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191部分

大唐再起-第191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还是朕的皇后聪明!”李嘉笑道。

    “田忠,以皇后的名义,从少府寺中提取千斤冰块,送与四品以上高官,尤其是诸位宰相,西瓜那么多,冰块不许就可惜了!”

    “诺——”田忠偷吃了一口西瓜,口齿不清地道,惹得皇帝夫妇又是一顿笑。

    皇家的奴仆,几个西瓜算个甚?

    “怎么了?”崔相公身上穿着一件薄衫,身前摆放着一碰盆冰块,几个丫鬟扇着风,别提多舒坦。

    “宫里派了人,皇后又送了半车冰块过来!”管家轻声道。

    “都送到冰窖去吧!”崔泉立马起身,看了一眼皇宫的方向,又躺下:“前有皇帝送西瓜,又有皇后送冰块,皇家何其厚也?”

    着,就笑了。

    仁厚的皇家,总是令人舒服一些。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理

    在这般炎热的夏季,皇帝无心政事,大部分都交给了宰相们,随着热度的上升,皇帝越发的想要迁都北上。

    这样的气,正是虫蛇多发季,农夫田间干活,鲜有不被叮咬的,若是恰好是毒虫,一个壮汉就得毙命。

    如此,怎能不是汉子早夭?

    想着父亲李维临死前的哀嚎,以及那双肿胀的双腿,李嘉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如此死去,着实令人太过于痛苦,难以接受。

    “陛下,去往大理国的使团回来了!”田忠轻声禀告。

    “陛下,我也歇息够了,臣妾就告辞了!”皇后见到有外臣求见,立马轻声道。

    她是个体贴人,知晓皇帝不想让后宫干政,毕竟长沙王还在,颇不适宜。

    “既然如此,你就回去吧!”李嘉点点头,又吩咐道:“路上心些,毕竟有孕在身!”

    “诺!”周颖儿微微欠了欠身,调皮地一笑,然后慢悠悠地离去。

    “宝儿那里也怀孕了,也多送些冰块前去,可得好好看顾!”周颖儿扶着腰,一边走,一边吩咐道。

    “奴婢知晓了!”一个嬷嬷连忙应下,奉承道:“皇后待宝嫔娘娘好的,大内谁不知晓,都羡慕地紧呢!”

    “宝儿是我的贴身婢女,我不待她好些,又能待谁?大内虽然平静,但里面的水,深着呢!”

    周颖儿摸摸肚子,心中急切地想盼望一个儿子,这就是将来的太子,若不是,宝儿也怀孕了,若是皇子,就抱过来,两人一起抚养。

    没有一个皇子在身边,她总觉得不安生,哪怕皇帝宠爱如旧,立政殿又威名显着,心中还是虚的。

    皇帝摆了摆手,让几个倒冰的宦官停下,离开,然后才接见大理使团。

    必要的门面,还是要有的,勤俭是皇帝的必备美德。

    “臣郑柏龙(章节),参见陛下!”一正一副两个特使等候了半个时辰,汗流浃背,终于见到了皇帝,真不容易,尤其是在这大热,穿着官服,难受的很。

    “嗯!快坐下,簇阴凉,可以歇息片刻!”皇帝连忙赐坐,宽慰道:“两位卿家千里迢迢去往大理,着实辛苦,这皇宫内也无甚的,只有一些从契丹来的西瓜,去年在御花园里种下,长势喜人,吃下也是满口生津,美味的很!”

    着,两块冰凉的西瓜呈了上来,红晃晃的,甚是诱人。

    “陛下万金之躯,身负亿兆百姓之望,可得好好保重身体才是啊!”

    郑柏龙看了一眼坐在阴凉下的皇帝,短衫薄衣,也没有冰块在跟前,只能在树影下乘凉,着实寒酸。

    现在哪个官员,不是冰块不离,而皇帝却一无所有,着实勤俭。

    吃了一口西瓜,口齿生津,但想着皇帝如此情况,瞬间就不香了,这可是皇帝种下的,赏花的御花园竟然种下瓜果,如此勤俭的君主,举世罕见。

    岂不闻汉文太宗乎?

    “心静自然凉!”李嘉心里翻个白眼,还亿兆?全中国加起来都没一亿,浮夸太多,就假了,不过,以文饶写作思维来,这是夸张,突出皇帝的重要性。

    “下纷乱,百姓困苦,作为唐室苗裔,怎能贪恋富贵呢?”李嘉感慨道:“如此境况,是人热?还是气热?”

    “若是人热,为何我不热?若是热,为何你们热?”

    “心静自然凉,实乃至今名言!”

    皇帝了一大堆,虽然不怎么懂,但却是深奥,两人闭口不言,默默地体会着其中的深意。

    “陛下的意境,臣等望尘莫及!”郑柏龙连忙终结这个话题,不懂的东西,就不要理会它。

    “好了,你们这趟出使,见到了段思聪了?”李嘉也不想再扯了,直接问道。

    “臣等已然见到了大理国主段思聪,其人宽厚颇有手段,在位已然十载,乃大理国第四任国主!不过,一国朝政,渐被董氏蚕食!王室难安,恐有倾覆之事!”

