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第4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福根呵呵一笑,说:“这都是装备公司的冯总跟我讲的。人家不愧是国家公司的老总,眼界跟我们这些农民就是不一样。他说未来的社会有很多新的机会,我们这些人已经抓不住这些机会了,但我们的孩子是有可能抓住的。如果把孩子都留在身边继承家业,这些机会就会被别人抢走,我们的孩子以后就会变成给别人打工的。”
“这是冯总说的?”
众人都重视起来了。冯啸辰的名头,在会安这个地方真有可止小儿夜啼的功效。听说是冯啸辰建议阮福根支持儿子创业,大家便开始认真地评估起这件事情来了。
“守超想去搞芯片开发,冯总说,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比我现在搞的这个化工机械更有前途。他想做这件事,我得给他这个机会。如果他没这个本事,做不成,也就罢了。如果我不让他去做,将来等我闭了眼,他是会埋怨我的。”阮福根说。
“可是,这样一来,全福公司你打算交给谁去做?是想把你小舅子从非洲叫回来吗?”梁东明问。
阮福根说:“这个倒不必了。瑞东现在在非洲干得很好,已经不用我这个姐夫罩着他了。我打算把公司交给辰子去管,我挂一个董事长的位子,把把舵。辰子跟了我20多年,人品是完全可以信得过的。”
众人知道他说的辰子就是全福公司现任的副总经理梁辰,说起来与梁东明还有点远亲关系。梁东明沉吟了片刻,说:“辰子这个人,人品的确是非常不错的,老阮你看人的本事没问题。可是,你把这么大的公司全交给他去打理,你现在能管点事,他肯定不会有二心。以后你岁数大了,甚至跑到浦江跟着儿子享清福去了,这边完全放手给一个外人,你就真的一点都不担心?”
阮福根笑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卖两成股份的另一个原因。你们几位老兄弟,有没有兴趣在我这里入一股?如果你们入了股,以后就算我不在会安,公司的事情你们肯定也会多看几眼。我一个人看不过来,多几个人不就能够看过来了?”
“原来你还有这样的打算啊!”梁东明先是一怔,随即便向阮福根翘起了一个大拇指,说:“了不起,老阮真是有心计,这样的主意都能够想得出来。的确,如果我在你公司里有点股份,公司有个风吹草动的,我肯定是要管一管的。”
阮福根嘿嘿一笑,说:“这哪是我想出来的,这同样还是冯总替我想的。他说这叫什么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他还说,咱们会安这边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规模小的时候无所谓,第一代创业者在的时候也还好,万一以后规模扩大了,下一代接班的人又没有上一代那样的魄力,企业发起来的速度有多快,垮下去的速度就有多快。他建议我们都要考虑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以保证企业能够万古长青。”
“听你这样一说,我也有些心动了。”万官生说,“老实说,我一直想招个上门女婿来管公司,又怕到时候他会起歪心思,让我闹个人财两空。照老阮的这个办法,我拿出两成股份卖给你们几位,你们帮着我一起盯着我的女婿,他肯定就不敢乱来了。”
“你拉倒吧!”梁东明不屑地说,“老阮的儿子一到浦江去,你家的万雪,我家的梁琦,肯定都留不住了,都会往外面跑的。咱们还是想着怎么从公司提拔几个信得过的人来接我们的班吧。这种相互参股的办法,倒是蛮好的,以后我们几家的公司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照应,不怕咱们请来的人把咱们公司的钱给掏空了。”
阮福根从京城请来的说客,没有把会安那些心比天高的年轻人说服,倒是把阮福根等一干焦虑的家长给说服了。家长们听过阮福根的劝告之后,纷纷回家与儿女深谈,了解他们的志向。接下来,对外转让股份的公司越来越多了,会安掀起了一股到成功的家族企业里投资参股的热潮。
如全福公司这样的企业,在会安当地是炙手可热的。谁都知道全福公司能够赚钱,投入几十万、几百万,花不了两三年时间就能够全部赚回来,再往后得到的就是纯利润了。在此前,大家想往全福公司投资也找不到门路,人家是纯私营企业,凭什么让你入股。现在好了,阮福根公开转让股份,两成股份的要价是2亿,而事实上,全福公司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加在一块,评估价起码是20亿以上,两成股份要价4亿也不为过。
会安这个地方有钱人多得很,全福公司这两成股份两三天就全部卖出去了。阮福根在出售公司股份的同时,还正式任命了老员工梁辰担任公司总经理,并给梁辰赠送了2%的公司股份以示激励。梁辰在就职仪式上感动得涕泪横流,当着一干高管和中层干部的面,对天发誓,声称会永远忠诚于全福公司,永远忠诚于阮福根,永远忠诚于阮守超……
冯啸辰自然不可能长时间地留在会安,他在参加完梁辰的就职仪式之后,便启程回京城去了。阮福根亲自开车把他送到机场,看着冯啸辰走进安检通道,阮福根转身向外走,兜里的手机叮叮当当地响了起来。
“咦,瑞东,你怎么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你现在是在非洲还是回来了?”
