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102部分

大唐再起-第102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雨礼节琢磨的比他深一些。

    当然,主要是唐亡数十年,百姓忙于苟活,士大夫忙于奔走活命,礼仪已经不是特别严谨,比如赵匡胤,披个黄袍都能登基,禅让典礼啥都没有,一点也不正规。

    再加上唐朝自由开放把以前的礼仪改了很多,唐末以来天下纷乱,更不注重严格的规矩,所以朝野上下制定的礼仪也很迅速,直接照搬唐朝的,简化一些,就是自己的了。

    “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虽说是简化的,但依旧比中原完整。

    李嘉坐在御辇上先听到了一阵宏大而缓慢的音乐,编钟的声音和鼓声特别明显,还有别的乐器,李嘉也听不出来,但是却有一种宏伟大气,典雅高尚的感觉,耳朵一听,就不自觉地肃立起来,身心为之一荡。

    他不怎么懂音乐,但却提前被普及了一下,这种被称之为“韶乐”的交响乐非常有气势,很宏大从容,普通的百姓听见,直接会被震慑,百官听了,也不敢逾矩。

    这就是礼,明定规矩,上下等级。

    整个大唐,就是一个金字塔,他牢牢占据最顶层,然后皇室、勋贵、百官,位于中上位置,最中间的,则是以中小地主为架构的士大夫阶级,他们帮助朝廷控制地方,缴税、征兵等。

    最下面的,则是农夫、商贾,工匠等,他们负责交税、纳粮、徭役等一系列义务,顺便供养以上人群。

    儒家,就是这个金字塔,而儒家的最核心,就是礼,有人把一切的过错推到儒家身上,其实就是错的,封建的根基,其实就是礼。

    礼的核心,就是阶级固化,批评儒家没用,只有改变阶级固化,才是真正的脱离封建。

    但,屁股决定脑袋,以李嘉这最顶尖的位置,不仅不会摧毁礼,反而不断地增添,维护,以求巩固自己的统治。

    当然,一味的固化,就成了死水,他只是有限的固化塔尖的部分,而金字塔以下,他反而盼望着流通,转化。

    “叮、当、咚、咚……”李嘉听清了恢宏曲子中的节奏,回过神,按照排练好的,昂挺胸慢慢向前走。

    大殿上数以百计的文武官员躬身侍立,表情严肃。

    李嘉此刻的动作,仿佛是唱戏的人一般,双手按在腰带上,伸直了脖子,不能动,也不能歪,因为头上带着冕,走的也必须要慢,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

    他先转过身面对大殿,抚平了袍袖,手从腰带上放开,分开放到了两侧的扶手上,这才施施然地坐在龙椅上。

    这时候,下面的大臣们一起跪伏在地,行三叩九拜大礼,一起高呼“陛下圣寿无疆,万岁万万岁!”

    敞开的宫殿门外,随之传进来更多的声音,仿佛是回声一般,“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在宏伟的庙宇之间、宽阔的皇城上飘荡,仿佛久久不散,人心也在此时,慢慢地安定下来,不知何时,宫廷音乐也渐渐停息了。

    “众位卿家,平身——”李嘉的声音很平和,又有些厚重,也不需要太大,宫殿的设立,让他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大殿,中国工匠真的厉害。

    “谢陛下圣恩。”百官们早就经过了彩排,喊得非常整齐。

    这次,官员们更多了,不只是在京的,那些地方的文武官员,也有了位次,从殿中排到了殿外,长长的一条龙,仿佛木雕一般,动作整齐,没有多余的动作。

    随后,田忠拿出来一道圣旨,拉开了嗓子,喊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就不水了,主要内容就是阐述一下自己继位的理由,各种各样的,不登基不行的那种,顺便褒奖一下刘鋹比较懂事,知天命,行禅让。

    然后就落实一下之前颁布的大赦天下,还有减税半年,免天下一年徭役,从而施加恩惠,最后,为了促进人口增长,免除天下丁口钱,让大家尽量的生,扫平阻碍。

    也就是说,实行上千年的丁口税,就此罢免了。

    最后,就是册封一下自己父亲,尊从其为太上皇,侯氏为太上皇妃,自己的弟弟李宾,为卫王,食邑两千户,屁大点孩子,就位于百官之上。

    李薇儿为长公主,食邑五百户。

    再落实之前的封爵,一大批男爵、子爵等,这次都穿着特制的礼服上殿,跪服谢恩。

    这份诏书从这个大殿上,能辐射很远。

    整个岭南就像是蜘蛛网一般,通过官员的人脉、国家机构逐渐辐射,比如能传播到各地官府的邸报。

    皇权越是强大,政令就辐射得更远,不到数日的功夫,就传遍了岭南。

    大唐,真正的在岭南重新复起了。

    南唐,洪州府。

    “啪——”今年不过四十五岁的南唐国主李璟,双鬓斑白,整个人被气得直发抖。

    “小子岂敢?”瞪大了眼珠,看着这封奏折,李璟实在想不到,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竟然称帝,而且国号是大唐,他要是大唐,自己是什么?

