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253部分

大唐再起-第253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甩了甩手,高彦俦无奈地选择退下,蜀主虽然落魄,但也轮不到他来做决定,毕竟,他只是个武夫罢了。

    刚出宫门,扭头就碰到一个戴璞头,着官袍的老人,步履蹒跚,夔州的石阶,还是太多了些。

    “相公——”高彦俦连忙低头,过去搀扶。

    “老了老了!”李昊苦笑道,“这夔州,比不上成都,还是成都好啊!”

    “还是成都好!”高彦俦点点头,应下。

    搀扶上阶后,他就直接选择离开了。

    他与李昊不是同路人,他是主战派,而李昊,则是主降派。

    “想必,他此时面见陛下,也是为了劝降吧!”冷哼一声,高彦俦摇摇头,无奈的离去。

    这边,潘崇彻带着自己的万人八旗,浩浩荡荡地来到金陵坐船,然后逆流而上,险峻坎坷,终于来到了夔州城。

    迎接他的礼仪很高。

    皇帝孟昶,加上宰相李昊,以及一众高官重臣,基本上,忠诚于孟昶的官吏都到了。

    哪怕如此,大大小小的加在一起,也不过是两百余人。

    要知道,在成都时,四十八州,238县,官吏数以万计,上朝的,哪次不是成百上千,县令刺史都不配上朝。

    但,现在,县令也捞到了位置,小小的指挥使,也能与宰相皇帝们一起说话。

    看着这些人,孟昶不禁悲从中来。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啊!

    “将军大名鼎鼎,早已经轰传天下,今日得见真是欣喜!”孟昶笑着说道。

    面对外臣,孟昶收敛起悲哀,笑着说道。

    “宋国卑鄙,吾国上下皆愤慨不已,贵我两国又属盟友,焉有不助之理?”潘崇彻慷慨地说道,环顾一周,他颇为自信:

    “久闻中原禁军名号,某早就想与之一战,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将军真是义勇双全,满饮此杯!”孟昶很高兴。

    “不知将军有何要求?尽管提,只要我能满足的,一一奉上!”

 第五百七十章自荐

    “外臣别无所求!”潘崇彻不假思索地说道:

    “只求攻伐宋军时,贵我两军统一指挥,亦或者说,统军之权在于某手!”

    此话一出,众人皆默然。

    孟昶的话很好理解,外军来帮忙,肯定是需要犒劳的,你想要什么都跟我说,无论是金钱还是美人我都给你,只求你好好打仗,用心打仗,不要骚扰百姓。

    但,美女金钱,潘崇彻毫不在乎,他唯一的要求,就是需要军权,也就是说蜀军需要听从他的指挥。

    当然,其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他不放心把后背交给蜀军,蜀军实力不行。

    在座的都是人精,哪里听不出其中的意味,只能沉默不语。

    他们对于蜀军,其实也不认可,实力太差了,十几万人被几万人打败,着实印象太深了。

    内心深处不信蜀军,但也不能把军队交给一个外臣,哪怕他的名声响亮。

    这要是做出啥出格的事,那就糟糕了。

    但又不能直言,要是人家撂担子怎么办?

    “将军此言差矣,贵军只是助剿,岂能指挥我军?大不了,你贵军为主罢了!”高彦俦挺身而出,大声说道。

    在这沉静的场面,显得格外的响亮。

    孟昶投之欣赏的目光。

    见到此人,潘崇彻之前就知晓,他就是高彦俦,知己知彼嘛,他颇为欣赏这样的人,有勇气,但依旧直言道:

    “贵国难道不想驱逐宋贼吗?还是想一辈子待在夔州,毕竟这里山高水远,一时半会,宋军肯定是打不过来的!”

    “将军过了!”李昊一把年纪了,只能出头说道:“复都成都,是我国上下一直努力的,这无须质疑!”

    “那又为甚不同意我请求?”潘崇彻诚恳地说道:“某知晓这要求很是为难,道外臣还是要说,中原禁军,极为凶悍,若是战之,必不能松懈,也不能让它有机可乘,所以,贵我两军定要成一体,方是制胜之道!”

    “况且,外臣奉皇帝之命前来,定然是谋胜而完君命的。”

    这话听起来还是有些道理的,对付宋军还真的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的差池。

    “将军稍待!”孟昶打着圆场,说道:“贵军刚至夔州,正是疲乏之时,出兵不急于这一时,明日再说,今日乃除尘宴,饮酒,饮酒”

    成都。

    “指挥使”面对迎面走来的威武的将军,巡逻的小校们纷纷点头,有些惶恐。

    “怎么神色不对?停下”曹彬点头而过,发觉其脸色不对,呵斥道。

    “你们又去劫掠了?”嗅到他们身上的花粉味,又看到他们衣冠不整,刀把带血,曹彬瞬间皱眉:

    “不是早就声名,不准劫掠了吗?”

