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第8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华俄油气管道,其实还是冯宇和基里连科促成的。华夏这几年发展速度飞快,收入连年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俄罗斯则是在前苏联的时期富过,但是后来不是穷的破产了么,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其实一直都没有恢复当年的生活水平。
俄罗斯的支柱产业,就是工业和矿产,就靠着这些来赚钱了。其他什么别的国家可以弄房地产、金融什么的,俄罗斯都玩不转。
地广人稀,房子卖不上价。人们对于政斧金融的信任度缺乏,金融也振兴不起来。
至于说科技这方面,本来前苏联拥有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但是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大部分都被外国挖走了,其中华夏也没少下手。
当然,因为基里连科这只小蝴蝶的原因,俄罗斯还是留下了不少顶尖人才,不过俄罗斯的发展路线跟前世也没太大区别。
倒是俄罗斯也在努力振兴农业和贸易,可惜发展的也非常一般。俄罗斯那种地方,虽然说是土地非常多,只是气候不太好啊,太靠北了。
他们倒是靠海,但是航线也不太好。还好有欧洲的铁路,让他们的运输线能有更多的选择。
按说国家穷,可以在一些基础福利上先不要弄那么好,用一段时间来沉淀积累,慢慢的发展好了。
但是俄罗斯却从没有在这一点上放弃,福利待遇依然瞄准了发达国家标准,这就让俄罗斯的财政经常出现赤字。
工业技术这么强大国家,矿产却是第一大收入,真正的发达国家,是不会以这种低附加值的原材料作为主要收入的,哪怕是中东那边,他们也在努力发展原油化工产业啊。
表面上俄罗斯削减了军事支出,但实际上还在不停的做着极大的投入,但是他们很多投入,都赚不到什么钱。
现在趋近于和平年代,米国的军火商都有破产的呢,不过破产的主要是生产枪械的,那些造飞机、导弹、舰艇的依然赚的盆满钵满。
在这方面,其实岛国和南韩做的是全世界最好的。民用与军用相结合,一边提高军用技术,一边在民用方面大行其道,赚取大量的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很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订单,恰好华夏是一个矿产进口大国,于是就跟华夏一拍即合。
只是双方的合作,也出现许多波折。比如华夏说你卖给我们油气,那么这个油气管道,是不是应该你们来建?
俄罗斯却说,你们要买的,这个应该你们投入,在缅甸等国家,不都是你们建造的吗?
缅甸跟俄罗斯能一样吗?缅甸要是敢吞掉这些管道,华夏就能让他吐出来更多。俄罗斯要是耍无赖真吞了,华夏难道还会跟俄罗斯开战吗?
所以最后商定的,在谁的境内,谁负责建造。这时候俄罗斯又说了,我们没钱啊,拿什么建造?
俄罗斯有钱,但是不够花。最终是冯宇提出了一个方案,也是前世华夏跟其他国家合作后采用的方案,提供一笔低息贷款。
所谓的低息贷款,基本上就是只能保本的贷款,利息大约等同于通货膨胀造成的贬值,根本不赚钱。
但是能够换回来这个协议的达成,保证了华夏的能源稳定需求,还是非常划算的。
未来华夏会跟中东、非洲多个国家采用这种方案合作,华夏现在不差钱,随随便便贷款个几百亿美元很轻松。
这次合作,不只是有俄罗斯国有企业参与其中,北极熊矿业集团也参与其中了。而且俄罗斯境内的管道建设,就是北极熊矿业集团参与投资的。
所以基里连科被邀请出席竣工仪式,按说促成这件事的冯宇也应该被邀请,更何况冯宇是北极熊矿业集团的大股东,出席这个很正常。
可是冯宇却告诉基里连科,他不会出席的,对这件事也没什么兴趣。他只是让这个双赢的局面来的更早而已,不过按照冯宇的猜测,如果俄罗斯不削减公共开支的话,那么一旦俄罗斯受到西方国家制裁,就会陷入跟前世一样的经济衰退困境。
“基兄,你要是有兴趣,多投资一些食品企业吧,你们俄罗斯,这方面太依赖进口了,你来做,肯定能赚大钱。”
提醒已经提醒了,至于基里连科是否明白,冯宇就不多说了,反正俄罗斯也不是他的祖国。
第1969章 避税(求订求票)