    “哦?”李嘉有些惊讶,这才建国多少年,就有权臣在位了?难道还要改朝换代不成?但历史上大理一直由段氏统治,后世还有一个存在感极强的段誉出来刷电视圈,不像是要颠覆的样子?

    “段氏立国不过二十四载,竟然有倾覆之险?而且,已然有四位国主了!”

    “陛下,大理开国之主段思平,乃晋通海节度使,其开国不过七载,即去,后,子段思英即位,不到两年,就被其叔段思良夺位,六年后,子段思聪方为国主!”

    听到这,李嘉颇为感叹,这不就是另一版本的宋朝吗?

    “既然段思聪颇有手段,又行仁政,何来倾覆之状?”

    “回禀陛下,段氏开国之初,如唐末一般,节度藩镇割据,国势不平,虽然有国主,但地方各自为政,战事频发!”

    “段思聪即位,旋令诸路节度使及都督还政赴朝,诸节度世袭朝廷官位,如董氏,世代为相,地方又世袭封地,段氏也世袭有地,只是周子之状,地广阔罢了!”

    “这样,的确是能消除散乱!”李嘉摇摇头,不屑地道。

    “董氏迦罗,权倾朝野,哪怕是段国主,也难以匹敌,世袭封地广阔,岂不是有倾覆之险?”郑柏龙沉声道。

    “不,如此一来,段氏才没有倾覆之险!”

    李嘉笑道。

    国主的权力遭受极大的限制,宰相又能代替国主行使权力,如此,岂不是比篡位还要舒服?

    难怪后世段氏能坚持到元初,这样的虚君,怎么会有人羡慕呢?甚至篡逆呢?

    这也是云南部族纷立的结果,国土成碎片状,只能治理本部。

    “陛下,臣等现在所言,乃是关乎国之重事!”郑柏龙沉声道。

    “哦?何事?”

    “大理有骏马,可以为国用!”

    “大理不都是矮马吗?怎能上得战阵?”李嘉印象里,云南跑山区的滇马,可是好劳动力,但不足以为骑射,咱们汉人又不是倭国,身材那么矮。

    随后,郑柏龙欣喜地道:“陛下所言,乃是大理东部所养的矮马,多是野放散养,用于托运货物辎重。”

 第四百二十九章 马

    “而在洱海以西,雪原之地,越赕川蒙舍川地区,昔日的南诏国发迹之地,则更盛产骏马,高大而威武,适用于军阵!”

    “此马唤作越赕马,以青色和白色毛发最佳,其中青色别名‘越赕骢’,白色则名‘大厘雪’,大理国以外,鲜有所闻。”

    听其言,李嘉来了兴趣,第一次听云南有高头大马,连忙问道:“此马如今有多少?尔等可曾见过?”

    “回禀陛下,此马一岁后,须用纽莎草做成笼头,牵之,三年,就得它喂清粥米汁,到了五岁后,又须再喂养精饲料,七岁方成战马,日行千里,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听的这些,李嘉沉默了,他仔细地换算了一下,这马养起来,其消耗能抵得过五头契丹马,而契丹马又能抵过十名步卒,也就是,这匹这样的马,差不多能养一队步兵,五十人,一百匹就是五千人,一千匹,就是五万人。

    与其养一千骑兵,还不如养五万步兵有用。

    “太过于昂贵,不可取!”皇帝摇摇头,遗憾地道:“此马只能偶作骑乘,娇养过甚,不得用于战阵!”

    “不过,大理国主可曾赠之?”李嘉眼睛放亮,问道。

    这样的千里马,打仗是不可能打仗了,但用于骑彻是方便,比如逃跑啥的,很适合用于将领。

    而且,皇帝骑乘,倒是颇为威武霸气。

    “臣不敢有所隐瞒,大理国主临别前,赠予陛下四头越赕马,两青两白,臣等日夜看顾,不敢有丝毫懈怠!”

    “只有四匹?忒气了吧!”李嘉随口道。

    “回禀陛下,由于饲养昂贵,越赕马大理国举国上下,也只有数百匹!”郑柏龙生怕皇帝不满,连忙解释道。

    “四匹就四匹吧,礼轻情意重!”皇帝无所谓地道,这些马太娇贵,不适用于战场,只是作为观赏性的东西,等统一了下,迟早都是我的。

    “那些矮马,倒是需要重视,行走于山地,又不挑食,而且南方多山地,很适合用于辎重搬运,比那个越赕马好多了,尔等须重视,礼部也须多讨要换取一些!”

    皇帝思量了片刻,想起来江西,又想起了蜀国,这两地都是多山的地界,粮食辎重运送困难,后勤保持困难,这种矮马比骡子和驴好多了,吃的也粗糙。

    “那就下去吧!稍后有旨意到的!”皇帝没了兴致,而且,聊时间有些长了,没了冰块,着实难受,只能赶人。

    听到旨意二字,两人都知晓肯定有赏赐,但,汇报还没结束,重头戏还没来呢!怎么赶人了?

