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逃兵-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春华想了一下,让通讯兵赶紧通知。
“旅长,直属营可是只有八十多个人了,不先补充直属营吗?可就一千人啊!直属营满编了就剩不了多少了。”
作战参谋提醒着梅春华。
“我知道,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六十一团补充三百五十人,六十二团补充四百人,剩下的给直属营;这样大家都能补充一点,至少这场仗还能打下去。”
梅春华苦笑着,他当然想先把直属营补充完,可是前线的两个团伤亡太大,如果他们顶不住,让鬼子突破防线,纵然满编的直属营也只能撤退。
“旅长,现在通知,是不是有点早?师部可是说的最快明天早上抵达,他们还带着物资补给,恐怕不会那么守时,万一到时候没到呢?”
推荐一个app,媲美旧版追书神器,可换源书籍全的 !
通讯参谋看过电报,知道上面说的时间。
“没到就让他们等着,告诉他们有补充了,至少今天晚上可以睡个好觉。”
梅春华苦笑着,现在撤又不让撤,守又没有补充,他实在是顶不住那两个团长无时不在的唠叨了。
“是!”
通讯参谋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直到现在,都没人说先通知冯锷,因为他们都知道,如果冯锷先知道了,他们怕那两个团就分不到几个人了。
冯锷担心的夜袭并没有发生,鬼子同样打了一天,他们同样的担心中国军队的夜袭,况且在这一线,中国军队的兵力更多,而鬼子的主攻方向放在了马回岭一线,那边的战斗一直在白热化中伸缩,第一兵团的战斗力非常顽强,让鬼子的两个师团再也无法向前推进。
天刚刚亮的时候,六十一团和六十二团的人就已经到了南坡,冯锷刚刚让弟兄们换岗,在战壕中睁开迷蒙的双眼,冯锷并没有管他们来干什么,只要不是鬼子,他这个时候只想睡觉。
“轰、轰、轰”
冯锷刚闭上眼睛,鬼子的炮击又开始了,炮弹直接砸向六十一团的阵地,把冯锷直接炸醒了。
“全部进防炮洞,哨兵监视山下,别让鬼子再上来了。”
冯锷大喊着,揉了揉眼睛,忍着浑身的疼痛,从战壕里爬了起来,随便找了个防炮洞钻进去;现在毕望山上的防炮洞非常多,一人一个都还有多。
“哒哒哒”
“砰、砰、砰”
枪声想起来的时候,冯锷和弟兄们一起钻出了防炮洞,继续在战壕里面待命。
“营长,援兵来了,你快看啊!”
一个哨兵大喊着,指着山下的原野。
“嗯?”
冯锷举目望去,只能看见一长串的人在接近,看不清是什么人。
“好像是我们的人。”
冯锷举起望远镜确认了一下,他现在非常害怕出现的人是鬼子。
“哦、哦、哦”
出现在原野上的援兵离的还远,按照冯锷的估计,他们上山至少还有一个小时,可是山上的弟兄已经期待援兵太久,战壕里面所有的弟兄都发出了欢呼声。
“这是靳团长的补充团,我们三十一旅分了一千人,比三十三旅多了两百人;六十一团和六十二团补充七百五十人,其余的归你。”
冯锷的耳边突然响起梅春华的声音,脸上浮现的笑容还在,可是却渐渐的凝固了。
“旅长,直属营可就只剩八十多个弟兄了;两百五十人,连两个连都补充不满啊!”
冯锷的笑容变成苦笑,他刚刚听说一千人的时候,原本以为旅长至少会给他补充一半,至少要把警卫连和侦查连弄出来吧!没想到结局让他非常失望。
“六十一团和六十二团伤亡惨重,而且他们顶在第一线,你要从大局考虑。”
梅春华拍着冯锷的肩膀,其实他也非常不易,能有补充已经非常不错,中国军队在战场上每一次血战后部队都伤亡很大,战争在持续,部队打烂了能重组的都是精锐,那些杂牌和地方部队,他们连基本的补充都没有,可一样还得继续打下去。
“这次除了人员,还有物资补充,弹药方面,除了炮弹,没有限制,你可以多补充一点。”
看着冯锷呆滞的面容,梅春华给了一个安慰奖,然后就不再说话。
“吧嗒!”
