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逃兵-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锷还在路上的时候,战区的嘉奖令就下来了,不过不止冯锷一个人的,很多主官都得到了嘉奖,磨盘山一战,击毙的鬼子足有两个中队,加上撤退途中死亡的鬼子数量,在苏皖支队的杀敌数量上变成了一千余人,而苏皖支队的伤亡数量仅仅只有两千多人,二比一的战损比,已经非常不错。
“冯锷回来之后,让他直接来旅部,我亲自跟他谈。”
梅春华现在很纠结,手里的嘉奖令像一块烫手山芋一样,他现在不知道该怎么跟冯锷开口;至于说政训处掌握的冯锷违反军规一事,他连提都不想提,更不可能拿那个出来像冯锷展示司令部的大度。
“汉奸和鬼子本来就该死,又是在敌后,冯锷的做法没有一点错误,杀俘?亏这些人想的出来!”
梅春华看着那张纸就想骂人,至于说上面说的另一条:抛弃伤兵;那就更是扯蛋,苏皖支队司令部抛弃了整个直属营,也没见有谁出来承担责任。
“旅长,你为什么不向师长反应,叶司令这么搞,他还是十一师的副师长吗?你的话他不听,师长的话他总会考虑考虑吧!”
说这句话的是三十一旅的参谋长,不是梅春华不想给师长告状,而是他怀疑叶佩高已经向师长通气,否则师长不会另外给他补充重机枪和迫击炮。
“让王营长抓紧训练新兵,战事不顺,没准什么时候十一师又会集结,陈长官不会放着我们这一支精锐部队长期在敌后游击的,我们肯定会成为正面战场上的主力。”
梅春华叫过一个军官,让他给王同光传令,比起正面战场上的巨大牺牲,他们现在的状况要好很多。
“希望冯锷能以大局为重!”
梅春华叹口气,把那几张纸放进了军装口袋里,冯锷是读书人,他决定用民族大义感化冯锷,让冯锷把重心放在训练和打日本人上面,只要能活下去,肩膀上的星星杠杠迟早会上去的。
天目山脉目前还没出现鬼子的大部队,但是不排除可能存在鬼子小股渗透部队,冯锷这次押运物资比前几次要轻松多了,因为他们晚上根本不赶路,这样被鬼子小部队伏击的几率就会变低。
“都注意点,侦查哨拉出去一点,小心鬼子的渗透部队。”
冯锷交代着军官,在三十多个老侦查兵的带领下,队伍缓慢的朝三十一旅的营地前进,有了民夫,他们只需要做好侦查就行,当然,他们也会偶尔帮民夫搬一部分沉重的弹药箱。
“呼呼呼”
“让一让、让一让”
张川带着两个弟兄在朝队伍奔跑,张川不停的呼喊着,快速的靠近冯锷。
“营长。”
终于在队伍中间找到了冯锷,张川大声的报告道。
“怎么了?”
冯锷诧异的问道,这都快到了,鬼子不可能胆子这么大吧!
“前面就是龙团长的防区了,我们碰到了他们的哨兵,龙团长说可以派一百个弟兄帮我们。”
张川脸上荡漾笑意,指着前方。
“离旅部驻地还有多远?”
冯锷看着天边逐渐西沉的残阳,他只知道旅部的大概位置,既然碰到了六十一团的弟兄,那他们肯定知道过去还有多远。
“还有十多里。”
张川回答着,十多里对于他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他今天晚上就可以在营地里面好好休息了。
“我们可以坚持,可是他们快不行了,找个村子准备休息,休息一晚上,明天天亮再走。”
对于现在的冯锷来说,没有其他的作战任务,旅部又不指着这些弹药执行作战任务,他就没必要那么赶。
“对了,帮我谢谢六十一团的弟兄,向龙团长代好。”
冯锷交代着张川。
“高玉荣,找个村子准备歇下了。”
冯锷大叫着,民夫的队伍里传来欢呼声,他们扛着沉重的物资和弹药箱走了一天,早就想休息了。
“旅长,龙团长报告,冯锷在这里停下来,按照他们的速度,最快也要到明天上午才能抵达营地了。”
参谋军官放下了电话,向梅春华报告。
“知道了,让他们慢慢走吧!”
