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国重工 >

第83部分

大国重工-第83部分

小说: 大国重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厂长,我刚才只是不太确信我的猜测对不对,所以不便多说。既然您说了问题的确是在合金片上,那就证明我的猜测没错。其实我能猜到这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看过一则资料,去年日苯千贺电厂的一台九林发电机组发生了严重的事故,起因就是司太立合金片的剥离。在维修时,技术人员还发现了大量的合金片裂纹,九林公司因此而作出了大量的赔偿。
    冯啸辰娓娓道来。葛家明赵书平等人的眼睛都已经瞪得滚圆滚圆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不厌诈
    你怎么知道日苯千贺电厂发生了事故
    葛家明盯着冯啸辰,眼珠子都快爆出来了。 如果冯啸辰说的情况属实,那平河电厂就有十足的理由找九林公司索赔了。你说我们操作不当水质不当,那么千贺电厂的情况又如何解释既然千贺电厂能够得到赔偿,平河电厂有什么理由得不到赔偿
    千贺电厂使用的发电机组是九林公司的,这一点葛家明赵书平他们都知道。此前九林公司的技术人员到平河来安装设备的时候,曾经向他们吹嘘过这件事。日苯的电机厂商不止九林一家,冯啸辰能够说出千贺电厂用的是九林的设备,说明他至少是了解一些情况的,不完全是信口开河。
    可问题在于,千贺电厂的电机出了故障,他们这伙专业搞电力的都不知道,这个年轻得可笑的所谓工程师怎么会知道呢
    我是在杂志上看到的。冯啸辰镇定地说道。
    哪份杂志葛家明逼问道。
    冯啸辰摇摇头:我也想不起来了,应当是一份日苯的期刊吧。我去年受我们领导的指派,查过一段时间的资料,当时看过的期刊很多,一下子也想不起是哪一份了。主要是我又不是搞电力的,看到这样的内容也不会特地去记住。
    你不是搞电力的,那你是做什么的赵书平诧异道,听冯啸辰说到电机的事情头头是道,他还真以为冯啸辰是干这行的呢。
    他是经委冶金局的干部。严福生替冯啸辰回答了。
    省经委赵书平问道。他其实更想问是不是地区经委或者县经委的干部,不过听到后面还缀着一个冶金局的名头,料想也不会是下头的经委,只能是省经委吧。
    国家经委。严福生得意地说道。
    国家经委
    电厂的一干人都惊得掉了一地的眼镜片。先前他们还真没把冯啸辰放在眼里,以为他就是哪个学校里的大学生,或者哪个研究所新分来的年轻人,是严福生请来当个随从的,没想到此人居然是国家经委的干部。虽然听严福生对他的称呼里并没有带上官衔,显然不是什么有级别的干部,但人家好歹也是国家经委下来的。
    有了这样一层认识,葛家明对冯啸辰又多了几分重视。他问道:冯同志,你刚才说,你看的是日苯的期刊,莫非你懂日语
    略懂一些吧。冯啸辰说道,不过日苯的那些地名也够古怪的,我也是刚才请严矿长找了一份日苯的地图来查了一下,才想起千贺这个地名的。那份期刊上说的就是位于千贺的一家电厂,我也不知道它的真实名字叫什么。
    的确是千贺电厂。葛家明答道,他皱着眉头,说道:冯同志,你说的这条信息对我们非常重要,可也就是因为重要,所以我们还得再谨慎一点。据我们了解,千贺电厂使用的设备的确是九林的机组,但具体到有没有发生过事故,以及事故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司太立合金片的问题,我们还得再确认一下。否则如果我们向日方提出这个问题,真实的情况却不是如此,我们就被动了。
    对啊,冯同志,你能不能想办法把那份期刊找到,我们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赵书平也在一旁帮着腔。
    冯啸辰在心中叫苦,千贺电厂的事情,其实他是从几十年后的回忆录中看到的,现在是不是有报道,他还真不敢说。这个时候让他去找那份子虚乌有的期刊,他上哪找去不过,他既然把这件事提出来,自然是想好了应对的招术的,他笑着说道:
    葛厂长,赵总工,我去年看的期刊很多,要一下子把那份期刊找出来,恐怕不太容易。我觉得咱们能不能双管齐下,一方面你们多安排几个人去查一下资料,看看能不能找到那篇文章,对了,我觉得类似的文章应当不会只有一篇的。另一方面,在找到资料之前,咱们可以先诈一下那两个日苯人,说不定就诈成功了呢
    诈葛家明瞪着眼睛,怎么诈,这种事也能诈
    赵书平却是嘴角一动,说道:我觉得小冯的主意可以试试。
    怎么试葛家明还是有些不踏实,他是个技术宅,平时做事讲究一丝不苟,坑蒙拐骗这种事情,他还真没啥经验。
    赵书平做事要更活络一些,冯啸辰一说要使诈,他就觉得有门,反正现在也是僵着,有枣没枣不妨先打两竿子,万一那俩日苯人不经诈,就把实话说出来了呢
