚好就恢复高考,我当年毕业那会儿如果……”

    牛红笑他:“你可别了,你当初毕业那会儿不是交白卷光荣吗?恢复高考你更抓瞎!”

    陈建国讪讪一笑,不再说话了。

    牛婶看他一眼,又看着自己这心大的女儿——

    唉!

    都当孩子妈了,怎么说话还这个劲儿?

    不得给男人留点面子吗?

    不过刚才大女婿说的也有不对:“建国啊,你可别小瞧他们,这家孩子在市里上学,成绩最差的,就刚才那楚阳,也从来没掉下过年级前20。”

    “他们家里最小的那个,回回都是第一。”

    这话一说,陈建国脸颊涨红了:“这么厉害?!”

    牛红也满心不可思议。

    而一直没吭声的陈文娟则忽然说道:“那他们岂不是白鸟和安随便选!这样的好学校,一毕业全国各地的工作随便挑吧,都能直接当官了!”

    “这家人这么厉害?都什么情况?”

    陈文娟问的有些急切,然而牛婶压根没抓住她话里的重点,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讲——

    “可不是!”

    跟这样的人家关系好,她还有点儿与有荣焉,说话的语气都骄傲起来。

    接着又叮嘱女儿:“现在进厂当职工不容易,红啊,你今年要是没考好,别气馁,妈去给你借资料,你明年接着考。”

    牛红也心下大定:“我就是这么打算的!”

    “我都这个年纪了,不考试,进厂也难,孩子还小,总得再拼一把。”

    又看着牛婶:“妈,真要那样的话,孩子还得你搭把手。”

    牛婶家庭和睦,但如果把两个外孙女接过来,自己家人的想法也得注意着,于是就打听道:“那你们这到帝都来,能一直留吗?以后打算怎么安排?”

    牛红看了看陈建国:“你放心,现在政策放宽了,我们走之前都打点好了,这回回来就打算留在帝都。”

    “只不过安顿好了,还得回去收拾一下东西。”

    “走得太匆忙,也没敢多带。”

    牛红心想:她已经嫁人了,老住在娘家算怎么回事?

    这些年手里也攒了一点钱,就跟牛婶打听:“妈,咱这儿的房子现在多少钱呀?”

    ……

    这话一说,牛婶就先放心了。

    不是她不心疼女儿,但之前女儿下乡,家里头每个月寄补贴过去,儿媳妇儿一句话也没多说。

    如今儿子儿媳都在上班,每个月还交钱给她,让她带两个孙子。

    冷不丁把外孙女带过来,大红这边要是没啥表示,这不利于家庭和睦啊。

    但如果夫妻俩有定居帝都的打算,只是让自己搭把手,出个孩子的口粮,那这就好说了。

    于是她赶紧说道:“我一直帮你们打听着呢!咱们这花庄房子盖的都大,卖的人少,但是隔壁村有那小房子,也是带院子的,一两百平的老房子,800。”

    “800?”

    陈建国忍不住高呼出声。

    这也太贵了吧。

    他们下乡那地方,市区家属院小楼房也就三百多。这可是村里的平房大院子,现在可没人稀罕,怎么这么贵?

    牛婶也叹气:“咱们这离帝都近啊!一天一班车,一小时就到了。”

    “这事你们夫妻得商量好,尽快,我看这附近上学的人多,说不定还要涨价。”

    陈建国便沉默了。

    他没有家里人帮衬,之前每个月赚的那点还要贴补给陈文娟一部分,家里还有两个闺女……

    这么些年来,家里总共也就攒下不到900块钱。

    这还是因为牛红家里每个月都给的有补贴。

    毕竟当初家里是她下乡,而不是小三岁的弟弟,父母也关心着呢。

    换做一般人家,才没有这么大方。

    ……

 第86章 先吃几张油饼

    回到家,楚河正捏着一块硕大的油饼在吃。

    这油饼是大蛋根据大家的喜好做的。

    先将面团擀圆,在上头放上粉条,鸡蛋,肉沫等碎馅料,然后尽可能把饼擀得越薄越好。

    接着,在锅里刷上一层油,把这薄到透亮的饼放在上头小火烘着,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拿,只要有余火就不必再管。

    楚河洗漱完,家里孩子们该干的活都干过了,她熟门熟路的摸到厨房,当先就从大锅里拿出三张比她脸盘子还大的大圆饼。

    此刻被小火煎的焦黄焦黄,里头焦脆的馅儿散发出一股特有的香气,往嘴里一塞,咔嚓一咬!

    那滋味——绝了!

