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222部分

大唐再起-第222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守,请与我说实话,可有养寇自重之想?飞鸟尽、良弓藏之念?”陈乔放下酒杯,轻声又颇为随意地问道,眼眸中,一片明亮。

    “咱不是那样的人。”林仁肇闻言,心里立马就传不爽快了,沉声道,声音不自觉的放大了:“些许水贼,某绝不做此事。”

    “那就好。”陈乔笑着说道,气氛瞬间又轻松下来,他吃着菜,说道:“这长途跋涉,可没有这样的好菜吃。”

    “陈翰林,请——”林仁肇自顾自地饮了一杯酒,心中还不痛快,直接说道:

    “某真不是推脱,这鄱阳湖的水贼,的确有许多蹊跷之处。”

    “哦?请讲。”陈乔这才一脸正色的说道。

    “某已经将禁运粮食入鄱阳湖,所有的衙门都开始禁锢,可以说,明面上,这一个多月以来,一粒粮食都没有进鄱阳湖,但,这锦帆贼却神通广大,毫无缺粮的忧患,反而不断地收拢水贼,已经成一统鄱阳湖之势。”

    林仁肇不由得说道,目光越来越凌厉:“也就是说,这锦帆贼背后,有一股大势力,可以运送粮食入鄱阳湖,甚至,这股势力勾结地方,偷偷地运送粮食,从而将其供养。”

    “具探子来报,这些锦帆贼兵械不缺,而且,基本上都在用军法练兵,何其猖狂?”

    “有怀疑的势力吗?”陈乔眼睛一眯,心中瞬间重视起来。

    “末将怀疑,很可能是伪国的人。”林仁肇郑重地说道,然后起身,又拿来了这张邸报,说道:“这几个月,伪国的邸报,正大肆的传阅,屡禁不止,江西数州之地,已然都有,防不胜防,其中,大部分都是诋毁朝廷的消息。”

    “您不知晓,随着邸报流传的越广,这人心越发的躁动,尤其是前些时日漳、泉、汀、建、剑五州之地尽失,百姓更是惶恐不安。”

    “哼!”陈乔看了一眼这邸报,然后冷声说道:“这皇甫继勋,一下子失去两万大军,这人心怎能不惶恐?虔州虽然目前不曾有失,但想来已然时日不多了。”

    “待伪国沿赣水而下,整个江西,就危险了……”

    陈乔毫不顾忌地说道:“正是有这些无能之将,常败将军,所以,大唐国势日趋败坏,朝堂之上,更是不用多言……”

    作为地方将领,面对这些诋毁朝堂的言语,林仁肇颇有些尴尬,这些将门和文官的事,他着实插不了手。

    “皇甫将军之事,原本在末将以及各州县的封锁下,自是不会流传开来。但,这邸报刊发,将其叙述的十分详尽,仿若亲眼目睹一般。”

    林仁肇颇为无奈地说道:“末将本是不信的,待之后派人打探消息,与其所言一般无二……”

    “某此次前来,也是为了此事。”

    陈乔鄙视地说道:“这皇甫继勋,失陷两万大军,极其无能,朝廷震动,虽然是将门之后,但着实难以洗刷罪责。”

    “所以,朝廷需要一个干将,收复失地,恢复咱们大唐的名誉。”

    “天使所言的干将,就是末将?”林仁肇有些讶异,但又觉得理所当然。

    作为降将,他从来没领导过神卫军,这是朝廷直接管辖的,他只能带着一些地方军队。

    但,作为南都留守,他的职位是极高的,而且,又深受皇帝信赖,带兵打仗又是正常。

    “没错。”陈乔点头,说道:“原本以为你养寇自重,纵容水贼,但若是你所言不错的话,这水贼来头不小,恐怕就是伪国的手笔,剿灭是极为不易的。”

    “所以,此次我带来了朝廷的圣旨,若是发觉你真的在养寇自重,那么哪怕是朝廷的意思,我也会带着圣旨回去,不让你带兵。”

    这番话说的,让林仁肇颇为感叹,心中升起一阵阵的敬佩之情,不由得说道:“若是朝廷尽是陈君,大唐又怎能不统一天下?”

    “这次,朝廷上下,乃至于陛下,都难以容忍伪国的侮辱,决定将洪都的五万大军,并金陵的两万神卫军,一起交由你统帅,甚至做出了将江西近半的夏税,全部充任军饷。”

    陈乔摇摇头,郑重其事地说道:“只有一件要求,必定收复失地,一扫我大唐的屈辱。”

    “若是有余力,还可夺得岭南,大涨国威。”

 第五百章无言

    在皇甫继勋书信金陵,述说因有人泄露军情,从而导致全军被袭击,自己临危不惧,带领兵卒们不断地冲杀出一条血路,杀敌无数,精疲力竭,这才到达虔州城,为神卫军保存了些许力量。

