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了船,母子二人并那些宦官宫女,坐上了马车,进了长沙城。
一路上,军队护送,起兵开道,好不威风。
随即,不知为何,他们被安置在一处府邸之中,富丽堂皇,别有一番滋味。
“末将见过太后、陛下——”就在母子二人满腹疑惑之际,忽然就有一大腹便便、如同富家翁一般的大汉,突然跪下,泣不成声。
“这是?”郭宗训满脸的疑惑,在这唐国,难道还有大周的忠臣不成?
“你,你是李太尉?”郭宗训年岁太小,不曾见过太多的人,而符太后则不然,当了求年的皇后,她自然见多识广一下子就认出了李重进的身份。
李重进乃皇亲国戚,其母是太祖郭威的四姐,亲外甥,对于凋零的大周皇室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皇亲国戚了,之前在赵匡胤黄袍加身之际,其在淮南节度使的位置上,于扬州举兵勤王,之后就不见了踪影。
如今再能重逢,对于符太后、郭宗训而言,可以说是喜不自胜。
“表叔——”被小符后提醒,郭宗训也开心不已,连忙拜下。
“你我几人能够团圆,真是天大的好事!”李重进感慨道:“世宗皇帝还有子嗣在世,郭家还有后嗣,某死而无憾了!”
“太尉,这长沙,唐帝,我们母子又如何?”叙完旧,小符后迫不及待地问道。
“太后请放心,唐帝一下仁厚,必定厚待与你们的!”李重进连忙安慰道:“某从扬州起兵,败亡后退之湖南,如今被封为沧州伯,虽然无掌兵权,但富贵连绵,猜忌也无多少,日子很是痛快!”
“那些亡国的君臣,如蜀帝,江南国主等,皆被封王称公,赏赐田宅府苑,只要小心一些,自然就没人找麻烦的!”
有了李重进的宽慰,小符后与郭宗训这才放下心,一时间脸色也平和了些。
随即,果然不出所料,唐国朝廷就册封郭宗训为嗣周王,食邑三千户,田两百顷,宅院一座,钱千贯,金银各百两。
再尊符太后为周国太后,赏钱千贯,金百两,银百两。
可以说,到了这一步,已经是极大封赏,超过了赵匡胤的恩赏,宽慰其心。
皇帝的这一番举动,可以说仁至义尽,颇有王者风范,朝野为之称颂,舆论为之赞叹。
邸报也再次发挥了引导的作用,大幅度赞美皇帝的举措,对大周皇帝、太后落寞的境地大肆宣扬,间接地抹黑赵匡胤不要脸的失德举措,与大唐皇帝的赏赐相互对应,从而得出结论:
赵匡胤仁义不施,必定会如同之前几十年的乱世王朝一般,二世而亡,亦或者一世而亡。
甚至开始猜想,坐天下能超过十年否?
第六百九十四章议论
“这就是小符后?”
居高临下,李嘉眺望而去,只见一女子,不过三十来岁,身材丰腴,前凸后翘,面上虽不施粉装,但却别有一番清秀华丽。
胸脯高耸,鼻梁挺翘,一言一行,具有强大的御姐风范,气场十足。
“年岁几何?”李嘉用千里镜细细地观看着,不由得轻声感叹道。
“回禀陛下,约莫三十二岁!”吴青看着一脸激动的皇帝,心中分外的无奈,细细说道:“至显德三年,大符皇后因病去世,年若二十五的小符后入宫,为妃嫔,看顾皇子,至显得六年,封为皇后,之后数天世宗病王,符太后称制,署理朝政……”
“三十二岁?也不算太大……”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吴青浑身打了个冷颤,陛下的口味,什么时候那么重了?这要是追究起来,他难辞其咎啊!
难怪皇帝兴致冲冲地想来佛寺上香,自己竟然还真信了,原来是知晓符太后上香还愿,特意来此罢了……
“果然是胸大无脑,啧啧啧!”李嘉摇摇头,说道:“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是武则天、吕后,临朝称制,所有的政事悉数交于大臣,以至于被赵匡胤所摆布,夺取了天下!”
“符家的血统果然了得,清新淡雅,美艳动人,举止娴雅大方,具有别样的美感,好啊!”
李嘉放下了千里镜,摇头赞叹道:“难怪符家出了两任皇后,身世背景算一部分,但其容貌举止,也算一部分!”
“陛下,咱们回去?”吴青迫不及待地想离开这个。
“回去干嘛?我还没玩够呢!”李嘉果断地摇摇头拒绝,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吴青,说道:“你这小子,心里是不是冒着什么坏水?嗯?”
“小的哪敢啊!”吴青一脸委屈地说道:“在陛下面前,我不敢有这心思!”
“哼,别以为我不晓得你的意思,是不是想催我回去?”李嘉毫不避讳地说道:“怕皇后怪罪与你?怕大臣弹劾你鼓动朕出宫游玩?”
