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匡扶后周 >

第44部分

匡扶后周-第44部分

小说: 匡扶后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涛与董遵诲商量一下,立即前往曹州府衙亮明身份,将曹建仁一行交到府衙的大牢之中,免得让别人说他们是大刑逼供、屈打成招。曹州府衙收到消息,这才清楚前几日纠纷的罪魁祸首,他们虽然没有与慕容彦超打官司的底气,却也敢于在将归德军的军纪好好表扬一番。
    董遵诲又派人向归德军报信,将曹建仁等人假冒归德军挑拨离间一事向归德军上下做了说明。归德军很是感激,立即派人送来谢礼,同时派人向高行周禀报此事。
    董遵诲将谢礼退回,直言自己也算是归德军的一份子,归德军的事就是他董遵诲的事。
    归德军领军军官很是高兴,特意派人送来归德军的都头腰牌(归德军此时乃是正规野战编率,地方军官入营后都要贬两级使用),董遵诲欣然笑纳。
    等忙完这些事情,董遵诲等人才来得及补上一觉,大家美美地从早上睡到晚上,却不知道开封府险些为曹州之事炸开了锅!
    刘涛的奏章被送入开封之后,按流程交到了苏逢吉的手中。苏逢吉看完奏章,吓了一大跳。不过他作为丞相,岂能失色,只是淡淡地说了声“知道了”,便将信使打发。
    等到处理完其余事务之后,苏逢吉将李涛的奏章悄悄放在袖中,偷偷前往宫中拜见,很快皇帝刘知远就让他入内晋见。
    苏逢吉来到皇宫,也不多话,将李涛的奏章径直递上。
    刘知远对苏逢吉悄悄晋见很是好奇,接过奏章后,一目十行看了下去,脸色为之一变。等他看完之后,怒声说道:“彦超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来,真是不成体统!朕立即派人去邺都训诫,让他安心做事,不要胡乱行事!”
    苏逢吉一听皇帝的话语,就知道皇帝有意维护慕容彦超,要不然也不会只是派人训诫而已。苏逢吉心中暗道:看来自己这次又赌对了,抡起揣测皇帝的心思来,我苏逢吉如果甘居第二,谁也得不到第一的头衔。
    苏逢吉连连点头,对皇帝说道:“陛下处理的甚是,只不过那曹建仁等人已经被压入曹州府衙,此事已经有许多人知情,相信高行周很快也能得到消息。臣建议还要派出使者宣抚,对高行周加以褒奖,免得伤了臣子的效忠之心。”
    刘知远点头称赞:“爱卿所言甚是,就依你所言,派出使者,褒奖高行周,并赐百两白银,加侍中衔!给事中李涛办事得力,颇有才干,官升一级,赏银二百两。另外李涛奏章中说道:随州都虞候董遵诲响应朝廷号召,自愿前往邺都前线征讨叛逆,路过曹州时路见不平擒获曹建仁。可见此人忠君爱民,既然这董遵诲有心为朕征战,就给他一个归德军营指挥使的正式官职,另赐百两白银。”
    “这董宗本教子有方,也是陛下慧眼识英才,前些日子提拔董宗本出任随州,实在是用人得当!”苏逢吉凑趣说道:“说起来这都是陛下的威德所致,要不然那董遵诲又岂会从随州千里迢迢赶赴前线,为陛下效力呢!”
    刘知远大笑,很是得意……
第103章 甲具骑兵
    当夜,皇帝便派出信使急速前往邺都,悄悄训斥慕容彦超。慕容彦超本来死不承认曹州之事,但是信使出示了曹建仁亲笔签名的供词,慕容彦超也只能红着脸连连请罪。他自己心里也清楚,高行周之所以将曹州之事秘而不宣,不过是看在自己是皇帝弟弟的身份上,可是这皇帝亲弟弟的身份有时就是个祸患,如果真的失去了圣眷,那自己离死就不远了。
    输了就得承认,反正已经被人抓住把柄,慕容彦超立即命令澶州的粮仓向归德军提供军需补给。在澶州,镇宁军的仓库一一打开,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让归德军的联络官们看花了眼。不过,私下里慕容彦超还是觉得愤愤不平,后来他悄悄吩咐手下买通曹州狱卒,将曹建仁偷偷杀死,以泄心头之恨。
    董遵诲和李涛等人在曹州又待了两日,也收到了不少贺喜的礼物,尤其是他们接到了快马送来的圣旨,这开始董遵诲转世以来头一回啊!这圣旨要是能保存下来,留给后代,那不得换个数十万人民币啊!
