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国重工 >

第347部分

大国重工-第347部分

小说: 大国重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是吗?连姓都改了。不过这样也好,省得让老杨家丢人。你想想,杨家将,那可是满门忠烈……”
    “呃,来院长,这个扯远了吧?”冯啸辰赶紧踩了一脚刹车,否则这老爷子还不定想飚到哪去呢,一个姓杨的女技术员,碍着杨家将啥事了?
    “来院长,就为了这么点事,你也犯不着引咎辞职吧?再说,带队的不是康院长吗,怎么说也是他这个直接领导的责任更大呀。”冯啸辰提醒道。
    来永嘉道:“没错,这事一出来,总公司那边是打算处分老康的,其实处分也不重,就是一个行政警告,过一段就撤销了。不过我说了,大乙烯攻关还需要老康牵头,给他处分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对工作不利。我是院长,出了这种事情,是我院长的工作没有做好,干脆我承担责任,引咎辞职,把我发配到海东去建工厂好了。”
    “哈哈,来院长,你这是找借口逃跑吧?”冯啸辰听出了一点味道,笑着揭发道。
    来永嘉也笑了,说道:“的确有点这个意思。其实,我真的不擅长当设计院的院长,去年的事情,也是临危受命,义不容辞。这小半年时间,石化院的风气改变了不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后勤、行政那边的职工也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分工,形成了为一线服务的意识。这边大乙烯的设计马上就要完成,我再呆在石化院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我今年55了,干不了几年,临退休之前,想亲手把咱们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6万吨乙烯建起来,这也算是给我的职业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就这样,我给总公司写了辞职报告,甘愿到海东来住工棚,总公司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那我以后又得称您为来总了。”冯啸辰道,“来总,大乙烯工程的建设周期长,难度大,您可得多保重身体。”
    “谢谢冯助理,我这把老骨头,应当还能拼一拼的。”来永嘉满腔豪情地说道。
    冯啸辰回到京城之后的第二天,家里来了贵客,那就是从非洲回国来休假的冯飞夫妇。两年前,冯飞夫妇就曾经回来过一次,那时候国内的亲友们就已经感受到他们俩气质上的变化了。这一回再看,冯啸辰觉得冯飞又实现了一次蜕变,相比上一次,少了几分飞扬跋扈的神气,倒多了一些上位者的淡定沉稳。至于婶子曹靖敏,早就不再是过去那个工厂女工的模样,而是在竭力地模仿着上流女性的言谈举止,虽然她在非洲所接触到的上流女性也实在上流不到哪去。
    “晓迪,这是婶子给你的礼物,还喜欢吧?啸辰,这是给你的。克林娜,第一次见面,送你一条项链,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你们德国人的眼光……”
    一见面,曹靖敏就像个散财童子一样,给每个人都送了礼物,男的是一枚硕大的金戒指,女的则是一条金项链,戒指和项链上镶嵌的,都是一枚颇有点规模的钻石。
    “非洲太落后了,工业比咱们都差得远,更不用说和西方相比了。不过,就是黄金和钻石比较便宜,这些钻石都是直接在矿山买的,价钱连市场上的一半都不到呢。”曹靖敏一边发着东西,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这也就是在冯家,曹靖敏才能把这话说得如此脱俗。要知道,时下国内钻戒还是极其稀罕的东西,能够见过这东西的人都不多,更遑论买得起的。但冯家的情况就不同了,去年年底,冯啸辰给冯林涛发了2万的分红,冯飞两口子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国,并且给冯啸辰、冯凌宇两兄弟送钻戒和钻石项链,与这件事也是有点关系的。
    “你婶子闲着没事,自己也捣估了一点生意,现在也算是个小资本家了。现在看起来,全家也就是我和林涛还是靠工资吃饭的,属于无产阶级。”冯飞笑眯眯地看着曹靖敏做人情,同时说着不靠谱的客气话。
    冯啸辰笑道:“是吗,婶子现在做什么生意呢?要不咱们合作一下?”