听到电话里传来的王瑞东的声音,阮福根有些奇怪地问道。
“姐夫,出事了!冯总的小舅子杜晓远到北非去送货,被困在那里了!”
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非困局
北非城市姆布特,一家由中国龙山电机厂承建的火电厂工地里,百余名中国员工被困在尚未完工的发电厂房里。透过窗户,隐隐可以看到远处的城市里火光冲天,还不时传来冲锋枪连发的哒哒声,一阵阵令人胆寒。
杜晓远就在这群中国员工中间。他并不是电厂建设人员,只是因为电厂工地上的一台设备出了点故障,他是过来帮助维修的。
原本,建设单位打算万里迢迢从中国找人送配件过来维修,结果业主单位向建设方推荐了位于邻国阿瓦雷兰巴图工业园的中资企业远东机械公司,说这家公司专门从事各种设备配件的单件制造业务,质量可靠,服务上乘。
龙山电机厂派驻姆布特工地的项目经理谭伟果真与远东公司联系了一下,通过电子邮件发去了所损坏配件的图纸。没过两天,远东公司便派人把造好的配件送过来了,送配件的正是杜晓远。
几年前,因为不想靠着各自的姐夫混日子,王瑞东和杜晓远这两个当小舅子的联手前往非洲创业,在兰巴图工业园成立了这家远东机械公司,专门为入住园区的企业提供设备维修服务。
非洲的工业底子很差,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设备都是从西方国家或者中国引进的,设备一旦发生故障,维修就成了一件麻烦事。如果出的是大故障,请原厂的工程师赶过来维修,倒也无妨。但如果只是一些日常的小故障,每次都从万里之外请人过来,时间成本和差旅成本都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在本地有一家技术出众的机械公司,能够帮各家企业处理各种小故障,哪怕收费略高一些,各家企业也是愿意接受的,因为比起从欧美请人过来的费用,本地公司收费再高也算不上什么。
王瑞东正是嗅到了这样的商机,才萌生了到非洲来办机械公司的念头。至于拉杜晓远合作,纯粹就是机缘巧合。
阿瓦雷的兰巴图工业园全称是“兰巴图中阿工业园”,顾名思义,就是由中国和阿瓦雷合作兴办的工业园。工业园的中方负责人原先曾是国家装备工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是冯啸辰曾经的下属。冯啸辰向他打了个招呼,王瑞东和杜晓远到工业园之后,明里暗里都受了不少照顾,加上王、杜二人本身也憋着一股劲想证明自己,工作非常努力,所以远东公司的经营蒸蒸日上,很快名气就扩散到了工业园之外,最后连邻国的企业主都听说了。
杜晓远到非洲来创业,杜铭华和车月英两口子最初是死活都不答应的。后来实在拗不过杜晓远,又担心这个儿子继续呆在通原会变成一个纨绔,这才点了头。不过,老两口给杜晓远约法了几十章,其中就有一条是不允许杜晓远离开兰巴图工业园,因为老两口听说这个工业园是中国人办的,负责人还是自家女婿冯啸辰的下属,估计是个比较靠谱的地方。至于工业园之外,以老两口对于非洲的刻板印象,坚信那肯定是充满着危险的。
杜晓远的胆子并不比父母大多少,刚到非洲的时候,他对于工业园之外的世界也是充满了恐惧的。这个时期,慢说是父母有过交代,就算没有交代,他轻易也是不敢迈出工业园一步的。
与杜晓远差不多是前后脚的工夫,妹妹杜晓逸和妹夫黄长锋也到了非洲。黄长锋在一个驻非使馆当武官,杜晓逸则是作为浦江晨报驻非洲记者站的记者。黄长锋也就罢了,因为工作关系,他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少数的几个国家。杜晓逸则不同,非洲大陆上但凡什么地方有新闻,她就会第一时间赶过去,枪林弹雨的事情都经历过好几回,在国内互联网上已经赢得了一个“最美战地记者”的称号。
妹妹和妹夫偶尔到兰巴图工业园来做客的时候,杜晓远与他们聊天,屡屡遭到杜晓逸的耻笑。杜晓逸也是个没心没肺之辈,明知道杜晓远是家里唯一的儿子,自幼被父母娇惯,却丝毫没有帮着父母照顾哥哥的意思,反而动不动就怂恿杜晓远出去看看,说什么来一趟非洲连当地盛产的暴乱都没见识过,算什么出国?