    董遵诲傻乎乎乐了好几天,没事就看着那圣旨发呆,让李涛很是鄙夷,暗道一声土包子。后来李涛还将此事说与他的好友,他的好友又将这事说给好友的好友,一来二去,董遵诲还没进入开封,便有了“土包子”名声。不过皇帝得知此事后倒是称赞了董遵诲一次,说他是忠厚老实、本份人家。
    除了升官的消息外,传旨的卫士还带来了对董遵诲和李涛的赏银,这个董遵诲就更舍不得花了,反正百两纹银又不算太重,董遵诲将它们放在马鞍旁边的锦囊中,每天都会高高兴兴地摸上一把。
    之所以说放在马鞍旁,是因为董遵诲他们现在已经离开曹州,正在前往澶州。
    有了皇帝的一番斥责,慕容彦超已经老实了许多,留守澶州的官员更是小心翼翼地招待过境的归德军,免得他们再生怨言。
    当然,澶州作为慕容彦超的大本营所在,自然有着他们的傲气,城门口的甲具骑兵让归德军上下很是震惊。虽然只有区区五百骑,但却让所有经过城门的士兵们为之而震惊,甚至被震慑,其中就包括董遵诲他们。
    本来董遵诲他们从襄州拐骗来铁甲,从白延遇手中坑蒙来战马,还以为自己所部装备已经十分精良,颇有些沾沾自喜的味道。前些日子,归德军送来都头的号牌,董遵诲虽然接收却没有立即加入归德军的意思,就是想凭借自己手中的铁刀、胯下的战马,在邺都取得新的功绩。可是现在看看人家的装备,再看看自己,大家也都没有了炫耀的心情。
    甲具骑兵身上的武器装备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完整的马具,这也是董遵诲他们唯一能跟上甲具骑兵的地方;二是战斗兵器,比如战刀、长戟;三是骑兵铠甲,董遵诲他们只能勉强凑合一二;四是具装,也就是马甲,这方面董遵诲他们可就对甲具骑兵们羡慕至极。
    同样是马刀,同样都是无环首短柄铁刀,董遵诲他们拿的是百炼铁刀,人家甲具骑兵肩上扛着的却是用灌钢法精心锻打的钢刀。
    所谓灌钢法就是将生铁融化,浇灌到熟铁,一边浇灌一边用木炭灼烧锻打,然后用牲畜的尿和脂肪来淬火。说起来简单,可是坐起来很难,连年战火,熟练的铁匠那可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也就镇宁军这样的大军镇,才能有这样的大手笔。像董遵诲所在的随州,根本就找不出一个这样的铁匠来。就连山南东道的首府襄州,据细作报告,也没有这样的铁匠。
    骑兵们使用的兵器,除了战刀,还有弓弩、长戟、铁槊。远射用弓和弩,董遵诲搜遍整个随州,只找到步兵用的铁弓,根本就没有骑兵用的短弓,士兵们站在地上还能射中目标,要是骑在马背上,谁知道能把箭射到什么地方去!
    战刀一般在陷入混战害怕误伤的情况下使用,甲具骑兵们格斗用的是长戟、铁槊、长枪。不过长戟、铁槊都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连年征战,懂得使用它们的士兵越来越少,如今士兵们最常用的还是长枪。比如现在,澶州城前的甲具骑兵们马鞍旁得胜钩处挂的就是一柄柄长枪。
    铠甲方面,董遵诲他们身上穿得都是从襄州武库中搜刮的上好货色,无论是护膊还是护肩,无论是胸背甲还是护腿,都是精铁打造。不过比起人家澶州甲具骑兵们闪亮又轻便结实的铠甲来,董遵诲他们身上的铠甲未免显得有些暗淡无光、粗老笨壮。毕竟人家身上的铠甲都是铁匠们与时俱进、不断改进的,而董遵诲他们身上的式样,居然还有魏晋时期的遗风!
    至于具装,为了显示威风,澶州的甲具骑兵们故意全副武装,无论是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还是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马躯的“马身甲”,全都一应俱全。
    看着他们充满威慑力的装备,董遵诲一行都被深深地震慑,大家自觉地跳下马来,耷拉着脑袋牵马入城。
    眼见着士气不高,董遵诲连忙鼓励道:“大家不要灰心,人家镇宁军发展了多长时间,咱们随州这才发展了多长时间?再说了,他们是咱们的友军,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才对。何况甲具骑兵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对于攻城战,不也是没用处嘛!要不然慕容彦超能把这样的主力部队遗漏?真正攻城战,还得看步兵!”
