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301部分

大唐再起-第301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继续下去,激起民愤,他可担待不起。

    “道长,要不就算了吧!”县令叹了口气,说道:“这二郎神庙从祖辈就流传下来,保佑咱们丰衣足食,若是拆了,可就不好了!”

    “只有咱们佛、道正神,才有资格立庙祭祀,这二郎神庙,虽然来源久远,但却不是国家正祀,我们崇福司。就是捣毁这般的淫祠——”

    道士脸上毫不慌张,一本正经地说道。

    “你才是淫祠呢!”一个大汉骂道,“咱们祭拜二郎爷爷几百上千年了,哪里算是淫祠?胡说八道。”

    就在这对峙的几个时辰,就在崇福司耐不住的时候,来自于西川府的崇福司的文书,以及府衙的文书,都到了。

    大都一个意思,停止对于二郎神庙的拆毁。

    “走吧!”道士烦躁地挥了挥手,无奈离去。

    随即,二郎神庙爆发剧烈的欢呼声,百姓们欢呼雀跃,对这难得的胜利表示极大的欢愉。

    成都,府衙。

    “未曾想二郎神庙,如此大难缠!”西川府知府杜文和无奈地挥挥手对着一众的幕僚说道:

    “来自于各州县的书信,已有数十封,就连潘爵爷也来信,问灌江到底是如何情况,真是够了……”

    “府君,二郎神庙在整个西川都有名气,其二郎神,传闻是修都江堰的李郡守次子,李二郎,天府之国多亏了都江堰,所以百姓们多爱戴其子,信其者,不下数十万!”

    一个幕僚叹了口气,说道:“强行拆二郎神庙,太过于莽撞。”

 第六百八十章加封

    “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杜文和叹了口气,他来到西川才几个月功夫,虽然已经预料到了二郎神庙的影响,但未曾想到,整个蜀中人都在为其奔走。

    若是再继续下去的话,不说弹劾他的人,就言若是激起民变,亦或者受到本土官吏的抵制,他这个知府真的做到头了。

    “书信发下去了吗?”

    “早就发了,应该不会发生什么大事!”幕僚轻声道:“二郎神庙一时半会肯定解决不了的。”

    “那就好!”杜文和叹了口气,说道:“某本以为,在朝廷周旋于诸相公之间,已然不易,不曾想,任地方封疆大吏,竟然也有如此难处!”

    “难啊,难——”

    幕僚们则无言以对,地方官吏本就难为,上有高官,下有胥吏,中有豪右,还有大量的普通百姓,可以说,应付起来都很困难,若是经验不足,定然伤透脑筋。

    而朝廷就简单了,只需要应付相公,结交同僚,会应酬就行了,那些大事,则是宰相们的活力,普通的朝臣只需要闷头做事就行了,平常拍拍皇帝马屁就完事了。

    “府君,二郎神乃是福德正神,庇佑一方安宁,可不是那些害人的淫祠,毛头小神,须谨慎对待!”

    一个机灵的幕僚认真地说道:“许多蜀人去朝廷任职,他们许多是二郎神信徒,若是处置不好,弹劾可是免不了的!”

    “那又该如何?”杜文和几个月来,虽然有了些许经验,但到底是不足,还是需要依赖于幕僚,众人智长。

    “清楚淫祠,可是朝廷,以及陛下的意思,我若是放过二郎神庙,虽然不会得罪蜀中百姓,但绝对会恶了陛下和政事堂,这可是自绝前途——”

    杜文和感慨道:“得罪蜀中百姓事小,大不了我又去他地为官,但若是得罪政事堂和圣人,那就糟糕了,前途就罢了,最后很有可能回家种田了,我这四肢不勤的样子,怎么会种田?”

    幕僚们也面面相觑。

    杜知府要是去职了,他们是幕僚,可都是他聘请的,自然就被解散,衣食父母就没了,这就有点难受了。

    “在下有一计,不知可行否?”

    “快快说来——”

    幕僚好整以暇地说道:“淫祀、正祀,本就是朝廷所分,而二郎神庙虽不在正祀之列,但却不得为淫祀,而且二郎神乃李太守之子,本是功臣之后,其根底清晰,不是什么山精野怪,淫邪之徒,府君何不上奏朝廷,正式将二郎神庙纳入正祀?”

    “到时候不仅蜀中百姓对您感恩戴德,就连那些蜀中出去的官吏也会对您大有好感,对您的前途,可谓是大有助力!”

    “更关键是,府君刚来西川府不久,西川府也刚刚组建,百万蜀民何曾知晓府君的威严?此事若成,西川州县,不尽皆俯首帖耳?”

    “妙哉!!”杜文和拍了拍脑袋,开心的笑道:“我们一直纠结怎么拆了神庙,走入了死地,如今得先生一语,可谓是茅塞顿开!”

    “化不利为有利,先生真是大才,请受我一拜!”