    老胡,老李,你们觉得呢葛家明有些吃不准,又对其他几人问道。
    胡书会支持先诈一诈,不过他又表示自己不懂技术,说了不算。李力大摇其头,说这一段和武藤阿部等人虽然有意见上的分歧,但并没有伤及中日友谊,现在存心欺骗外宾,万一穿帮了,国际影响不好。田高峰则是站在李力的对立面上,说这俩日苯人也不地道,骗就骗了,他们还能翻天不成
    葛家明把大家的意见都听了一遍,倒是下了决心,说道:也好,咱们就试一试。不过,咱们也不是什么使诈,老李你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咱们只是向他们了解一下千贺电厂的情况而已,也算是正常的技术交流吧。这件事,老赵,恐怕得你来说,我怕我说不好。
    最后一句,却是葛家明自己胆怯了,这个老实人还真是不太懂诈人的方法。
    说倒是没问题,可是,找个什么理由呢赵书平直接就开始琢磨策略了。
    是啊,咱们好端端的,突然说起千贺电厂的事情,对方如果问我们怎么知道的,我们怎么说呢田高峰也有些苦恼。
    想想看,上午的时候平河电厂的人还在和两个日苯人就自己的那几台机组打嘴皮官司,一转眼就说自己知道千贺电厂的事,人家能不起疑心吗要提千贺电厂这事,得有个由头才行。
    咦,咱们怎么把小冯同志给忘了赵书平无意间眼角的余光扫到冯啸辰,忽然灵机一动,咱们就说小冯同志是从电力部过来的,是他把这件事告诉我们的。对了,小冯,你也直接参加我们与日方的会谈,到时候你就把这些话说出来,好好地唬一下他们。你不用紧张,日苯人也是人,咱们不用怕他们的。
    听到赵书平如此交代,严福生差点笑出声来了,他说道:赵总工,你放心吧,小冯经历过的场面多着呢,这种场合他肯定不会怯场的。
    冯啸辰知道严福生说的是什么意思,在严福生看来,冯啸辰当初在冷水矿使诈坑了潘才山一行,面对着潘才山的滔天怒火,冯啸辰都能够从容淡定,两个日苯技术员能算得了什么。他笑了笑,说道:赵总工如果信得过我,那我就客串一下电力部的官员吧,只是我算个什么职务合适呢
    说是电力部的人员不太合适。葛家明冷静地说道,这件事有些行险,万一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咱们擅自使用电力部的旗号,到时候不好交代。我倒是觉得,请小冯同志客串一下是可以的,最好以哪个企业的名义,比如说,用林北重机的名义怎么样
    林北重机这回轮到冯啸辰啼笑皆非了,怎么转了一圈,转回林北重机去了呢
    葛家明以为冯啸辰不知道林北重机是什么意思,便解释道:林北重机就是北宁省的林北重型机械厂,是煤炭部的一家直属企业。
    这个我知道啊。冯啸辰道,可是,为什么要用他们的名义呢
    葛家明道:我跟他们的人比较熟,我们厂用的碎煤机就是他们生产的,这几天他们的技术人员就在我们这里,帮着检修设备。用他们的名义,万一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推到他们那里去。因为不是一个系统的,部里也不好去追究。
    冯啸辰服了,看不出来,老葛还够阴的,亏自己先前还觉得他是个谦和君子。他的意思是说,让冯啸辰冒充林北重机的人,去和日苯人说千贺电厂的事。万一说错了,平河电厂这边可以说是林北重机的人胡说八道,不代表平河电厂的意思。因为林北重机是煤炭部的企业,电力部这边轻易也不会去跨部谴责,这件事就算糊弄过去了。如果找一家电力系统内的企业来甩锅,人家是会找电力部告状的。
    这样也好,反正我也是林北重机的生产处副处长,到时候赵总工就这样介绍我好了。冯啸辰说道。
    副处长呃,高了点,还是说得保守一点吧。赵书平好心好意地提醒道。
    冯啸辰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个工作证,顺着桌面向赵书平推了过去,说道:赵总工,我不是瞎编,我真的是林北重机的生产处副处长,这是我的工作证,如假包换
    只听哗啦一声,严福生坐的凳子不知怎么就翻倒了,老爷子躺在地上,目瞪口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
    武藤秀夫是日苯九林公司的一名销售主管,与他一道来平河电厂的阿部岳则是一名技术专家。 他们俩此行的任务就是到平河电厂来检测那台司太立合金出现裂纹的汽轮机,与中方协商维修方案。一旦方案确定,他们再通知公司从日苯派出技术工人携带设备来进行维修作业。
    出发之前,九林公司的一名高层专门找他们俩面谈了一次,向他们交代了与中方谈判的原则,那就是务必要一口咬定设备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中方的不当,日方在这件事情里没有任何的责任。
