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而被踢到的小马却是哼哧一声,就不言语,郭庆瞬间愣了,自己可是伙长,这小子怎么长脾气了?于是又跺了几脚,还是没反应。
心中立马就不安,于是就起身过去一瞧,小马脸上红彤彤的,不断地呢喃着方言,谁也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用手一摸额头,烫手。
“该死,竟然发热了!”郭庆立马就慌了,连忙起身穿好衣物,然后去一旁的拐角,把皇帝遣人送来的石碳拿开,又将封堵火口的砖头拿开,添了几块进床榻下的火口,房间里又暖和起来。
“你们几个还睡呢?快起来烧水,我去请大夫去!”郭庆连忙呵斥几声,将窝在火炕上的几人叫醒,然后就穿的紧紧地,看了一眼黑漆漆的天色,无奈地打开门出去。
“也亏的有这火炕,不然咱这一伙人还剩不了几个了!”郭庆唾了一口,冬日寒冷,皇帝恩准所有的禁军入城休怠,改造了的房子,火炕就出现了。
就这样,不少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他这一伙,就有三人得病,若是在城外,后果不堪设想。
出了房间,来到了院子,这是一都人居住的地,已经零零散散有人起床应差事了,整个院子不复安静,他直接出了院落,走了几百步,来到了一处大院落,满是药香味。
“大夫,大夫,有人发热了,快跟我走一趟!”
院子里数排被煎熬的罐子散发出浓厚的药味,几十个年轻的学徒正不断地添水加火,忙碌的很,是负责一营五百人的随军大夫的住地。
他驾轻就熟地来到大堂,老大夫此时早就起床了,正在为一位百姓把脉看病,那个百姓不断地咳嗽着,脸色发白。
“不要紧的,多喝些热水,再服一些汤药就好了!”大夫开了方子,交与他,一脸的和蔼之色。
“多谢大夫,多谢大夫!”病人一喜,连忙跪下:“没有大夫,我怎么会活命!”
“为民义诊,是皇帝吩咐的,我只是行事之人罢了!”大夫摸了摸胡须,仿佛说了无数遍一般,熟练地说道。
“走吧!”将这人送走后,大夫这才起身,带着药箱,犹豫了一会儿,又披了件衣服。
“大夫,我来帮你拿吧!”郭庆连忙将药箱背过来,恭敬地说道:“天还未亮,这火炕就没多少火了,我正寻思添火,就发觉兄弟全身发热,问话也不回,就连忙找您来了!”
“无事,病温罢了!我去看看,开几付药就好了!”大夫随口搞说道,脚步却利索的很。
病温就是发烧。
“好,多谢大夫,您这麻利的很!”郭庆发觉,这大夫别看年纪大,但腿脚却十分的利索,惊奇的很。
“救人如救火,万不可慢待!”大夫继续说道。
“刚才您就应该来,些许平民百姓,顾忌那么多干嘛?陛下也是,咱们禁军兄弟病了那么多,大夫都管不过来,不顾的给那些百姓们看病,还不收他们的药钱,这不是亏大了吗?这买卖可不划算!”
“你懂个甚!”大夫看着这个典型的丘八兵头,呵斥道:
“陛下就是心系百姓,整个冬日,比往年寒了许多,知道有多少百姓有病难医,若是没有咱们,不知道要走多少人……”
看着郭庆一脸茫然的表情,大夫索性也没了兴致,专心于走路,速度倒是快了不少。
“合着,皇帝心善,救那些贫苦人啊!”郭庆想了许久,这才明白过来,但他还是有些抱怨,军里那么多兄弟,大夫又忙,为啥要照顾百姓……
不过,皇帝的确是个好人。
他默默地想着。
很快,大夫就来到了他们都的院子,然后进了房间,把脉,看了看舌头、眼皮,就开了一副药,然后就走了。
“早晚吃三副,让学徒去熬,按时去拿就行了!”
“大夫,我送您!”郭庆连忙搀扶着,将大夫送回了原地,大夫可金贵着呢,万万不成出现差错,整个营,也不过是一两位。
喘着气,又将熬煎好的药拿回来,郭庆让人喂给小马喝下,然后才喝了口水,说道:
“这湖南的日子,着实难熬!”
“是哩!太冷了,要是没有火炕,这屋子里,比外面还冷哩!”有人应和道。
“不过,咱们也不用天天训练了,三天才有一次!”
“好个屁,这鬼日子,是不想呆了,我好想回岭南去,我婆姨煮饭可香了!”郭庆怼了一句。
“回家,回家……”喝了药,小马才悠悠醒来,然后呢喃着,嘴唇发白,但大伙都听说清楚了,一时间气氛沉默下来。
“能回去的,肯定能回去!”郭庆大声说道。
所有人都激烈地喊着,似乎想将心中的郁闷发泄出来。
楚王宫中,皇帝正在批阅着奏折。
“陛下,禁军中军心动荡,将士们离乡已经半载,大家都想回家过元正呢!”段友良躬身说道。
前些时日,他进了禁军,成为了禁军副都统,禁军正不断地改编,这个职务听上去倒是很威风。
“回家啊!”