基里连科回国去参加让他露脸的大事儿了,冯宇则在拉尔夫的陪同下,去视察了一圈他在北美的产业。最近拉尔夫和龟田正雄都跟冯宇提过一件事,那就是亚马孙、脸书、古歌、美高梅等子公司都有一个想法,在“避税天堂”开曼群岛成立一家子公司,然后将利润什么的转移过去,就可以合理的避税了。他们因为涉及的规模和影响较大,所以无法将公司总部迁移过去。许多跨国大公司,都这么做。比如风雨控股,不就注册在这儿么。亚马孙等计算了一下,这样每年可以少交几个亿美元的税,甚至未来会更多。微软、可口可乐等公司都是这么做的。既然那些公司可以,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尤其是他们在海外的子公司,完全可以划入到开曼群岛这家子公司名下,这样在国外也可以合理避税了。每个国家对于企业的税收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国企、民营企业和外企的税收都有差距,个人收入也是一样。举个简单的例子,风雨队的皮尔斯和大姚,他们的纳税比例就完全不同。因为皮尔斯是米国人,享受的米国公共福利更多,所以纳税额度就要更高。大姚是华夏人,在米国只是工作而已,还要给华夏那边纳税,所以这边的税就比较低。企业之间也是一样,外企肯定不能跟本国企业纳税额度一样,否则他们缴纳双重税收,还怎么保证利润?没钱赚,傻x才去你那开公司呢。如果亚马孙不是上市企业,那么操作起来要简单许多,财务不需要公开,许多账目都比较好操作。但他们是上市公司,这些操作起来就比较麻烦了。他们希望能够借助母公司风雨控股的渠道,帮助他们合理的避税。这样公司纯利润就变相的提升了,每个股东能够分到的钱也会更多。冯宇记得前世这种办法被米国这边给禁止了,尤其是上市公司,这个还是能够清晰的查出来。不只是在米国,在英国等多个国家,都会发生这类的事情。比如前世脸书在英国的子公司年收入一个多亿英镑,但是经过转移利润到开曼群岛后,脸书公司所缴纳的税额只有几千英镑。没错,就是几千英镑,而英国一个年收入两万六英镑的个人,所缴纳的税款都比这个更高。就比如微软,在华夏也玩这一手,后来不是被发现了,然后补交了税款不说,还要包括滞纳金和高额的罚款。究其原因,就是这个税收方式有漏洞,你钻了,没被人发现,那就没事儿。要是被人发现了,数额少,估计也没事儿,为了一点钱,没必要辛辛苦苦的查账什么的。但是如果数额大,那就值得了,比如微软、可口可乐就经常被查账,谁让他们是纳税大户呢?亚马孙、古歌也成长为了纳税大户,还是上市企业,要想操作,那可太难了。冯宇这次也是来看看,他们到底想要怎么操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不容易了。贝佐斯给冯宇介绍了一番他的计划,这是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想出来的办法,之前这位在可口可乐工作过。但是这个办法,可口可乐使用的又有所不同。因为亚马孙不但算是零售企业,也能算是文化企业,但最重要的是,他们算是网络科技企业。亚马孙也拥有许多专利,比如目前云技术,亚马孙是全世界最好的。还有一些大数据分析,也非常有价值。亚马孙主要考虑的,就是无形资产的转移定价。亚马孙所要转移的无形资产,不是商标什么的,那个转不走,他们要转移的是专利技术、知识产权、贸易机密等等。这些因为都是无形的,所以很难定价。他们很简单的通过低价授权或者卖断,让子公司或者关联企业获得一些技术或者知识产权,然后子公司在授权给其他公司使用获利。这样原本开发出技术的公司就没有那么高的利润了,而子公司或者关联企业则可以获得原本属于开发这些技术的公司的利润,但是他们在开曼群岛,可以少交许多税,这样就不但保留了高利润,还少交了税,并且还是合法的,虽然大家都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猫腻。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大公司养了许多律师,不只是为了跟其他合作伙伴之间可能发生的问题打官司,还可以为这些避税什么的做法律支持,证明我这些是合法的贸易,不是逃税。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那就是亚马孙、古歌等企业不都是有研发中心么,技术研发是他们支出最大的项目之一。将这些研发中心放在那些企业所得税率较高的地区,这样该地区的企业利润就因为技术研发的高额支出而降低了,那么需要交纳的所得税额自然也就降低了。在营收和支出不变的情况下,少交税了,纯利润自然也就高了。不过各国现在都在完善这些法律条款,一旦被查出来,一样需要补缴税款。少给米国交税,冯宇当然乐意了,他又不是米国人。不过他也跟贝佐斯他们说清楚了,这些都是避税的手段,你们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合理性,这样将来查出来,也只需要补交税款和利息,而不会面临高额的罚款。很多时候,罚款可能比你需要补交的税款还要多。贝佐斯他们听到冯宇同意了,马上安排人去实行。拉尔夫也通知了古歌公司等,该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吧,老板答应了。贝佐斯他们是为了提高利润,多分钱,而冯宇并不关心多分多少钱,他纯粹就是不想给米国政斧多交税。冯宇在华夏的那些企业,根本不考虑这些。该怎么交税就交,税收高也无所谓,反正冯宇不差钱,其他股东也没人会反对冯宇的决定。绕了一圈又回到纽约后,纽约时报的老板布隆伯格来到了冯宇的办公室,谈一件关于媒体行业的大事儿。……穷四说第一更,感谢各位的月票和推荐票,谢谢
