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夺嫡失败开始-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杀人了!”
这一刻,黄侍郎的副手脑瓜子一下子嗡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只是想要为难一下幽州的使者,幽州方面居然直接杀人,杀的还是燕国的礼部侍郎。
还是在城墙之上,当着燕国的守军众目睽睽之下把人给杀了。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丧心病狂。
“别怕,杀他,是因为他辱骂诋毁镇北王,你倒是不会死,至少暂时是不会死!”
城墙之下,幽州那一队使者负责人对黄侍郎的副手咧嘴一笑。
同时,那一个杀了黄侍郎的鬼影卫走到了黄侍郎的副手面前,将一封信送到他面前。
同时,下方的那使者负责人咧嘴一笑道:“这是我们王爷写给燕皇的信,或者说是战书!
我们过来就是把战书给你们送过来的。
告诉你们家燕皇。
你们这些年来,屡屡犯我齐国边境,杀我齐国百姓,掠夺我齐国财富,犯下累累罪行,我主镇北王田战决定于7日后伐燕,让他做好准备!”
说完,鬼影卫把信放下消失不见。
同一时间,城墙之下,幽州的那一队使者装完逼转身就跑!
…………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很快的,半个小时不到,城墙上发生的事情就传到了燕国皇宫当中。
燕皇在知道,自己的礼部侍郎被幽州的人在城墙之上当众杀了。
幽州使者在燕国的都城之下对燕国下达了战书之后,这一位燕国至高无上的存在差点气疯了。
“你们不是说幽州是会来求和的吗?
你们不是说幽州会把刀口对向齐国的吗?
他们就是这么跟朕求和的?”
面对震怒的齐皇,满朝的文武五人敢说一句话。
谁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现在这一个地步。
按道理来讲,田战应该跟燕国求和才对。
他现在夹在燕国和大齐之间。
他不可能同时对两国开战的吧?
总得先稳住一方,而要稳住一方的话,不管怎么看都是燕国这边更加容易稳住的吧?
毕竟齐国那一位,以及齐国的藩王势力都不可能放过那一位。
相比之下,燕国这边还好说一点。
谁成想,幽州方面不仅没有要求和的打算,还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这种事情。
一个礼部侍郎,三品大员就这么被杀了,燕国这能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立刻传朕命令,让百燕楼出动,清洗燕城的那些魑魅魍魉!
还有,给我将幽州的那一群人全部拦下!
杀朕的侍郎?
朕要他们全部偿命!”
在燕皇的暴露之下,燕国的各个机构出动了。
都城这边,燕国臭名昭著的【百燕楼】几乎是把燕城翻了一遍,将燕城的很多细作挖了出来,可一通忙活之下,各方面的细作倒是抓了不少,但真正想要抓的幽州细作,以及鬼影卫却一个也没有抓到。
光是这以及让燕皇很是震怒了。
当天他就把百燕楼楼主给撤了。
要说百燕楼这楼主也是冤,他根本就不知道,他在燕国都城找不到一个鬼影卫一个幽州方面的细作。
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行,也不是因为幽州方面做的太出色。
而是因为幽州方面压根就没有安排什么细作到燕国这边。
开玩笑,田战在幽州也才两年不到的时间。
前期为了对付九宗族,中期田战昏迷,李思为了维持局面,他麾下的情报系统基本都在齐国,燕国这边压根就没有经营。
百燕楼的楼主就是在有能耐,也抓不到没有的人。
这种事情他总不至于杀良冒功吧?
抓不到人那是无能,是办事不利,最多就撤职。
杀良冒功那是欺君,是要诛九族的。
不过百燕楼这边虽然冤,但至少还是保证了性命。
惨的是那一群去追杀幽州使者的那一群人。
田战把他们派过来就是让他们搞事情的,肯定是不会真派什么外交人员。
他派出来的这一群人只有三十六个,而这三十六个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田战在清幽关一战拿下来的武者。
确切的说,是经过田战改造了功法的武者。
每一个都是内气境巅峰,有着六阶实力的武者。
每一个都可以算是燕国的战力巅峰。
三十六个战力巅峰凑一块,他们那里是那么容易抓的?