第五百六十章 种菜种成百万富翁
    “听你二叔瞎扯啥呢!”
    曹靖敏一边给冯飞递了个白眼,一边笑吟吟地回答道。不过,看她那意思,倒不像是怪冯飞多嘴多舌,而是觉得有个机会能够显摆一下自己的成就,是件愉快的事情。
    “婶子就是闲着没事,在房前屋后种了点菜,自己吃不了,拿出去卖,这算个啥资本家啊。”曹靖敏谦虚道,顺便说一下,这年头,资本家已经成为一个褒义词了,说谁是资本家,绝对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冯啸辰却是有些惊讶:“不会吧,婶子卖点菜就能够买得起这么多钻戒了,婶子种的不会都金元宝吧?”
    曹靖敏道:“也不是什么名贵的菜,就是咱们这边的大白菜、辣椒、西红柿什么的,都是些家常菜。嗯,主要是种的量比较大,也算是薄利多销吧。”
    “多大的量?”
    “4多亩吧……”
    “4多亩!”
    众人全都惊呆了,何雪珍咂着舌头,说道:“靖敏,你也太能干了,居然在非洲种了4多亩菜,对了,你肯定不是自己一个人种吧,肯定是雇了人帮忙的,对不对?”
    曹靖敏道:“雇了4多个非洲人,这些人干活可真不行,让他们去摘点菜,踩坏的比摘出来的都多。不过也没办法,这么多活,我也干不过来啊。”
    曹靖敏最早是为了照顾冯飞的生活而到非洲去的,去了之后最不适应的地方,就是非洲当地的蔬菜品种太少,而且价格很高,也不太新鲜,这对于来自于强大的“种菜民族”的冯飞夫妇来说是极大的煎熬,尤其是吃不上新鲜辣椒,更是让他们无法忍受。
    无奈何,曹靖敏只能写信回厂里,让厂里的老姐妹给她寄了一大包蔬菜种子过去,开始自己种菜。东翔机械厂地处深山,周围的商业不发达,所以厂里的职工一向都有种菜的传统,曹靖敏在厂里的时候也是种惯了菜的,在非洲虽然水土气候等条件都有所不同,但她稍加摸索,也就找到了门径。
    这一种可就停不下来了。曹靖敏现在是全职太太,没有具体工作,平常也没什么娱乐活动,种菜就成了她主要的兴趣爱好。可他们两口子能吃多少菜?每一次收获的蔬菜,都远远超出了他们自家的需求。一开始,冯飞会把蔬菜拿去送给那些非洲的军方同僚,受赠者则时不时会送点小东西当成回礼。后来大家都吃出味道来了,向冯飞讨菜的同僚越来越多,并有很多人明确表示愿意以市场价格购买。
    冯飞把这个情况向曹靖敏一说,曹靖敏倒是来了精神,欣然同意有偿供菜。非洲这地方的蔬菜很贵,两棵大白菜,在国内也就是几毛钱的样子,在这里能卖到相当于人民币几元钱的价格,而曹靖敏付出的不过是自己的一些汗水而已。这样好的事情,她如何会不愿意做呢?
    于是,事情就一步步走向戏剧化了。一开始是买菜的人太多,曹靖敏种不出这么多菜,不得不找了几个帮工,开了更多的荒地。等到菜的供应量多了,曹靖敏又已经尝到了甜头,动了赚钱的心思,便雇人拉着菜到市里去兜售。一来二去,曹靖敏的蔬菜农场便扩展到了4多亩地,固定的工人就有4多人,另外还有一些短期的帮工。一年下来,扣除工资、化肥、用电之类的花销,农场的利润居然达到了3多万,这让冯飞两口子都吓了一大跳,同时也欢欣鼓舞起来。
    在此之前,两口子虽然有工资和不菲的出国补贴,但距离她学东西不专心,明明给她请了最好的钢琴老师,就是不好好学,一个女孩子家,成天就喜欢玩电脑,冯啸辰也真是的,居然花一万多块钱买了台ibm…26专门给冯姗玩,你们说说,这是小孩子家该玩的东西吗……
    唉,家长晒娃的场面,实在是让人无法直视的。
    冯飞夫妇在国内呆了半个月就返回非洲去了,冯啸辰一家的生活再次回到正常轨道。冯林涛依然是成天在核工业公司做研究,抽不出时间来谈恋爱;冯凌宇和克林娜大部分时间都在南江,冯凌宇在工程机械公司里主持一个新型挖掘机的开发项目,克林娜在新岭的春天酒楼总店苦学厨艺;杜晓迪在工业大学当着教授,手上握着七八个课题,尽管每天都是紧赶慢赶,很多项目还是卡着“deadline”才能交活;冯立夫妇住在四合院里负责照顾冯姗,给一家人做饭,闲来则到旁边的公园去打打太极拳。
    至于冯啸辰,当然还是过着候鸟一般的生活,不是在天上飞着,就是在铁路上跑着,难得不在这两个地方的时候,那也必定是在接受任务,准备奔赴机场或者火车站。
    这一会,他就是如此,罗翔飞正在给他安排着新的工作,这项工作,足以让他在外地呆上整整一年。