梅春华放弃了催促他们连夜返回的冲动,现在所有的部队都在舔伤口,对于这场旷日持久的中日大战来说,早一天晚一天已经没那么重要。
第五百零二章 酒桌文化
中国战场的重点永远不会是敌后战场,全国军民和媒体的关注点跟军委会高层一样,这个时候都盯着徐州方向,鬼子在占领徐州之后,第十四师团在兰封一带冒进,成为了徐州战场上的突出部。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为将突出之日军第14师团歼灭于内黄、仪封、民权之间,命第74军和第64军的第155师为东路军,从商丘西进;命第27军军长桂永清指挥第71军为西路军,从兰封东进;命第3集团军孙桐萱部及第20集团军商震部为北路军,在定陶、菏泽、东明、考城附近切断日军退往黄河北岸的通路。同时命第8军军长黄杰指挥第8军、第94军的第187师及第24师等部坚守砀山、商丘,阻止由徐州沿陇海路西进的日军,兰封会战爆发了。
而苏皖支队现在并不关心兰封会战,叶佩高把战果报了上去,他现在只希望得到战区的物资和装备补给,几张嘉奖令对于他们战斗力的提升并没有什么用。
“通知后勤,明天中午,给冯锷带回来的弟兄们准备几桌接风宴,每个弟兄要保证半斤的肉,不够就现在去准备!”
在旅部,梅春华揉着额头,叶佩高把难题扔给了他,他现在必须要准备了,事情越早解决,就越容易让队伍尽快形成合力。
“另外,明天中午弄一桌酒菜,送到这里来,准备两坛好酒;通知王营长,让他明天中午作陪。”
梅春华交代着参谋军官,让他去准备。
夜幕终于降临了,急于舔伤口的苏皖支队放弃了夜晚行动,整个天目山脉陷入了沉睡之中。
冯锷现在也在睡觉,除了警戒的哨兵之外,民夫吃过东西之后就早早的睡下了,让冯锷诧异的是,自从他们进入这个村子之后,除了老弱妇孺,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青壮年,不是没有,而是见着他们就跑了,一直没有回来。
“报告!”
三十一旅的旅部就在靠着山林的一个村子里面,冯锷把物资和装备押运到了军需仓库之后,急忙赶到旅部报道。
“进来!”
梅春华的声音想起,他当然知道冯锷已经回来了,实际上他正是在这里等着冯锷。
“弟兄们安排好了?”梅春华指着面前的木凳子,示意冯锷坐下。
“多谢旅长,已经安排好了。”
冯锷点点头,不情不愿的坐下,他刚刚可看到了,后勤给他们准备的接风宴不错,红烧肉一盆一盆的,他现在想早点回去,回去晚了,别说肉了,恐怕连汤都不会给他剩一口。
“你们在磨盘山浴血奋战,为大部队的撤离赢得了时间,为全局牺牲了很多,这是你的嘉奖令。”
梅春华拿起一张嘉奖令,递给冯锷。
“谢谢长官。”
冯锷拿过嘉奖令,上面千篇一律的勉励对于他没有丝毫的激励,他还在等待着旅长继续。
“阵亡的每一个弟兄,已经上报给了军委会,全部双倍抚恤,不过现在的抚恤标准下降了,士兵的阵亡抚恤金标准是二十元。”
梅春华向冯锷解释着,这个二十元当然不可能是法币,那玩意现在贬值太猛,大洋作为中国最坚挺的货币,被所有人认可。
“不是四十吗?怎么降了这么多?”
冯锷条件反射一样的问道。
“战事旷日持久,国家财政艰难,军委会要为接下来的战事做准备。”
说到这里,梅春华不说了,他相信冯锷应该能明白,这是统一性的调整,不是针对那一支部队的,他也没办法。
“先去洗漱一下,换件衣服,等下我们一起吃饭。”
看着疲惫的冯锷,梅春华知道他今天的事情难办了。
“是!”
冯锷敬礼之后退了出去,自从进了营地,他还没来的及卸下身上的装备。
“报告!”
冯锷走之后,不到五分钟,王同光就到了,一身风尘的站在旅部门口。
“同光,进来坐;通知炊事班上菜!”
梅春华亲切的招呼着王同光,让卫兵去通知炊事班上菜。
“直属营伤亡惨重,新兵训练的怎么样了?”
梅春华看着王同光满身风尘,问着新兵的情况,四天了,起码应该有个兵样子了吧!
广个告, 书籍全,更新快!
“很难,这帮人是被抓来的,心思根本没在训练和打仗上面,他们一门心思的就想着逃走;训练也是走过场,上了战场恐怕要拉稀。”
王同光摇着头,就这四天,被他抓回来的逃兵已经有十多个了,他恨不得全部毙了他们,如果兵源不紧张的话。
“多想想办法,实在不行,杀几个逃兵也是可以的,只要能让他们认命的话!”
梅春华点着头,前几天之所以没有枪毙那些逃兵,他是想着给这些人一个机会,毕竟他们前几天还是庄户,军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让他们先知道规矩,再执行军法,这样可以让那些想当逃兵的人明白后果。
“是!”
