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第9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直接建立新的物流公司,从别的物流公司挖人才过来,让他们带着客户跳槽。大伟,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冯宇问道。
“还是收购几家小的物流公司整合资源吧,米国的物流企业那么多,而且UPS等发展的那么好,我们要是自己开新公司,那么只能从UPS等公司挖人,这就会引起他们强烈的抵制,对我们发展非常不利。”
“并且小物流公司我们也可以做一些选择,地域性的布局,保证我们的业务能够快速开展。甚至我们可以部分跟其他物流公司合作,缩减我们在一些订单较少的区域支出成本,保证我们的利润。”
“李总,你觉得呢?”王伟转头又看向李世强。
第2010章 人工成本的大问题
“王总,我觉得你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工成本。你们顺风物流的发展是低基本工资,高计件薪酬,让你们顺风物流,涌现了一大批万元收入的收派件员。”
“可是华夏与米国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华夏这边你只要有基本的社保就足够了,养老、医疗、失业三个险种,而且是按照基本工资缴纳的,缴纳额度非常的低。”
“米国那边不同,他们一定会要求按照整体收入来缴纳,并且缴纳的比例,比我们这边要高得多,你如何保障企业盈利?”
李世强的问题很尖锐,因为他曾经考虑过到米国开分公司,但是跟吴志刚分析调查了一番之后,发现华夏的模式,无法照搬到米国,两国的国情相差很大。
他现在很想知道,如果是王伟,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世强的问题,也是冯宇跟基里连科最关心的,米国的收派件员工资倒是可以解决,但是那高额的福利待遇,弄不好就让他们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除非你有完善的物流渠道,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而这些,恰好是他们所欠缺的。
王伟对此似乎早有想法,直接快速回答:“这一点很好解决,我们的收费会更高,因为我们的服务会更好。”
UPS的包裹速递是全球第一的,他们的收费就比较高,服务质量也非常好,同时也拥有最为完善的物流渠道,包括了跨国、跨州物流。
“我做过调查,米国那边很多人不喜欢快递包裹,是因为他们在快递员送包裹的时候,他们一般也都在是上班,家里没人。”
“那么快递员有几种选择,第一种是将包裹丢在院子里,这样包裹根本没有签收,里面的东西损坏或者包裹干脆丢失后,快递公司就必须赔偿。”
“第二种选择,等到家里有人的时候再送,这样快递员就不得不加班工作,没有几个人喜欢晚上加班,尤其是快递,那些快递员或许会选择在周末送包裹,也就让许多人收包裹晚了好几天。”
“而我们,则可以提供第三种选择,那就是在一个社区建立一个类似邮局的机构,通知客户到这里自取快递,同样可以当面拆包验收签字,而且还让客户可以第一时间拿到包裹。”
冯宇眼睛一亮,他脑海里马上冒出来一个名词菜鸟驿站!
这不就是马运后来弄得那个驿站么,没想到王伟现在已经想到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许多问题确实可以迎刃而解,甚至这个驿站还可以代收其他快递公司的包裹,说不定会比单纯的物流更赚钱。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要投资的资金就要多了不少,每一个驿站的地方不能太小,还要有几个工作人员,且工作人员的上下班时间要超过正常的工作时间,因为要等许多人下班来取包裹啊。
而且还要多雇佣不少人,这里面利弊也是同时存在的。
弊端就是成本和支出都要增加不少,有利的一方面就是可以跟米国政斧再次谈判,我们给你们米国人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那么就应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减免什么的。
李世强、吴志刚等人都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同时对王伟佩服不已。他们也见过邮局,甚至李世强曾经就是在邮电所上班呢,他们怎么就想不到这个办法?
“有了这个机构,我们的收入会增加很多。因为我们的服务质量更好,那么我们就可以收取更高的费用。所以虽然米国那边的成本高,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
冯宇想了想问道:“我们缴纳的保险福利等是否要与UPS等看齐?而且还有一点要跟你们先说清楚,我们要雇佣米国人,同时要以港口码头工人为优先条件。”
港口码头工人?