冯锷同样没说话,从兜子里摸出半包烟,递给梅春华一支,两个人就站在战壕边上,抽着烟,看着山下的援兵不断的靠近。
第六百七十二章 换防
靳力三的补充团已经训练了很久,他们可比那些直接从后方拉上来的补充兵强了很多,这是火线补充,那就意味着这些弟兄被分下部队的一刹那开始,就会面对鬼子的炮火和子弹。
就像梅春华说的那样,直属营只补充了两百五十个弟兄,加上剩下的八十多个老兵和军官,冯锷没有考虑其他的,让闵飞把火力支援排补满指挥,侦查连和警卫连平分了剩下的补充兵,至于辎重、工兵等等,他现在已经顾不上了。
冯锷的部队补充很多次兵源了,可是每一次补充完后没多久,部队总是打回原形,好在没有全军覆没过,部队总是能很快的恢复战斗力。
当初的新兵变成了老兵,没死的老兵变成了军官,冯锷已经不记得班长换了多少次,他只知道,刚刚整补完的部队,他连排长的名字都叫不全。
冯锷以老兵和基层军官为骨架,重新将部队拉起来之后,他就不管了,怎么让这些补充兵尽快的融入战场,那是连排长的职责。
“看好了,这是我们直属营的拼刺方式,动作很简单,趁着没有作战任务,抓紧时间练练”
一个老兵或者军官带两个补充兵,正在向他们讲解拼刺动作和配合,至于说射击,这些补充兵肯定会,只是说枪法的问题,而枪法,不是几句话能解决的。
补充了兵源之后,直属营终于变得有了一点生气,这里是战场,不是训练场,但是不妨碍老兵练新兵,耳边的枪炮声不断的响着,毕望山的北面打的热火朝天,所有的补充兵就在这种环境中训练着。
其实分在直属营的补充兵算是幸运的,至少还不用立即面对鬼子的炮火和子弹,他们还可以听到老兵给他们讲解战场上保命的常识和技能;而那些分到六十一团和六十二团的弟兄,他们甚至是连自己的班排长都不认识,就被塞进了战壕。
9月6日的一天,毕望山的南坡很安静,没有出现鬼子偷袭的部队,或许是因为侧面三十集团军的弟兄加强了巡逻和侦查,让鬼子没办法溜进来,又或许是因为鬼子知道他们想偷袭十一师这种精锐并没有那么容易。
长江南岸的战事,在第一兵团和十八军等中国部队的顽强抵抗下,渐渐的稳固下来;而长江北岸,鬼子第六师团,一路高歌猛进,相继突破第31军、第68军、第84军的防线,攻占太湖、宿松。
长江南北两岸同时进攻,本来是大本营制定的快速攻占武汉的计划,可是本应该首先取得突破的南岸战事陷入了焦灼,而北岸攻击部队兵力并不充足,让日军大本营感觉到了不同寻常,因为他们并不想把这场战争打成消耗战或者是持久战。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
“华中派遣军必须组织强有力的进攻,改善目前状态,快速拿下武汉”
“如若九月中旬不能打开局面,各军司令官必须向大本营、天皇陛下说明原因,并为此负责”
来自大本营的电报,让司令官冈村宁次越来越烦躁和不耐烦,大本营这是在表达着不满,如果战事不能按照计划快速的结束,恐怕他真的面对大本营的质问,司令官保不住倒没什么,让他转到预备役,那基本就宣告了他军人生涯的终结。
“第九师团和波田支队,务必于明天击退当面之敌,继续向西进攻”
“第二十七师团,务必以强攻态势向箬溪方向进攻,并占领只,从侧后包围德安一线的中国军队,配合101师团、106师团全歼之”
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开始调整攻击部署,向前线各师团连发了几封电报,督促各师团长加强进攻力度。
面对来自司令官的压力,各师团长心里憋着火,把各旅团和联队长们骂了个狗血淋头,压力在如此层层传递之下,让每一名鬼子兵都感受到了压力。
9月7日,毕望山一线,十一师的各阵地非常安静,可是侧翼的30集团军却压力大增,面对日军27师团的进攻,阵地不断失守,鬼子向瑞武线一线逼近。
在瑞武线附近的十八军,军长黄维命令第60师和新编23师沿着瑞武线布防,严阵以待,防止德安地区的第一兵团被鬼子迂回包围。
昏黄的硝烟持续在毕望山一线蔓延,三天了,鬼子第九师团和波田支队轮番进攻,可是仍然不能突破毕望山一线,六十一团和六十二团配合习惯了,鬼子炮兵轰了步兵冲,步兵冲了炮兵再轰的战术,面对精锐的十一师,一点办法都没有。
十一师守住了,可是三十集团军却已经苦不堪言,这三天,他们的阵地不断丢失,鬼子已经和十八军全线交火。
“滴滴滴”
