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37部分

超品奇才-第37部分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冯宇那不以为意的眼神,付光正语气泛酸的说道:“这些当然比不了你的宣德炉,你那个很可能是真正的宣德炉,过两年价格肯定能涨好几倍。不过就这些东西,我带回香江,最少也有翻倍的毛利润。”
    “香江有那么多人玩古董?”
    “香江没有那么多人玩,东南亚玩的人多啊。”
    冯宇了然,香江在那时候,可是英国建立的东南亚经济中心。不说别的,就是东南亚那些华侨,其中就有上百位身家上亿的大富豪,光靠这些人,就能把古董的价格托起来。
    “冯老板,有兴趣跟我一起做吗?”这才是付光正的目的,他的资金不多,做大很难。冯宇明显有资金,而且有苏联的门路,要是能弄一些欧洲的油画什么的回来,绝对也是暴利啊。
    “抱歉,对这个我真没兴趣,买那个宣德炉,也不过是帮朋友周转而已。付老板是香江付家人?”冯宇忽然问道。
    “你知道付家?冯老板去过香江?”付光正好奇的看着冯宇,一个地处华夏最北面省会的人,居然知道香江的付家,他是怎么知道的?
    “听朋友提过,付家可是香江的大家族,每个成员都是香江上流社会的精英。令尊是荣字辈的哪位?”
    付光正更加惊讶了,竟然连他们家的辈分都清楚,这么说冯宇已经知道他的背景了。
    “家父付荣进。”
    冯宇想了半天,没印象。付家最出名的那位也是荣字辈的,巅峰时期可是跟李超人能平起平坐的,但不叫付荣进。
    表面上冯宇还是露出一副惊叹的样子,让付光正颇为受用。虽然他不太受父亲重视,但做生意要借用父亲名号的时候,父亲也从来没有阻拦过。
    这次他要靠着这批二手豪车,让父亲好好看看他的赚钱能力!新书榜又冲上来几名,现在十四了,大家努把力,把推荐票都给老四,一天有几百推荐票,咱们就能上榜了,让咱们冲上去,爆了上面的菊花。

第七十七章 火爆的农机具上(求推荐)
    泰华公司的账面上已经将近一千万rmb,这还不算这个月基里连科没有打过来的一百多万卢布的货款。而下一批二手豪车,要在十一月份才能到,冯宇决定从苏联先采购一批农机具。
    秋收已经开始,农机具正是损坏严重的时候。这时候弄过来一批农机具,哪怕只是零配件,肯定不愁销路。
    在农场,春耕和秋收前后,是农机具及其零配件卖的最好的时候。
    冯宇把市场上紧俏的农机具品种统计好,一封电报拍过去,让基里连科给他一个报价。
    第二天,李世强从邮电所取回来一份传真邮件,上面有基里连科对各种农机具及配件的详细报价。
    冯宇计算了一下,刨去给基里连科他们的运费,上交税款,销售成本等,利润都不算太高,甚至还有几种压根儿就没有利润。
    别人做这个,就算没有利润,为了种类齐全,也会进一批赔钱货。但冯宇可不同,他没打算长做,保证这一年左右时间能有的赚就行。
    “李哥,把这些发给基兄,让他尽快发货。还有得让刚子他们去把销路跑出来了,拖拉机、收割机的价格也要打听清楚,明年初我们卖一批拖拉机。”
    “行,这些交给我了。时候也不早了,你是不是该回去睡觉了?”
    冯宇看了看李世强,又看了看姐姐。他们已经确定过年时候结婚了,现在两人更是在一起同居。
    当初买房子的时候,冯宇说要多买几套,结果爸妈不同意,现在好了吧,房间不够住,姐姐只能住李世强这套房子。
    本来就是恋人的青年男女,住在一个屋檐下,怎么可能不发生一些事。要是说以前冯宇还没确定,但今天李世强撵他去睡觉,这还用解释吗?
    冯宇认真的看着李世强:“李哥,未婚先孕,我爸未必会打我姐,但肯定会带着猎枪来找你谈谈!”
    “咳咳你说什么呢,赶紧去睡觉!”
    ……
    基里连科那边发货很快,这些农机具,尤其是零配件,在苏联严重积压,根本卖不出去。基里连科很容易就采购到了订单上的东西,迅速发货给冯宇。
    这段时间基里连科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天天美酒+美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财富的增长。由于手中有大量的华夏热销商品,基里连科在二代圈子和商人圈子,名声都是与日俱增。
    只是这生意是合伙做的,他只是老板之一,多少有些遗憾。如果这生意完全是他一个人的该多好,可惜其他几个二代的背景都比他的更硬,他想甩也甩不开。
    ……
    “我先来的,我先装。”
    “放屁!老子昨天晚上就在这儿守着,应该我先装车。”
    “滚蛋,你俩算什么,我是第一个签合同交钱的,按规矩应该我先。”
    ……
    一些农机具的经销商围在货运站,都想先装车运走。早一分钟装车,就早一分钟占领市场。他们可没有什么分片儿的说法,都想把货卖到别人地盘去,甚至有的人根本就是一个市的,谁手快,谁能挣到更多钱。
    “都吵吵什么,签合同时怎么跟你们说的?先交钱的先装车,后交钱的后装车。余老板,你急什么,你货车都还没来呢!”