王伟眉头皱起来了,那些人都是力气很大的家伙,他们送大件很合适,但是送一些小件,就没什么优势了。
而且这些力气大的人,很多都有不太好的习惯,那就是对快递喜欢扔,一个不小心,包裹里面的东西可能就损坏了。
如果包裹里面的东西在到客户手中时候是损坏的,那么快递公司是要按照约定赔偿的,很多还都是要双倍赔偿,还对公司的品牌声誉造成了不小的损伤。
看来还要与保险公司合作,他记得冯宇在米国投资了银行业,下面也有保险类的公司。而且每个收派件员都要缴纳意外险,否则收派件员在工作时发生任何意外,还不都得他们公司来赔偿啊。
这么计算下来,每一个收派件员的保险支出就不是小数目,如果在加上雨天补贴、大风天补贴、雪天补贴、高温补贴、寒冷补贴等等各种名目的补贴,成本就会更高。
王伟咨询过米国那边的相关企业,知道了这边工会的存在,也知道这边会以各种名目增加工人的收入或者福利待遇,甚至米国很多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比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赚得还多。
“我们缴纳的保险等福利,肯定要不比其他物流企业差,哪怕对方是世界第一。同时我们还要突出我们的特点,那就是我们送件更快、服务态度更好,甚至对于收派件员的着装都有严格要求。”
一样的制服,一样的车辆,微笑服务,价格清晰等等。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亚马孙、易呗很多物流都是免费的,也就是公司来承担。你要求我们的物流收费高,服务质量好,这样就会提高亚马孙和易呗的成本,就有可能让他们受到损失,他们会同意吗?”
亚马孙最初是怎么扩张的,就是免物流费,让许多客户看到了实惠。他们将免物流费,当成了一种促销手段,效果还非常的不错。
“这一点我会跟亚马孙和易呗那边商量,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内部价格。而且我们要上马最新的分拣包裹设备,保证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
“好,你想清楚了就行,不过按照我们的预算,这次我们每家投入的资金可不是小数目,你们俩,有困难吗?”冯宇看向李世强和王伟。
第2011章 抢着贷款
“冯董,我们大概要出多少钱?”王伟问道。
“虽然我们是新成立公司,但是要收购一些规模稍小的物流公司,还要建立自己的转运站、包裹代收驿站等,又要采购一些货车、电瓶车或者摩托车等,总投资额差不多要五十亿美元左右,你们如果全额认购百分之十五的股权,那么需要七八亿美元。”
王伟和李世强都一脸的愁容,他们的身家自然是早就超过七八亿美元了,但是大部分都是公司的资产,除非出售股份,否则他们绝对拿不出来这么多钱。七八亿RMB还差不多。
他们也清楚,米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几家物流公司,要想在那些巨头口中抢食,规模一定不能太小,否则要么是破产,要么就只能被收购。
现在他们有着很好的机会,有了亚马孙和易呗两家物流订单非常多的企业入股,还有其他的公司订单会交给他们来做,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那么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溜走。
冯宇也看出来这两人的窘态,他笑着说道:“你们可以去贷款啊。用你们两家物流公司的资产去抵押,贷十个亿美元都不成问题。”
两家物流公司虽然都未上市,但是资产评估都早已超过了两百亿RMB,如果选择上市,那么市值肯定还会暴涨,毕竟他们两家合在一起,比华夏的邮政物流还要大,背靠华夏这么大一个市场,未来是肯定能赚到很多钱的。
贷款五十亿RMB,对别的企业来说或许很难,但是对他们两家企业来说,并不难。许多人觉得银行贷款审核很难通过,那是因为你拿出来抵押的资产价值不足,你还款能力没那么让人放心。
而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银行巴不得你来贷款呢。这是很明显能够赚钱的生意,谁会拒绝呢?
“如果你们找不到贷款的银行,可以考虑民生银行,你们两家的贷款,民生银行现在都能搞定。当然,你们也都有自己合作的银行,到那边贷款相信手续会更加简单。具体怎么选择,你们自己决定。”
就算是亚马孙和易呗,也是要贷款的。不过那两家贷款的额度并不高,而且还款期限很短。
至于冯宇跟基里连科,他们就完全不需要贷款了,直接拿现金投资。
等李世强他们离开后,基里连科一脸兴奋的看着冯宇:“冯,我们的物流企业,将来是不是要成为世界第一了?”