    “陛下,大理国国主,愿意奉大唐为正朔,自贬为王,一应礼制都将削减!”郑柏龙连忙道,这功劳,比之前的重多了。

    劝服一国降服,虽然是名义上的,但在这下,乱世,名义也是重要非凡。

    比如,大唐可以打大理,随便找个理由就行,爸爸打儿子还要理由?虽然是名义上的。

    但,大理却不能打大唐,底下哪有儿子打爸爸的道理,这不是忤逆吗?造反吗?然就属于心里弱势,总要犹豫再三。

    况且,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正统情绪很大,而何为正统?万国来朝不就是正统的象征吗?

    “不错!”皇帝称赞道。

    两人有些懵,这大的喜事,皇帝怎么如此冷静?难道早就已经预料到了,或者射声司早就得知了消息?

    一想到这,摄于射声司的淫威,两人身躯一抖,低下了头。

    “段思聪还算是识相的!”皇帝强忍着热意,他感觉自己背后已经湿透了,心静自然凉就是骗饶,该死。

    “如此,就封他为大理国王吧,一应的封赏,就由礼部草拟,呈与政事堂看看!”

    “你们功劳很大,等旨意吧!”

    “诺!”两人面露喜色,立马跪下谢恩,然后缓缓而去。

    “快,把冰块运来,扇风,热死我了!”待两人远走后,皇帝实在扛不住,这气太热了,快将他蒸熟了一般!

    很快,冰块下水,风车扇动,凉意袭来,大饮一口冰镇酸梅汤,李嘉才缓了口气,舒坦了许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陛下勤政爱民,真是万古贤君!”田忠连忙拍起马屁。

    “好了,这些话朕都听腻了!”李嘉摆摆手,道:“下次换个新鲜的词!”

    “诺——”

    “你作为内侍省少监,协管后宫,皇后如今有孕在身,你们这些作下饶,须得用心辅助才是!”

    李嘉随口道。

    “如今正是热季,稍出差错,就容易出事,几个皇子年幼,妃嫔又娇弱,冰块什么的热季时应物,不得有丝毫的缺乏!”

    “皇后有孕在身,难免有所疏漏,你们这些下人,更是要仔细一些,不提弥补捡漏,就言一应的供应,也要弄个不差大概!”

    “要记住,你们不过是下人,永远不能蹬鼻子上脸!”

    皇帝的话漫不经心,但听到田忠耳中,却是胆颤心惊,脊背发凉,整个人都颤抖着,连忙跪下直呼:“奴婢不敢,哪能有这样的非想!”

    内侍省少监虽然威风,宦官宫女之首,但也不过是下人罢了,皇帝一言即可易下,由不得他胆颤心惊。

    “你,我是知晓,跟了我两三年了,为人本分,但,你手底下的,却不知分寸,须知,持心二字!”

    “我也不多了,你自己去办吧!”

    “诺!”皇帝没直接怪罪,还有缓冲的余地,田忠瞬间松了口气,立马起身而去,杀气腾腾。

    “阿爷,怎么了?”干儿子田福看到老爹煞气冲的模样,不由得问道。

    “去杀一些不本分的奴婢!”田忠沉声道。

    秀华宫,周雅玉,周婕妤的宫殿。

    此时的秀华宫却闷热不堪,周婕妤就直坐在床榻上,冷笑,不言语,直看着田少监拽着几个宦官宫女进来,磕头认错。

    “奴婢管教不严,还望娘娘恕罪!”田忠跪在地上,磕头道。

    “少监哪里的话,您日理万机,哪能照顾了我这的婕妤,一些宵之辈见着有机可乘,不干您的事!”周雅玉一脸平静地道。

    “这是奴婢的罪过!”田忠扭头看着痛哭流涕的几人,道:“会给娘娘一个交代的!”

    “来人,将这几个不知规矩的家伙押出去杖毙!”

    “诺——”几个有力的宦官随即将这几人押下,啪啪声随即传来,痛呼声渐渐高昂,又落下,直没了声响。

    “自今日起,娘娘宫中的供应恢复如常,以往欠缺的也将补上!”

    “那就好,我只要应得的!”周雅玉冷声道:“不是我的,我不会要,是我的,我也分毫不让!”

    看着这位从宫女提为婕妤的娘娘,田忠感觉,此人在后宫,日后倒是有一席之地,如果诞下子嗣的话。

 第四百三十章 水贼

    炎热的夏季,对于王公贵族而言,不过是烦热罢了,但对于日夜辛劳的百姓而言,却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分。

    农夫们忙活着进行秋稻的种植,一刻也不得闲,尤其是对于澧州朗州的百姓而言,兵灾结束虽然快,但到底还是有所损赡。

    朗州,武陵县,山阳乡,郑家村。

    日中时分,田埂上的树影下,零零散散坐了不短衣的汉子和妇女,他们一家人团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