燕国好不容易才利用宏观调配围住他们几次,每一次都没轻易击穿了。
普通的士兵在他们面前比婴儿还要脆弱。
所以,燕国在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全国范围的几次围剿之后,还是只能看着这三十六人大摇大摆的回到幽州去。
接到这一个消息的燕皇暴怒无比,当场就把寝宫给砸了。
但一共打砸发泄之后,燕皇召集了燕国的文武百官。
不管是鬼影卫在众目睽睽之下杀人之后轻松在【百燕楼】的追查中消失。
还是三十六贼盯着追杀平安回到幽州。
这都狠狠的打了燕国的脸面。
更是深深的激起了燕国人的怒火。
什么时候,什么时候他们燕国吃过这么大的亏。
这仇他们燕国怎么可能不报?
这一刻,所有人都清楚,燕国和齐国。
不!
应该说是燕国和幽州的这一战无可避免了!
所以,当燕皇召集他们的时候,他们就知道燕皇是为了什么召集他们。
所有人做好了准备,调整好心态来到了来到了宫中。
一到宫中,见到了燕皇。
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几个之前阻止燕皇出兵的高官全部跪伏下来。
“臣等……”
“行了!都起来吧!”
几位大臣请罪的话还没有出口,燕皇就抬了抬手让他们起来。
“之前是你们劝朕不要出兵没错,但做决策的是朕。
所以这一个责任不在你们,而在朕!
是朕没有看清那一个小子的野心,错下了判断!”
燕皇虽然脾气不好,虽然暴躁,但担当还是有的。
而作为上位者,脾气好不好有时候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担当!
比如此时,燕皇自己把责任担过去之后,效果远远比问责几个大臣要好。
几位大臣热泪当场就下来了。
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把罪责揽在自己身上。
“不,是臣的错,臣没有看清田战的狼子野心!”
“是臣错估了形势,才会有大燕今日之辱!”
“臣恳请陛下责罚臣,给燕国臣民一个交代!”
……
大臣们纷纷揽罪求罚,燕皇欣慰的同时也重重拍在龙椅上。
“开什么玩笑!
今日之辱,非诸位爱卿之罪。
是朕之罪过,是那田战小儿之罪过。
朕怎么可能为了他的罪过责罚诸位爱卿!
朕找诸位爱卿来,也不是为了怪罪诸位爱卿的!
而是要诸位爱卿帮朕,帮大燕洗刷耻辱的!
诸位爱卿说,这等耻辱该如何才能洗刷?”
几位大臣一愣,随即同时抬头,看着燕皇一字一句坚定道:“他田战不是要战吗?
那便战吧!
我燕国何曾惧过!”
“好好好!”
燕皇大笑,目视南方:“那就战吧!”
059 太子
相较于腐朽的齐国,燕国还是好很多的。
虽然同样有不少问题,但至少世家和藩王势力不像齐国那么猖獗。
更重要的一点是。
这一个国家的集体认同感比齐国要高很多。
燕皇的统治力更不是齐皇可以比拟的。
如果必要,他完全可以整合整个燕国的力量。
这也是燕国那边想破头也想不明白,田战为什么敢对他们出手的原因。
活着不好吗?
为什么非得招惹这么强大的燕国?
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从燕皇决定要战的那一刻开始。
一切就已经无可挽回了。
很快的,整个燕国的力量都被动员了起来。
源源不断的军队,物资被送到了前线去。
短短几天,燕国动员的,屯在幽州边上的军队就超过五十万!
当然,这很大程度是是因为这边原本就有二三十万的大军,燕国只是紧急从周边把军队调集过来。
并不是说,他们的动员能力已经达到了可以在几天之内调集五十万大军的程度。
不过就算是如此,燕国的这一种动员能力也堪称恐怖。
而之所以能够有这一种动员能力,一方面是燕国的国情,另一方面,或者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幽州使者的举动彻底激怒了燕国上下。
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人在听说自己的国家被狠狠的打了这么一巴掌都不会无动于衷!
这一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幽州周围的军队就已经自发的在准备了,一得到调令军队立刻开往幽州边境。
正是因为如此,燕国才能在段时间之内调集五十万大军。
五十万大军整合完毕之后。
这一支军队临时的统帅站出来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誓师词。
“诸位将士,诸位兄弟,诸位同胞。
今日诸位聚集于此是为何想必诸位都已经知道了!