    再配上一碗白米粥……

    大蛋回来时,楚河正吃到第二轮,见他拎着一篮子菜回来,半点也不惊讶,反而问道:

    “牛婶女儿回来了?”

    大蛋点点头:“嗯,我叫她牛红姐。”

    这一家子年龄相差不远,叫起称呼来也是乱七八糟。

    还好牛婶之前不介意,主动要求大家都喊她牛婶。不然按照辈分,楚河一个20出头的小姑娘喊她姐——

    哎,这比她女儿还小呢!

    弄得人都混乱了。

    “怎么样?”楚河随口问道。

    她吃饭时间比较长,向来喜欢配个佐餐的消息。

    大蛋也一五一十的讲:

    “牛红姐人到挺爽快的,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但是她的丈夫……”

    小人精看的不要太明白。

    楚河对此不感兴趣。

    “管她丈夫什么样,咱们以后也不打交道。等录取通知书一下来,都该去上学了。”

    大蛋无奈——他姑读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这个自信心未免太强了一些,搞得他现在想说点泼冷水的话都说不出口。

    只能更正道:“姑,之前填报的志愿只是个模拟的,作为你后续填报的参考……”

    他本来也以为是正式的,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还没到填正式的时候。

    毕竟刚恢复高考,包括领导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政策都是临时商量出来的,出现这种情况也正常。

    应该要不了两天就会发通知了。

    想了想又道:

    “姑,我打听到这届高考分数不对外公开,到时候咱们想查分数,得到原先的报名处去提前登记。”

    楚河一愣。

    ……是这样吗?

    她也没经历过,不过想来自己的分数应该是不需要操心的。

    于是也随意的点点头:“那行,你把咱家的都登记上,回头比一比谁的分最高。”

    “最低的那个我要揍他的,丢人。”

    大蛋:……

    如果没有他姑在底下垫着,恐怕他就是那个要挨揍的吧

    但此刻,他却高高兴兴的应下了:

    “行,这事还没通知呢,等通知了我再去一块办。”

    这也就是大蛋才能摸到点风声,但是能得到的消息也就仅此而已了。

    而且现如今阅卷老师们都还集中在一起,他们想打听也打听不着,既然考完了,就干脆放一边算了。

    距离吃午饭还早,大蛋一边儿忙着把手头的菜收拾一下,一边问:

    “姑,咱家这资料你明年还用吗?”

    楚河抬起头来,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大蛋这小心思她老早就听明白了,不就是觉得她成绩差,万一要复读是不是?

    楚河摆摆手。

    “都捐出去吧,我反正是不需要的。”

    要不是为了保证她的威风,谁耐烦还考试啊?这年头理科还得考政治就离谱,她要不是多背了几册现如今的语录和资料,政治这回绝对拉垮。

    大蛋叹一口气。

    心想:也是。他姑这样懒,回头吃喝不愁的话,何必还要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呢?

    有他们几个在,日子差不了。

    既然这样,那眼前就没什么事儿了。

    干脆准备自家的生意吧。

    他将提前准备的黄豆泡在桶里,一边儿叫着另外几个闲散人士过来帮忙:

    “今年恢复高考了,各地估计都会比较舍得花钱,之前的生意咱没赶上,这下酒菜的生意,无论如何得抓紧!”

    等这股浪潮结束都快要过年了,少不了吃吃喝喝的,简直是挣钱的好时机。

    ……

    而在隔壁屋,眼见着临到中午该做饭了,女儿也一脸疲态,反而是女婿和他妹子这会儿精神还好。

    牛婶这个当妈的,当然是心疼自己孩子。哄着劝着将兄妹俩安顿到各自的房间,随即又拉着女儿问道:

    “你先别慌睡,跟我讲清楚,当初结婚的时候,没说建国还有个妹子啊!”

    牛红也郁闷:“我怀大妞的时候拿介绍信来投奔的,说是他姨家表妹,家里人都没了。”

    说起这个,再豁达的人,也不是没有怨气的。

    “……在家里什么也不干,每天就等着吃喝。稍微说两句吧,眼泪啪啪的掉,回来建国还要跟我生气……”

    牛红无奈道:“我就当再养个闺女了。”

    牛婶儿却是眉头倒竖!

    “哪有这样养闺女的!你实话说,在火车上你自己到底睡没睡?”

    牛红是个爽利性子,这也代表着她说谎的能力不太强,此刻微一迟疑,牛婶就看出来了。

    “好啊!这兄妹俩刚才你谦我让的挺心疼的,怎么就没人心疼心疼你呢?”

    想了想又道:

    “红啊,你得想办法留在帝都!”

    “你之前不说建国还想要个儿子吗?但是你肯定是要考大学的,这挺个肚子上学是怎么回事?还能不能学到东西了?”