    “指挥使,这成都危在旦夕,迟早要破的,还不如在破之前,让兄弟们爽爽!”一个小校畏惧地说道。

    “啪”曹彬将马缰绳放下,抽出鞭子,直接挥舞过去,让其脸上出现一道血印。

    “既然城破在即了,那么我也来打打你们,让我心里爽一爽!”

    曹彬手不停歇,不断地挥舞着,路过的兵卒纷纷侧目,议论纷纷。

    挥舞了十几辫,待其皮开肉绽后,他这才停歇,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今日就饶你们一命,若是下次再遇到,就拿下你们的狗头,当众违反军纪,胆子真大!”

    “诺”几人搀扶着,气喘吁吁地应下,眼眸中满是畏惧。

    “你们也是一样,若是被我看见违反军令,一样伺候!”曹彬淡淡地说道。

    “诺”一旁路过的兵卒们,纷纷打了个寒颤,畏畏缩缩地应下。

    曹彬这才牵着马,继续前行。

    在整个征蜀大军中,曹彬是仅次于三大巨头的实力派,他是禁军兵马使,手底下几千骑兵,可以说是实力雄厚,连王全斌,也得顾及他的面子。

    “哎!”曹彬看着落荒而逃的进军们,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曾经英勇无敌的禁军,入蜀不过几个月的功夫,就全然废了。

    哪里还有之前悍勇无畏的样子,就连区区的乱匪都能打败。

    “我之前还是错了,应该坚持让大军东去,灭了孟昶再!”他颇为懊悔,怎么就没劝下王全斌呢?

    一步步地走着,他越发的急躁,如今这副模样,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当时,就不应该杀蜀兵的,又逼反许多州县,但,不杀,又怎么维持成都?”

    对于宋朝廷而言,曹彬心中颇有些别扭,但识时务者为俊杰,又五代改朝换代太多,他只能习惯。

    当初,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管领禁兵,权势颇重。曹彬不偏不倚,不遇公事从不登门拜访,群居宴会,他也很少参预,因此得到器重。

    建隆二年961年,曹彬从平阳被召回朝,赵匡胤对他说:“往日我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总是疏远我呢?”

    曹彬心中无奈,这事你心里没点逼数吗?我的姑姑是郭威的妃子,我是皇亲国戚啊!好好的皇亲变成了普通大臣,你愿意?

    但,话却不能这样说,他只能叩头谢罪说:“我是周室的近亲,又忝任宫内职务,端正做官,害怕有过失,哪里敢妄自交结呢?”

    但,赵匡胤很喜欢这种诚实的人,于是授其为客省使,与王全斌、郭进率领骑兵攻打北汉的乐平县今山西昔阳,战降敌将王超、侯霸荣等一千八百人,俘获敌人一千多人。

    不久贼将蔚进率领军队来增援,三次作战都打败敌人。

    之前蜀中州县被攻下时,其他诸将都想通过屠城来逞其杀欲,只有曹彬下令收敛部下,所到各地都感悦听命。

    但,进入成都后,所有人都认为蜀国灭亡后了。

    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王全斌等人更是昼夜宴饮,不体恤军士,部下渔夺百姓不停,蜀人深感痛苦。

    曹彬无奈,他劝不了,也无知不了,只能多次请求班师,但王全斌等人不听从。

    最后,困守成都。

    曹彬终于被重视了,他直言道:“为今之计,在于军纪,若不约束,成都内外交困,四万大军,即将倾覆!”

    王全斌无奈之下,选择答应。

    现在,连败乱兵,他着实忍耐不住,他要自荐,领兵出战。

 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兽事

    曹彬的自荐求战,让王全斌陡然一惊。

    目前数万宋军被困成都,连战连败,与朝廷的通信都中断了,这时竟然有人敢求战,也不知是艺高人胆大,还是无知者无畏。

    但王全斌肯定,曹彬肯定不是无知者,这位禁军大将,与崔彦进,王仁赡不同,并不是一个贪婪之辈,在其他禁军大将掳掠成性,身家丰厚之时,这位兵马指挥使依旧节俭躬行,甚至约束部下。

    “将军胆色非凡,着实可敬!”王全斌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准备一边汇报朝廷给自己洗白,一边准备派兵收拾乱局。

    而曹彬的到来,可以说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不由得大喜过望。

    “如今这个场面,皆是我等之罪,理应由咱们来收拾!”

    曹彬话语中带着钉子,但王全斌装作没听见,直言道:“成都需要人守着,我一只能与你两万人!”