    “小小的岭南,弹丸之地,竟然敢冒充我大唐后裔,真是好大的狗胆!”

    。24

 第两百二十三章宫闱之事

    登基大殿结束后,李嘉就去兴庆宫,带着自己的几个女人,向自己的父亲,太上皇请安。

    “儿臣向父皇、母妃请安!”李嘉穿着黄袍,撩起,啪的一下就跪下了,不带一点犹豫。

    “臣妾向父皇、母妃请安”四女也不犹豫,盛装而行,随后就跪下。

    “起来吧!几年不见,大哥儿风采越发的卓异!”李维身上也穿着皇袍,不过由于风湿严重,走路都疼痛,也就坐着行礼了。

    他看着自己这个最优秀的儿子,一脸的欣慰之色,到老了,竟然还能成为太上皇,简直是列祖列宗庇佑啊!

    此刻,就是死了,也无憾了

    李嘉看着日益苍老的父亲,心中有些悲哀,连忙过去紧挨着坐下,就像以前一般,为他按摩肩膀:

    “孩儿不孝,父亲年老体衰,未曾尽孝于身旁,且劳累父亲关切”

    “无事,无事,为了咱们李家的大业,这点又算的了什么?”李维摆摆手,脸上颇为激动:“老来成为太上皇,死后去见了列祖列宗,我脸上也是有光的!”

    “这也是列祖列宗的保佑!”李嘉也是谦虚地说道,但脸上却是满脸的骄傲之色,虽说南汉垃圾,但不管怎么说,到底是完成了恢复大唐的大业。

    夺取原主身躯的愧疚,完全没有了。

    “来,这是你的弟弟,李宾,多年未见了吧!”

    随后,李嘉就见到一位三四岁左右的小屁孩,身上穿着缩小版的王袍,见到李嘉,就甩着鼻涕,抱着太妃侯氏的大腿,不敢上前。

    对于这个弟弟,李嘉的印象只有其吃奶时的模样,如今这个样子,与自己到有五六分相似,都是那么英俊,将来的模样想必也不差。

    “二哥儿,过来!”李嘉挥挥手,脸上尽可能的带着笑容,可是小屁孩却依旧躲着,不敢相见,把鼻涕抹在侯氏的裤脚。

    “二哥儿,这是你大哥呢!快出来见见!”侯氏有些急切,硬拉着,脸上带着恭维的笑。

    “二哥儿有些羞怯,都是亲兄弟,无碍的!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李嘉摇了摇,无所谓地说道:

    “想必是二哥儿还未识文断字,未知礼,过几天,我就挑几个大儒过来,二哥儿就与黑牛一起学习吧!”

    “黑牛,你需帮衬一下你二叔才是!”

    “是,父亲!”站立在母亲身后的李黑牛,壮硕的跟头小牛似的,听到李嘉吩咐,挠了挠头,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道。

    好多人都言主角捡了个破鞋,还多个便宜儿子,李嘉就不服了,曹操捡了多少个,不见你说,人家西风紧写的主角,后宫都是破鞋,处的反而稀奇了

    至于多个儿子,多个妹妹,除了这个乱世有领养的习惯外,李嘉养的起的,有钱,他还想学习一下朱元璋,领养的儿子培育成大将,为国效力二十多个,最后大半都战死沙场了,老朱真他么人才

    “你就是我哥哥?”这时,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丫头就走了过来,俏生生地问道,就跟瓷娃娃似的。

    “薇儿?”李嘉扭头一瞧,这不是自己捡到的那个献祭鳄鱼的小家伙吗?一下子就那么大了?

    “不错,我就是你大哥!”李嘉半蹲下,看着这个大大眼睛,满脸活泼样子的小姑娘,一下子就想起自己在邕州潇洒的时日。

    “皇帝哥哥?”小家伙歪着脑袋,看着这个抱着自己的哥哥,开心的笑了起来:

    “皇帝哥哥,我要骑马,能送薇儿一个马儿吗?”

    “你是女孩子,应该才是!”李嘉摸了摸头,温声细语地说道。

    “薇儿不想,就要马儿”小家伙眼睛通红,嘴角撅起,看上去是要哭的前奏。

    没想到这个小妹竟然如此英气,李嘉有些头疼,无奈道:“好,不过,你要与二哥儿一起!”

    “薇儿知道了!”见到李嘉答应,小姑娘瞬间喜笑颜开,跑到李维面前,抱着其脖子,撒娇起来,惹得老头子也无奈的笑了,显然是个开心果。

    随后,李嘉又陪了老头子半个时辰,尽了尽孝心后,这才离去。

    “太上皇那边,若是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他,做不了主的,就与我说!”

    “太妃那里,月例比照皇后还要多一成,不可马虎慢待!”