王同光大声的领命,他早就像杀鸡儆猴了,不给这帮人一点颜色看看,他们还以为他们永远可以试着逃跑。
在两个人的交谈中,旅部旁边的小屋子里面摆上了一桌子菜,梅春华特意交代的,质量上当然不可能差,更重要的是旁边还摆上了两坛酒,酒不是什么好酒,就是普通的土烧,敌后游击,想要喝好的,根本没地方弄。
当冯锷穿着新军装重新回到旅部的时候,王同光热情的招待他进入了旁边的屋子里,梅春华已经坐在旁边等他们了。
“来,都坐,好久没吃到肉了,今天沾冯锷的光,我们一起奢侈一下。”
梅春华指着桌上冒着热气的红烧肉说着。
“嗯,味道不错,不错,你们尝尝。”
梅春华夹了一块肉放入嘴里,很快就连声的赞叹了起来,招呼着两个人动筷子。
“来,冯营长,尝尝当地的土烧,这可是旅长亲自吩咐给你准备的。”
王同光主动的给桌上的三个土陶碗里面倒满了酒。
“旅长,营长,你们这也太客气了。”
冯锷也不过是少校副营长而已,他面前的一个是中校营长,他的顶头上司,一个是少将旅长,三十一旅的最高长官,他那敢坐着让这两个长官忙活。
“冯营长,你今天就坐着,让王营长伺候我们两个,这是你该得的,谁让上次的磨盘山他不在呢?要不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在那死扛。”
梅春华笑着阻止了冯锷的举动,朝着王同光打着眼色。
“冯营长,磨盘山一战,你打的真精彩,幸好我当时不在,否则那些弟兄肯定跟着我一起报销了,借着旅长的酒,一是向你赔罪,二是代表那些活着回来的弟兄感谢你!”
王同光举起碗,随着碰撞声响起,三人都是一饮而尽。
第五百零三章 不一样的新兵
梅春华答应接这个烫手山芋,不是没有好处的,否则他不会这么绞尽脑汁的想办法说服冯锷;实际上他得到的好处让所有人都眼红,在战区和师部的合力之下,三十一旅在淞沪战场损毁的炮兵连终于重建了,十六门120的重迫击炮,这可以让三十一旅的实力得到最大的提升,更别说还补充了大量的八零迫击炮。
桌上的菜快速的消失着,一个土坛子已经空了,歪歪斜斜的被仍在墙角,王同光已经有点晕了。
“这是这次的战情通报,已经上报了战区,你看过之后不要激动,我慢慢跟你说!”
看喝的差不多了,梅春华掏出了几张纸,正是苏皖支队司令部送过来的战情通报。
战情通报上,苏皖支队取得战果主要就在两个地方,一是磨盘山附近,三十一旅主要的战果都在这里;二是埠,这是第16突击总队和鬼子激战的地方。
“旅长,这数字不对啊!从南山开始,一直到磨盘山,鬼子的伤亡没有五百也至少有四百,怎么才这么点?”
冯锷诧异的问道。
在战报中写的很明白,三十一旅六十一团和六十二团在晶桥、磨盘山附近击毁日军汽车八辆,击毙鬼子三百余人,自身伤亡四百余人;直属营作为诱敌的主要力量,在南山、磨盘山附近击毁日军装甲车一辆、击毙中队长高井大尉以下官兵两百四十四人,伤亡三百余人。
而第16突击总队在埠附近,击毙鬼子五百余人,自身伤亡一千余人,这份战报,充分的顾及了所有参战部队的利益,这就是叶佩高给战区交的答案。
“实际上整个苏皖支队,对鬼子产生的杀伤,主要来源于南山和磨盘山一带,这些数字是在真正的杀敌数上翻倍之后上报的;直属营弟兄的功绩被我拿来换了人情,三十一旅的重迫击炮连已经重组,装备正在路上。”
梅春华盯着冯锷的眼睛,选择了实话实说,重迫击炮连对于这个时候的中国军队来说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那是弟兄们的守护神,至少在攻坚的时候有了自己的火力支援。
“跟着我出去的弟兄,他们死的很惨,在渡河的时候,没有掩护,伤兵们自愿放弃生存的机会,选择为大家断后,一百三十多个弟兄才从鬼子的围追堵截中逃了出来;在水阳,我们为了一口吃的,被汉奸出卖,跟鬼子的一个加强小队血战,手榴弹、子弹不足,就连机枪都只有一挺,还是从鬼子那里缴获的”
冯锷述说着自己一路跑回来的不容易,弟兄们一个个死在他面前,可是没想到他们的功绩却被这帮当官的轻描淡写的就给了别人,换成了一堆冰冷的枪炮。
“我知道你们不容易,死去的弟兄都是英雄,所以在军政部的抚恤基础上,直接两倍抚恤,在整个敌后游击队中,这还是第一次。”
梅春华皱着眉头,他感觉到了冯锷的低沉,从抗战开始,冯锷就一直很倒霉,这个人能走到现在这一步,完全是他在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