齐国的镇北王田战小儿不讲武德,派人当街斩杀我燕国的三品大员,几十个使者,一路从燕城杀回了幽州。
这是什么?
这是在打我们燕国的脸。
这是在打我们全体将士的脸面!
你们说,你们能忍吗?”
伴随着这统帅的振臂一呼,一阵“不能!”如闪崩海啸一般响起。
彻响整个天际。
对此,燕国的这一位统帅很是满意。
同时也让他对接下来的这一战信心倍争,如此士气,他们焉能不胜?
“既然不能,那就给我打回去!
用你们的拳头,用你们手中的兵刃,让齐国,让田战那小儿知道我们燕国不可辱!
让他们为他们愚蠢的行为付出代价!
同时,也让我们,用我们的拳头为自己打出一个大大的前程!”
…………
这一天,燕国汇聚了五十万大军。
这一天,燕国五十万大军的士气冲破了天际!
这一天,怀着报仇雪恨,为祖国雪耻的五十万大军开向了幽州。
还等幽州打过来?
开什么玩笑,他们准备先下手为强,杀进幽州灭了田战。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也就在这一天,他们拉开了他们这一生的噩梦。
燕国的这五十万大军强吗?
平心而论!
他们是很强的!
至少,他们比何勇的那三十万大军要强大很多。
一方面这五十万大军不像何勇的那三十五万一样是又一个个势力的私兵凑起来的,他们虽然分属不同的军队,但都是燕国的兵。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那强烈的,要为国家洗刷耻辱的信念凝聚了他们。
有信念的军队和没有信念的军队在凝聚力上,战斗力上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再加上这一支军队的统帅并不是庸才。
所以,综合评价的话,这一支军队的战斗力至少是烈焰军团家何勇军团两只军队战斗力的总和,可以说是相当恐怖了。
但他们强,也要看看他们的对手怎么样。
田战这边几乎是把所有的力量都拿过来了。
徐荣、刑道荣、邓茂、胡车儿、曹性、张绣张岳、甚至连田战的爱将都派过来了。
外加虎豹骑、蛮牛力士军团,以及徐荣麾下的第一集团军。
他们的战斗力其实是远远超过对面的。
愿意的话,他们完全能够一战就解决问题。
一举击溃燕国的这五十万大军对徐荣来讲相当轻松。
只要派出张岳等武将击溃了燕军的士气,接下来就能轻易击溃所谓的五十万大军。
但徐荣并没有这么做。
他选择了最吃力不讨好的方式去打这一场战争。
不对,不应该说是战争。
因为从一开始,田战就没有把入侵燕国当成是一场战争。
在田战看来,这就是收割经验的副本。
那五十万大军,就是为了给他麾下的军队送经验的。
既然是这样,田战自然不能让徐荣一鼓作气拿下战争。
那杀鸡取卵!
五十万大军嘛,自然是要慢慢打,慢慢的把经验吃下去才行。
于是乎,徐荣这边就费劲了。
原本可以一战就拿下的战争,他非得想尽办法,竭尽全力的去激发敌军的士气,提高他们的凝聚力,让他们坚定坚强的给自己当经验宝宝。
同时他还得调配好自己这边的军队。
要尽可能的做到雨露均沾。
让麾下所有的军队都能吃到经验值。
同时还得照顾一下敌军的情绪,不能把人家给打崩了,要不然经验宝宝就废了。
这对于徐荣来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他一开始很是把握不好分寸。
战争开始那几天,好几次差点要被燕国的五十万大军打崩了。
所幸他反应及时,再加上燕国大军刚刚开战,士气正盛军队才算是维持住。
而接下来,因为怕把对方打崩,打得有些束手束脚,反倒是让燕国的军队气焰嚣张了起来。
至此之后,徐荣就逐渐掌握了窍门了正式开始了他的操作。
在这一场双方动员超过六十万的大战场上玩起了反复横跳。
明明是一鼓作气就能打崩的战争,他硬生生打出了一种战争状态异常胶着样子来。
这一打就是半个多月的时间。
这半个月里,燕国这边是越打越上头,越打越有劲。
全军上下都觉得自己在这一场战争当中得到了很大的历练,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然后燕国上面的人过来抓着统帅问了一下。
他们军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把防线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