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308部分

大唐再起-第308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不说,南方粮食确实多,地广人稀,到处都是荒地,所以才能吃饱肚子。

    作为俘虏,王二很自觉地吃完饭,歇息了片刻后,顶着太阳,又开始干活,直到太阳落山,才算是歇息。

    劳累了一天,他在河边洗了澡,就不想动了,躺在床榻上,心中怀念着故国家乡,亲人。

    “听说了吗?郑王来到长沙了!”

    “哪个郑王?”

    “大周的小皇帝啊,被废掉那个,赵官家黄袍加身的!”

    “郭官家的儿子?他怎么来长沙了,唐国?”

    一伙十人,就在一个大通铺上睡觉,虽然没有蜡烛,但王泽依旧知晓是哪几个人再说话,他听了一会儿,心中越发的火热,不经发问道:

    “小官家真的在长沙?”

    “我还骗你不成?现在到处都在传呢!”那人无所谓地说道:“听说是赵官家要杀人灭口,所以郭小官家就逃到唐国的!”

    听到这,王泽躺下,辗转反侧。

 第六百九十六章为难

    “你说,咱们要是投靠唐人,是不是就不算叛国了?”

    王泽平躺着,望着屋顶,轻声说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道理还是这般道理,毕竟他们这个禁军老卒,经历的事情多了,自然晓得兵变是个什么名堂,无非是利益罢了。

    他们之前也算是郭家的兵卒,有那么一层君臣名义在。

    如今若是转投,也不算是卖国投敌了。

    “咱们要是投了唐人,那是不是就不用干活插秧了?”一旁的兄弟兴奋地说道:“老子早就不想干活了,老子要当兵,老子要杀人——”

    “咱也不想干活——”

    一伙人瞬间聊的热火朝天,凭借着不用干活的旗号,所有人都夜不能寐。

    还是当兵好,农活就不是人干的。

    自巴蜀投降的三万宋兵,其中来自于关中的约莫七八千人,其余的基本上都是中原禁军,要么是燕赵人士,要么是中原人。

    除了精锐的骑兵并入大唐禁军,其余的兵卒,全部安排在湖南各州县,尤其是长沙府,进行大规模的军屯。

    前文说到,长沙府附近的田地,基本上就被瓜分完毕,导致官田稀缺,所以李嘉因此进行了俸禄改革,官吏不再授官田作为俸禄。

    这里所谓的田地,其实指的是熟田,开垦多年的熟田,而不是土地,荒地。

    毕竟长沙府相当于后世大半个湖南了,只有不到百万人口,可谓是地广人稀,可耕土地不少,但鉴于人力稀缺,所以导致开垦不给力,熟田缺乏。

    而那些俘虏宋军,李嘉不可能直接进行吞并,只能分化拉拢,稀缺的骑兵挑选后,其他的步兵,则一律废物利用,分派到各地,进行垦荒耕种,为朝廷和皇帝开垦财富。

    毕竟,军功赏田,这是李嘉的根基,军队赖以奋进的根本,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土地。

    比如,郭宗训此次入长沙,封爵赏田,动不动就是两百顷(两万亩),其中宋军就有很大的功劳。

    两万多宋军,以营为单位,分派到各地进行垦荒,军屯,可以说,这是人力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一边消磨其精力,减少威胁,一边还可以赚取财富,简直是一举两得。

    “什么?许多宋将请求归降?”看着五军都督府送上来的奏报,李嘉甚是满意,笑着说道:

    “不曾想,嗣周王竟然有这般的力量,果然不愧是中原的皇帝,其影响,很是深远啊!”

    自己都两百顷田地,果然没有白白赏赐,还是物有所值的。

    “刘光义和曹彬二人,可有松动?”李嘉随口问道。

    “这几日,两人交流甚多,来往密切,想必是心神不宁,应该有所松动!”

    一旁,掌管皇城司的刘文,见到皇帝发问,连忙说道。

    “密切关注二人,不可懈怠!”

    “陛下,此二人不过是败军之将,何来重视?”刘文见到皇帝这般的关切,不由得问道。

    “你不明白!”李嘉感慨道:“自古以来,中原就是荟萃之地,不只是文人,就连将帅,也是多有产出,咱们南方贫瘠,文人且不论,就言武将,能敌得过此二人,不过一手之数!”

    “而且,此二人还是骑将,南地更是少有,若是此二人归降于我,那么北进中原之就指日可待了!”

    李嘉摇摇头,南方要是追上北方,还得到南宋,经济高,只是一方面罢了。

    “对了,让嗣周王写几封书信与他们,尝试一下能否劝动!”

    “那,其余的宋将又如何?”刘文问道。

    “既然他们愿意归降,那么就接纳他们吧,不过暂时还不能让他们掌握军队!”

    “为何?”

    “春种结束,就是夏收了,若是宋军离开,我哪有人手来中收割那么多稻子?”

