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食邑八千户,允立宗庙,二子为侯,再赐田二百顷,王府宅院一座,其余的钱氏子弟,量才而为吧!”
“那吴越国又如何?”
“把苏州,秀州,湖州,划归江宁府,其余的地界,以杭州为府治,名为浙江府。”
第八百八十章
浙江府,也就是吴越国,伴随着钱俶的纳土归降,所有的州县也一并纳入了大唐之下。
李嘉这才知晓了吴越国的详细情况。
其国有军一,州十二,县六十七,户口五十五万,约莫二百三十万,兵十一万,官吏三千有余。
这也就罢了,军队淘汰老幼,官吏,一律留任,但钱氏子弟,一律挪至他府任用,也可以罢官。
人口方面,肯定是不计其实的,光是杭州就有五十八万,苏州六十三万,合着其他的州县加起来才比得上两州,这纯属扯淡。
当然整个吴越国目前最大的地主还是钱氏,如今人家刚归降,还不能太过分,吃相有点难看,所以等过个几年清查土地,人口起码得还增上个几十万,甚至百万都有可能。
毕竟后世有网友统计了,吴越国最多有五百万人,浙江南部山区可有不少人口隐匿。
而李嘉最关注的,则是其府库金银了。
钱俶知晓分寸,夏税基本上没怎么动,所以李嘉捡了个现成。
总计有金三万八千两,银十五万三千两,铜钱,一百五十六万贯,布帛,一百六十万匹,粮,八百八十万石,其他的茶、草、绸等无算。
可以说,吴越国的收入,比整个中原还是要高,当然,也有部分是历年来的存货。
所以,府库这么多,李嘉自然不会吝啬一个亲王之爵,这是人家应该得到的。
不过,由于钱俶已经嫁女的,所以这次就没有献女的环节,让人挺不得劲了,不符合传统——
…………
宋乾德三年,唐神武六年,契丹应历十五年,四月十六日。
春日渐渐过去,夏日已然到来,整个北地悄然进入了暑热模式,大地仿若蒸炉一般,愈发的难以忍受。
初春的几场小雨,让整个山东地界略微滋润了些许,如今夏日一烤,又恢复了干燥的模样。
山东百姓已然熟悉了这般情况,这几十年来都是如此,干半个月,再下几场雨,每年的种收,不过是平平,好多年不见丰收的景象了。
不过,幸好没有兵灾,那么苛捐杂税,虽然负担极重,但好歹能活命不是。
说来也怪,整个京东地界,都平淡如水,只有登、莱二州,极为旺盛,来往的客商极多,百姓们舍弃家里侍候的庄稼,来到这打短工,讨取活计。
由于登、莱二州,在地理位置上来看,属于整个山东半岛的角,距离辽东、高丽,济州,是极近的,后世闯山东很多人都是从这坐船而飘。
这里的商人,一向是国际贸易的热衷者,随着北海贸易的热烈,让登莱二州的商人们也热情起来,他们积极往来,与唐国人做生意,贩卖来自南方的商品,结交了不少的关系。
“张兄这边请——”
登州最大的酒楼,走进来两位富商打扮的男子,店小二急忙迎了上去,进去了酒楼的包厢中。
胖乎乎的商人,笑眯眯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对坐的人绫罗绸缎,价值不菲,不由得言语道:“孔兄最近的日子不错啊!”
“哪里的话,这不是得张兄照顾,不然我只能在家门口弄些吃食罢了,还得张兄爽快。”
孔从鉴连忙倒酒,恭维道。
“此番我带来了一千石盐,不知李兄能吃进多少?”胖商人随口说道。
“一千石?”李从鉴嘀咕起来,这就是十万斤,如今京东地界,每斤盐五十钱,以每斤二十钱进来,能赚三十钱,这是上万贯的买卖,纯赚数千贯。
“张兄,这点盐算什么,你莫是小看我了!”孔从鉴笑着说道。
钱俶知晓分寸,夏税基本上没怎么动,所以李嘉捡了个现成。
总计有金三万八千两,银十五万三千两,铜钱,一百五十六万贯,布帛,一百六十万匹,粮,八百八十万石,其他的茶、草、绸等无算。
可以说,吴越国的收入,比整个中原还是要高,当然,也有部分是历年来的存货。
所以,府库这么多,李嘉自然不会吝啬一个亲王之爵,这是人家应该得到的。
不过,由于钱俶已经嫁女的,所以这次就没有献女的环节,让人挺不得劲了,不符合传统——
…………
宋乾德三年,唐神武六年,契丹应历十五年,四月十六日。
春日渐渐过去,夏日已然到来,整个北地悄然进入了暑热模式,大地仿若蒸炉一般,愈发的难以忍受。
初春的几场小雨,让整个山东地界略微滋润了些许,如今夏日一烤,又恢复了干燥的模样。
山东百姓已然熟悉了这般情况,这几十年来都是如此,干半个月,再下几场雨,每年的种收,不过是平平,好多年不见丰收的景象了。
不过,幸好没有兵灾,那么苛捐杂税,虽然负担极重,但好歹能活命不是。
说来也怪,整个京东地界,都平淡如水,只有登、莱二州,极为旺盛,来往的客商极多,百姓们舍弃家里侍候的庄稼,来到这打短工,讨取活计。
由于登、莱二州,在地理位置上来看,属于整个山东半岛的角,距离辽东、高丽,济州,是极近的,后世闯山东很多人都是从这坐船而飘。
这里的商人,一向是国际贸易的热衷者,随着北海贸易的热烈,让登莱二州的商人们也热情起来,他们积极往来,与唐国人做生意,贩卖来自南方的商品,结交了不少的关系。
“张兄这边请——”
登州最大的酒楼,走进来两位富商打扮的男子,店小二急忙迎了上去,进去了酒楼的包厢中。
胖乎乎的商人,笑眯眯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对坐的人绫罗绸缎,价值不菲,不由得言语道:“孔兄最近的日子不错啊!”
