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第3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郎、尚书们自然不觊觎,但那些各部主事、员外郎们,可觊觎得紧。
不一会儿,就过了一个多时辰,哪怕皇位再软和,李嘉也坐的不踏实,娘希匹,皇帝此时也不能随意,须得讲究礼仪,坐有坐相,他要是半躺,或者蜷缩,御史们就得上书了。
所以,也不怪乎皇帝们不喜欢上朝,屁事没多少,规矩倒是挺多,还不如去召集宰相们直接议事来的方便。
“陛下,如今宗庙迁移长沙,大唐复立,这是件大喜事,宜告庙列祖列宗!”
突然某个御史出列,一脸欣喜地说道。
此言一出,许多大臣也纷纷附和,这的确是件喜事,祭告祖庙,是在所难免的。
“就这般应下吧!”皇帝无所谓,点头道:“选个吉日,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朝堂也是一片欢喜,如今国势日隆,官位的含金量上升,他们富贵也延长许多,自当喜庆。
“陛下,昔日朱贼篡夺天下,弑杀何太后,以及一并忠贞之臣,兴白马驿之惨事,尽绝唐臣,微臣以为当重述其事,褒奖忠臣——”
这时,突然国子祭酒田晗出列,一把辛酸泪地说道,众臣闻之,也不由得心有戚戚之感。
李嘉虽然晓得他的目的不在,也不由得叹道:“这也是应有之事,唐之忠臣,岂能泯灭?”
“何太后之事,昭雪其名,白马驿之惨事,也当祭奠,令人出书作传,褒奖是人!”
所谓的何太后之事,乃是当时宣徽副使蒋殷、赵殷衡诬告蒋玄晖“私侍积善宫(何太后居所),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处死了蒋玄晖。
而且,密令蒋殷、赵殷衡在积善宫缢死何太后。
这也就罢了,朱温还逼迫哀帝下诏,说何太后是因秽乱宫闱而自杀谢罪,这是何等的卧槽。
自古以来,这是第一例废黜的太后,也是因秽乱宫闱而被废的,儿子废老娘,狠狠地打大唐皇室的脸,而且还是拿脚践踏的。
1603466744
第八百三十七章
所谓白马驿之变,乃是朱温为了登基皇位,对于朝堂的一次大清扫。
朱温指使蒋玄晖邀请唐昭宗诸子:德王裕、棣王祤、虔王禊、沂王禋、遂王祎、景王祕、祁王祺、雅王禛、琼王祥,并在九曲池摆酒,待诸王子饮酒尽兴后,蒋将他们全部勒死,投尸池中。
所以,加上之前陇西郡王李茂贞剑指长安,韩建将十六宅诸王都斩杀殆尽,所以唐宪宗以下皇室嫡系,加入昭宗子嗣被杀,大唐的嫡系几乎断绝。
这也是为何唐亡后,没有宗室起兵的原因,都被杀光了。
随即又信李振之言,其对朱温说:“这些官僚自命不凡,说自己是什么清流,现在将他们杀后投入黄河,让他们永远成为浊流。”
朱温在亲信李振鼓动下,于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一夕尽杀左仆射裴枢、新除清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衣冠清流”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白马之祸”,又称“白马驿之祸”。
所以,何太后一案,必须是要重新审理,追封的,不然大唐皇室几百年都得背着污点过日子,虽然脏唐的确脏,但别人却说不得,更遑论污蔑的事,万万认不得的。
“白马驿!!”李嘉呢喃着,他将目光看向了几位宰相:
“这等忠贞之臣,惨烈之事,岂能平白的落寞,还需要建一庙祭祀才是,其子嗣后裔若是还在,可列入国子监,熟读经书,传其忠义!”
“政事堂也得草拟一些谥号,追封,赏赐!”
“陛下圣明!”百官们连忙跪下,这等事,对于读书人来说,再是要紧不过,褒奖忠臣,更是附和传统美德,君王如此体贴,怎能不感人肺腑。
“忠王之事,必当有所报之,我李家更不是那种刻薄寡恩的!”
李嘉摆摆手,轻声言语道,虽然他的声音不高,但得益于宫殿的特殊设置,得以传唱到整个宫殿。
“呜呜呜……”
就在这一片歌功颂德之际,突然响起了哭泣声,众人回头一看,竟然是个普通的御史。
“卿家为何哭泣?”李嘉知晓其中有鬼,但他凛然不惧,直接问道。
“微臣之哭,实在是为悲从中来!”
那人跪下,沉痛道:“自安史以来,藩镇桀骜,宪宗之嗣,竟然被屠戮一空,为之断绝,久不飨食,臣气之念之,竟然不由得悲从中来,以至于忘却了礼仪,还请陛下罪责!”
“哪里的话!”李嘉随口说道:“卿家一片忠贞之心,哪有怪罪的道理!”