    看着这些人吵吵闹闹,李世强不得不站出来维持秩序。好在泰华公司恶名在外,都是到泰华公司跟别的公司不一样,从老板到员工,一个比一个横。
    谁让人家商品好卖呢,大家都抢着买。苏联的农机具啊,质量杠杠的!就算是零配件,都比国内的产品更加耐用。
    李世强这一嗓子过后,那些人按照交款时间排队。最郁闷的就是余老板,他是第二个交钱的,但偏偏找不到货车。
    平时不用的时候,好多地方都能看到货车停在那。可一到想用的时候,偏偏还找不到了。
    这第三个人都开始装了,他雇的车还没来呢。没办法,谁让他雇的车是今天从外地刚回来,那边货还没卸完呢。
    中午放学,冯宇来到火车货运站,看到这边都快装完了。
    “李哥,怎么样?”
    李世强一脸的兴奋:“小宇,这批货都卖光了,可好卖了。钱都已经存到咱们公司账上了,有四百多万呢。”
    最后一句话,李世强是用手挡着嘴,小声跟冯宇两人说的。
    这批货的价格是冯宇订的,但签合同,收款都是李世强在忙。冯宇只知道昨天李世强忙到很晚才回家,都没来得及问,今天来看一眼,没想到竟然就都卖光了。
    那帮小子行啊,出差都没偷懒,这个月的奖金得给他们多一些。让他们看到实惠,他们才会更加努力的为公司工作。
    冯宇后来才知道,这帮小子从电机厂弄了一份经销商的名册,还从市里的机械厂、冰飞厂、锅炉厂等都买到了一份名册,都是各地区有实力的机械类经销商。照着名单找过去,可不省了很多时间么。
    就这他们还有的经销商没联系呢,要是都联系了,这些货根本不够卖!
    这年月,一听是进口货,首先顾客就当成是好东西。再一听是苏联进口的,那可是机械大国啊,国内的一些拖拉机、农机具等,还不都是从模仿苏联产品开始的?苏联的东西,肯定是比国产的好,再一看价格还便宜,这帮经销商还能不抢着买?
    冯宇也没想到,这些东西竟然这么好卖。看来他开始太保守了,第一次进货才要了三百万rmb的,马上给基兄打电话,再让他火速发一批货,利润可有超过三成呢!
    基里连科接到冯宇的电话,笑的很得意:“我就知道那些东西你不够卖,也不看看我给你的是什么价,在我们苏联都没有这么便宜的!我早给你多准备好了一百万卢布的货,放心,一个星期内,保证到冰城。”
    这些货其实都是一些工厂积压卖不出去的,那些厂领导还发愁呢。基里连科脸皮也够厚,愣说是军方援助华夏盟友的,还弄到了一个盖着红章的军方文件。结果就以一个极低的价格采购下来,还赠送了一些华夏的特产,总共花了不到三十万卢布。
    而这些钱,都是基里连科自己的,撇开了其他二代,商路是他走通的,他干的活最多,就应该多赚钱!弟兄们,冲啊,爆了上面那位,推荐票,推荐票啊!!!

第七十八章 火爆的农机具 下
    “厂长,不好了,不好了”
    “大呼小叫的干什么,一点规矩都不懂!”冰城机械厂的厂长李明德把报纸合上,不悦的看着销售科长王爱国。
    “厂长,大事不好了!”
    “什么大事,小鬼子又来打仗啦?”李明德说了一个自认的笑话,可惜这次王爱国这次却并没有笑。他端起茶杯,美滋滋的品尝着茶水,这茶叶可是前两天主管工业的副市长送给他的。
    到了秋收的时候,上个月机械厂销售额迎来了历史最高点,他可是被副市长重点表扬了。运气好了,明年说不定他还能调到机械工业局当领导呢。
    “不是,厂长,您不是交代,为了国庆献礼,让机械厂抓紧多生产一批农机具么。”
    “对啊,怎么了?昨天开会的时候不是说了,咱们产量又提高了,你还怕不够卖的?”