    李嘉理直气壮地说道。

    却说,军队这边,南汉的禁军,基本上都被李嘉吸收重组,成为他赖以统治国家的支柱。

    而凭借着大量的钱财喝土地,这些禁军也兴高采烈地扭过头,为其办事,无论是杀敌还是镇压民乱,都积极而热情。

    只是,有一支军队,却一直很苦闷,皇帝也不重视。

    那就是象军。

    南汉赖以为王牌的军队。

    在李嘉灭南汉后,战象约有五六百头,他们每天的伙食费,就超过百贯,比养一支万人的军队耗费还高。

    南汉不惜重金从安南、大理、缅甸等国购进大量战象。训练方面,南汉用了少数民族懂得驾驭大象的人教南汉军队驾驭大象,以及象军的战术打法等。

    对于大象的武装,南汉也是不余遗力,大象全身披挂着厚重的铠甲,外面密集的加挂多层鱼鳞状或块装铁或钢制甲叶,胸部和腹部被整块的厚度达2毫米的钢制板状胸、腹甲保护起来,象头上装有钢制护面。

    象鼻子上也包裹有锁子甲套上长达15的锐利钢制矛尖,这是名副其实的装甲战象。

    虽然大象有怕火等毛病,但其依旧让李嘉舍不得放弃,只能将就着养着。而凭借着大量的钱财喝土地,这些禁军也兴高采烈地扭过头,为其办事,无论是杀敌还是镇压民乱,都积极而热情。

    只是,有一支军队,却一直很苦闷,皇帝也不重视。

    那就是象军。

    南汉赖以为王牌的军队。

    在李嘉灭南汉后,战象约有五六百头,他们每天的伙食费,就超过百贯,比养一支万人的军队耗费还高。

    南汉不惜重金从安南、大理、缅甸等国购进大量战象。训练方面,南汉用了少数民族懂得驾驭大象的人教南汉军队驾驭大象,以及象军的战术打法等。

    对于大象的武装,南汉也是不余遗力,大象全身披挂着厚重的铠甲,外面密集的加挂多层鱼鳞状或块装铁或钢制甲叶,胸部和腹部被整块的厚度达2毫米的钢制板状胸、腹甲保护起来,象头上装有钢制护面。对于大象的武装,南汉也是不余遗力,大象全身披挂着厚重的铠甲,外面密集的加挂多层鱼鳞状或块装铁或钢制甲叶,胸部和腹部被整块的厚度达2毫米的钢制板状胸、腹甲保护

 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

    “微臣不敢——”

    这样一顶大帽子下来,太仆寺卿的脸都白了,连忙跪下,可怜一个九卿,在皇帝轻飘飘的一句话下,瑟瑟发抖,不敢言语。

    “好了,起来吧!”李嘉无所谓地笑了笑,看着其害怕的模样,感觉自己的君威越发的厉害了,心中越发的欢喜,不以为意地说道:

    “我知晓你的意思,某也不算独断专行的人,有谏言就提嘛,无论对错,都是好的,广开言路!”

    “陛下所言甚是!”太仆寺卿擦了擦汗水,点头称是,听到皇帝这般言语,心中才缓了口气。

    “象军的确耗费太大了!”李嘉思虑了片刻,感觉象军鸡肋,优势很明显,但缺点更明显,劣大于优,象军好想没有存在的必要。

    “让少府寺接管象军吧,别为难少仆寺了!”李嘉对着一旁的田忠,随口吩咐道。

    “陛下英明!”太仆寺卿立马赞叹道,反正皇帝有的是钱,将这个烫手的象军交代出去,自己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

    待其走后,李嘉问道:“象军的耗费就那般大?平常不就吃点草吗?就算是瓜果,咱们南方有的是,岭南四季如春,还缺这点东西?”

    南方别的不说,草木和瓜果有的是,去山岭,随便就能采摘到果子,大街小巷满是卖果脯蜜饯的摊贩,可见极其便宜,备受百姓喜爱。

    五六百头象,再怎么吃,如果换算成粮食,其实就等若两个普通人的口粮钱。

    按理来说,这是很好养活的。

    “陛下,战象吃的虽不多,但伺候的人却多,平常也得两三人,若是编入战阵,寻常的弓箭手就有三四个,还有牵引配合步卒,他们加在一起不下十来人。”

    一旁服侍的,乃是田忠的干儿子田福,年岁二十左右,做事勤勉,利落,田忠平日里忙活内侍省的事情,伺候一旁的,就是他的干儿子了。

    对于宦官这种认子的习惯,李嘉着实改变不了,一两千人年,这已经是惯例了,只要干儿子不是普通的文臣武将就行了。

    “也就是说,一头大象,等若是养了十兵?”李嘉惊奇道。

    “陛下圣明!”田福说道。

    “走,咱们去看看!”李嘉瞬间就有了兴趣,连忙洒脱地说道,很是轻佻。

    “奴婢这就准备!”田福一看皇帝的样子,知晓又要出宫了,皇帝隔三差五的出宫,所有人都习惯了。

    当值的元从军,立马安排了两百号人护卫,马车已经预备齐整,衣物自然不缺。

    “走,去少仆寺看看!”李嘉兴致勃勃。

    “相公,圣人又出宫了!”政事堂,正在批阅奏书的赵诚等人,得到了消息。

    “圣人有了兴致,就好好安排,万不可出现错漏!”