“多些陛下——”
就在大家不以为意之时,礼部侍郎张汀突然出列,沉声道:“陛下,自古以来,大宗绝嗣,乃从小宗过继,万没有大宗绝嗣的道理,这与礼不合,也与皇室不合!”
“如今陛下再复大唐,可仿汉光武之旧事,以兴大宗!”
“终于来了!”李嘉心中一叹,这该死的礼法,果真是顽固之至。
不过,大宗不能绝嗣的道理,却是至理名言。
嫡庶有别,宗法制,几千年来,一直维持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运转,万不可轻废。
但,李嘉一直清楚,宗法制,只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秩序罢了,这就相当于牧羊的鞭子,从来只是打在羊的身上,何曾打过主人?
若是一个从小到大。生活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熏陶的,怕是面对着滔滔不绝的大势,总会心生忌惮,不得不屈服。
而偏偏李嘉却不是,他心里有数,这等东西,万万不可凌驾在自己身份,也不能让其捆绑自己。
他之所以造反,不就是受不了这封建秩序,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一个邕州衙内,看上去了不起,还是得被压迫死去。
“白马驿!!”李嘉呢喃着,他将目光看向了几位宰相:
“这等忠贞之臣,惨烈之事,岂能平白的落寞,还需要建一庙祭祀才是,其子嗣后裔若是还在,可列入国子监,熟读经书,传其忠义!”
“政事堂也得草拟一些谥号,追封,赏赐!”
“陛下圣明!”百官们连忙跪下,这等事,对于读书人来说,再是要紧不过,褒奖忠臣,更是附和传统美德,君王如此体贴,怎能不感人肺腑。
“忠王之事,必当有所报之,我李家更不是那种刻薄寡恩的!”
李嘉摆摆手,轻声言语道,虽然他的声音不高,但得益于宫殿的特殊设置,得以传唱到整个宫殿。
“呜呜呜……”
就在这一片歌功颂德之际,突然响起了哭泣声,众人回头一看,竟然是个普通的御史。
“卿家为何哭泣?”李嘉知晓其中有鬼,但他凛然不惧,直接问道。
“微臣之哭,实在是为悲从中来!”
那人跪下,沉痛道:“自安史以来,藩镇桀骜,宪宗之嗣,竟然被屠戮一空,为之断绝,久不飨食,臣气之念之,竟然不由得悲从中来,以至于忘却了礼仪,还请陛下罪责!”
“哪里的话!”李嘉随口说道:“卿家一片忠贞之心,哪有怪罪的道理!”
“多些陛下——”
就在大家不以为意之时,礼部侍郎张汀突然出列,沉声道:“陛下,自古以来,大宗绝嗣,乃从小宗过继,万没有大宗绝嗣的道理,这与礼不合,也与皇室不合!”
“如今陛下再复大唐,可仿汉光武之旧事,以兴大宗!”
“终于来了!”李嘉心中一叹,这该死的礼法,果真是顽固之至。
不过,大宗不能绝嗣的道理,却是至理名言。
嫡庶有别,宗法制,几千年来,一直维持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运转,万不可轻废。
但,李嘉一直清楚,宗法制,只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秩序罢了,这就相当于牧羊的鞭子,从来只是打在羊的身上,何曾打过主人?
若是一个从小到大。生活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熏陶的,怕是面对着滔滔不绝的大势,总会心生忌惮,不得不屈服。
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闹
张汀的失败其实是注定的。
首先,像他这般的卫道士,在这五代乱世中,已经非常少了,而且以年轻人居了,文人的节操,已经被军阀们打击的稀巴烂。手机端 一秒記住『24kwx』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说白了,就是儒家思想,也就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新儒学,已经不够用了,落后与时代,在唐朝,就已经被道教和佛教碾压。
所以,就有了所谓的三教合一,这对于儒家来说,是莫大的耻辱,要知道儒家一向霸道,唯我独尊,且孔夫子一向强调敬鬼神而远之。
与佛道并列,本身就是儒家没落的表现。
所以,坚持儒家思想的少了,文人的节操自然就不可信。
后来理学的兴起,自然就理所应当了,儒家再不革新,真得被碾压了。
张汀的精神虽然可敬,但如今文官重利,他想象中的一呼百应,肯定是没有的。
而其次,李嘉与刘秀又不同,刘秀单枪匹马来到河北,军队都是豪强们资助的,又是儒家经学大盛的时期,独尊儒术才不过百年,而且还经过王莽的强化,环境大为不同。
李嘉则不一样,一开始的军队就是自己培养的,以及家族的私兵,偷袭广州后又融合了南汉的军队,自力更生,威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以度田为证,在军队的加持下,哪个豪强敢阻拦?李嘉就敢派巡检兵直接出动,乱世中,人命其实也就那回事。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上的聪明人自然是极多的,根本就不会为了绝嗣的前唐皇帝们,来跟如今的天子闹腾。
利益为先。
这个小插曲轻飘飘而过,根本就不用李嘉说话,政事堂就宰相们已经驳斥,他们手底下的门生故旧自然呼应,张汀一下子就人嫌狗烦起来。
皇帝则无所谓,摆摆手,轻飘飘地也就过去了。
张汀本来就是失望至极,一群谄媚之臣,就连当朝宰相都没了节操,正是心灰意冷,准备辞官。
皇帝则轻声安抚了几句,他瞬间就斗志来了:“老子要就在朝廷,扶持真正的卫道士,众正盈朝——”
摆脱了朝会后,李嘉累得够呛,摇摇头,就回到了后宫,立政殿,皇后的居所。
皇后周颖儿放下书,笑盈盈迎了上来,随同一起的,还有个总角的小女孩许国长公主燕奴,一同迎驾的,还有辅佐她统领后宫的宝嫔。
“起来吧!”李嘉笑了笑,看这活蹦乱跳的女儿,不由得抱起,圆嘟嘟的脸蛋,配合总角辫子,就跟年画中的人物似的,格外的可爱。
“陛下可别惯着她,才三四的年纪,将整个宫殿闹的人仰马翻,能气得人肚子疼!”
