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国重工 >

第111部分

大国重工-第111部分

小说: 大国重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王根基这个态度,倒的确是够真诚的,冯啸辰能够感觉得到。官二代也有官二代的好处,那就是一般不太喜欢玩心眼,有啥说啥。如果你觉得他们是缺心眼或者情商太低,那就错了,干部家庭出来的孩子,成天耳濡目染,政治智慧都差不到哪去。他们不玩心眼的原因,只有三个字,那就是:不需要。
    老王,下一步咱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要做通秦重领导和职工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分包给他们的任务,同时圆满地完成受让德方专利技术的工作。我想,咱们先不要着急发号施令,还是多和他们聊一聊,看了看他们的生产情况,了解一下大家的心理,然后再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果操之过急,没准反而会坏事。冯啸辰说道。
    王根基点点头,道:你想得很周全。唉,我真是有点纳闷,你也就是个才20岁的人,做事怎么会这么稳重,像个老头一样。换成我,少年得志,还不得瑟起来。
    我和你不一样,因为你是个纨绔嘛。冯啸辰不客气地顶了一句,王根基说他少年得志,他回敬一句纨绔,也算是扯平了。既然王根基喜欢直来直去,那他也就不用太避讳什么了。
    没错没错,你说得太对了。王根基果然一点都不生气,他说道:老罗安排你当组长是对的,这老头眼睛太毒了,一眼就看出我不是个东西reads;。这么着吧,后面这些天的活,全由你说了算。如果有需要得罪人的事情,你就让我出面,我替你去挡子弹。
    那就多谢老王了。冯啸辰笑呵呵地接受了王根基的好意。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拉了一个单子
    收服了王根基,对于冯啸辰来说是个意外之喜。他此前直都担心自己和王根基没法相处,前面和企业里的人斗智斗勇,后面还要提防王根基给自己拆台。没想到顿欢迎宴,就让王根基对自己心悦诚服了,再加上周梦诗费树理这两个下属也表示了对自己的佩服之意,至少内部的团结问题暂时可以不用操心了。
    第二天早,副厂长邬三林和厂办主任万克俭同来到招待所,接冯啸辰行去食堂吃早饭。在未来这段时间里,邬三林是负责陪同工作小组考察的,宋洪生贡振兴他们这种党政把手不可能成天陪着客人转来转去。
    在食堂里等着冯啸辰他们的,还有总工程师胥文良。见到冯啸辰进来,胥文良连忙站起身,迎上前去,大声地说道:“小冯处长,成功了,成功了”
    冯啸辰愣,旋即反应过来,不由惊讶地问道:“胥总工,你们不会是连夜开工做试验了吧”
    胥文良满面喜色地说道:“技痒难耐啊。昨天你在饭桌上那么说,我当时就想扔下筷子去车间找人做试验了。你们去招待所以后,我召集了几个搞焊接工艺的工程师,还有我们厂里最好的电焊工,到车间干了宿。正像你说的那样,换成低频脉冲氩弧焊,效果非常明显。我们试验了几种开坡口的方式,又调整了电流电压,最后找到了最好的办法。我们可以宣布,夹钳吊主梁的关键技术问题,已经被我们攻克了”
    “恭喜恭喜。”冯啸辰向胥文良拱拱手,笑着说道。
    “功劳是小冯处长的”胥文良说道,他用双苍老的手拉着冯啸辰的胳膊,感慨万千,絮絮叨叨地说道:“哎呀,真是年少有为,句话就解决了困扰我们大半年的技术难题,我早上还跟邬厂长说呢,冯处长在机关里工作太浪费人才了,应当到我们企业线来,起码能当个副总工的材料。”
    “老胥,你还让不让冯处长吃饭了”邬三林在旁边笑着提醒道,“你有什么话,坐下说不行吗再说了,人家冯处长是国家重装办的干部,到咱们企业里来工作才叫浪费呢,在咱们企业里能有什么前途”
    “是是是,我糊涂了,我糊涂了。”胥文良才觉得自己的话有漏洞,连忙改口,接着又拉着冯啸辰在自己的座位旁边坐下,还非常殷勤地拿起冯啸辰面前的碗,帮他盛了碗玉米面粥,弄得冯啸辰好生窘迫。
    “胥总工,我自己来就行了。您是长辈,您给我盛粥,可是折煞我了。”冯啸辰伸出双手接过粥碗,对胥文良说道。
    此时,王根基他们几位也已经分别在餐桌边坐下了,早有食堂的工作人员上前来替大家盛好了粥。众人看着胥文良对冯啸辰的奉承,都暗暗咂舌,这么个大厂的总工程师,按级别算也相当于副厅了,加上岁数也比冯啸辰大出将近两倍,却自内心地帮冯啸辰盛粥,冯啸辰昨天那几句话的份量得有多重啊。
    胥文良却并不觉得自己这个举动有什么不妥,他把粥交给冯啸辰之后,又从盘子里拿了个包子,硬往冯啸辰手里塞,边塞边还说着:“你尝尝这包子,茴香馅的,特别香,我就爱吃这口”
