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198部分

大唐再起-第198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国库何时,才可积攒一战之力?”

    面对几位相公,赵匡胤沉声问道。

    “回禀陛下,今年秋收,朝廷才能缓口气,明年夏收,应能有所存粮!”范质楞了一下,咬了咬牙,道。

    “好,明年,必有一战!”赵匡胤狠声道。

    几位相公走后,赵匡胤独留下赵普。

    “陛下想战于湖南?”

 第四百四十四章 无题

    “陛下可想战于湖南?”

    赵普直接问道。

    “不,我并不想战湖南!”赵匡胤微微一笑,黑脸上泛其光泽,轻蔑地道:“伪国虽然势如破竹,但,不外乎南平湖南孱弱罢了,两地之民,不及江南半数,夺之无用!也无甚钱粮!”

    “其不过地利,顺江而下,直入金陵罢了!”

    “更何况,我中原之兵,不擅长水战,船只不丰,更不习南方之俗,若夺下江陵湖南,也守不住,迟早也会被其收复,何苦来哉?”

    赵普听到这话,心中瞬间一动,脸上泛起笑意,他也跟随着走了两步,平静地道:“陛下真是明见万里,臣佩服!”

    “哈哈哈!”赵匡胤大笑,指着赵普道:“则之,你可真是难得夸赞一回,咱心里舒服多了!”

    “不过,若是我所料不错的话,你也并非想让我征战江陵吧!”

    “陛下所言不错,我之所想,与陛下所想一般无二!”赵普自信又轻蔑地道:“南兵孱弱(戚家军有话),世所见闻,再多,再厉害,哪能敌得过中原!”

    “再者,南方文人粗鄙,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不及中原万一。”

    “咱们大宋初立,稳固自身为要,如今国家残破,若是再想国战,其国,须得仔细思虑才是!”

    “巴蜀?”赵匡胤笑道。

    “不错,正是巴蜀!”赵普淡淡一笑,热烈地道:“湖南瘴气之地,岭南偏僻,丈夫早夭,哪能及得上帝王之资的巴蜀?”

    “孟氏治蜀数十年,物产丰阜,户籍百万,听闻其府库,已然充盈多年,硕鼠丛生,依臣之见,蜀之国,能抵整个江南!”

    “以蜀之财,可充盈国库,从而顺江而下,席卷南方,一统下!”

    “你我所见略同!”赵匡胤挺着大肚子,道:“朝廷兵马充沛,唯独府库贫瘠,若是有了蜀国之财,统一下,定然迅速!所以,明年,第一丈,就是定在蜀国,就食于敌,听闻,这蜀主的便桶,都是镶嵌着珠宝,不知是真是假?”

    “陛下英明!”赵普兴奋地道:“蜀主豪奢无度,正是亡国之音,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意在宋,定能一战而定蜀地。”

    “意?意啊!”赵匡胤看着晴朗的空,以及那颗硕大的太阳,不由得笑了起来,很是畅快。

    还是读书人好,知道意,那群武夫,一个个目中无人,横行霸道,只晓得欺软怕硬,兵强马壮者王之,多么可怕的一句词,完全颠破了传统,不可取,绝对不可取。

    等夺了蜀地,争取十年内,就完成统一下的大任,郭荣,你的毕生目标,将由我来实现。

    想到郭荣,赵匡胤突然有些心虚,他又想起来郭荣的几个儿子,尤其是后主郭宗训,其虽然年幼,但却极其可怕。

    现在不行,操之过急,容易适得其反,过些时日,再过些时日再……

    …………

    禁军在广州城外驻扎,除非休沐日,一般都被锁在军营中,被认真地操练,不得停歇。

    两三万禁军,被分成了三座大营,其中,左右巨象军自成一营,几百头大象,身躯庞大,着实需要大一点的地方。

    皇帝其实一直想将巨象军撤销,这东西就是外强中干,只有那些不读史书的蛮子那里行得通,只要稍稍读点书,就能破了这些庞然大物,看起来着实鸡肋。

    但,这几百头大象,也不能轻易地抛弃啊!这要是入了山林,不知道要毁多少农田村寨,也不知要死掉多少。

    所以,就这么将就着养着吧,吓吓那些蛮寮们也是不错的。

    其实,李嘉也想让这群大象当做辎重兵,进行运货,这庞然大物虽然吃的多,但阅也多,哪怕吃三运一,也是不亏的。

    而且在南方,这样的庞然大物,非常适合来开山铺路,荆棘树丛,对于大象来太简单了。

    扯远了,反正李嘉这次迁都长沙,这群大象们就是辎重兵,进行运货。

    其他的禁军,则分成两个军营,分别处于广州城东西两门外,距离广州城,不过三里路,广州卫还在进行筛选。

    “呸,老子想去长沙,足足多了三百钱哩!”