    杜文和这番话,让其他的幕僚们瞬间羡慕嫉妒恨了,啧啧,这可是重用的前奏,若是一个举荐,立马就是官身,真是好运。

    “这份奏章,就由先生代我草拟吧!”

    “在下幸甚!”

    这下子,幕僚们心中已经嫉妒地发狂了……

    很快。这份周章就来到了长沙城,呈交到了李嘉的书案前,宰相们也聚集而来,一起商议这件大事。

    “你们觉得如何?”李嘉看着众人神色不定,轻声道:“这个二郎神又是什么来头?果然如其所说,是李冰次子?”

    对于二郎神,李嘉熟得不能再熟了,后世多少的神话电视剧,宝莲灯,西游记,可是大名鼎鼎。

    只是,神话里。传说二郎神不是叫杨戬吗?力劈桃山救母啊,还有个妹妹叫杨婵,华山圣母来着。

    怎么成了大名鼎鼎的李冰的次子?

    李冰的名气也很大,治理都江堰,从而造就了天府之国,沿用数千年,可谓是极为厉害的水利工程师了。

    让其儿子当神,其实也是可以的。

    “具朝廷所知,应该如此!”赵诚轻声道:“二郎神庙名气极大,乃是蜀中赫赫有名的神祇,若是拆其庙,恐怕不亚于送人劫掠蜀中,朝廷大失民心!”

    “另有传闻,其二郎神庙,供奉的乃是隋朝时,名唤赵昱,隐居青城山学道,因隋炀帝迫其入仕,出任四川嘉州太守。时有老蛟兴风作浪,成一方祸害。

    赵昱乃持刀投江,没入水中,与老蛟大战,顷刻间江水尽赤,石岸半崩,吼声如雷。最终赵昱左手持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于是州人顶戴,奉为神明!”

    “太宗得知,立其庙,封神勇大将军,玄宗皇帝西狩蜀中,加封赤城王!”

    “无论是何人,都为民间福德正神,臣附议杜知府所奏,为朝廷计,为百姓计,可册封为二郎神庙为正祀,并进行加封,允许百官和百姓祭祀。”

    “臣也附议!”孙钊看了一眼赵诚,无奈地赞同道。

    他晓得皇帝的底线在哪,若是为了反对而反对,那就由争权变成党争了,宰相的位置就到头了。“太宗得知,立其庙,封神勇大将军,玄宗皇帝西狩蜀中,加封赤城王!”

    “无论是何人,都为民间福德正神,臣附议杜知府所奏,为朝廷计,为百姓计,可册封为二郎神庙为正祀,并进行加封,允许百官和百姓祭祀。”

    “臣也附议!”孙钊看了一眼赵诚,无奈地赞同道。

    他晓得皇帝的底线在哪,若是为了反对而反对,那就由争权变成党争了,宰相的位置就到头了。“无论是何人,都为民间福德正神,臣附议杜知府所奏,为朝廷计,为百姓计,可册封为二郎神庙为正祀,并进行加封,允许百官和百姓祭祀。”

    “臣也附议!”孙钊看了一眼赵诚,无奈地赞同道。

 第六百八十一章争夺

    唐朝时,二郎神庙被默认为赵昱,加封为赤城王,而不是李二郎。

    而到了宋朝,二郎神又被默认为李冰次子,封为惠灵侯,并且明文规定,就是李二郎。

    为何如此?

    唐朝尚武,开拓进取,认可了赵昱的降妖能力,喜欢他的勇猛,所以加封为王。

    宋朝则内敛,士大夫阶级势力强大,李冰父子则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天然属于士大夫阶级,很合他们的胃口,所以直接规定二郎神庙的祭祀,不准为赵昱。

    只是一个祭祀,就一眼看尽了唐、宋二朝的根本,风气。

    而朝臣们呢?

    他们的思维,也与宋朝无异,开始逐渐内敛,对于赵昱无感,对李二郎亲睐有加,社会风气的变化,果然是难以抑制的。

    自乱世以来,武人猖獗,到了五代后期,南方各国开始重文轻武起来,如南汉,以地痞无赖充斥军队,再对武将进行阉割,开科举,让文人管理州县,从而一举掌控了整个岭南。

    南唐、吴越,自然也不例外,凭借着地利享国,武人的地位进一步降低,这种风气慢慢延伸,已经不可阻挡。

    当然,这是天下人实在是被武人欺压太久,对于乱世太长的反馈。

    不过,对于李嘉而言,目前还不到重文轻武的地步,天下还没统一,就马放南山,这不是自废武功吗?人家北宋可还这样做呢?

    况且,在他的认知里,二郎神本来就是降妖除魔的武人形象,而不是文人,再者,人家李冰父子本来就有庙,何必再单独祭祀人家儿子,这完全说不通啊!

    “李冰父子治水有功,千古以来,没有人敢否认,让他们享受祭祀,这本是理所应当的!”

