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104部分

大唐再起-第104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嘉有些诧异,什么时候朝廷这么穷了,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前些时日大赦天下,免除了半年的赋税以及一年的徭役,难怪日子紧巴巴的……

    “这样,从内库中调出十万贯支用,粮草方面,让李氏商会尽量筹措,无须担心……”

    内库中还存有上百万贯钱,粮食还有一万石,是各地皇庄收上来的,但都是供应内廷,不可轻动,只有钱财富余……

    李嘉认真看着这位岭南第一名将,严肃地说道:

    “潘将军,不知你多久能击败江南人马,还我大唐太平?”

    “目前未知敌将是谁,但江南名将不过刘仁赡、皇甫晖、边镐、林仁肇数人,刘、皇甫、边三人等,皆已死,余者林仁肇还算有些威名,不过李璟畏周如虎,用他防备中原,想必是不会南下,江南其余之将,臣皆不放在眼里,两月之功,必破其军!”

    潘崇彻此时不过五十多岁,说的话掷地有声,有理有据,由不得不信服,难怪南汉让他守北地十年,果然是一道不老长城。

    “好,将军此言振奋人心,大军筹备数日,已快完备,今日十二,十六日将军北上,朕亲自相送,若是得胜,朕也自当不吝啬爵位!”

    禁军将士大部分的家都在番禹城,动员起来比较快,不消几日的功夫,就能整合完毕。

    一部分本来就在军营值守,一部分也在城内。整个过程只需要几天时间,先聚集起来赏钱分肉,然后把东西拿回家和家眷道别,接着再到军营集结开拔……

    也不知何时出的规矩,出兵前得赏钱,但李嘉也不敢逾越这个规矩,对待兵事得慎重,为了更大的激起士气,李嘉每人赏了一个月的俸禄以及十斤肉。

    于是,整个番禹城肉市,短短时间为之一空,由于皇庄里也养了猪肉,所以也宰杀了几百头,赏给那些将校和那些基层军官。

    作为伙长,何大元领到一贯钱,以及十斤的猪肉,欢喜的很。

    前几天皇帝登基,也赏了许多钱,但就是没有赏肉,这皇庄的猪肉,市面上稀有的很,平日里根本买不到。

    “大元,又带着东西回家啊!”邻居张大娘投来羡慕的目光。

    “是的哩!”何大元骄傲地说道。

    他是从潮州来的,去年禁军招人,凭借着身高马大,他就进了禁军,一家四口人,母亲,两个妹妹,在京城租了房子,靠着禁军的俸禄,勉强过活。

    再走几步,就来了自己的家,门口堆积了许多衣物,这是自己母亲及妹妹的活计,一件衣服三个铅钱,也能改善一下生活。

    他有些疑惑,屋子里吵吵嚷嚷的很热闹,除了自家人,还有几个女子的声音。

    推门一看,以为全家人是在等他,不料一进门,发现堂屋里一屋子人,他站在门口愣了。

    “大元,这是你姨娘——”老娘提醒道。

    这才回过神来,忙呆呆地唤了一声,刚刚从板凳上站起来的妇人便是他的姨……老娘的妹妹。

    不仅如此,小姨的身边站立着一个小娘子,这是他的表妹。

    “潮州的屋塌了,回不去了,听姐姐在番禹,我就过来看看……”小姨脸上满是苦笑。

    何大元看了一眼娇小的表妹,这才明白,原来是投靠自己来了,只是京城居大不易,养活一家四口已经不易,再添两口,恐怕更难了。

    他很无奈,总不能把自己的姨娘撵走,当下没说什么,只是宽慰了几句。

    把提回来的钱袋子和猪肉交给老娘,一贯钱,响当当的,让整个屋里的氛围更加热烈,他看见,姨娘和表妹的眼睛都亮了……

    兴许以为自己吃肉,日子过得不错吧!

    实际上他老娘是有苦说不出,平素的军饷和赏钱相比普通百姓不少,但逃荒来到京城,一无所有,在京城还没有置办屋地。何大元干的是卖命的活,万一哪天战死了,这一家的老幼妇孺日子怎么过?

    这猪肉,一大半的要拿到市上去换钱买粮能更合用,嘴下只能留几块肉。

    吃饭的时候,一盘薄薄的肉片放在桌子上,他看见姨娘与表妹眼里闪着光,狼吞虎咽吃了三碗粥,再吃了一块肉后,他就去自己屋里,擦拭自己家唯一值钱的板甲……

    随后,老娘来到他身边,帮他把换洗的衣物拿下,又在他包里,放了五个熟鸡蛋,一双布鞋。

    “这次回家,待几日?”老娘问道。

    “三日,咱把假在家都过完!”何大元一边擦拭着铠甲,一边回答道。

    “前一阵赏了钱,今个又赏钱还赏肉,是不是又去打仗了?”老娘眼中满是担忧。

    “嗯……”轻轻说了一声,何大元没有多余的话。

    “你姨娘来了,表妹也俊俏,今日你俩就成婚,给何家留个种……”

    “娘——”何大元眼睛不知何时就红了。

 第两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军在距离虔州三十里处。

    一大早,潘崇彻就起身,在大军的护卫下,登高而望,对面的将士正准备早餐,燃起了道道炊烟,一道又一道,差不多有近万人。

    “消息不假,瞧那里,尽是民夫,有数千人,显然昭信军不足五千人,吃空饷的有许多,数千民夫充数,而且,神卫军中,不过一半的骑兵,不及我等一半,此战,咱们赢定了!”