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
其实,在李嘉看来,广州这个城市,在这个公元十世纪,真的比不上长沙这座城市,蚊子少,夏天比广州凉快一些,而且开发的很早,纺织业发达,是一个宜居城市。
但,广州是大唐这个国家的都城,皇帝长期不在,这像什么话,而且作为经营多年的大本营,长沙完全比不上广州安全。
西北军与淮南军合并,拆分训练,他们或许也想回家,但在皇帝心中,却地位没有禁军高。
北上的上万禁军,里面有邕州兵,也有广州兵,泰半都是骑兵和弓弩兵,比西北军的步兵不是一个等级的。
你这是歧视步兵咯?
抱歉,我真是在歧视你。
拥有一个真正的骑兵,需要培养数年,加上马匹等,所消耗的数字,一个人能抵得上一百步兵。
弓弩兵更不用说,他们是技术人才,不只是能使用,而且还能简单的拆卸修理,培养起来耗费时间也数倍于步兵。
而按照练兵大营的模式,只需要半年,就可以得到一支半精英的精兵,如果营养足够的话。
地位上,禁军是李嘉统治天下的基本盘,中央因为禁军的强大,才让地方投鼠忌器,而和平时期,名义力量更大。
对于,军心动荡,思乡情绪浓厚,作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李嘉绝不会坐视不理,相反,反而要积极应对。
不然,有心人绝对会给他来一场兵谏。
如今,摆在李嘉面前的解决方法有两个。
其一,发放大量的钱财肉食,金钱的力量是无穷的,兵卒们有钱了,自然吃喝玩乐,都他么嫖的,谁还想自己老婆……
其二,就是准备班师回朝,在这个冬日,强行回师岭南,将士们思乡心切,速度自然快速,只是路程艰难。
“朕决议,大军回师岭南!”李嘉沉声了片刻,就有了主意。
“陛下,军中还有数千的马畜,冬日恐不便!”李威连忙说道,虽然卸任了羽林军指挥使的职位,但却着实不忍心。
“我自有安排,无需多虑!”李嘉胸有成竹地说道。
是时候放出马蹄铁这个东西了,某个读者可是念叨了数次,再不出现,就不合适了。
“诺!”李威一脸的疑惑,但数年来,皇帝的奇迹之手不断的出现,令他不得不选择信服。
“陛下,军中许多兵卒患有病困,若是班师回朝,他们又该如何?”段友良疑惑道。
妈蛋,这点问题也要咨询我?你脑袋只会行军打仗吗?李嘉看了其一眼,不由得腹议道。
“就让他们暂且就在长沙府,若是病好了,就直接坐船从长江东去,然后南下回承天府(广州兴王府改名),省却一些舟车劳顿!”
“陛下英明!”两人这才放心下来,连忙夸赞道。
看了这两个武夫一人,听着这枯燥的马屁,李嘉着实有些乏味,这段友良也就罢了,李威可是被自己逼迫识了数千字,怎么拍马屁还是那么枯燥乏味呢!
“李威,回去后多读些兵书,孙子兵法,六韬,都需要细读,你不再是那个都指挥使了,而且一卫都统,马虎不得!”
“我会检查的,欺君之罪,你知道后果的……”
李嘉眼眸一转,幽幽地说道。
李威身体连忙一哆嗦,一脸的无奈。
“至于你,段伯爵,你进了禁军,识字也需要跟上,三千字,一个也不能少,过些时日,我也会检查的!”