    “等你大学毕业了,年龄也大了,再生也不合适。”

    如今这个年代,大龄生子危险性还是非常高的。

    “再说了,万一还是个闺女呢!”

    牛婶也是一番慈母心肠,她倒不想泼冷水,但眼瞅着今天不太对劲,还是得说清楚。

    至于说陈建国要儿子,她倒反应没那么大。

    毕竟按如今的主流思想,男人没个儿子就是没能传宗接代,家里的女人要被戳脊梁骨的!

    但谁当妈谁心疼自己孩子。

    现如今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再生儿子,难不成他陈建国一个人能把家里顾好吗?

    牛婶说让女儿留在帝都,也是想着娘家人都在这里,万一有个矛盾,也可以帮忙说和一下,帮衬着女儿,免得她受委屈。

    全然一片慈母心肠。

    牛红听着眼眶通红。

    ——下乡这么些年,哪能没有委屈呢?

    更别提她也是正经接受过教育的,领导语录背得扎扎实实,上大学这个机会,她舍不得!

    “妈!”

    她声音带着哭腔:

    “还是你对我好……”

    话匣子一打开,憋在心里的话就控制不住了。

    “你不知道,我备考那会儿,家里小姑子还得我照顾,俩闺女也得我照顾。有一回孩子发烧了,建国还发脾气,说我都两个孩子了,何必还要考大学……”

    “就应该给他顾好大后方,让他能够心无旁骛的学习。”

    学习资料就一份,两个人看,跟一个人看那能一样吗?

    牛婶整个人快要气炸了!

    这会儿恨不得拿个大扫帚把这傻女婿赶出去,但再怎样思想开放,她的想法,家庭事务还是以和为贵。

    此刻只能咬牙忍了,决定用了其他方法点一点大女婿。

    “那你小姑子真就一点儿手都不搭?”

    牛红神色疲惫:

    “她也考试呢。”

    一份资料三个人看,要不然陈建国怎么会埋怨她不能顾好大后方呢?

    实在是家里一个干活的都没有了。

    每天下了工,吃饭都是囫囵的冷水就馒头,唯恐耽误一点时间。

    要知道,现在连通宵熬夜的条件都没有,村里哪有电灯?煤油也是需要票的!

    所以,一切能利用到的时间才是真正宝贵的。

    牛婶儿气的嘴唇直哆嗦——

    好啊。你们兄妹俩一门心思考大学,倒想我女儿在家待着,这是什么意思?

    “大红你做的对!”

    “这还没考上大学,我打听到都不知有多少人闹离婚,说思想跟不上了。”

    “你要是给他顾好大后方了,到时候山高水远,一进大学,他还是不是你丈夫就两码事!”

    这是亲女儿,牛婶才把话说到位,想起这事也是牙痒痒。

    但如今事都已经过了,为了家庭和睦,她只能咬牙道:

    “回头我旁敲侧击,给他提个醒!”

    “我们老牛家的女儿,也都是家里的宝贝,可不是那种只会给男人当牛做马的!”

    这么些年来,家里里里外外不都靠大红撑着吗?顾好大后方,没道理让她连小姑子都伺候到位!

    这么一琢磨,定居帝都的事就刻不容缓了!

    牛婶看了看屋外头,低声问道:

    “你实话说,手里有多少钱?”

    牛红低声道:“面上有795,但是我自己也攒了点儿,有120。”

    这都是当年家里头寄过去的,下乡十几年,都是这样一点一点攒起来的。

    不然靠他们在乡下挣的,也只够吃喝。

    牛婶当即拍板:“他们俩睡觉,这会儿你要不困,咱俩现在就去把房子定下来,户口写你的名儿!”

    “我先借给你200日常支应着,你别跟他俩说。”

    这本来就是她女儿的钱,女婿拎不清,她得把事儿给整明白了。

    牛红睁大眼睛:

    “妈,这样不……”

    “听我的!”

    牛婶眼睛一瞪,心脏跳的砰砰的。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啥做出这么个决定,但这么些年来自家能安生过日子,就是靠她的这份心思,这回不由分说,拽着女儿就出了门。

    而等到两人前脚刚走,后脚陈文娟便小心翼翼的敲响了陈建国的房门:

    “哥,他们俩出门了。”

    现在家里就剩一对还在睡觉的闺女,还有正在院子里收拾东西的牛老头。

    整个屋子是没别人的。

    陈建国一把搂上了她的腰——

    “文娟,你放心,等我们考上大学,我肯定能给你好日子的!”

 第87章 普通一本就行

    陈文娟腰肢一软,也依偎在他怀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