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第4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五十四章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屈建中当然也知道这次的事情和榆北那次不一样,不过他还是说:“小冯,情况虽然不一样,但处理的原则还是可以借鉴一下的。你年轻,脑子灵活,而且还有亲戚在德国,对于国际交往比我们这些老家伙有经验,所以我和田总商量,想派你去处理这件事情,你看有没有什么困难。”
“困难很大。”冯啸辰毫不掩饰地说。
“说说看,有什么困难。”屈建中说。
冯啸辰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件事能够捂多久。”
“什么意思?”屈建中有些不解。
冯啸辰说:“我刚才考虑过了,邵琦的举动,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德国人肯定已经吓懵了,这个时候让他们干什么,他们都不敢拒绝。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最大限度地让他们把所知道的技术诀窍说出来,这样咱们国内企业就能够尽快地上手。
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密地封锁消息,尤其是不能让德国大使馆的人知道。否则,一旦他们介入,这些德国人有了撑腰的,咱们再想吓唬他们,就办不到了。又因为邵琦动手打人在先,咱们有短处,想扣着他们办完交接恐怕都困难。”
屈建中和田耀瑞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里都在感慨于冯啸辰的胆大妄为。换成其他人,面对着这样一件事,首先想的肯定是如何安抚德方的人员,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影响。而这个冯啸辰却没有把这一点放在首位,反而想利用邵琦打人带来的威慑,逼迫那些德国人把技术诀窍透露出来。
要知道,这样做虽然对工程是最为有利的,但却会因为封锁消息,而让当事的领导承担更大的风险。等到德国使馆知道情况,肯定要追究中方隐瞒事情的责任,届时处理起来就更为麻烦了。冯啸辰选择这样做,也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前途置之度外了。
“老田,你怎么看?”屈建中向田耀瑞问道。
田耀瑞沉吟片刻,说道:“从确保红山港三期工程按时完工的目标来说,小冯的这个想法是非常正确的,咱们必须抓住这几天时间,让派沃亨的那些员工把技术诀窍都交代出来。不过,在此之后该如何收场,我就有些拿不准了。德国人不傻,他们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肯定能够猜出我们隐瞒消息的目的。到那个时候,他们会让咱们就此事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我们拿不出一个解释,他们是肯定要闹的。而他们一旦闹起来,外交无小事,小冯作为经贸委派去处理此事的主要负责人,怕是难脱干系。”
屈建中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田耀瑞的说法,他对冯啸辰说:“小冯,田总说的这个情况,你考虑过没有?现在委里派你去处理这件事情,你故意隐瞒事件,拖延处理,如果因此而引起外交纠纷,你恐怕是要首当其冲的。”
冯啸辰笑笑,说:“屈主任,我考虑过了。这个机会是邵琦用他的前途换来的,如果我们不利用好,那就对不起邵琦了。至于说外交纠纷,我觉得还是能够化解的,毕竟这件事情里德方也有过错。双方要扯皮的话,可以扯上一年半载,我想德国使馆也没这么多的闲工夫。”
屈建中需要的也就是冯啸辰的这个态度,他点头说:“那好,老田,你去交代一下港区那边,让他们封锁消息,不得泄漏。至于说未来和德国人扯皮的事情,就由委里来承担吧。德国企业在中国承接的项目不少,德国使馆不会为了一家破产企业去和咱们撕破脸的。”
听到屈建中这话,冯啸辰心里踏实了几分,有经贸委领导帮着扯皮,他的压力就小了一多半。政府官员都喜欢说外交无小事,觉得只要是涉外的事情,就非常麻烦,但冯啸辰却知道,外国人也没那么矫情,他们也是会权衡利弊的,能够和稀泥的地方,外国人同样会去和,不至于一上来就砸锅。
解决了这个问题,冯啸辰接着说:“另外一点,就是咱们自己接手这个项目的单位必须尽快到位,德国人那边拖不了几天。自动卸车系统的专业性很强,如果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就算德国人愿意交代技术诀窍,咱们也听不懂。”
屈建中想了想,叫过秘书邹聪,对他说:“你联系一下机械部安部长的秘书,问问安部长休息没有。就说如果方便的话,我要和安部长通个电话。”
“现在?”邹聪吓了一跳,他用手指了指墙上的挂钟,说:“主任,现在已经过了零点了,这个时候联系安部长,会不会太晚了?”