    潘崇彻嘴角翘起,淡淡地说道。

    “都统所言甚是!”李信回应道

    “此番作战,敌军之情,源源不断入我的营中,今日又相互印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来此战必胜了!”

    “观其兵卒,模样憔悴,春寒之时,衣着单薄,想来也不是个体恤兵士的将帅,士气想来不旺,一战而胜之,整个虔州,就在我等手中了!”

    张维卿观察的更加仔细,他举着军械司送来的单筒望远镜,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果断地说道

    “士气不胜,将帅无心,必胜之!”

    看到三位将军都言及必胜,那些中层将领们心思也活泛开来,既然能胜,那么就要取个好位置,立下大功,也好获得功勋,封爵赏田才是。

    众将校的热情被点燃,双眸中满是火焰,三位大佬这才相视一笑。

    很快,大军就列出列阵势,前面行进的,是左羽林军,五千人,一半着马,一般着骡子,身上都披着锁子甲,背着弓囊,虎视眈眈,身上的铠甲霹雳哗啦的响动着,平白的添了几分厉害。

    半数向前领路,半数骑兵则分摊两翼游走,护卫中军。

    后方则是左龙虎军,身着板甲,或盾牌或长枪或弯刀,缓缓向前,每个步伐好似都商量好了一般,整齐划一,令人称奇。

    “这禁军名不虚传,果然是一等一的强军!”

    行了数里地,背负着铠甲,但士兵依旧面不改色,只有一些穿着道袍的家伙,一直挥舞着拂尘,絮絮叨叨地穿梭在行列之间,跳跃的很。

    对此,潘崇彻骑着马,一一看在眼里,这是岱宗派的道士,是皇帝之前安排的,战前一直鼓舞着士气,甚至还带领全军念了一遍道经。

    大军的最后面,则是数百人组成的宪兵司,胳膊上绑着黄带子,认真地盯着大军,眼神中带着杀气。

    由于沿着大路而走,地形平坦,很快,就遇到了行军而来皇甫继勋。

    江南大军与此时的军队一般,散散漫漫地集合成一个大队,勉强算是阵营吧,一万人,前后拉了两三里地,而岭南军则紧密了些许,前后不过一里多,俨然一副精锐的模样。

    灰尘铺天盖地,两军行了几里路,空气中已经弥漫了灰尘,勉强能看清旗帜。

    不过,就算如此,岭南军队如此高的着甲率,再加上一个个面无表情的样子,着实吓坏了皇甫继勋,他心头一震这些岭南人如此精悍,步伐齐整,已然是强兵之相,我应当守城才是,不当野战。

    尤其是看到前方的骑兵时,他简直是惊掉了下巴,岭南何时有骑兵了?这该死的探子……

    让护卫跟随自己更紧密一些,他挥舞着长矛,大声喊道“进击——”

    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期盼神卫军突破敌军阵势,扰乱后军,活捉主帅,才能逆转局势。

    随后,军队响起了号角,大军开始一窝蜂地向前而冲,哪有什么秩序可言。

    后方观阵的潘崇彻则冷笑道“皇甫小儿连统军列阵都不会,竟然连民夫都派上用场,把这几千神卫军打垮,就赢了!”

    “来人,对面出动了,让骑兵先上,击溃敌方骑兵,然后穿插敌军营阵,将其穿插个稀巴烂,游走在两翼的骑兵则插入敌军后方,活捉皇甫继勋!”

    很快,传令兵就传达了消息,披甲的李信被上百亲卫包围,得知吩咐后,吼叫道“射箭后再冲,将伪国骑兵消灭!”

    于是,一马当先,群马护卫,李信将马侧的弓箭抬起,也不瞄准,就对着天空抛射而出。

    随即,两千余骑也效仿,向前抛射,上千之箭矢从空中落下,一下子就折损了上百人。

    敌军也进行抛射,一番下来,大部分被铠甲所抵消,只有寥寥几个倒霉蛋被射中,坠马而下。

    见到这番情况,神卫军有些懵,铠甲那么好吗?所有人都着甲了?

