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逃兵-第5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方面现在士气很差,孟关大溃败以后,南北河被截断,18师团55联队和56联队奉命撤退,昨天晚上连夜做好了出发准备,现在正在向秘密公路进发,希望在新一军攻击前撤出去。
遗憾的是,公路狭窄泥泞,导致撤退非常混乱,逐渐的各部失去统一指挥,各自溃退。
7日小雨没有持续多久,上午十时左右,雨终于停了,可是行军更是艰难!
随着大雨暂停除了道路的泥泞之外,更可怕的高温。瓦鲁班附近丛林中,白天气温高达40度。
日军的狙击手希望在树上狙击,穿梭在丛林中的坦克只能关闭顶盖行军,坦克内密不透风,加上发动力散布高温,没有空调的封闭空间里温度高达50度,在这种温度下,坦克手汗流夹背,全身衣服湿透,眩晕、恶心,几乎要昏厥。
坦克所到之处,只要遇到山溪,所有人立即跳出坦克,不顾性命的去大喝一通。军官对此也不制止,毕竟命更重要。在这种丛林里面驾驶坦克,如果不能及时降温,被活活热死根本不稀奇。
宁愿痛快的死去,也不愿意在折磨中活活热死,忍受不了的坦克手们冒着巨大危险,将顶盖打开行军。
瓦鲁班战役打到现在不同于孟关,后路被断,日军现在大体处于溃逃状态,坚守殿后的地步部分,抵抗力相比孟关要低得多。
迂回的新38师在坦克营的引领下,他们穿越丛林攻击瓦鲁班侧翼,尽量切断日军撤进丛林的路线,杀伤日军,同时占领瓦鲁班。
从丛林中出来之后,新38师一分为二,一个连的坦克配合一个营的步兵,向昆年卡前进,昆年卡是那宇河上一个渡河口,可以切断日军撤退路线;而大部队则转向直扑另一个重要据点大班。
当天下午3点,新38师占领昆年卡。昆年卡在那宇河边,有比较坚固的步兵防御工事,可以坚守几天。驻守日军一个步兵中队,严重缺乏反坦克武器,在坦克和步兵的攻击下很快就溃败,沿着坤年卡附近的公路,
新38师追击溃兵,随处都是丢弃的马匹、给养,大量的鬼子向丛林里面钻去。
新一军的弟兄根本没有节约弹药的意思,轻重火力齐射之下,仅仅在公路上,就击毙碾压死日军100多人,轻松占领昆年卡。战后打扫战场,发现日军在附近遗留尸体200多具,其中一具佩戴大尉军衔。
日军没想到中国军队来的这么快,这里又一个中队的日军驻守,因为这里是日军的一个仓库,驻守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辎重兵中队!
新38师占领这里,缴获炮弹100多箱和可以提供新22师全师三天使用的粮食,另外还有崭新的100多挺轻机枪,应该是瓦鲁班仓库转运出来还没来得及运走。
昆年卡在那宇河边,本来有一座比较坚固的水泥大桥,通往瓦鲁班,等坦克和步兵在傍晚赶到大桥边,发现日军早已将部分桥墩进行了爆破,上面的桥面保存的不错,但是坦克根本不敢压上去。
瓦鲁班就在眼前,军官没能按捺住自己的欲望,一辆坦克负责探路,结果行驶还不到50米,剩余桥墩轰然倒塌,坦克坠入河中。
由于高处坠落,坦克深深陷入淤泥,无论如何发动都无法移动。此时,在河对岸隐藏的日军火力点,纷纷向这辆坦克开枪开炮。
车长和坦克内的乘员4个人,只能放弃坦克带领受伤的驾驶员撤退,因为要躲避日军的子弹和炮火,伤员被河水冲走,英勇牺牲。
而攻击班步的部队沿途击溃日军小股部队阻击,顺利占领大班据点。
3月8日,冯锷所部继续扩大活动区域,伤兵的情况渐渐稳定下来,重伤员这个时候也稳定下来,手术后没醒过来的永远沉睡了过去,醒过来由弟兄们在精心照顾。
8日,经过一个上午的准备,中午1点,两个坦克的34辆坦克从北面对瓦鲁班发起佯攻。
见新1军集中如此众多的坦克,瓦鲁班日军56联队急忙将反坦克武器向北集中,主力也向北开进,两军隔着那宇河猛烈炮战!