“陛下圣明——”吴青无奈,只能低头拜下。
“放心!”李嘉拍了拍其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顶多被骂几句,作为射声司指挥使,你迟早会习惯的,替君王受过,你应该感到荣幸才是。”
“喏——”吴青笑得比哭难看。
“咦——”李嘉又拿起来千里镜,一眼望去,小符后的身影突然就不见了,他惊奇道:“人呢?好端端地上香,怎么突然就不见了?”
“陛下,可能去了隔壁的尼姑庵了。”吴青看了一眼,猜想道。
“安国寺旁边还有尼姑庵吗?”李嘉惊讶道。
“还挺享福的……”
“这……”吴青说道:“长沙王太后礼佛甚勤,作为周氏的家庙,安国寺就弄了尼姑庵,方便行事!”
“那咱们也去看看吧!”李嘉点头,下了佛塔,脚步颇为快速。
“陛下,尼姑庵只招待女眷,咱们应该进不去!”吴青在后面跟着,连忙说道。
“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竟然去不得?”李嘉一脸的不喜,说道:“朕礼佛之心甚诚,怎么不会让我进去?”
“这……”吴青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说道:“陛下摆出身份,自可进入,但若只凭借李公子的身份,怕是难为,规矩难破,安国寺乃是天下有数的大寺,若是闹大了,对陛下名声不利……”
“哎,佛度有缘人,咱们去试试吧!”李嘉还是有些甘心,他看了看自己一身绸缎,一看就是大户人家,这才施施然的去向了尼姑庵。
“施主止步,这是只招待女眷——”一个小尼姑挡住了路,唇红齿白,年岁不过十五六岁,五官清秀,脆声说道:“不招待男丁!”
“佛祖还计较信徒男女之别?”李嘉摇摇头说道。
“佛祖自然补′,但信徒却有男女之分,男女有别,还望施主海涵!”
小尼姑俏生生地说道,语气不轻不重,声音如同脆铃一般,很是悦耳。
“那就罢了!”李嘉也不想为难这样的小姑娘,只能做十而去,留下个落寞的背影。
小尼姑好奇地眨了眨眼。
真是一个奇怪的人。
“走吧,回宫吧,没什么好玩的了!”李嘉叹了口气,虽然觉得遗憾,但心情还是不错的,随即轻声道。
“好的!”吴青高兴地应下,立马吩咐准备轿子。
就在李嘉回宫之际,一直被迫留在长沙的刘光义、曹彬二人,也得知了符太后和郑王来到长沙的消息。
两人分外的难以置信。
“这是真的吗?”曹彬颇有些反应不过来,怎么突然之间,郑王就来到长沙城了,看守的官兵是瞎了吗?这在政治上来说,大宋很被动啊!
“此话不假!”刘光义叹道:“整个长沙城都在讨论这事,你看这邸报,也详细地描述了,还被封为嗣周王,这纯粹是恶心人了!”
“郑王南下,官家可真的被动了!”曹彬无奈地说道。“施主止步,这是只招待女眷——”一个小尼姑挡住了路,唇红齿白,年岁不过十五六岁,五官清秀,脆声说道:“不招待男丁!”
“佛祖还计较信徒男女之别?”李嘉摇摇头说道。
“佛祖自然补′,但信徒却有男女之分,男女有别,还望施主海涵!”
小尼姑俏生生地说道,语气不轻不重,声音如同脆铃一般,很是悦耳。
“那就罢了!”李嘉也不想为难这样的小姑娘,只能做十而去,留下个落寞的背影。
小尼姑好奇地眨了眨眼。
真是一个奇怪的人。
“走吧,回宫吧,没什么好玩的了!”李嘉叹了口气,虽然觉得遗憾,但心情还是不错的,随即轻声道。
“好的!”吴青高兴地应下,立马吩咐准备轿子。
就在李嘉回宫之际,一直被迫留在长沙的刘光义、曹彬二人,也得知了符太后和郑王来到长沙的消息。
两人分外的难以置信。
“这是真的吗?”曹彬颇有些反应不过来,怎么突然之间,郑王就来到长沙城了,看守的官兵是瞎了吗?这在政治上来说,大宋很被动啊!