冯宇瞥了基里连科一眼:“基兄,你看没看过UPS等大公司的规模啊,他们的品牌价值,就超过了百亿美元。”
“而且别人有飞机、货轮、货车等多种运输工具资产,还有他们的客户渠道,他们的口碑,这些都是我们远远落后的。”
“你在俄罗斯那边也投资物流了,结果怎么样?这个工作,不太好干对吧?但是如果干好了,绝对能赚不少钱。”
“世界第一当然要想一想,不过不会太简单的。这个不是单纯的砸钱就能搞定,而且就算砸钱砸出了客户和口碑,但是什么时候能赚回来?”
别人在世界超过两百个国家有业务往来,拥有数十万员工和承包商,拥有那么多年的口碑。而且这又不是一个创新行业,除了提升服务质量,你还能有什么办法?
你说自动化分拣包裹,这个人家有了。你说络或者电话通知上门取件,这个人家也有了。
只要你能想到的,人家都能想得到。就说这个驿站,虽然对方没有,但是他们跟邮政等进行了合作,租用邮政的营业点,效果是差不多的。
这物流业,说白了就是一个服务行业,不是高科技行业,不是你拥有了某项技术,就能瞬间脱颖而出的。
亚马孙和易呗之所以要入股,一个是将物流渠道掌握在自己手里,免得在促销的时候被动。另外一个也是因为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他们的物流成本,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和利润。
之前亚马孙和易呗的业务,可都是外包给UPS等几家物流企业的。
他们先在米国做尝试,这边搞定了之后,这家物流公司就可以根据亚马孙和易呗的业务范围,或者说是冯宇、基里连科等企业的业务范围而扩张。
不一定能赚到大钱,但是能保证不会亏,还能保证自己的主动权。
这件事大家沟通过之后,冯宇就让媒体开始报导这件事,还未开业,先让品牌打响。而这一次综合了大家的意见,这家物流公司叫做北风。
风代表着风雨和顺风,北是北极熊的意思,同时也代表那个米国股东收购的米国北方物流。
而这个新闻出现之后,李世强和王伟的办公室就没断过人。
每天都有好多人来他们的办公室,其中大部分都是银行的代表,为了给他们贷款。
别人贷款到银行排队,他们贷款,银行主动上门服务,这就是差距。
“王总,我们贷款利息最低,放款速度快。”
“王总,别听他的,我们放款速度才快呢,而且我亲自过来给你上门服务,我们利息才是最低的。”
“王总,到我们银行贷款吧,你这次是要到米国投资,我们可以直接给你贷美元,更加方便。”
“王总,咱们可是合作多年的关系了,这从别的银行贷款,说不过去吧?你要什么条件,直接说,我今天要是皱一下眉头,你以后就当从来不认识我这个人!”
王伟感觉头都大了,这都三天了,这帮人天天来,一天比一天的级别高,那些汇丰、花旗银行的人也都来了,抢着要给他贷款。
国内银行打亲情牌,国外银行说他们外币放款最方便,他最后无奈,只能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多选择几家银行贷款。
他打电话问了,李世强就是用的这个办法。他想赶快把这件事解决了,然后好开始对北风物流的筹备工作。
他们可是计划三个月就开业的,这因为贷款的事儿耽误这么长时间,得不偿失啊。
到米国那边,一个是确定收派件员薪酬标准,另外一个就是建立物流络,这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也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
王伟他们贷款的时候,里德带着人追到了京城,一些细节,一定要跟冯宇面谈。
第2012章 码头合同签署
“冯,北风物流公司,准备雇佣多少码头工人?”里德见到冯宇,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个取决于有多少码头工人合适,如果都不合适,那么一个都不会雇佣。”现在着急了,早干什么去了?
“冯,肯定会有很多人合适的。”
“那可不一定。我听说码头工人每个工时的平均薪酬是43美元,而物流平均的工时薪酬是24美元,我们北风物流,是其中最低的,每个工时薪酬是8美元,刚刚高出最低薪酬标准。”
里德大惊:“冯,你们怎么可以这样!8美元,谁会愿意给你们送货?”
冯宇靠在椅子上,慢悠悠的喝了一口热茶:“很多人会愿意,你们米国现在很多人还没工作不是吗?”
“冯,这跟我们之前说过的完全不同。”里德有些急了,“难道你就不担心,那些工人说你是吸血鬼吗?”
“我话还没说完呢,那只是基本工资。每收一件包裹或者送一件包裹,都有一定的提成,也就是计件工资。当然,这里面会有一个保底的数额,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松完成。”
“所以你想多赚钱,那么就多送包裹好了。干得多,挣得多,这个难道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