这些话,杜晓逸当然不敢让父母以及姐姐杜晓迪听到,如果他们听到,非得让她见识一下啥叫通原特色的暴乱不可。杜晓远在妹妹面前丢了面子,加上到非洲一年多时间,逐渐也对当地有了一些了解,于是便忘记了父母的训令,开始走出工业园,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几年过去,杜晓远的足迹已经覆盖了非洲的十几个国家,对于这片大陆的神秘感也早已荡然无存了。他发现非洲并不是什么蛮荒之地,在非洲的城市里,同样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规则,在非洲的农村,黑人们总体来说是淳朴好客的,只要你擅长于和他们比划,再送上一些小值钱的小礼品,就能够收获他们热情的接待。
这些年,到非洲去做生意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在一些貌似很偏僻的地方,杜晓远都能够碰上中国人开的小超市,那些中国小老板与当地黑人和睦相处,甚至还有娶了黑人媳妇的。耳闻目睹这一切,杜晓远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他甚至有点想尝试一下妹妹的建议,那就是去哪实地体验一下非洲的暴乱。
这一次,姆布特电厂工地向远东机械公司订购了一个起重机上的小齿轮,公司需要派人送过去。这种事情当然用不着杜晓远这个老板出马,不过杜晓远说自己从来没去过北非,也想见识一下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便自己揽下了送货的任务,开着刚买不久的丰田巡洋舰,来到了姆布特。
天地良心,杜晓远来姆布特的目的真的不是为了体验暴乱,可事情就有这么巧,就在他把货送到并且成功装配到损坏的起重机上去之后,当地的暴乱就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包括他在内的一百多中国人都被困在了工地里。
“杜总,情况不妙啊!”
谭伟听着收音机里的当地新闻,黑着脸对坐在自己身边的杜晓远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骚乱,而是整个北非国发生政变了。总统已经逃走了,目前下落不明。有两股势力都想控制国家政权,现在已经在好几个城市交火了,姆布特市区也是一个交战场所,参战的双方人数据说有好几千人。”
“吹牛吧!”杜晓远撇了撇嘴,“老谭,我跟你说,别信这收音机里的。我听人说了,非洲人打仗就喜欢瞎起哄,拿着ak47对天扫射,好几千人打上一个礼拜,伤亡能过10个都算是大战役了。”
“有这样的事情?”谭伟诧异道。他是搞技术出身的,对时事不太关注,乍听杜晓远的这种说法,觉得很是可疑。
杜晓远说:“我还能诈你?我告诉你,我妹妹是驻非洲的记者,专门采访战争的。我妹夫是当驻非使馆武官的。他们跟我说过很多回了,说非洲这边打仗就那么回事,根本就不用害怕。”
“呃……”谭伟忍不住看了杜晓远一眼,心里嘀咕着:什么叫根本就不用害怕,昨天晚上最早响枪的时候,你从床上吓得骨碌到地上去了好不好?现在也就是看着现场的人挺多的,你才装出这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装给我们那个小施工员周晓晓看的。人家小姑娘长得漂亮,你一到工地就盯上人家了,还找各种理由舍不得走,否则也不至于被困在这里了。
这些吐槽,谭伟自然不便说出来。他对杜晓远说:“杜总,现在姆布特的通讯已经全部中断了,我们和国内联系不上,和使馆也联系不上。这个情形,你看咱们应该怎么办?”
这件事,也真是难为谭伟了。龙山电机厂派过来的工程队有100多人,谭伟是负责人。工程队里年轻工人居多,都是一些20刚出头的愣小伙,谭伟是不敢向他们问计的。老工人也有几位,谭伟和他们沟通了一下,发现他们比自己还懵圈,同样出不了什么主意。杜晓远虽然是个外人,但毕竟是在非洲开了几年公司的,有些见识,同时年龄也比较大,相对比较成熟,谭伟便把他当成了可以商量事情的同僚。
“你是说,北非的暴乱一时半会结束不了?”杜晓远问。
谭伟说:“看样子在短期内是结束不了的。照收音机里的说法,两派势力势均力敌,目前在首都已经打得如火如荼了,姆布特是刚刚开打,估计很快也会升级。咱们这里是郊区,只是暂时安全,说不定很快也会成为战场的。”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赶紧撤吧。”杜晓远不假思索地说。
“可是,往哪撤呢?还有,这么多人,怎么撤啊,万一路上有个闪失,我怎么向公司交代。”谭伟懊恼地说着,鼻子里已经隐隐能听到一些哭腔了。
最快更新 www。
第七百八十六章 绝对不能怂
“急个啥!”
杜晓远斥了谭伟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