    “可以!”曹彬点头应下,全师雄看上去席卷西川,拥兵十数万,但在他来看,全部都是乌合之众,正规的蜀兵都不是他的对手,更何况区区的乱民了。

    待曹彬走后,王全斌又思虑起来。

    曹彬不过是都指挥使,若是指挥两万人,资历是不够的,还须派一人过去配个。

    有了,派刘光义去,他是侍卫军都指挥使,为人严谨有法,与曹彬又相熟,可以相互配合。

    “来人,召刘光义指挥使过来!”深思熟虑后,王全斌作出了选择。

    刘光义何许人也?

    他的曾祖乃刘仁恭,发行泥币的那位,祖父祖刘守文,为唐横海军(沧州)节度使,为弟刘守光所杀,父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

    当时,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入麾下,后周开国时,就已经是官至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可以说,刘守光是禁军中,仅次于赵匡胤义社兄弟的大佬,指挥两万人,可以说再合适不过。

    得知与刘守光配合作战,曹彬大喜过望,本来就信心不大,有了刘守光,他心中更是有了底气。

    于是,立马就骑上马,前去拜访。

    刘守光的府邸,只是一个普通的商贾宅院,与其他将校都宽宅大院相比,甚至显得寒酸。

    “将军,您来了!”仆役连忙走过来牵马。

    “你怎知我过来?”曹彬有些讶异。

    “我家主人知晓您必然过来,早让小的在这等候了!”仆役笑着说道。

    “恩!”曹彬会心一笑,越发觉得有意思。

    待见了刘守光时,他正在喝茶下棋,坐在对面的,乃是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但曹彬一眼就看出他是个商贾,市侩的气质太显露。

    刘守光的身旁,一个美俾歪着头,正津津有味地看着。

    “刘兄!”曹彬拱手见礼。

    “坐吧!”刘守光点点头,目光继续盯着棋盘。

    “既然将军有事,小的还是离去吧!”商人赔笑道。

    “还没下完,你走什么?”刘守光眉毛一皱,说道:“曹兄并非那般的小气人!”

    “还是刘兄懂我!”曹彬淡淡地笑道,不以为意。

    很快,商人心不在焉,片刻就输了,刘守光心情不佳,扭过头,瞧见他目光在婢女与商人身上流转,这才与曹彬说道:

    “此人乃本宅院的主人,为避兵灾,就托庇于我,与我居于同一院落,我也将其女儿收作妾室,一起带回京。”

    “兵乱如斯!”曹彬沉声道:“成都豪右,身家都况且难保,更遑论百姓了。”

    “我曾听闻,王部署(王全斌)欲治罪于李廷圭(蜀降将),多亏了康都监(康延泽,百骑入成都,命为成都都监,王全斌杀俘虏两万余人时,康延泽请求留下老幼疾病的七千多人,也得不到允许,结果,这些俘虏们全部杀光)建言,李廷圭送女子数人,钱百万,才堪堪保命。获以免罪。”

    “不假!”刘守光也不由得叹道:“禁军入蜀后,六十日而得成都,孟昶东去夔州,苟延残喘,熟料,禁军军纪大坏,上头不正,下身不歪。”

    “曹兄在成都,还不曾知晓,在全师雄作乱前,禁军四散西川,犹如数十年前契丹人打草谷一半,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就我亲眼所见,兵卒持刀劫掠于市集,掳掠女子于门户,以至于毁家灭门不可甚数,甚至,有杀人为乐者,割妇人双乳为戏,炙之,迫其吞咽……”

    说到这里,哪怕从军多年,如此凄惨场景,他都有些不忍道之。

    “岂有此理,如此军队,岂能不败?”曹彬气愤地说道:“非夷狄而作禽兽之事,真是该杀!”

    “所言正是!”刘守光不愧是宿将收敛心神,平静地说道:

    “你我二人领兵出战,若不作改变,与崔彦进、张万友、高彦晖之辈更是一般无二!只有溃败一途。”

    “所变之,只有一条:严守军纪!”曹彬笑着说道:

    “此乃决胜之妙法!”

    “哈哈哈,曹兄甚得我心!”刘守光也露出了笑容,他解释道:

    “全师雄之前不过一刺史尔,如今能席卷西川,拥兵十数万,若凭借的,只是民望罢了!”

    “只要咱们严守军纪,勒令兵卒,百姓虽不愿帮之,但也不会阻之,凭借着其一群乱民,又能翻起多少浪花?”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这时,阆州(今阆中县)百姓也忍受不住宋军的欺辱,在张忠乐、孟思恭等人的带领下,从西川到东川阆州组织进行反攻。

    但是,却遭宋军任命的阆州刺史赵逢残酷地镇压,并挨家挨户地进行清査起义者,又死心塌地寻找阆州地区的民乱首脑,査无结果后,就进行疯狂地屠杀,包括家属在内,已经有数千人之多。

    赵逢狂妄地扬言:“宁肯错杀一千,不肯放走一个。”

    这无异于火上浇油,本来就只是在西川蔓延的民乱,又开始在东川涌起。

    突闻东川也有了乱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