    “呃胥总工,我想换个糖馅的包子行吗”冯啸辰哭笑不得,他天生就不喜欢吃茴香,不带这样硬逼着人家吃茴香馅的好不好
    好不容易把胥文良的热情给应付过去了,众人开始吃饭,同时说着些诸如天气之类的闲话。胥文良坐在冯啸辰身边,唏里呼噜地喝了碗粥,然后看着冯啸辰,讷讷地开口说道:“小冯处长,夹钳吊焊接这个事情,你说很对。不过,昨天你说的引进技术的事情,我还是有点不同看法,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对面的王根基闻听此言,眼睛又立起来了,正待说点什么,却见冯啸辰向他微微摇了下头,王根基想起自己向冯啸辰的承诺,只得悻悻然地又低下头,把腔辩论的热情都泄到面前的个咸鸭蛋身上去了。
    “胥总工,您有什么看法,尽可说出来。这会说不完,等会我们块到车间去,还可以边走边说。罗主任派我们到秦重来,就是来听大家的意见的,重装办做事情,也需要大家配合,大家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重装办的意图,后面的事情是做不好的。”冯啸辰平静地向胥文良说道。
    指望靠个焊接的小点子就说服秦重干人放弃原来的想法,是过于美好的幻想了,冯啸辰不会如此天真。好歹他已经用技术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让胥文良在向他提出意见的时候带着几分怯意,这就已经足够了。冯啸辰先前最担心的是秦重的人不和他讲理,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昨天我和王处长打赌,说我只要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够解决夹钳吊焊接的问题。结果,冯处长句话,帮我们找对了思路,我们只花了个晚上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照这样的路子,咱们如果能够集思广议,多找到些像冯处长这样懂行的人,那么17毫米热轧机的技术障碍,我们总是能够克服的,冯处长说对不对”胥文良说道。
    冯啸辰笑着点点头,道:“这是肯定的。外国人也是人,他们能够想到的办法,咱们也能想到。如果我们集全国之力,克服这些技术障碍倒也不是问题。”
    “那就是了。”胥文良道,“既然如此,咱们为什么要花费高贵的外汇从国外引进这套设备呢”
    “很简单,我们没有时间等。”冯啸辰说道。
    “这并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啊。”胥文良道,他从放在身边的手提包里拿出叠纸,并到冯啸辰的手上,说道:
    “你看,昨天晚上我安排技术处的工程师去试验氩弧焊,我自己在旁边拉了个单子,这是我觉得咱们依靠国内力量建造17毫米热轧机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每项我都做了个估计。依我的计算,如果由我们秦重,加上浦江市的浦海重机,再联合几家大学,解决这些技术难题大概也就是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当然啦,国家在这方面也需要给我们些支持,比如资金上的支持,还有就是引进些必要的试验装备,还有些高精度机床之类。算起来,比全盘引进套热轧机所需要的费用还是要少得多的。”
    冯啸辰接过那叠纸,认真地看了起来。不得不说,老胥不愧是行业大牛,对于问题的判断非常准确,他不但列出了国内制造大型热轧机所面临的技术难题,还分析了哪些单位有能力解决这些难题,有些地方甚至还标出了具体的人名,说某某人在某个领域颇有建树,如果请他来主持某项工作,必能旗开得胜。
    当然,作为名前世的重装办官员,冯啸辰能够从这张单子里看到的东西,还要更多些。他看出了胥文良在这番设计中包含着的私心,这个私心倒不是说老爷子自己想从中捞到多少名或者多少利,而是站在秦重的立场上,选择这样的策略将是非常有利的。
    “怎么样,冯处长,你觉得这些想法可行吗”胥文良见冯啸辰看完单子之后默不作声,心中有些惴惴,忍不住问了句。
    他列这个单子,也是被冯啸辰给逼出来的,原来觉得重装办这帮人也不懂技术,他随便说几句就能够让对方哑口无言。昨天见识了冯啸辰的技术水平,他知道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要想和冯啸辰辩论,是非常困难的。他熬了个晚上拉出这样个单子,就是想让冯啸辰知道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所提出来的建议,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冯啸辰只是笑笑,说道:“胥总工写得非常好。对了,大家也传看下吧。”