屈建中摇摇头,说:“晚也没办法,现在我们的时间是按秒计算的。你就和安部长的秘书联系一下吧,转达一下我的意思,我想他知道该怎么处理的。”
邹聪果然拨电话去了,田耀瑞和冯啸辰坐在沙发上面面相觑,心里都有些不忍。为了这么点屁事,一位经贸委副主任深夜12点给机械部的副部长打电话,这个库尼亚的脸真特喵值钱啊。就冲着让两位部级领导如此操劳,他这顿打就挨得不冤。
机械部那边的电话很快就打回来了,屈建中接了电话,那一头正是机械部副部长安东辉。安东辉是从睡梦中被秘书的电话叫醒的,屈建中说得很委婉,但安东辉的秘书又岂能不懂得分寸,如果没有十万火急的事情,屈建中怎么可能这样无礼地扰人清梦呢。
“老安,实在是抱歉,我这边火烧眉毛了,你可千万得拉兄弟一把。”屈建中一张嘴便开始打感情牌了,随后便把这边的情况向安东辉做了一个介绍。
安东辉听完,也明白屈建中为什么不顾夜深也要给他打电话了,港区要封锁库尼亚挨打的消息,最多也就能够隐瞒三四天时间。如果在这三四天时间里不能找到一组专业人员去接收德方的技术,那么未来就不会再有机会了。红山港三期的自动卸车系统,很大可能是需要由国内自己来完成的,如果错过了这个接收德方技术的机会,光靠着自己摸索,难度起码要高出一倍。
时间容器只有三四天,找到一支队伍,再调到红山港去,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屈建中说现在的时间是按秒计算的,实在不算夸张。如果耽误一夜,到明天早上再来安排这件事,剩下的时间就更少了,这就是屈建中要把安东辉从梦中吵醒的原因。
今天晚上到经贸委来开会的,也有机械部和电子部的官员,但只是两位处长,人微言轻,要让他们俩深更半夜去调动人手,下面的企业和研究所恐怕都不会买账。这种紧急关头,肯定是得部长亲自督战才有效果的,屈建中明白这一点,安东辉也同样明白这一点。
“老屈,你放心吧,我现在就给下面那些研究所打电话,让他们把最得力的机电专家都挑出来,随你们调用。对了,你还得告诉我,这些机电专家挑出来之后,我让下面的人和谁联系,你们安排了谁负责这件事?”安东辉问道。
“装备工业公司的小冯,老安你也认识吧?”屈建中说。
“原来是他呀!”安东辉在电话那头就笑出声来了,“难怪,这种出格的事情,也就是这个小冯能干得出来。”
屈建中顺着他的话茬说:“是啊,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咱们搞工业,还真离不开这样的愣头青呢。”
“老屈,你告诉他,这件事情里,他欠了我一个人情,以后得想着还我。”安东辉撂下一句话,便把电话挂了。不过,他可没法再回被窝去睡觉了,而是披上衣服,来到了书房,开始逐个地给下属机构的领导打电话。一时间,遍布全国的几十家机械部下属企业和研究所都被惊动了,领导们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却又不得不赶紧联系单位上的大牛专家,让他们做好准备,说不定明天一早就要赶飞机飞往京城。
机械部那边如何闹腾姑且不提,在经贸委这边,冯啸辰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屈建中一一作出了答复,许诺给冯啸辰一柄尚方宝剑,允许他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关键时候可以便宜行事。
全部安排妥当,已经是凌晨两点了,屈建中和田耀瑞都是50多岁的人,早就已经熬不住了,连冯啸辰也有些困意。屈建中说:“今天就先这样吧,你明天一早就赶到红山去。现在已经很晚了,你也别回家了吧,我让招待所开个房间,你就在委里休息吧。”
冯啸辰苦着脸说:“屈主任,不管多晚,我都得回去一趟。您别忘了,我是今天才从德国飞回来的,到现在都还没回家呢。明天到红山去,又不知道要呆多久,我总得回家去点个卯吧?”
“瞧我这脑子!”屈建中拍了拍额头,抱歉地说:“你可不是今天才回来的吗,照理说,真不应该派你去红山的,你都没来得及好好休息几天。可是,如果派其他人去,我还真不太放心呢。”
“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太优秀了。”冯啸辰耍了句贫嘴,向屈建中道了别,便一溜烟地离开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光德才兼备还不够
冯啸辰在家里只呆了五个小时。第二天早上七点,公司的小车准时来到了他家门口,蒙洋下车帮冯啸辰拉开了车门,冯啸辰坐进后排座位,发现旁边已经坐上了一人,正是公司协作部部长王根基。
“啸辰,你快给我说说,红山港的人是怎么把德国人给揍了的?”