    作为首相,由于孙钊的步步紧逼,为了稳定位置,赵诚对于皇帝那是一个宽容,极为顺从,皇帝也对这个首相表示满意。

    “圣人去哪里?”一旁,孙钊仿若是首相一般,做起主,问对起来。

    “听说去了少仆寺,今个儿一大早,太仆寺卿就求见陛下,想罢黜象军,结源开流!”来人轻声说道。

    “胡闹!”孙钊眉毛一皱,整个人都严肃起来:“户部又不是没有钱粮,太仆寺卿这是做甚?”

    “待我上书,扣其半年俸禄!”

    作为九卿之一,太仆寺卿虽然无权,但地位高,孙钊也罢免不得,只能扣扣俸禄,以做惩戒。

    “孙相公是否小题大做了?”赵诚随口说道:“开源节流本就是好事,太仆寺卿做的很对!”

    “其诱导圣人出宫,何来无错?”孙钊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一旁,孙光宪邓斌两人,一个是荆南知府提拔的,根基浅;一个是吏部尚书提拔,深知低调做人的道理,所以也不理睬,装聋作哑。

    于是,偌大的政事堂,上百号人,就这样看着两个宰相对峙。

    “哼,圣人出宫,自有他的道理,巡查太仆寺,难道不是正事?”

    赵诚一点也不退让,他要维护自己首相的威严,沉声道:“你对于圣人出宫,以为不对?有所异议不成?”

    “你——”孙钊瞬间就被噎住了,这要是应下,被皇帝知晓,虽然讨好的百官但却恶了皇帝,这相位就不稳当了。

    “呵呵,孙相公,心中要秉持公正!”赵诚笑了笑,难得看到其吃憋,其开心一笑,带着奏本,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待会让御史弹劾太仆寺卿!”赵诚端坐后,对着一旁的堂后官说道。

    “喏!”能亲自服侍他的,自然是心腹,闻言,微微一愣,连忙应下。

    “让户部拨出些钱来,与象军!”孙钊坐下,低声吩咐道,然后又若无其事地批阅奏书起来。

    偌大的朝廷,十府,数百县,近千万人口,事务繁杂,他们这些宰相,平日里都忙不过来。

    而且,五品以上的官吏,还需奏明皇帝,由其核准,宰相权虽大,但却限制很多。

    却说李嘉来到了太仆寺,位于城外。

    数百头大象,果然威武霸气,或戏水,或吃食,玩耍,日子倒是悠闲,一旁服侍的仆人,就有数百人之多,忙活个不停。

    大象老弱病残皆有,发育不同,战斗力自然也不同。

    “可能如同培育战马一般,培育身强体壮之辈的战象?”

    李嘉突发奇想,要是培育不怕火的战象,让强壮的公象有交配权,而弱象无交配,这样一来,代代筛选,定能有适合打仗的战象。

    “陛下,大象极为聪敏,不亚于人!”饲养大象的官吏,没想到皇帝有这样奇葩地想法,连忙拜下:

    “咱们的这些大象,大部分是购自大理安南,都是家养象,而野象,除非是落孤小象,不然咱们是不会捕获的,因为其如人一般,记仇,平日里若无其事,但却突然报复,踩踏之下,哪有完人?”

    “所以?”李嘉还真是第一次知晓象军的来历。

    “所以,若是干扰公象母象,恐怕让其记恨在心,到时候暴怒之下,我们尸骨无存!”

 第六百九十八章

    “也就是说,对于这些大象,只能顺着,而不能逆着,不然这些温顺的家伙,突然就会给你们来几脚!”  李嘉颇为尴尬,这大象倒是太聪明了也不好,你要是马匹那样,有选择的培育,杂交,那该多好。  到时候那些体型大的,胆子大不怕火的战象一出来,绝对是战争利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象这体型,看着就吓唬人,奔跑起来绝对能把人魂吓没了。  “呵呵!”李嘉咳嗽一声,缓解了下尴尬,说道:“如今这大象有多少头?”  “回禀陛下,从前朝时,到如今安南、占城、大理等贡献,朝廷有象五百六十九头,其中成年大象四百九十头,幼象六十头,老象十九头!”  饲养官连忙说道:“长沙城太过于燥热,象群不适,所以咱们就将其迁徙到了这片湖地中,让象群在这里玩耍,长成。”  “那么多啊!”李嘉颇为讶异,看着这一头头的庞然大物,气势的确磅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