    军营的食堂外,辎重营已经升起炊烟,饭菜已然准备大半,吃饭,是军营中最重要的事,不需要催促。

    一名五大三粗的士兵,端着自己的大陶碗,大声道:“这三百钱,去城里,能找一个最俊的姐,战他娘的三百回合哩!多痛快!”

    “嘿,我不想去长沙,那里是北方,北方人都没脑子!”他的同伴摇摇头,道。

    “你子,占揍是不?”

    “呸,老子削死你!”

    禁军中,纯粹的岭南人很少,光是个子要求,就筛掉大半,所以,祖籍在北方,自认为北饶禁军有很多。

    “嗯?”这时一位挂着黄绸的宪兵路过,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北上长沙,可是要去打仗的,与中原打,与别国的,哪里有待在岭南舒坦,钱虽然不多,但安生啊!”同伴声道。

    “咱不稀罕那安生,咱就是想要钱,想要娘们,有仗打就更好了,有赏钱拿,土地拿,要是成为爵爷,那就更好了!”大汉瓮声道,拍了拍胸脯,眼眸中满是期望。

    其余的单身汉也连连点头,对于战功的渴望,战胜了对于安稳生活的期望,还是铜钱和战功舒服。

    “下一个——”着话,前方传来了伙夫的叫喊声。

    “怎么那么香咧!”大汉嗅了嗅鼻子,大声问道。

    “是哩,香的很,菜还是这些,就是更香了!”其他人也点点头,满是疑惑。

    “嘿,你们有福了!”伙夫也不怕这些禁军,他是辎重营的,也是禁军的一份子,道:“这些菜,虽然还是老样子,但却是经过豆油炒过的,香的很,好吃的很!”

    “给我尝尝!”大汉将自己脸盆大的陶瓷伸过去。

    “好,再加点饭,再加点!”足足加了十来勺饭,大汉才满足地点点头,道:“这些饭,才刚刚让我吃饱!”

    端着陶瓮,大汉喜滋滋地吃着。

    ps:月末了,票票不用再留了吧

 第四百四十五章 头重脚轻

    捧着一大瓮饭菜,一股扑鼻的香味让他满口生津,大汉迫不及待地吃食起来,极为欢喜。

    “嗯?怎么这饭菜吃着那么香,滑腻腻,这是什么滋味?”第一次在菜中加了豆油,大汉感觉有些不适应,但却非常好吃,一口又一口都划进了肚子。

    不到片刻功夫,他的肚子就鼓囊囊的,站起,整个人都舒坦了,甚至,有吃撑的感觉。

    “怎么可能?在这平时,顶多是八分饱的,怎么会吃撑呢?”大汉满脸诧异,明明饭菜一样多,肚子竟然有点撑到感觉,下午可是要进行训练的,撑着肚子,该怎么训练?

    “嘿,周全,你子怎么吃那么多?下午训练找骂吗?”这时,接过手下打开的饭,队正看着其挺着圆鼓鼓肚子,不由得皱起眉头。

    “我也不知道,就是平时的饭量!”周全摸了摸脑袋,也是疑惑。

    “哼,军士守则强调了多少次,只能吃八分饱,绝对不能吃撑,看来你是忘了,回去把守则抄写十遍!”队正呵斥道。

    “这可是一万字!!”

    “嗯?”

    “诺!”周全一脸委屈的低头应下,在吃饭这行,他还真的没出过错,这陶瓮都是按照量定做的,这些时日从未出错,今倒是邪门了。

    “不过,今的饭菜,还真是好吃!”舔了舔嘴唇,似乎还残余了香味。

    “今的饭菜太香了!”

    “比以往的都好吃!”

    另一边,同样刚吃食的兵卒们,也同样挺着肚子,一脸享受的模样。

    “这是怎么回事?”队正一脸的疑惑,“饭菜不都是一样吗?也没听换了大厨,怎么就吃的那么多,不知节制?”

    “这饭菜与往日一般,只是今日却饱了,真是奇怪了!”有人出声道。

    “嗯?绝不可能!”队正果断的道:“这世道,怎么会有如此离奇的事,肯定是你们贪多了!”

    随后,他看了一眼香气四溢的饭菜,道:“如此美味,贪多也是正常的!”

    “我就吃这些,绝对不会撑肚子!”

    着,队正拾起筷子,快速地吃食起来,味道的确不错。

    好吃……

    真好吃!

    片刻后,他就将一大碗饭菜吃了个干净,这时,饱腹感瞬间传来,他大吃一惊。

    饭菜未变多少,但肚子却更饱了。

    如此,难道有什么邪法不成?

    想到这里,队正立马起身,扶着腰,吃撑的感觉,真好。

    很快,他就见到都头营正,反映问题,之后,又到了指挥使这里,将这古怪的情况述。

    “没有什么邪法,只是在饭菜里加了些豆油,更香,更饱腹了!”

    听到这,指挥使哭笑不得,他道:“这豆油,可宝贵的很,稍稍添加一些,少一两成饭,也能让将士们吃饱,这要是行军打仗,可了不得!”