见冯啸辰坐进来,王根基甚至等不及他把车门关上,便兴冲冲地向冯啸辰打听道。
请王根基一道去红山港,是冯啸辰在昨天晚上安排的。王根基睡得正香,被冯啸辰的电话吵醒,原本是憋着一肚子火,待听说是发生了外交纠纷,需要他与冯啸辰一道去处理,王根基顿时就来了兴趣,恨不得在电话里就向冯啸辰打听。冯啸辰当时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哪有精力给他讲故事,只是叮嘱他不得泄露消息,然后便把电话给挂了。
今天一早,公司的小车先去接上了王根基,然后才过来接冯啸辰。红山港离京城有300多公里,开车过去需要5个多小时,这已经算是最快捷的交通方式了。京城到红山市倒也有航班,但一天只有一班,而且还要等到下午,相比之下,远不如开车方便。
冯啸辰吩咐司机开车,然后便把红山港那边的事情向王根基原原本本说了一遍。王根基听得手舞足蹈,只恨不得自己当时就在现场,能够与邵琦一道痛殴库尼亚。冯啸辰知道王根基就是这样一种二世祖的作风,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这么说,咱们现在的策略就是把这帮德国人唬住,让他们把技术诀窍都交代出来?”王根基听完冯啸辰的讲述,认真地问道。
冯啸辰点点头,说:“是的,邵琦的作为看似莽撞,其实很有深意。我昨天晚上回家之后,利用睡觉前的五分钟琢磨了一下,觉得他这样做应当是故意的。咱们不能让他的心血白白浪费。”
“可这样一来,这个年轻人的前途不就毁了?”王根基也是体制内的人,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
冯啸辰说:“屈主任答应保他,但他担任的企划部经理的职务肯定是要拿掉的。这一搁误,可就落后了,以后再想提拔起来,难度太大了。”
“那也要看领导的态度。”王根基说,他突然想到一个点子,对冯啸辰说:“对啊,啸辰,你怎么没想过把他弄到咱们装备公司来呢?别人不敢用他,你总不会不敢吧?这样有担当的一个年轻人,怎么重用都不为过啊。”
冯啸辰说:“我也考虑过这个方案,但后来想想,还是放弃了。你想想看,邵琦是因为殴打外方工程技术人员而受到处分的人,如果咱们公司接纳了他,而且对他委以重任,咱们那些海外客户会怎么想?他对咱们国家来说是英雄,在海外客户眼里,可就是魔鬼了,我不能不为公司的外部形象着想。”
“你说得也对。”王根基毕竟不是个二愣子,这点政治觉悟还是有的。打人是违法行为,外宾虽然也在“人”的序列里,但在许多场合,殴打外宾的性质无疑是更严重的。民族英雄这样的说法,在私底下说说没事,公开宣传就有些麻烦了。如果装备工业公司把邵琦接收过去,一旦被有心人炒作,对于公司以及冯啸辰本人,都会是非常不利的。
冯啸辰看着王根基那一脸不愤的样子,笑着说:“老王,你放心,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再流泪。邵琦的事情,我会妥善解决的,你就放心吧。”
王根基这才转嗔为喜,说:“哈哈,我当然知道你小冯有路子,只要你小冯出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冯啸辰说:“老王,你这话就过了,如果我有这么万能,还要请你的大驾去红山干什么?”
“这么说,还有你办不成的事情,需要老哥我出手?”王根基顿时就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情绪再次兴奋起来。
两个人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旅途劳累。他们在路上只是停车休息了一回,到中午12点半的时候,便已经来到了红山港三期的工地现场。在现场的红山港建集团副总经理郭立龙已经得到了消息,带着一干中层干部在工地外迎接,见面之后又是一番寒暄唏嘘,自不必提。
“小邵呢?”
在与前来迎接的港建集团干部们一一握过手之后,冯啸辰扫视了一圈,没有看到邵琦的身影,便向郭立龙问道。
“他不是殴打外宾了吗?现在正在闭门反省呢,就等着冯总来决定对他的处置意见了。”郭立龙低声地解释说。
“怎么,这件事,派出所已经定性为殴打了吗?没有搞错?”冯啸辰问。
郭立龙一愣,随即回答说:“这倒没有,派出所那边还在进行调查,目前还没有定性。”
冯啸辰说:“那就是了,既然还没有定性,那该干工作还得干工作啊,怎么能够跟组织上赌气就不工作了呢?郭总,你说是不是?”
郭立龙今天上午已经与仍在京城的田耀瑞通过电话了,知道了有关的安排。他之所以没有让邵琦来迎接冯啸辰,是因为不知道冯啸辰的想法,万一冯啸辰想和邵琦撇清关系,他把邵琦带过来,就难免会让冯啸辰为难了。现在听冯啸辰这样一说,就知道冯啸辰是在打马虎眼,而且也不在乎与邵琦沾上关系。他回头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