周颖儿看着这对父女,尤其是笑得跟花儿一般的燕奴,无奈地说道。
“哦?这又是怎么回事?”李嘉抱着女儿,见其总是笑,不由得发问道。
“女儿烤火呢,母亲那就火小,怕冷着她了,就给她加柴火呢!!”
说着,燕奴傲娇地抬起下巴,对着李嘉撒娇道,显然,就等着父亲给她做主。
“你——”闻言,皇后气得直抖抖,一旁的宝嫔连忙宽慰,硕大的胸脯对着皇帝,似乎有了孩子,不再是以前泼辣,反而柔声道:
“皇后看着书呢,怕火星子溅到书上,就火小了些,长公主一片孝心,怕冻着了皇后,就将几本书扔到火盆中,点起火来,恰巧这几本,就是皇后平日里研读的……”
“嘻嘻嘻——”听到这,燕奴反而更加骄傲了,抬起小下巴,星眸中满是欢喜,就等着父亲夸她。
“哈哈哈!”李嘉闻言,大笑起来,摸了摸长女的脑袋,说道:“你母亲平日里最爱读书了,你偏偏去烧她的书,真是讨打,不过你在一片孝心,也是好的,下次可不能再犯了!”
“嗯!”得到了夸赞,燕奴眯着眼睛,连忙点头,但是见到她那表情显然就是没有放在心上:“燕奴以后还帮母亲烤火!”
“你还有有理了不成?”周颖儿气极而笑,她是极爱读书的,后宫的掖庭局、宫闱局、奚宫局、内仆局、内宫局等宫女嫔妃,都是由皇后掌控,与内侍省一起,管理整个庞大的后宫。
但她偏偏爱读书的,所以只是掌控大局,普通的事情都交给了宝嫔,乐得逍遥自在。
“算了算了!”李嘉摆摆手,对着皇后说道:“就这般吧,我近几日又搜罗到一些好书,待会让人送些过来,让皇后好好研读!”
“多些陛下!”周颖儿脸色这才好点,连忙瞪着女儿道:“你还无法无天了不成,快下来,今日与我写两百个大字!!”
“父亲——”闻言,燕奴小嘴一撇,将脑袋埋在李嘉胸前,就是不言语,委屈巴巴的。
周颖儿见了,越发得气了,对着皇帝抱怨道:“燕奴也不知随了哪个,调皮捣蛋的很,人来疯,前几日来了几个命妇,带着几个孩子,她就骑在人身上当马呢!顽皮得很!”
“哎呀,皇后息怒。”李嘉摇摇头,无奈道:“索性就随我了,但女孩子那么淘的,也只是李薇儿了,肯定是她带坏的,天天在宫廷里闹腾,太妃已经向我抱怨好几会了!”
说着,他宠溺地揉了揉燕奴的小脸蛋,说道:“索性年岁还小,就由她淘气几天,管得严了,反而憋出病来,等她长大了,懂事了,成婚,就再也没法这般了,那些礼法,就得压人。”
“皇帝说的哪般话!”周颖儿嗔道:“燕奴才几岁,况且,现在不好好管着,日后可得无法无天了。”
“你说的也对!”李嘉捏了捏女儿的脸蛋,说道:“待她再长两岁,就请几个读过书的女官过来,教其读书,识字了,就晓得事理了!”
“嗯!”皇后轻声应下。
随即,李嘉又看了看自己嫡子,去年皇后生的皇七子,如今快一岁了,正在床榻上练习爬呢。
逗弄了一番,皇帝就留下来吃了晚饭。
宝嫔本想识趣了退去,但却被皇后叫住,原来周颖儿今天被女儿气到,提前来了红事,只得让她侍寝。
硕大的高山,红彤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