    说实在话,对于高层提出的这个要求,武藤秀夫和阿部岳都是有些忐忑的。自家的事情自家知道,司太立合金片出现裂纹和剥离的现象在此前已经发生过几回,公司的技术部门正在对这个问题进行紧张的研判,基本的结论是叶片形状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同时司太立防蚀片的焊接工艺也有一定的问题。在明知是自己有问题的情况下,非要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这样的要求未免太过强人所难了。
    但不管心里怎么想,公司的要求他们是不敢违背的。到平河电厂之后,他们马上与电厂的技术人员一道开始对汽轮机进行检测,发现司太立合金片的裂纹和剥离现象十分严重,大多数的裂纹都发生在叶片根部应力较大的地方,如果不能及时修复,会对电机产生严重的影响。
    中方技术人员的态度是非常客气的,他们向武藤秀夫和阿部岳陈述了自己的要求,即希望日方迅速地派出技术工人来进行维修,至于所需的费用,理所当然应当是由日方承担的,毕竟这不是人为的损坏,设备也远没有达到疲劳破损的时候。
    武藤秀夫按照公司的吩咐,对中方的要求予以了拒绝。他和阿部岳一道强词夺理地把责任推到中方那边,声称九林公司的产品是非常成熟的,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照他们的说法:九林的机组在日苯的许多电厂应用,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到了中国就出现问题了呢
    阿部岳翻看了平河电厂的生产记录,发现这台汽轮机过去一年中有频繁启停的现象,于是便把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于此,说平河电厂这样使用汽轮机是不对的。
    最初,武藤秀夫和阿部岳只是本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去与中方争辩,他们觉得自己提出来的这些理由是很难站住脚的,中方只要拿出一些依据,就可以把他们驳倒。他们也存了最终与中方妥协的心思,准备接受一个双方各退一步的结果,即中方承担一部分费用,日方承担另外一部分费用,这也是公司给他们的底线。
    谁曾想,在他们把这些观点说出来之后,却意外地发现中方居然找不出理由来反驳他们,尤其是当阿部岳说出一些专业概念之后,对方就完全懵了。比如说有关铸钢材料的sr裂纹敏感性问题,在日苯的材料学界是比较普通的一个知识,而诸如葛家明赵书平这些平河电厂的技术专家们却显得颇为陌生,完全无法应对。
    注意到这一点之后,武藤秀夫和阿部岳的胆子便大了起来,他们开始意识到中日之间存在着技术上的代差,平河电厂的技术人员对于九林公司的技术有着一种本能的崇拜,即便是阿部岳在胡说八道,对方也会信以为真,并被这种压根就不存在的理由所吓倒。
    中国北方的汛期即将到来,平河电厂的领导层急于要修复这台发电机,以便应付未来的用电高峰。葛家明等人与武藤秀夫他们谈判的时候,不经意间便流露出了这种着急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又马上被武藤秀夫他们抓住,用于要挟中方屈服。
    在前几天的会商中,武藤秀夫已经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中方的态度在软化,他们已经在打听维修电机所需要的花费,估计是准备承受这笔费用了。武藤秀夫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向中方报出了一个天价,每名从日苯过来的维修工人时薪都是上万日元,维修时使用的焊丝焊剂等消耗材料也都是照着最高报价来说的。
    面对着这样狮子大开口的要价,中方人员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即便是心里带着无数的不满,中国人还是非常客气地对待着他们,每天陪他们吃饭,给他们安排娱乐活动等等,据说是出于所谓的什么外事政策。武藤秀夫觉得自己真的很喜欢中国这个国家,人傻,好欺负,而且还喜欢充面子,实在是全球最可爱的顾客了。
    今天,中方再次通知他们去商量维修的事情,电厂生技科的科长李力带着一辆吉普车从电厂镇上的招待所把他们带到了电厂的办公楼前。在过去大半个月的时间里,中方每次也都是这样派车来接他们的,而且还屡屡向他们道歉,说车子不太好,请他们不要见怪。
    武藤秀夫和阿部岳下了车,向司机鞠躬道谢,然后在李力的陪同下,走进了办公楼,前往位于三楼的会议室。上楼梯的时候,武藤秀夫微笑着向李力说道:李先生,关于我们提出的维修方案,你们有没有什么新的意见如果没有新的意见,我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