    “如今提早吃吃,让将士们做个准备!你们就不要担忧了!”

    随着豆油的应用,禁军的粮食,日益减少,虽然不起眼,但半个月下来,三万禁军,减少了近千石的粮食,而消耗的豆油,也不过是数石罢了。

    很快,辎重营就将这样的喜讯,反映到了户部,户部又按照惯例反映到军机处,皇帝自然就知晓了。

    “既然豆油见效,那么对于咱们日后的行军而言,可得减轻不少的压力!”

    皇帝淡淡地道:“平日里看不出,到了战时,省下来的运量,可得有不少!而且,吃了豆油,将士们力气就更大了,好处多多!”

    “陛下圣明!”王宁拜服,对于皇帝的奇思妙想,简直是佩服地五体投地,他自就没听过豆油,更不曾吃过,但能花费最的代价,填报将士的肚子,真可谓是厉害之至。

    “迁都一事,刻不容缓!”享受了一会儿崇拜的眼神后,李嘉开口道:“而禁军,则是重中之重,之前不是要分出岭东卫和广州卫吗?军机处要会和五军都督府,尽快的进行安排裁撤,我只要求一点,去往长沙的将士,必须是最精锐的!”

    “岭南,已然成了腹心之地。”

    “臣已经与都督府商议了数日,分军之事,即日将进行,只是北上的禁军薪酬多了三百钱,许多留守岭南的将士们,都有些不满!”

    王宁负责军机处,军队战争之事,都由他进行协调,平日里无事,一旦发生战争,改革等,就由军机处承办,哪怕是户部,也需要听从调遣。

    所以,对于动摇军心的事情,他一向很谨慎。

    “不用在意!”皇帝摇摇头,看着窗外炙热的太阳,随口道:“本来想去长沙再与你的,如今,我就直接了吧!”

    “前唐时,地方设节度使防御使,守护地方,但兵为将有,官兵往往却成了私兵,朝廷的钱粮,都让他们邀买人心去了!所以,朝廷没落,虽是安史黄朱之力,但,终究还是兵制出了问题。”

    “我立军时,分司法惩戒之权为宪兵司,分粮饷辎重之权为辎重营,但,日久长,兵只知将而不知朝廷的局面,仍会生成!”

    “所以,我意,禁军分两部,为地方驻军与中央禁军,高中央而低地方,从而让精兵强将,皆会于中央,如此,就是强干弱枝之策!提高三百钱,只是一部分罢了!”

    听到这话,王宁思虑了片刻,道:“陛下此法,倒也不失为良策!”

    “只怕禁军皆恋中央而轻地方,恐有头重脚轻之患!”

    “地方可来中央,中央不可去地方吗?”皇帝道:“与文官一般,中央去往地方,惯例是要提一级的。”

    “京城繁华,人皆恋之,所以,可设一规矩,不经地方,不进都督府。”

    “那些对前途有所希冀的将校,哪敢不去地方?而且,也能削弱地方实力,加上朝廷的权威。”

    五军都督府掌管镇兵禁兵操练,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负责军队的日常运行,而且,直接领导宪兵司。

    兵部则管理后勤钱粮,招募,以及百人以上的军队调动权,拿捏要害,却无法直接管理军队。

 第四百四十六章 掌控

    书房外,茂盛的大树上,不知栖息了多少蝉虫,蝉鸣声贯彻整个夏,本来烦热的气,更显得炙热难当。

    在田忠的指挥下,宦官们拿着杆子,不断地粘蝉虫,从而减少对皇帝的干扰。

    整个皇宫都是这般,蝉鸣声让人睡不着午觉,干扰清梦,不那些怀孕的,就言那些皇子们,可得打扰他们睡眠。

    皇帝也阻止不了,也不想阻止,油炸蝉虫不香吗?这要是裹上面包糠,隔壁孩都馋哭。

    对于禁军,已然有了分权制衡,并不会出现赵匡胤那种黄袍加身的场景。

    当然,随着赵匡胤登基称帝,李嘉对于军队又看紧了几分,整个五军都督,前中,后,左右,五个都督,都没有设置,只是都督同知进行管理,同知下,又有佥事等卑官,他们才是五军都督的主要组成部分。

    五军都督的都督,将会被安置老臣,武官的顶层,目前而言,整个大唐还没有适合的。

    “除了禁军有地方中央之分外,我欲重设地方军队,维护地方安稳。”

    皇帝淡淡地道,这个乱世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军队,所以,改革一向是军队的惯例。

    对此,王宁倒是不吃惊,皇帝的想法,总是有许多。

    南汉之前的军队,中央是禁军,地方则是镇兵团练兵,街兵,以及土兵。

    镇兵,顾名思义就是藩镇的兵马,基本上就在边疆重地,自中宗刘晟继位屠戮诸弟后,节度使就再也没上位过,镇兵基本上属于朝廷。

    左右街兵,与团练兵一样,都是地方组织的兵马,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