第六百九十五章
事实上,郑王郭宗训的到来,对于朝堂的冲击力,影响力,超乎想象。
淮海王孟昶,长沙王周保权,文安郡王李信,荆侯高继冲,乃至于越王刘鋹,也跑过去面见其人,瞻仰一番。
中原皇帝特有的政治地位,让人不得不好奇。
不然,五代十国,为啥五代在前,再加上郭荣南征北战的战绩,给郭宗训带了不少别样的色彩。
政事堂的宰相们,以及其他的百官,也毫不避讳地求见与他,幸亏在符太后的安排下,没有出现差错,答复也有理有据,令人印象深刻。
去的人都说:“嗣周王有王者气,性聪慧,可惜了——”
李嘉对此倒是毫不在意,甚至乐见其成。
说到底,郭宗训此时,仿若是一个漂亮的,具有深意的礼品,别人越是欣赏赞叹,他越是洋洋得意。
中原皇帝的身份,让李嘉的成就感特别大,比李煜、孟昶还要大的多。
吴越国还特地派遣使臣过来,名为朝拜,实则打探虚实,瞧着果真是周后主,面色瞬间就变了。
其态度,日益恭……
就这样,好奇了大半个月后,郭宗训年岁还小,不堪其扰,李嘉这才不允许他人靠近,保护他的安全。
不过,李煜、周保权、孟昶、高继冲,刘鋹,再加上郭宗训,如此一来,就是六王相聚了。
“啧啧啧,朕果然是天下第一仁君,灭国不亡其祀,封爵以厚其禄,天底下谁能比得了我?”李嘉颇为得意地想着。
……
“王二,你小子干嘛呢?快些过来!”
春天的稻田,泥水中还带着寒意,王泽暂且坐在田埂上,双脚翘起,屁股下是杂草,软乎乎地,舒服的很,他饮了一口咸咸的盐水,整个人舒坦极了。
可是,这样的休闲时光并不多,刚坐下没一会儿,束起裤腿的都头,寸发,膀大腰圆,挺着肚子,就叉着腰,呵斥道:
“你小子就知道偷懒,快些下来,不然中午不给你饭吃!”
“嘿嘿,都头,中午能不能不迟饭了,我想吃馍馍!”王泽叹了口气,又饮了口盐水,顶着太阳,又踏入水田中,小心翼翼地走着,提防尖锐物,刺穿了脚,可不好了。
“屁!”都头翘着屁股,哼哧哼哧地插着秧苗,一边骂道:“岂止是你,老子也想吃馍馍,天天大米饭伴咸菜,虽说管饱,但着实腻歪!”
“你说这些南蛮子,天天吃大米,不腻歪吗?馍馍多好吃,大饼多好吃,就不知晓换换鲜!”
“啧啧啧!”弯下腰,捏着秧苗插入泥泞中,王泽一边倒退,一边说道:“都头,你与那南人说下,就换一餐馍馍,好久没吃,心里想的慌!”
“好好干,瞎琢磨什么呢?”都头拍了其脑袋一巴掌,说道:“多种几亩地,兴许就有机会了,好好干活。”
“唉!!”王泽叹了口气,无奈地继续干活。
“啊,蚂蝗,好疼——”突然,一个膀大腰圆的大汉突然叫唤起来,瘫坐在稻田中,抱着小腿,卖力地叫唤着,一脸的惊恐。
“怕个甚!”都头又是一巴掌拍过去,嚷嚷道:“等他吸饱了,就会离去了,你越叫唤,它越往里钻!”
“我来,别怕——”王泽去田埂拿了水壶,挤了过去,使劲拍打着蚂蝗周边,又吐了口盐水,黑乎乎地蚂蝗受不了这刺激,就被迫脱离了。
“王二,你小子干的不错!”都头高兴地说道。
“多谢!”被咬的大汉高兴地说道。
“没事!”王泽随口说道:“我是听那些南人说的,只要拍打旁边,又吐盐水,就能让它没了!”
“鬼地方!”都头忍不住吐槽道:“南方果真不是人过的,蚂蝗就不提,咱们睡觉的地方,还能看到长虫、蜘蛛等,衣物被褥天天湿漉漉,咱好想回家……”
“都头,别做梦了,好好干活吧!”王泽随口安慰道,仿佛是认命了一般,继续弯腰干活。
“咱杀人的手艺,到了这,就只能种田插秧,唉!”都头嘟囔了几句,只能继续干。
一百来号人,围绕着数十亩地,弯腰插秧,动作虽然僵硬,但还算齐整,速度不快不慢,让一旁监督的巡检兵点点头:
“朝廷这个主意好,让这群中原人种田插秧,体力消耗个干净,咱们五个人,就能监督一都人。”
“这是朝廷和皇帝的地,天天管他们吃喝,不干活,白白浪费了,这才算物尽其用!”
“你还懂成语了?”
“嘿嘿,听都头和先生说过,最近识字,烦得很!”
到了中午,日上中天,春日的长沙府,越发的燥热起来,而中原在此时,却依旧寒气逼人。
“吃饭了——”巡检兵大声喊道。
呼啦啦——
上百号人立马放下秧苗,来到田埂上,坐着吃起了饭来。
菜只有野菜汤,咸菜,以及河里捞到小碎鱼,还算丰盛。
饭则是白花花的大米饭,硬食,每人两碗,吃个七分饱。
王泽虽然说厌倦了饭,但扒拉的速度很快,一口一口地吞咽进肚子里,两碗结束,这才喘了口气。
别的不说,南方粮食确实多,地广人稀,到处都是荒地,所以才能吃饱肚子。
作为俘虏,王二很自觉地吃完饭,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