十八军军部,黄维刚刚和战区交流过,他要从前线抽调回十一师,接防新编三十五师的阵地,鬼子已经攻过来了,他不希望新编三十五师成为鬼子的突破点,让自己手忙脚乱。
“命令六十一团和六十二团,向第三十集团军移交阵地,后撤至团坡待命”
面对师部的命令,梅春华和尹作干同时下达了撤退命令,当然,三十集团军接防阵地没那么快,他们也不可能扔下阵地不管直接后撤。
9月11日黄昏,三十集团军和十一师共同合作,击退了鬼子的攻击之后,十一师各旅各团正式后撤。
“呼呼呼”
黄昏时分,朦胧的光线中,鬼子报复性的炮击还响彻在弟兄们的耳边,爆炸产生的动静让补充兵紧张不已,他们并没学会分辨炮弹离自己距离的本事。
对于老兵来说,他们就要轻松很多,在战场上摸排滚打了这么久,如果这还分辨不清楚,那他们就白活到了现在。
“轻松点,匀速前进。”
老兵班排长们缓解着补充兵紧张的神经,离他们的目的地团坡并不远,走到哪里,或许他们可以好好的歇息一下。
当然,基层的军官不会知道,团坡只是他们临时落脚点,师部已经在昨天就离开了团坡,他们会不会连夜出发赶往瑞武路,这还要看师部的命令。
第六百七十三章 接防
不知道是因为彭善的好心,还是梅春华体恤弟兄们的辛苦,9月11日晚上,在团坡集结的三十一旅和三十三旅并没有连夜出发,他们终于能混上一顿正宗的战场热饭热汤。
“大家请看吗,此地距离新编35师的阵地只有十多公里,依照我们的速度,完全可以在两个小时之内抵达,现在离天亮还有十个小时,算上接防阵地的时间,大概需要五个小时”
在团坡,弟兄们全都已经睡了,可是梅春华却召集了所有营级以上的军官连夜召开作战会议,安排部署明天接防阵地的事宜。
“六十一团在毕望山连续守了几天了,他们先歇一歇;罗团长,你的六十二团凌晨三点出发,天亮前,接防新三十五师左翼阵地;冯锷,直属营凌晨五点出发,天亮前抵达阵地,如果鬼子进攻,你协助防守”
和梅春华一样,尹作干也让六十五团提前出发,六十二团和六十五团负责接防新三十五师所有阵地,为什么是天亮前必须换防完毕,两个旅长没说,这两个团长也没好问。
“凌晨四点半,让弟兄们起床准备,五点准时出发”
回到了直属营,冯锷交代三个连长,然后躺在干草堆上,眼睛一闭就睡了过去,在毕望山的几天,冯锷的精力极度透支,稍微安全一点的环境就让他立即睡了过去。
“只携带随身弹药,杂粮饼和水,在前面分发”
凌晨三点,六十二团在团长罗贤达的带领下,在月光中出发了,没有火把、尽量保持安静,一个个士兵鱼贯的走出阵地,排成长长的队列,在月光中变成影子,渐渐的消失在哨兵的眼中。
直属营的弟兄没有多睡多久,四点半,在军官的呼喊中,弟兄们睁开朦胧的双眼,整理着武器弹药,同样的迈入月光之中。
“营长,迫击炮炮弹没办法带那么多,每们炮只有六发备弹。”
队列中,闵飞向冯锷汇报情况,他们要轻装急进,不只是炮弹没办法带,就连子弹和手榴弹都留在了团坡。
“等旅部和六十一团的弟兄到的时候,那些东西自然会到。”
冯锷不以为意,到了这里,就有民夫帮忙了,至于三十一旅为什么会分成三批接防,到现在冯锷还蒙在鼓里。
“呼呼呼”
“让弟兄们加快速度,等下就啥都看不见了。”
冯锷看了看天色,离天亮不远了,弟兄们必须要在月光中尽量的赶路,这样等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他们可以降低速度,减少行军途中可能存在的摔伤。
直属营没能在月光中走太久,还有一半路程的时候,天空就完全的陷入了黑暗。
“冯营长,这是阵地附近的简易地图,新三十五师留下的;三十一旅接防的阵地主要有两个,中间隔着瑞武路;这边的阵地比较完整,我的弟兄正在这边夹紧完善阵地”
等冯锷抵达的时候,罗贤达已经接防了阵地,阵地上忙的热火朝天,所有的士兵都在挖土,扩充战壕的深度,清理交通壕,挖掘更多的防炮洞
“罗团长,直属营只有三百多人,而且七成以上的都是补充兵,这还是他们第一次上战场,我的意思是我们直属营守这边的阵地,你们团守这边,这样你们可以留下足够的预备队,方便支援”
冯锷指着地图,手下全是新兵,正好可以趁着这波防御战锻炼一下部队,如果他成了预备队,可能会有进攻任务,这种补充兵比例太高的队伍,打起进攻来,弟兄们的伤亡会非常大。
“可是这边的工事还差很多”
罗贤达指着冯锷选的那边,这两个阵地,谁也说不好那边先接敌,可是现在天已经亮了,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