    “冲!”眼见这群骑兵被打懵了,李信毫不犹豫,率领亲卫直冲而去,手中的长矛将其叉死,然后用力一抛,对方骑兵营阵瞬间突破了一个口子。

    源源不断的羽林军从口中而入,口子也越扩越大,虽说许多都是骡子,但泡地也慢不了多少反而冲击力更大,坚持不了片刻,骑兵阵势彻底崩了。

    “杀——”在亲卫的护持下,李信杀得很痛快,他的双臂有力,一时间还真找不到对手,直接往前冲击。

    而在潘崇彻的观看下,李信等骑兵把对方撕开了一道口子,然后整个大军就去锥子一般,直突而入,狠狠地轧进了敌军中军,那里是昭信军的位置。

    而两翼游走的骑兵,宛若两条毒蛇,直扑后军而去,那里是敌军主帅所在,擒杀了他,这场战争就结束了。

    作为主帅,皇甫继勋当然也知道如此,待看到骑兵被撕开一个口子,中军暴露在人家骑兵面前,这不是找死吗?

    不愧是一军主帅,他有着自己敏锐的判断,一下子就知晓了整个战场的情况“两翼的灰尘,莫不是敌方还有骑兵,准备活捉于我?”

    “帅旗不能动!”皇甫继勋眯着眼,找个一个无辜的小兵,两人换了铠甲,他冷声说道“不准离开这里,你们几个看着他,不能让帅旗倒了!”

    指定了几个亲卫看住,皇甫继勋换了一身衣裳,领着亲卫,拍拍马屁股,直接桃之夭夭了,只剩下一个哭笑不得的倒霉蛋。

    何大元披着甲,持着长枪,紧紧跟随在骑兵后面,收割人头,整个伙已经弄到了十二个人头,一人一颗还有点富余。

    “这仗打得舒坦——”长吁了一口气,何大元面带笑容,带领兄弟们收割人头,还弄了两匹马,这才是打仗……

    网址77d

 第两百二十八章来的突然

    数万人的对战,看上去规模宏大,极为惨烈,事实上真正的能够进行战斗的并决定胜负的,却只有几千人。

    这场江南与岭南之间的战争,在神卫军失败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胜负,大量的乱兵丧失了勇气和胆量,疯狂的向后退去,哪怕脚底下踩的是自己同袍的尸骨。

    南唐军大败,不算一触即溃,但也没经过什么艰难的拉锯战。旷野之上,乱哄哄的人马、如同遭遇了洪水的灾民在逃难一般,到处都是人。

    及至中午,李信率领的骑兵已经追到了虔州,后方的步兵也迈着整齐的步伐也奔腾过来,骑兵一个个马背上装了数个人头,好似恶煞一般,刚入城的皇甫继勋连忙指挥城门关上,脸色煞白。

    他在墙头上,看着凶神恶煞的岭南骑兵,心惊胆颤:“这些是人怎地如此凶猛,全身披甲,就连马匹也有半甲,如此我又怎能敌过?”

    看着被吓得城门紧闭的虔州城,再看看眼前这些南唐国败兵,他们不得其门而入,成为了弃子。

    “这皇甫继勋胯下之马却是不错,竟然如此之速,哼,暂且饶你一命!”扯着马僵,李信城墙下徘徊了一会儿,就收拢起这些俘虏。

    南唐军城外的人马无处可去,无处可依,大部还没投降的纷纷跪地求饶。

    虽然只有数百骑,但虔州城却大门紧闭,丝毫没有袭击的打算,令李信的计划为之一空。

    很快,大军就来到了虔州城下,潘崇彻也亲自策马至城下,观看了一番状况,虽然结果是大胜,但却并没有夺虔州城。

    他也不急,反而安营扎寨,休整起来,一场厮杀,士兵们早就饿了肚子,功勋虽说不错,但填补不了肚子,激情燃烧之后,就只剩下了饥饿。

    幸好他及时发布了收兵的军令。如何大元一般的底层士兵,则疯狂的收割人头,追杀俘虏那些士兵,幸亏潘崇彻反应的比较快,下发了投降免死的命令,尽量俘虏的军令,不然那些红眼抢夺功勋的人快把人杀光了。

    收拾残局,整理军务,记录功勋,时间一下子就来到了下午。

    “将军,此战斩杀两千三百人,俘虏五千多人,逃窜两千余人,收获的粮草无算,军械无算……”

    经过数个时辰的整理,幕僚们累瘫了,这才勉强整理好所有的战利品。

    “听闻圣人潜邸时有过一算盘的物件,若是能用在军务上,想必是极为便利的!”潘崇彻心中思量着,脸上却带着喜色:

    “诸位,此战而胜,虽然走了皇甫继勋,但江南伪国之兵已然溃败,虔州城已然是囊中之物,皆赖诸位之功,我已经写了奏折,上报给了圣人,想必归朝时,诸位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这都是都统的功劳!”

    “多赖都统的统率!”

    “恭喜恭喜——”

    营帐内瞬间沸腾起来,各位将校们欢喜的不行,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南唐,花轿子人抬人,大家互相恭喜着。

    “虔州城就在眼前,都统我们何时可以取得?”这时,有一个急功心切的将校迫不及待地说道:

    “末将愿意打头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