第五百六十一章 工人度假村
    “榆北?”
    听到罗翔飞说出来的地名,冯啸辰皱了皱眉头。
    临河省榆北市,中国北方一座这里就是中国的伯明翰、鲁尔、底特律,总之,就是工业的象征。
    进入年代,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放缓,榆北逐渐显出了颓势。尤其是在各地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时候,榆北的许多企业跟不上潮流,有的对引进技术不感兴趣,有的虽然引进了技术,但在消化吸收方面做得很不成功,原有的技术优势逐渐被南方的一些企业所取代,产品出现了严重的滞销。
    再往后,情况就越来越糟了。企业出现亏损,就更没有可能更新技术,于是竞争力就进一步下降,导致更严重的亏损。榆北的企业都是习惯于在计划经济下生存的,在市场经济面前无所适从。一旦出现亏损,领导首先想到的不是紧跟市场调整生产,而是一味等着上级部门出手救助。但国家的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变化,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已不复存在,又有谁能够救得了他们呢?
    企业经营困难,各种妖孽的事情也就出现了。企业领导开始贪污腐化,下面的工人则是怨声载道,消极怠工。这样一来,企业的情况自然更是雪上加霜,到1993年初的这个时点上,据冯啸辰看到的资料,榆北市的工业企业已经有七成都已经停产,另外三成基本上也是处于亏损状态。停工企业的工人已经大半下岗回家,用榆北市官员自嘲的话来说,他们那里已经成了全国最大的“工人度假村”。
    “榆北的情况非常糟糕,国家提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要求,经委选择榆北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试点城市,组建了一个榆北振兴工作小组,拟任命你为小组的副组长,你有什么考虑没有?”罗翔飞盯着冯啸辰,问道。
    “为什么会是我呢?”冯啸辰莫名惊诧地问道。
    “因为组长是孟部长。”罗翔飞呵呵笑着,给出了一个答案。
    “孟部长……”冯啸辰觉得有些牙疼,“罗主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孟部长今年得有了吧?国家也不能这样用人啊。”
    罗翔飞道:“孟部长是主动请缨的,至于他当这个组长的目的嘛,你应当能够猜得出来的。”
    “不会是因为我吧?”冯啸辰试探着问道。
    “正是因为你。”
    “原来如此……”
    振兴榆北,既是一件艰难的工作,同时又是一件能够刷成绩的工作。做砸了自然是灰头土脸,仕途只怕也会受到影响,但如果做好了,那就是一笔沉甸甸的成绩,能够让负责这项工作的干部平步青云。
    孟凡泽显然是想为冯啸辰争得这个机会,但又明白以冯啸辰的年龄和资历,当这个工作小组的组长是不合适的,于是便以八旬高龄请缨出任组长,又委任冯啸辰担任他的副手。这样一来,冯啸辰就有了一柄保护伞,遇到麻烦的事情,自有孟凡泽去替他顶着,如果未来事情没办成,孟凡泽也会替他分担掉主要的责任。但反过来,如果出了成绩,谁都知道这肯定是冯啸辰做出来的,毕竟孟凡泽是个老人,干不了多少活,这一点大家都是清楚的。
    “孟部长说,榆北都是重工业企业,你在工业口工作的时间也有十几年了,对全国的重工业企业都了解,让你去榆北,能够发挥你的专长。”罗翔飞解释道。
    冯啸辰道:“我知道这是孟部长想给我创造机会,孟部长对我的栽培和爱护,真是让我不知道怎么报答才好了。”
    罗翔飞摇摇头道:“小冯,孟部长和我都看好你的发展,我们给你创造机会,并不是让你报答我们的,你要报答的,是咱们的国家和人民。这次去榆北,你要好好干,做出让人信服的成绩。明年我无论如何都要退休了,这个总经理的位置,就是留给你的。你现在能力是足够的,但就是资历还有些欠缺,如果有在榆北的成绩,资历上就没有问题了。”
    “我明白了。”冯啸辰道,说罢,他又问道:“罗主任,我到榆北去,装备公司这边的事情怎么办?”
    罗翔飞道:“你在装备公司这边的职务依然保留,但你手头的工作,需要移交给其他同志。最近咱们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海东省的6万吨大乙烯,现在石化院方面已经提交了设计图纸,各家设备制造企业的工作也都安排好了,你倒是可以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不过,如果这段时间有什么突发的事情,我可能还是要请你回来参谋参谋的。此外,你要在榆北做出一些成绩,恐怕也离不开装备公司的支持,榆北那边都是装备制造企业,和咱们是同一个体系的。”
    冯啸辰道:“正是如此,我也已经想到了。要振兴榆北,离不开全国一盘棋,榆北那边的很多企业过去都是国家的骨干企业,工人素质很不错,也有不少技术积累,只要好好地利用起来,扭亏应当是不成问题的,能不能产生盈利,就是事在人为了。”
    “能够扭亏就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了。”罗翔飞道,“目前全国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都不理想,亏损面很大,这也算是改革的阵痛吧。你如果能够在榆北实现扭亏,就是做出了一个有益的探索。此去榆北,你要注意工作方法,不要和地方上的同志发生冲突。另外,就是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不要操之过急。”
    冯啸辰笑了,调侃道:“罗主任,我看你现在也变得婆婆妈妈了,是不是在家里带孙子带出的习惯?”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