“诺——”咬着牙,段友良勉强应下。
第二日,也就是神武元年,公元960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大朝之后,李嘉在重臣面前宣布决定班师回朝,随行除了一万多禁军,还有大批官吏、名士、商人,以及上千人的宫女、宦官。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那数百车的金银财宝,这是连灭两国收获,价值数百万贯。
至于那些豪强地主,李嘉也不想再难为他们了,没有强迫其搬迁至岭南,湖南人口太少了,再搬就真的没人了……
走出楚王宫,踏在石台阶上时,李嘉忽然被石板上的落叶吸引。低下头,见地面上留下了阳光斑驳的影子,抬头看时,树上枝叶正茂,风起之时“哗哗”作响。
回首一望,成百上千的宫女,有的是南平的,有的是楚王宫的,还有的是岭南的,她们各个身姿婀娜,体态丰腴,足以称作美人,放出去,也是一村之花。
脸上或是忧愁,或是期待,亦或者面无表情,李嘉望着这众生相,心中着实感慨万千。
这就是普通人的命运,因为上位者的一句话,就会惆怅忧虑,为将来而感到迷茫,身不由己。
而他,作为一国之主,则可以一言决定万人的生死,此次南下,上千里路,又是冬日,这些娇弱的女子,恐怕要折损不少。
“也罢,散了也好,其中也不知道有多少密探呢!徒劳耗费钱财!”李嘉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无奈地说道。
于是,在班师回朝的那一天,皇帝做出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他留下一些身残体弱的宦官宫女看守楚王宫,然后又将大部分的宫女,赏赐给了获功而未婚的将士。
整个禁军轰动了,因为他们南下,所以没有分得女子,只有驻守岳州的一万多少分得,各个喜笑颜开,合不拢嘴。
于是,许多人就不平衡了,立马不想家乡了,愿意就在长沙,为帝国发光发热,但李嘉却没有如他们的意,这一千人,本来就不够分,禁军再掺和,就真的分不了。
虽然这些女子都是皇帝挑剩下的,上百名绝色都留下没放,但再剩,也是美人,比得上村花了,出生入死多年,不就是为了娶妻生子,好好生活吗?如今有了老婆,自然一步到位。
于是,李嘉带着上百名才色出众的宫女南下下,禁军中的单身汉们则魂不附体,一路走着,一路念叨着婆娘二字,不知多少人崴到脚。
由于不是出征,大军一路缓慢向南而行,皇帝的仪仗大张旗鼓十分雄壮。一行一万多人带着很多辎重,很快就到了衡州,快要进岭南了。
一路上州县安排行营粮草,倒是妥当。
第三百七十六章回归
相对于长沙府的寒冷,令人不适,冬至日之后的广州城却显得格外的舒适,多日的阴雨后,太阳正慢悠悠的爬上了天空,洒下了温暖的光芒,让这座繁荣的城池,再次成为了商贾的天堂。
赋税的改革,最先享受这份红利,就是承天府,而广州,就是最开始的地方。
与湖南的转运使缓缓进行的发展不同,广州城的赋税,完全有转运使衙门进行收取,而且,为了完全享受这座城市的商税,这座衙门拥有数百名的税丁。
无论是走街串巷的商贩,还是只是有几个座位的茶摊,亦或者只是小小一间的肉脯、菜铺,都必须要与转运使的税丁打交道。
晴朗的太阳刚出山,广州港就停下了一艘商船,一个商贾打扮的中年人走下了船,身后跟随着几个仆人,还有一个年轻人。
踏在这个干净的港口,年轻人有些讶异,谁不知道港口一向都是充满着污秽和垃圾,乞丐遍地,而最令人难忘的,最显眼的就是那些挺着大肚子,油腻的衙役,带着几个白役,前呼后拥地上船,好似一头嗜??的苍蝇一般,好似每一艘停靠的船只,都藏着莫大的财富,仔细地寻觅着。
而,眼前的场景却令人错乱,这个港口非常的干净,一片树叶也没有,身后传来莎莎莎的声音,而他回头一看,一个年迈的老人拿着扫帚,对他走过的几个脚印进行清扫。
“这位郎君,需要新鞋吗?亦或者这个鞋套?”这时,一个精明的瘦个子跑了过来,笑着说道,手里拿着几个布料粗糙做成的鞋样,好似可以套在鞋上。
“给我七双!”年轻疑惑之际他的父亲直接掏出了八枚铜钱。
“好的,您真是个善良的人!”瘦个子转眼间就掏出了七双鞋套,然后行了一礼,离去。
“志远,在广州,若是留下太多的污泥,会被罚钱的!”他的父亲看出了年轻人的疑惑,笑着说道:“大唐的皇帝,强制的要求,港口必须保持干净!”高业,高志远有些明白了。
而这时,他又看到,自己的父亲缓步而去,几个壮汉走了过来,讨论了片刻,付出了一百钱的代价,才最终摆平。
难道广州城地痞直接可以收钱吗?
“这些人是脚夫,我正雇佣他们搬运咱们的船,一百钱只是订金……”父亲说道。
随后,高业就见到一个个脚夫穿着整齐的短衫,在一个壮实的汉子招呼下,有条不紊地对每一艘停靠的船只进行搬运,很是雄壮,脸色不错。
之后,他又满脑子的疑惑,跟随自己的父亲,来到了港口的一处衙门,上书转运使司。
他听说过这样的名字,这是大唐国专门负责收税的衙门,权势很大,若是偷税漏税,就会被他们缉拿,然后送往衙门审理。
每个商人都对他畏惧。
“走吧,已经缴税了!”他的父亲一脸轻松地走出来,说道。
“父亲,您是按实缴纳的吗?”高业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