中午1点30,一个坦克连,突然从西面向瓦鲁班发动冲击。第一步,就是要渡河。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具有很强的凫渡能力,可以度过深达09米的河流,渡河是它的特长。
下午1点50,西面进攻的坦克连17辆坦克对准对面日军火力点,猛烈开炮。同时,工兵部队用炸药爆破河岸,然后用推土机开了一条过河的道路。
期间,对岸日军火力点顽强射击,试图阻拦国军工兵,工兵多人中弹。
可惜,日军将所有反坦克武器都放到北面,这里只有机枪和掷弹筒,无法对坦克造成威胁。
在17门37毫米坦克炮的打击下,日军火力点纷纷被击毁,最终完全停止开火。
工兵花费1个小时时间,修好了通道,坦克连全部17辆坦克顺利渡过那宇河。
上岸以后,跟随坦克的步兵检查了日军河岸火力点,发现都被彻底摧毁。37毫米火炮威力并不小,火力点的日军很多被炸成碎片,机枪也被炸成零件状态。
渡河成功以后,坦克引导步兵,向瓦鲁班突进;此时正在北面和2个坦克连激战的日军,猛然发现西面被突破,仓皇之下,急忙调转枪口迎击。日军步兵拖拽着几门47毫米反坦克炮,疯狂填补西面的防御漏洞。
下午4点,坦克顺利推进2000多米,逼近瓦鲁班核心阵地。日军无奈,转而用75毫米山炮和150毫米重炮,向坦克猛烈炮击,尽力拦阻。
3辆坦克先后被炸伤以后,国军发现日军剩余反坦克炮阵地的位置,自然就可以从容应付了!
这些坦克立即猛烈炮击,森林中间顿时硝烟弥漫,日军反坦克炮阵地在5分钟之内被摧毁,3门火炮全部被炸毁。
随后的就不是战斗,而是一场屠杀。坦克连10多辆坦克冲入瓦鲁班,向所有可以看到的日军扫射开炮。不是所有的日军都视死如归,有向坦克和新一军士兵发动自杀攻击的,也有数百日军放弃阵地,仓皇奔跑着逃入丛林。
9日,新22师攻破正面防线,和新38师在瓦鲁班会师,瓦鲁班的日军彻底被清楚,新1军占领瓦鲁班!
自此,胡康河谷战役结束;孟关和瓦鲁班一战,不但造成日军第18师团守军大量伤亡,同时亦冲跨了该师团所编组之防御体系。
从敌人遗留的尸体上,国军搜出18师团作战课长石川中佐、经理部长木村大佐、56联队长山崎大佐的印章、私人文件、日记等,上述日军军官,均被击毙。在战利品中,还发现18师团司令部印章一枚。此外,还缴获装甲车两辆、卡车、指挥车各一辆,战防炮6门,击毙日军无数。
此战胜利的如此辉煌,而新一军的坦克部队仅仅牺牲12人,负伤8人,有多辆坦克被击伤,不过都不是无法修复的重伤。大部分受损坦克,花费一两天时间就修理完毕,继续投入一线战场使用!
新一军的步兵伤亡相比于坦克部队就伤亡多得多,不过他们的总体阵亡数也没超过一千人,盟军良好的医疗体系和战地急救医生拯救了大部分伤兵。
冯锷又成为了最受伤的人,空降部队的团级建制成为了所有参战的团级部队中伤亡最大的部队,一千多的伤亡数字换来的是南北河沿岸尸横遍野,鬼子两个联队在这里扔下了近五千多具尸体。
9日,撤退的5307部队带走了中国突击队的伤兵和空降下来的医生,至于突击队,守在南北河边,继续清缴三五成群的鬼子溃兵。
10日,新一军军部读过南北河,孟拱河谷处在盟军的兵峰之下,而这个时候,冯锷又面临新的选择。
新一军军部没有来,军长郑洞国和军部目前仍在向瓦鲁班推进的途中,美军的工兵部队修建的简易公路目前仍然未能抵达孟关。
浴血逃兵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战局形势
廖耀湘、孙立人坐在主坐上,按照两个师的分别,两个师的参谋长和团级主官分作两侧;冯锷现在直属史迪威指挥,而他又是中国军官,所以就坐了个不伦不类的位置,那就是两个师级主官的对面。
会议的位置就是林中的空地,平整一片场地,一张简易的长方形桌子,天空上用帐篷布弄了个顶棚,四面透风。
最新的作战态势地图挂在两个师长的背后,不过现在也没人去看,作战态势都在他们心中了。
“各位,手里的作战计划了都看完了吧!”
廖耀湘清了清嗓子,让大家把心思从作战计划上面收回来,计划永远只是计划,具体的实施还要勇敢的士兵和善战的军官;那个部队执行什么任务,到现在仍然没有明确出来。
“老孙,你来?”
廖耀湘试探性的问着,他的意思是让孙立人来主导。
“要不还是你来吧!我补充,成不?”
孙立人也头痛。
“戴老哥走的太早了啊!”