    这番话,再加上许多将领的联名,其实金陵那边已经相信了,再加上将门势力的发言,朝廷很快就决定不追究其责任,只是要求其守护好虔州城。

    甚至,在这群老将门的影响下,朝廷还准备再派遣军队,让他对阵伪国。

    只是,皇甫继勋百密一疏,他万万想不到,在他战败后的第二天,长沙府就紧急加印了上万张邸报,大部分分发到江西,甚至到金陵去,打击敌方士气。

    于是,这场败战的底细,已经被完全泄露,金陵的相公们气恼不已,连忙派人追回信使,而对于这种可耻的将领,杀之心都有了。

    公然欺骗朝廷,欺骗他们这些为国劳心劳力的宰相,简直是罪恶滔天。

    可是,将门的势力实在太大,地方、中央的军队中,盘根结错,密密麻麻,斩杀的指令,还是没有发出去。

    李煜本来是愤慨的,但性子软,被人吹吹风,为了巩固统治,就只能选择从轻发落,捏着鼻子认可皇甫继勋的说法。

    免职,禁锢三年。

    这是讨论一个时辰后,朝堂上达成的共识,也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认可的结果。

    而,连寄予厚望的皇甫继勋的都失败了,还有谁能担任这项重任呢?

    将门子弟?不行,皇甫继勋太恶劣了,作为坏榜样,他说明了没有经过锻炼的将二代,完全不适合对战敌国,还是帮忙皇帝掌握军队吧。

    剩下的能够得到皇帝信任,并且具有能力的将领,只有一个人——林仁肇。

    作为南都留守,奉皇帝之命在洪州练兵数万,任劳任怨,而且,作为降将,他在军队中并没有根基,很让人放心。

    这次损失太大,可以说,这几年的养精蓄锐,已经损失近半了。

    后周南下三次,江北十四州的兵将全军覆没,加上部分神卫军,可以说,后周郭荣,已经把南唐打断了骨头。

    这些年来,南唐表面上很恭敬,实际上一直在偷偷摸摸的练兵,养精蓄锐,但仍旧没有达到数年前水平。

    毕竟兵卒易得,老兵难求,能战的,敢死的,几乎都没了,神卫军更是伤筋动骨。

    如今又是两万精锐损失。这两年修养,神卫军总数恢复到了十万,但实际上的战斗力却打个问号了,丧失两万精锐,不可谓不大。

    “这次,定要一举平定伪国,洗刷耻辱。”李煜一锤定音,决定让林仁肇,这个行动派,去统帅他的神卫军,夺得岭南,收复失地,从而振兴国势。

    而且,派任陈乔担任监军。

    南唐朝廷,如今就是个四面漏风的破房子,不只是中原能够轻易得到他的消息,射声司如今只要耗费这些钱财,也能得到这样的军机情报。

    可以说,建国只有几十年的南唐,重文轻武,看起来是个中年大汉,其实已经是外强中干,里外透风,尤其是失去江北十四州后,再无进取心,只能苟延残喘。

    只要是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知晓守江必守淮的道理,没有了淮南,南唐就只能任人宰割,大部分人都想离开这艘破船,重新寻到一处好船。

    所以,走漏风声,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很快李嘉就知晓了金陵的举动,不由得大喜过望,说道:“事成矣!”

    随即,他又派人传信给黄阳、陈兵二人,让他们依计行事,且好好守着城池,不能轻易地失去。

    而洞庭湖水师,早已经蓄势待发,许多船坞一刻不停地修建船只,每天都有新船下水,试航,洞庭湖的船只,已然超过了千只,除了能搭载万人水师之外,还能搭载至少三万人的军队,以及物资。

    江陵城附近的船只,不过是表面上的罢了,就是为了迷糊中原和南唐方面。

    “再等一些时间,再等等,只要禁军入蜀,就可以了。”

    李嘉一边嘀咕着,一边查看了奏折。

    激烈的角逐已然平淡,如今,又到了等待的时候,只要中原有行动,就是南唐的兴灭之时。

    虔州。

    本应该是被围困之城,但就在皇甫将军的别院内,恰恰在这样的地方,清雅幽美的丝竹之声渐渐响起,十数窈窕女郎纷纷起舞,她们面容娇美,衣着颜色鲜亮,款款起舞的姿态、飘逸的衣带,令人着迷。

    皇甫继勋喝着酒,欣赏着美人,痛快至极。

    他想着,自己的这份奏折送到金陵,再加上将门的兄弟们一说和,皇帝和朝廷肯定会信的,到时候官复原职,甚至,再多添一些兵马,就可以将城外的这伙贼人,一举消灭。

    “将军,将军,敌军又攻城了。”

    这时,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一个传令兵跑了进来。

    “怕个甚,咱们虔州城固若金汤,三千精锐之师,怎么可能会被攻克呢?让所有人严防值守,不要错漏了。”