第1970章 世界媒体峰会
布隆伯格的到来,冯宇早就猜到了,因为马上双方会有一件利益相关的事儿,那就是关于媒体行业未来发展的事儿。し什么是媒体呢?就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载体。我们常见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都是媒体之一,而随着媒体变得越来越多,传统媒体变得越来越不赚钱了,甚至很多生存都成了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二十年前,报纸是最重要的媒体之一,仅次于广播,高于电视。而如今呢,电视成了老大,网络紧随其后,广播还是在报纸之前,甚至很多报纸都不如杂志了。现在进入了数字化多媒体时代,媒体的环境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受众需求也变得多元化了。比如二十年前,中学生有几个看报纸的?但是现在呢,很多中学生都看网络新闻,哪怕他们看的游戏新闻、竞技新闻、娱乐新闻。但是挑战出现的时候,同时也代表着机遇,很多行业,是可以有效结合的。比如说零售行业,在网络商城出现时,有人认为这会对传统零售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他们不需要门店了,甚至对商业地产也会形成冲击。但是结果呢,现在双方共存,发展的都还不错,传统零售业依然是远超网络商城,但是网络商城的发展速度却比传统零售业更快。也有像是北极熊超市集团这样,不但有传统的超市卖场,还有网络商城,相互结合,发展的更好了。还有许多传统零售行业,都进入了电商领域,发展的也都不错。他们拥有成熟的管理模式,拥有稳定的进货渠道,拥有更好的品牌知名度,同样竞争,他们起~点就更高啊。现在因为互联网的兴起,还有智能手机的销量开始暴涨,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子媒体,传统媒体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了。在去年奥运会的时候,全世界的媒体不都是汇聚在了华夏么,冯宇就跟华夏的宣传负责人说,把大家组织起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未来的媒体应该如何发展。就像他弄得那个风雨论坛一样,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然后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想办法振兴行业,一起赚钱。可那时候华夏提出来了,但是其他国家的媒体不干啊。凭什么你们提出来的就要做主呢?你们华夏的传媒比我们更好吗?我们的影响力才是最大的。于是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了,冯宇也不信其他国家能够将其组织起来,因为马上就爆发经济危机了么。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全球的经济都下滑了,那些媒体看似有更多的新闻报导了,但是买他们报纸的人少了,收看他们电视的人少了,找他们做广告的企业也少了,他们的收入自然也大幅下降。在他们都报导各种企业破产,政斧无力救助之类的新闻时,华夏这边则是一片欣欣向荣。这是真的,华夏确实没受到多少影响,而且这一对比,华夏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快了,跟其他国家的差距也变得小了许多。甚至在去年下半年,华夏就展现出了强势的姿态,如果不是上半年发展比较平缓,或许去年华夏就超过岛国成为世界gdp收入第二了。今年上半年华夏领先了岛国三千多亿美元,看样子下半年还能更高,因为华夏的汽车、it电子、食品、零售等再次得到了极大的增长,相应的其他国家这些都在下滑么。去年的时候,华夏说邀请各大媒体过来弄一个世界媒体峰会,华夏这边提供绝大多数费用,其他媒体都不答应。但是今年哪些媒体发现,似乎华夏的媒体形势一片大好,他们开始想要坐在一起讨论了,于是又纷纷开始联系华夏,希望按照去年说的,大家来弄一个峰会。这回华夏不干了,去年那是有人说赞助这些费用,今年没人赞助了,这个钱啊,大家得平摊。而且这次峰会,还必须在我们华夏召开,京城和魔都你们选一个吧。再一个,原本说大家这些世界顶尖的传媒集团组建理事团,华夏这个组织者,要担任第第一任会长,其他大媒体都不同意。现在他们同意了,愿意让华夏的新华舍代表成为第一任会长,但是华夏这边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是第一任会长,而是永久的会长。当然,这个会长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