廖耀湘感叹了一句,这份烫手的作战计划要完成有两个难点,这两个难点都需要精锐部队;这种精锐部队还不是一般部队能满足的,需要特殊技能,而成建制的部队,经过战火检验的部队,整个缅甸战场上就一支,那就是冯锷的突击队。
至于美国人的5307部队,连续两次作战,他们的水平让所有人大失所望,更别说,梅利尔突击队,现有兵力仅剩1400人左右。
这就不得不说梅丽尔突击队的组成了,他所征募的士兵大多参加过惨烈的瓜岛争夺战,并在印度接受过严格的丛林战训练,战斗力很有保障。只是经过两次大战过后,他们从3000多人减员到现在,而且美国国内丝毫没有补充的意思。
“根据作战计划,我们要在雨季来临前结束孟拱河谷战役;大家也看到了,第一场雨已经过了,也就是说我们最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这个作战计划。”
廖耀湘并没有开口,讲述作战计划是参谋长该干的事情,至于他和孙立人说的事情,还没有到时候。
“孟拱河谷,从西向东,是卡盟(加迈)、孟拱、密支那,这三大要点也是日军防守的重点;按照驻印军在胡康河谷的战斗经历来看,部队在地形极其复杂、气候极其恶劣的缅北丛林中平面推进是效率低下的战法,必将付出可怕的伤亡代价。为此,史迪威将军和参谋部设计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以新38师和新22师攻击卡盟,将日军主力吸引到孟拱以西,然后再从空中突袭日军后方的密支那。”
参谋长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指着墙上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着地形、关隘和峡谷。
“孟拱河谷,指从坚布山南端隘口至孟拱间的一段谷地,南北长112公里,东西宽10…20公里不等。谷地南高北低,江流其间,河谷两侧大都是330米以上的峭壁,壁立千尺,陡峭难登,雨季山洪暴发,平地一片汪洋。孟拱河及其支流水流湍急,不但无法徒涉,也难以架桥,舟渡也不易进行。由胡康河谷出坚布山口后,有一条可行驶汽车的公路直达孟拱,出孟拱河谷即是密支那。孟拱有铁路通往密支那和曼德勒,这里的位置对于反攻缅甸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正面进攻,吸引日军主力部队的吸引力,新22师和新38师责无旁贷;最关键的在于,要有一支具有山地、丛林作战技能优秀的部队从左翼翻越险峻的库芒山脉,从北面迂回抄向布杰班山后路;而库芒山脉奇险无比,现在的情报表明,根本没有适合大部队翻越的道路,而等待工兵修路,必将把时间拖到雨季之后。”
参谋长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这个时候就该各部队自行商量的时候了,由那支部队来完成这个迂回的任务。
“咳、咳!”
廖耀湘看了一眼冯锷,发现这个人根本没有丝毫接话的意思,那只能自己挑明了。
“民国三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戴安澜将军牺牲在胡康河谷的茅邦一带,据此已经近两年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位英勇的将军;第一次远征,缅甸人和鬼子带给了我们沉重的伤痛;现在我们重整兵马,从印度杀到这里,目标不仅仅是为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弟兄们报仇,而是把鬼子消灭干净,打回国内,把日本鬼子彻底的赶出中国。”
廖耀湘站了起来,双手撑在桌子上,眼睛盯着面前的每一个军官。
“现在别看我们的攻击很顺利,实际上那时因为日军十五军正在攻击英帕尔,想再次截断我们的归路,一旦我们的归路被截断,眼前的密支那又没有拿下来,我们新一军甚至连撤回印度都不可能,我们将死无葬生之地。”
“给他们通报一下目前英帕尔一线的情况!”
廖耀湘停了下来,让参谋长通报英军的战情。
“3月28日,日军第33师团攻占了距英帕尔西南约20公里的比辛布尔地区,封锁住了英帕尔的南部通道;第15师团攻占了英帕尔至科希马之间的密宣,封锁住了英帕尔的北部通道。向科希马进攻的的31师团也打到了科希马的外围。日军第33师团和第15师团形成了对英帕尔的南北夹击态势;4月上旬,牟田口廉也以第33师团为主攻部队,逐步从东南向英帕尔推进。为了加强该部的攻击力量,他从山本支队调来坦克和重炮联队,又从新编入第15军的第53师团调来两个步兵大队增援,并亲临第33师团指挥战斗。现在,日军正在进攻英帕尔东南面的伯莱尔公路上的谢阿姆山口,根据战情通报来看,英印军恐怕连一天都挡不住,他们只能退守直接俯瞰着公路干线的坦努帕尔。”
参谋长的战情介绍很简单,但是简单的几句,就把目前英帕尔战役的态势说的明明白白,说白了,那就是英国人可能顶不住。
浴血逃兵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回归正面的可能
胡康河谷战役大胜,本来这次的军事会议所有的军官都很高兴,结果这一个战情通报,让整个气氛急转直下,所有人的脸上充满了焦虑,因为英军在这些军人眼中只有失望。
“鉴于日军已经威胁我军后路,指挥部已经命令刚刚抵达印度的远征军第50师和新30师协助防守英帕尔。”
参谋长刚刚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