    “不是不够卖,是卖不出去了!”王爱国一脸的愁容。
    “什么?卖不出去了?怎么可能!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咱们销售的高峰期,怎么会卖不出去?”李明德大惊,他让厂子加班加点的生产,这要是卖不出去了,别说跟副市长拍着胸脯保证的本月突破一千万元销售额的国庆献礼黄了,厂子也会因为产品积压严重,缺乏资金,工人的工资都没法保证了。
    “我联系了那些经销商,可大部分都说不缺货,只有少部分表示还要进一些货,但要我们价格再便宜一些。”
    “不缺货?不可能!今年咱们省的农耕面积增加了那么多,而且各市也都在响应省里号召,推广机械化农业,他们怎么会不缺货?”
    “我打听了,听说市场上现在多了一批苏联的农机具,那些经销商,都进苏联的货去了。进不到的也在等着,反正不进我们的货!”
    “苏联的农机具?价格应该比我们贵很多才对,难道贵的东西反而好卖?”李明德有些搞不懂,不应该啊。
    “厂长,苏联的农机具不但不比我们的贵,反而还便宜很多。零售价快赶上沃恩批发价便宜了!”
    “零售价赶上我们批发价了?这不可能!”
    “是真的。要不那些经销商让我们降价呢。而且苏联的农机具更加耐用,又是进口货,现在我们的农机具根本就没人买!”
    “打听清楚他们从哪儿进的货了吗?”
    “打听到了,是一家叫做泰华国际贸易公司的私营公司,夏天时候那个很火的风雨牌电风扇,就是他们公司的!”
    “这事儿我知道了,你先去工作吧,这批农机具,你想尽一切办法,必须在国庆前都卖出去!”李明德等王爱国出去之后,打电话把管生产的副厂长叫来,让他通知车间,生产先停了,工人们都累了一个多月,也该休息几天了。
    李明德交代完之后,叫秘书通知司机,他要去市政府一趟,要去领导那告状,这个泰华公司,扰乱市场!
    ……
    得知泰华公司又有一批苏联农机具到货,那些经销商纷纷再次赶过来。这回都学聪明了,直接准备好了现金,一定要抢先提货!
    上次那批苏联的农机具,他们都按照惯例,加价百分之十作为零售价。质量更好,更加耐用,还是进口货,价格又比冰城机械厂的便宜的多。一个星期不到,居然所有的货都卖光了!
    由于农村多是比邻而居,农民之间有着浓郁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一户农民家里买了什么便宜又好用的机械,当天就能传遍全村,从而引发他人效仿。
    比如冯宇他家,就是看别人家买了五十五拖拉机,好用又能挣钱,冯兴泰硬是借钱买了一辆!
    很多慕名而来的人,一听说便宜又好的农机具没了,都非常失望。经销商们也着急啊,如果还有,谁能不愿意卖?卖的多,他们挣得也多啊。天天都给泰华公司打电话,打听是否还有货,什么时候能到冰城。
    不过这些人来了之后,才发现这次来进货的人比上一次更多。他们相互之间也都认识,一看新来的几个面孔,就知道泰华公司又扩展了几个地区的市场。
    这可咋整,该不会货不够分吧?
    货果然不够分,谁都想多买一些。这些货压手里也不怕,明年开春,肯定还会卖出去一批。重要的是这些农机具好卖啊,无论是冰城机械厂的,还是其他外省国营大厂的,哪个品牌的都卖不过这老毛子的农机具!
    这一点让冯宇也没想到,他光想着秋收的时间快要结束了,再要买新农机具也是明年开春前。但却不知道这些经销商竟然愿意压货,怕以后进不到这么便宜又好的农机具了。
    而且这些人还跟冯宇订购一些播种机、旋耕机、喷灌等在秋收时根本没用的机械。冯宇现在进的都是脱粒机、收割机大型配件等,思想还是太局限了。只要便宜又好,不管什么时候用的机械,这帮经销商都要!
    那还等什么,打电话,再次订货!
    基里连科也非常惊讶,他知道这批农机具给冯宇的价格很便宜,应该会很好卖,但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好卖。
    他错误的估计了农机具的市场价格,尤其是华夏市场,比苏联市场价格更高,而且需求量更大。
    基里连科再次伪造了一份文件,从那些厂里提出了一大批积压的农机具。这回数量和种类都更多,价值将近四百万卢布。
    如果不是拖拉机不太好运输,冯宇还想进一批拖拉机呢。那些经销商,想订拖拉机的也有不少。
    吴志刚他们这些天非常的忙,不断的在省内各地跑,联系更多的经销商,推销他们的苏联农机具。
    省内的联系完了,现在开始联系林省的。反正林省距离冰城也没多远,运输距离差不多。
    冯宇可是跟他们说了,这个月的奖金,肯定让他们非常惊喜!
    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给马儿吃饱!
    在金钱的刺激下,这帮小子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比一个勤快!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