    李嘉待他们请求后,不置可否,见他们凝神静气后,随即慢悠悠地说道:

    “太宗皇帝、玄宗皇帝,本就对其有封号,所封者,乃是赵昱其人,朕虽不贤,但岂敢不孝,诸卿何来张冠李戴?”

    “臣等惭愧……”大臣听到皇帝这样说,而且还抬出来两位皇帝,哪里敢再反对,直接低头认错。

    “当然,太宗褒封李冰“神勇大将军”,玄宗幸蜀,赐封李冰为“司空相国”,这本是应该的,李冰父子治水之功,惠及千载,你们所言封王一事,可行之!”

    “父子为王,可重建二王庙,朝廷再拨钱两千贯,与之修缮!”

    “陛下圣明——”诸臣拜下。

    “至于二郎神庙,既然其主为赵昱,那仍旧奉行吧,依旧为赤城王,将其纳入朝廷正祀,地方官吏春秋两祭祀,朝廷发钱千贯,修缮之!”

    “臣等谨喏!”

    “崇福司官吏天下庙宇,对于那些贤臣忠勇之士所立之庙,要进行筛选,福德正神可允之,邪神淫祠,可捣毁之。”

    李嘉看了一眼几个宰相,沉声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尔等可要细细甄别,不可怠慢!”

    “臣等知晓!”赵诚等人连忙应下。

    “那就散了吧!”李嘉挥了挥手,为了一个寺庙的事,折腾了大半个时辰,也真是够了。

    不过,后代人不当回事,如今却不为小,关乎朝廷统治根基的大事,皇帝敕封鬼神,也只是在中国,天子天子,权力的感觉真好,哪怕有神仙,但仍旧也难逃其手。

    一言一行,可毁庙封神,这种感觉真不错。

    “宋朝后的李代桃僵的二郎神庙,被自己拨正了!!”

    脚步轻快,李嘉这种感觉非常爽。

    …………

    却说,这边朝廷定下来二郎神庙,那边的崇福司立马就知晓了,长沙城内的宗教界人士,也知晓了。

    李冰父子是文臣的楷模,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逾矩,但赵昱则不同,他只是个降妖捉怪的凡人,哪个在意?

    长沙城最大的佛寺——安国寺,它本是周行逢建立的家庙,规模庞大,僧众数百,乃是长沙城香火鼎盛之处。

    如今,随着大唐入主楚地,安国寺也随即成为了大唐皇室的家庙,继续享受特别待遇,越发的鼎盛了。

    “如今朝廷认定赵昱为赤城王,又发钱修庙,大家看看,可有什么机会?”

    寺庙主持如愿和尚,坐在蒲团上,轻声说道。

    “如今道教势大,掌管崇福司,咱们佛家虽然不计较这些,但也不能坐看我佛衰微,二郎神庙在蜀地影响甚大,咱们可不能错过!”

    “主持的意思?”一个大和尚脸上有些犹豫,说道:“可将其纳入护法罗汉之列?”

    “虽然佛无大小之分,但百姓皆是俗人,罗汉太低了吧?”另一个和尚说道:

    “可为护法天王!”

    “可为菩萨果位——”

    “不如,以佛待之?”

    “阿弥陀佛!??”如愿主持叹了口气,说道:

    “佛之位,不可轻允之,护法天王正好适合!”

    “自今日起,二郎神就是咱们佛家的护法赤城王,护我佛法,降妖除魔!”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

    ??

    …………

    二郎神庙影响深远,朝廷都纳入正祀了,道教自然不能例外,楼观派、天师派,岱宗派,上清派等,也开始商议对于二郎神庙的地位问题。

    “赵真人本就是咱们道家人士,是时候让其归位了!”

    “无量天尊,道友所说在理,不可让咱们道家长者沦落!”

    几个道家派系一致认为,赵昱所在的二郎神庙,就是他们道家的神仙,之前一直流落在外,没有归位,如今正好被朝廷纳入正祀,借由这个契机,正好归位。

    “赵昱师从咱们上清派李珏道长,追本溯源,合该封为道君。”

    上清派的道士连忙说道。

    “封为道君不难,但二郎神庙岂能是上清派的?咱们岱宗派掌管崇福司,理所应当为我们岱宗派!”

    几个教派争吵不休。

    他们对于二郎神庙归属看的极重,不在于金钱庙产,而在于影响力,这要是纳入,可增添不少的信徒。

    几日争吵,难以抉择,无奈,众人只能让其独立,自成派系,但对于和尚纳入佛教的行为,坚决抵制。

    随即请求皇帝敕封其为真君,以正其神位。

 第六百八十二章结果

    佛教的无耻,超乎了道教诸派的想象,一个道士,竟然敢纳入佛教护法之列,这对于道家来说,绝对是一项极大的侮辱。

    诸派系立马停止了内斗,二郎神庙的归属。暂且不问,但他一定要属于道家而不是佛教。

    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若是明面上的争夺,是没有用处的,那群和尚能量大,又能言善道,过上几十年,怕是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