    经过他这一番劝说,士兵们好歹才恢复过精神来,等到中午歇息的时候,董遵诲又召集刘庆义、张逸等人,商量一二。
    张逸前段时间发挥他的优势,与归德军上下关系很好。经刘庆义建议,董遵诲就给张逸加了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从镇宁军或者归德军,想方设法拐骗个几个技艺精湛的铁匠过来。张逸皱着眉头,咬牙答应。看看人家甲具骑兵的威风,大家其实都眼馋了……
第104章 驿站夜话
    董遵诲率部在澶州休息了半日,就准备继续往邺都行进。这时马德海终于下定决心,投靠董遵诲,他也是反复考虑了许久:第一,董遵诲大方和气,平等待人;第二,董遵诲所部训练有素,日后定能博取战功;第三,董遵诲受到皇帝圣旨的表彰,董遵诲的父亲董宗本乃是随州刺史,姥爷又是归德军节度使高行周,在马德海看来董遵诲未来定将青云直上、不会受到为难;第四,马德海自己也被甲具骑兵所震慑,有这样的精锐武装,自己就算再努力,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不可能为镖局上下报仇雪恨,也不可能重现自己祖先的荣光。与其后半生蹉跎度日,还不如投靠董遵诲,在他帐下安心效命。
    马德海相投,董遵诲很是高兴,特意命人在澶州采办了不少酒菜,美美地吃上一顿,而后率众往北而行。李涛并没有与他们通行,现在他这个小小的给事中已经是知名人物,在亮明身份之后,自然有当地官府小心翼翼地保护。至于董遵诲他们,由于李涛只是在奏章中提及一二,除了皇帝与苏逢吉等人知晓,并无他人知道。
    这次董遵诲他们也没有再与归德军的辎重部队一起行军,因为辎重部队要先沿黄河逆流而上行船三十里,再沿运河北上至邺都。虽然一路坐船比较轻松,较为省力,但是太耽误时间。反正邺都距离澶州不过一百六十里路程,董遵诲便决定直接北上,也好熟悉下周遭的地形地势。
    没了李涛这个累赘,董遵诲他们的速度加快了不少,得到入夜时分,已经赶到了距离邺都五十里路的驿站附近。董遵诲他们并没有继续赶路,现在又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抹黑赶路很容易折损战马,大家哪里舍得啊!
    这里是为了传递军情特意设立的驿站,虽然简陋,但是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不仅有马棚,还备有上等草料,在董遵诲悄悄塞给驿站头目刘枫一个银锭子之后,他还从仓库中取出几张豆饼,交给董遵诲一行,并交代驿站上下,仔细伺候不可怠慢。
    当然,这等军需要地的驿站,油水十足,刘枫也不在乎这一点银两。可人家董遵诲乃是新上任的营指挥使,看他年纪轻轻的样子,日后升官发财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他却对自己如此和气,刘枫能不感动嘛?尤其是与董遵诲拉家常的时候,得知他是高行周大人的义孙,刘枫更是殷勤。跟董遵诲处好关系,不为别的,只因高行周治军甚严,万一自己日后出了些纰漏,军中也有人求情。
    正好董遵诲也想了解些前线的情况,就与那刘枫长聊起来。大家盘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当中的炕桌上放着一个盛满小枣的簸箕,一边聊天一边吃着小枣。当然闷头抠脚心的刘庆义被大家一直鄙视,赶到了炕的最外面,也算是站岗放哨吧。
    董遵诲对刘枫说道:“您叫我道安就行,要是再叫我指挥使大人,我可就没脸在这里待了。邺都那里多少军官啊,我就一个营指挥,哪里敢称自己为大人,那不是找抽嘛!”
    刘枫也笑了,“那好,我就冒失一回,道安兄!嘿,一听就是有文化的人,哪里像我,到现在也没有个字号!反正也就这样了,到老也只是个驿站的老卒,你就叫我刘枫就行。”
    董遵诲连连摇头,“你那是谦虚,现在才三四十岁正当壮年,还愁没有立功的机会?!我从小就舞刀弄枪也不太懂文墨,要不然我非得帮你起个字号。等以后你当官的时候,我也能沾沾光。”
    刘枫很是高兴:“借你吉言了,道安。你们这次去邺都可算是来对了,基本上没有风险,轻轻松松就能立功!”
    董遵诲很是诧异,还有这等好事?他连忙问道:“怎么这么说,难道说那邺都的杜重威投降了?”
    刘枫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听说前日里朝廷派来了一个使者,将那慕容将军训斥了一通。慕容彦超那个脾气大家都知道,哪里受得了这个啊,就想立下点战功,让那使者也没话说!可是战功哪里是那么容易立下的?!”
    董遵诲心中一动,低声问道:“难道他擅自攻城了?折损多吗?”
    反正有刘庆义在外面帮着大家站岗放哨,夜深人静也没有来客,刘枫也就敢放言议论:“当然,邺都那可是大城市,城防工事要多齐备有多齐备!慕容彦超一言九鼎惯了,根本不听高大人的劝说,高大人亲自率领亲兵抢收邺都附近的麦子,慕容彦超还讽刺人家是农夫,就知道干农活!高大人说了:‘杜重威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作乱,城中的粮草肯定不多,只要将他们慢慢围困,等到他们粮食耗尽的时候,就是灭亡之际!’结果慕容彦超倒是没干农活,却白白丢了千余士兵的性命!……我听说在伤兵营里哀嚎的,就有不下两千人!”
    反正刘枫知道董遵诲与高行周的关系,而高行周目前正与慕容彦超起争执,刘枫也乐得在言语上打击下慕容彦超,通过董遵诲来讨好高行周。
    听说慕容彦超折损了接近三千人,董遵诲有些个不忍,“这么多人,那慕容彦超可不得心疼死,这可都是他的亲信部下!”
    “可不!”刘枫笑着说道:“据说他当日还请皇帝派来的特使观战,结果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白白丢了面子。不过昨天有个信使在我驿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