    吩咐完田忠后,李嘉又见面了一个老熟人:建武镇监军刘文。

    当时就

    是与其交好,推他上了这个位置,至于他的义父,原来的监军,早在李嘉来番禹之前,就病死了,当然,有可能也是被宫内的倾轧波及,而被迫病死。

    所以,待李嘉来到殿中,就见到一位面白无须,一身儒雅气息的刘文,一个爱好的宦官。

    “参见陛下!”刘文弯腰行礼。

    “多年未见,故人面貌还是无变!”李嘉瞧了瞧那白净的脸蛋,感慨道,娘的,一个宦官,就跟小白脸似的,长的也不丑。

    “多年未见,陛下风采依旧,小的哪及得陛下!”刘文恭维地说道。

    “大唐再兴,宫内还是比较缺乏的,你就担任内常侍吧!”

    内侍省一般有首领内侍监一人,不设,少监两人,四品,内常侍六人,五品。

    内侍省下辖六局,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内坊,遍布宫廷内外一切事宜,少监一人还是太过于位高权重,加一个内常侍分权。

    “多谢陛下隆恩!”刘文脸上泛起喜色,早就知道会有职务,未曾想到竟然还如此的高,出乎意料之外。

    “后宫庞大,你与田少监两人可得好好操持,前朝与后宫,皆需稳妥,办事得力且不论,但却一定要对我老实,若是发现有人骗我,嗯哼!”

    李嘉冷声说道。

    “奴婢定不负陛下若托!”两人连忙跪下。

    李嘉点点头,让其退下。

    刚才他想起来了,李渊他父亲,庙号竟然是世祖,既然世祖不行,那就圣祖吧!结果一查,他么的圣祖是李耳

    认祖宗弄到了老子李耳身上,李嘉确实无力吐槽。

    既然如此,世祖他还真要定了,追封为世祖的李暎罴沃匦伦贩馕易

    这不就空出来了?

    24

 第两百二十四章国家多难

    后宫的事忙完,还不得歇息片刻,射声司的吴青就火急火燎的来到皇宫,汇报南唐动员大将,准备打服咱们正统的大唐,迫改国号。

    “哼!李璟这家伙不过是江南国主,连皇帝也不是,有什么资格逼迫朕,更何况,还是一个冒充大唐苗裔的家伙!”

    李嘉冷笑一声,一脸的无所谓。

    “多派些人去江南,打听清出兵情况!”

    “诺!”瞧着皇帝面不改色的模样,吴青一脸的钦佩,这可是天下第二国啊!他连忙答应下来。

    “去,让政事堂的相公们过来!”待其走后,李嘉立马吩咐道。

    政事堂就在皇宫内,随后一会儿,政事堂的各位相公们也来到。

    “见过陛下!”诸位相公们也是一一脸的疑惑,他们弄不清楚皇帝又有何要事。

    “刚刚射声司传来消息,李璟这个老贼,嫉妒朕为大唐真正后裔,污蔑朕为攀附无耻之人,甚是可笑,又唯恐朕揭穿其真面目,恼羞成怒之下,竟然准备派兵压迫于朕!真是不知羞耻!”

    李嘉一脸愤怒地说道,然后示意田忠将密报送与诸位相公看看。

    “这……”首相钟允章很有自知之明,知晓皇帝厌恶他,平日里也无心朝政,就是混个人数,轻易不发表意见。

    “江南伪国,如此放肆!”次相崔泉看罢,极其恼怒,出声道:

    “李璟此人,恬不知耻,攀附皇室,改徐为李,前番陛下登基,就未曾派人朝贺,今番污蔑陛下,又兴兵压境,简直无耻至极!”

    “陛下应当颁布讨伐檄文,公布其无耻之面目,以致天下嘲笑!”

    崔泉一番慷慨激昂的话,令李嘉心里舒服了不少,连连点头。

    “江南前番失却淮南之地,损兵折将数万,再加上上供中原,前些年积攒的钱财,早已殆尽,帑藏空竭,如今民间贫苦,国库贫乏,外强而中干,已经不足为虑!”

    毕竟南唐也是天下第二大国,诸位宰相不慌也是假的,反正,李嘉是不能慌的,他镇定自若地说道:

    “若其出兵,必以虔州昭信军为首,而昭信军兵不过数千,多年未曾习战,何有忧虑?”

    也许是李嘉的自信感染了这些宰相,大家脸上至少平静了不少。

    “朕刚登基,江南之国就兵临国静,少不得打一番,让他们尝尝朕这天下,可不是坐出来的!”

    皇帝的话,又将他们的心揪起来,面带忧虑:“陛下万金之躯,不可冒险,只需派遣一军即可!”

    “朕心里有数!”李嘉摆摆手,说道:“此战乃大唐复国初战,不可马虎,朕决定设军机处,专研军事!”

    “诺——”带谢一肚子的担忧的,列位宰相就回了府邸。

    回到后宫,李嘉心中并没有表面上那么自信,毕竟南唐的国力与岭南相差太多,哪怕自己练兵多年,但心里还是没有底气。

    “陛下,这是臣妾新弄的糕点,你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