    皇甫继勋欣赏着舞蹈,毫不犹豫地吩咐道。

    诺——

    传令兵无奈地应下。

    城外,唐军又进行了一次攻城,当然,虔州城太低,而且又小,不适合防守,黄阳并没有真切的想要攻下,只是在虚张声势,顺便练兵罢了。

    真正防守的,应该是汀州城。

    鄱阳湖。

    天色已经大亮,天空灰蒙蒙的不见太阳,这是个阴天,地面上仍有薄雾,视线不甚透彻。

    张大个子已经忘了,自己加入这锦帆军到底多久了,但,自从穿上这衣裳,又被训练着,吃喝不愁,已然忘却了时间。

    每天都有鱼吃,隔三差五的,还有猪肉和羊肉吃,盐放的很多,这可比那些财主们日子好过多了。真正防守的,应该是汀州城。

    鄱阳湖。

    天色已经大亮,天空灰蒙蒙的不见太阳,这是个阴天,地面上仍有薄雾,视线不甚透彻。

    张大个子已经忘了,自己加入这锦帆军到底多久了,但,自从穿上这衣裳,又被训练着,吃喝不愁,已然忘却了时间。

    每天都有鱼吃,隔三差五的,还有猪肉和羊肉吃,盐放的很多,这可比那些财主们日子好过多了。

 第五百零一章躁动

    锦帆军,或者说是锦帆贼,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这伙人,肯定要弄一次大的活动,攻城略地,甚至是造反。

    自从成了水贼,就没有几个怕死的,怕死的早就归降了,还会存留在这吗?

    所以,林仁肇走后的消息传来,锦帆贼们瞬间欢呼雀跃,一个个的都以为可以随意地快活劫掠了,天天待在沙洲,早就腻歪了。

    但,高层还是清醒的,时机不对,锦帆贼的目标,也不是为了劫掠,而是为了在关键时机,发出致命一击。

    沸腾的气氛,瞬间被压制下来,无人敢言语。

    锦帆贼,由射声司挑选禁军骨干组织而成,陆陆续续地进行扩张,由数百人,一下子就扩充到了八千人,而不是林仁肇所知道的五千。

    由于是禁军出身,所以这群高层们对于锦帆贼,一向是镇压为主,安抚为辅,铁拳出击,哪个敢放肆?

    严刑峻法之下,松散的锦帆贼迅速成型,开始听从指挥,严守军规。

    遵纪守法在强压下,是可以做到的,但松散而惫懒的天性,是水贼固有的毛病,如果一直用军队的法子来训练,那是事倍功半,自讨苦吃。

    所以,对于水贼的训练,不是阵法,而是对于武器的个人运用,锻炼他们自己的搏击之术。

    枪法,刀法,剑法,棍法,不一而足,再添上一些组合的招数,也算是提高了不少的战斗力。

    当然,这种搏击术,对阵陆地上有章法军队,尤其是官方禁军,不管用,顶多与地方的乡军斗斗。

    自认为锦帆军指挥的邱双德,外号是邱双刀,只因为双刀耍的利索,三五个人近不了身,方脸,浓眉大眼,胡子拉碴,眼眸深邃,看上去就是绿林好汉的模样。

    “咱们锦帆军,没有命令,一个人也不得乱动,谁要是括噪,就给老子吊到杆子上晒一天。”

    邱双刀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混不在意地说道。

    “也不知道这林仁肇啥时候离开,咱待在这那么久了,着实烦闷。”

    另一边,作为锦帆贼副指挥使,李大剑比较单薄,大眼,下巴只有一撮山羊须,担任的是智囊军师的角色,兼顾后勤生产:

    “这些时日,他又加紧了巡逻,咱们的纸和笔,还有鱼啥的,都不容易出去,堆积成山了。”

    “粮食不缺就行了,这些东西,也就是平日的消遣,弥补一些家用。”

    邱双刀随口说道,满不在乎。

    “呸,你可知,咱们这七八千人,还有这几千家属,每日的吃嚼,就要用一百石,一个月就是三千石,这青黄不接的时候,正是粮贵,还有盐,衣物,兵器,朝廷每个月只给了五千贯钱,只够买粮的,若不是咱们有些进项,早就饿死了。”

    李大剑看着其浑不在意的态度,瞬间就恼了,他辛辛苦苦钻营来的生意,容易吗?没有这些,日子能有这般快活?

    “好了,好了!”邱双刀只觉得苍蝇嗡嗡地叫着,不耐烦地说道:“这林仁肇调走南下,去漳泉,就赶紧走,却一直赖着不走,着实可恶。”

    “嘿嘿,人家说不定打着诱饵的计谋,想吊咱们上钩咧!”李大剑冷笑道。

    “哼,整个江西州县,就跟筛子似的,什么消息不知晓?咱们若是真想劫掠,早就去了,还不是鼓励着这些百姓日后也是咱们大唐的,也不能便宜了这群水贼人渣,不然,哼哼!”

    邱双刀咧着嘴,大笑道:“可怜他林仁肇,聪明一世,却没有想到,他的一切计谋,就在咱们的洞察之下,徒作无用功。”

    “就这样待着吧,等朝廷的消息。”

    …………

    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