    说罢,他把那叠纸隔着桌子递给了王根基。王根基接过去,目十行地看了遍,虽然对很多东西都不明就里,但也不得不承认胥文良这回的工作做得颇为扎实,其中的论据还是很有说服力的。王根基看完,又把材料递给费树理和周梦诗看了看,最后才传回到冯啸辰的手里。
    “胥总工,这份材料,是不是可以留给我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学习。”冯啸辰用征询的语气对胥文良问道。
    “完全可以。”胥文良道,“学习的话就不要说了,这只是我的家之言,希望能够对上级领导的决策有些帮助。”
    “那好,我就先收下了。”
    冯啸辰把材料收进自己的公文包里,然后看看桌上的众人,问道:“大家都吃饱了吗”
    “吃饱了”王根基带着两个下属齐声应道。
    “那好,多谢万主任安排的丰盛的早餐,邬厂长胥总工,要不咱们就直接到车间去吧,边看边聊,直听说秦重是咱们国家重型装备的摇篮,我们想开开眼界呢。”冯啸辰说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八章 秦重的顾虑
    “这是齿轮车间,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滚齿机插齿机”
    “这是龙门加工车间,拥有从西德和日苯进口的大型龙门铣镗床,能够镗12毫米的深孔”
    “这位是伍惠民师傅,全国劳动模范,主席亲自接见过的”
    在邬三林和胥文良的陪同下,冯啸辰行走进秦重的生产区,开始逐个车间进行考察。笔 n邬三林如数家珍地向冯啸辰他们介绍着秦重的情况,语气中不无炫耀之意。
    作为家国家重点企业,秦重的厂区大得像座城市,大大小小的车间多达数十个,从头走到尾,即便中间不停留,也得花上个把小时。万克俭安排了辆中巴车,拉着冯啸辰等人个车间个车间地往下走。冯啸辰显得非常认真,每到个车间,必定要带着众人进去细细察看,还不时要拉着正在做操作的工人问上几句什么。从每个车间出来之后,他又要与邬三林或者胥文良讨论下车间的生产技术等问题,有些东西是他不太懂的,胥文良便非常耐心地为他进行讲解。
    这通考察,足足花了三天时间,包括冯啸辰在内,工作小组的每个人都感觉到大开眼界,对于国内的装备制造水平又有了些新的认识。
    “看起来,秦重还是有点名堂的,要不也没有底气敢和上级叫板。”
    在冯啸辰的房间里,王根基叼着烟卷,感慨地对众人说道。
    这是工作小组每天晚上的例行会议,大家要把自己在考察中看到和想到的事情与同事们进行交流,同时探讨秦重目前存在的问题。
    “按照胥总工的说法,秦重的确是能够独立承担条热轧生产线的制造工作的,咱们过去决定从西德引进,是不是真的有些轻率了”费树理附和道,他过去也是直在部委工作,虽然也曾到企业里考察过,但像秦重这样实力雄厚的企业,他还是第次参观,那些极具工业之美的重型加工机械给了他很大的震撼,让他觉得重工业也不过就是如此了。
    周梦诗却是不屑地撇着嘴,说道:“秦重的这些设备,都太老了。我甚至看到了2年代从英国进口的机床,不更新这些设备,咱们根本就搞不出现代化的产品。”
    “他们不也有这几年从日苯西德进口的数控机床吗,你没听胥总工说,这些设备在国内企业里都算是领先的。”费树理反驳道。
    周梦诗道:“光是国内领先有什么用,你们去看看人家日苯的工厂,清色都是数控机床,还有工业机器人呢。”
    “咱们不能和人家日苯比。”费树理道。
    “怎么就不能比如果不能比,咱们还要搞现代化干什么”
    “现代化不是还得到本世纪末吗,现在才刚到191年呢,急个啥”
    “冯处长说了,咱们就是得瞄准国际先进水平”
    “只是瞄准罢了”
    两个人你句我句,不觉就抬起杠来了。王根基看了看冯啸辰,然后咳嗽声,道:“老费,小周,你们俩跑题了。咱们现在要讨论的,是秦重对于承接克林兹外包业务有什么顾虑,大家这些天看下来,有什么想法没有”
    听到王根基话,周梦诗和费树理都不敢再争了,费树理看了看冯啸辰,又看了看王根基,说道:“冯处长,王处长,我倒是有些看法,可以说说吗”
    “当然可以。”冯啸辰笑道,“老费,咱们这里没什么处长非处长的,大家都是同事。咱们这行人里,你的年龄最大,经验最丰富,你的看法肯定是非常有道理的。”
    “冯处长太谦虚了。”费树理道,他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按照冯处长的安排,这几天我和小周除了跟着邬厂长他们去参观车间之外,还利用其他时间接触了些秦重的工人和技术员,还有些位置低点的基层干部,了解了下他们的心态。依我看来,秦重这次对于引进技术的问题兴趣不大,主要有两个原因。”
    “你说说看,是哪两个原因。”冯啸辰道。
    “第,感觉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