“哪里的话,这不是得张兄照顾,不然我只能在家门口弄些吃食罢了,还得张兄爽快。”
孔从鉴连忙倒酒,恭维道。
“此番我带来了一千石盐,不知李兄能吃进多少?”胖商人随口说道。
“一千石?”李从鉴嘀咕起来,这就是十万斤,如今京东地界,每斤盐五十钱,以每斤二十钱进来,能赚三十钱,这是上万贯的买卖,纯赚数千贯。
“张兄,这点盐算什么,你莫是小看我了!”孔从鉴笑着说道。
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
郓城,又称作郓州,其西临黄河,东连京杭大运河,北濒东平湖,南近牡丹水乡的荷泽,湖河相通,水源充足,可以说交通要道。
更重要的是,其境内有一座大湖,名叫大野泽,因为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安葬在其良山中,所以又叫做梁山泊。
其距离东京城,更只是有数百里,乃是一等一的要地。
孔从鉴自然不晓得其人的心思,他兴高采烈地回到曲阜县,见到了孔府的外事管家,禀明了这场大生意。
孔府扎根曲阜上千年,可以说是枝繁叶茂,平常的用度开销也是极大的,如今听闻有这把好生意,也管不了什么走私了,直接投出几万贯,全部吃下。
而,一伙百余人,实际上约近千人的部队,分散而至郓城,来到梁山泊,立下了规矩,竖起来旗帜——为民请命。
随后到招兵买马自不必提。
所谓坚固城堡都是从内部毁坏的,此策,就是所谓的内外夹击。
梁山泊距离开封极近,甚至可以一举破坏运河,导致山东的物资给养无法运送至京城。
这也是为啥水浒中童贯,高球,数次攻打梁山的缘故,后来无奈地招抚,一个不好?东京城的粮价大增。
除了派出暗子?李嘉还派出了大量的密探,在东京附近的运河中驻扎?关键时候进行破坏?从而让东京的人心惶惶。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北宋境内的那些藩镇?送礼的送礼,书信的书信?反正郭宗训在他手里?书信要多少有多少。
而且,李重进虽然不如赵匡胤那般会勾连,但亲朋好友还是有一些的,也被勾连。
数管其下?一时间?北宋境内竟然有点人心惶惶,暗流涌动的感觉。
甚至坊间流传,赵匡胤早就图谋不轨,脑后生反骨,甚至所谓的点检做天子也是他的手笔。
而流传更广的则是?世宗皇帝就是喝了赵匡胤献上的酒水,才壮年驾崩的。
尤其是最后一则流言?最为致命。
郭荣当了六年的皇帝,再加上郭威的四年?也就是十年,这是东京几十年来?最舒服的日子。
人们不在担忧军队的骚扰?更不必担忧粮食的不足?因为郭荣扩宽了运河,更是打了好几次胜仗,在东京城百姓口中,那是一等一的好皇帝。
赵匡胤则在民间名声不高,突兀的成为皇帝,百姓们心中没有亲近,更是有几分的疏远。
如此,流传传开的速度越来越快,嚼舌头的人也越来越多。
赵光义闻听这些,脸色骤变,他连忙披着长袍,走入大内,求见皇帝。
“官家如今在作甚?”
跟随在赵光义旁边的,乃是赵匡胤的内侍王继恩,其人机灵懂事,受到赵匡胤的信重。
“官家正在校场练武!”王继恩低着头,恭敬地说道,对于这位晋王,他不敢有丝毫的无礼,因为这是朝廷上下内定的储君。
“带我去——”赵光义面色严肃,沉声道,没有往日那般亲近的态度。
王继恩感受到这种不一样,立马就晓得出了大事,连忙带路。
很快,赵光义就来到了校场,见到了一个矮壮的身影,正穿着短衣,在挥舞着棍棒,招法致命,虎虎生风,显然是极有伤害的。
在校场的一角,某个中年男子,虽然年纪有些大,但依旧显得风流倜傥,面目英俊,穿着黑袍,瞧之,就让人心生好感。
“王武德!”赵光义一见,就知晓是武德司的武德使王仁赡,素来受到皇帝的信重,打探各地藩镇消息,更是监察整个东京城。
对于他这个开封府尹来说,不亚于头上悬着一把剑,所以赵光义一向特别尊敬,没有丝毫皇嗣的案件。
“王仁赡见过晋王殿下——”王仁赡不敢居傲,连忙弯腰行礼,他位卑权重,但对于这位温雅晋王,他虽然心有好感,但仍旧有些疏远,忌讳。
他这个位置,太敏感了。
“官家这是何般?”赵光义看了一眼赵匡胤的汗流浃背,不由得问道:“可是消息已经传到了。”
“是的!”王仁赡点头道:“官家闻言,极为恼怒,如今正练武。”24K小说更新最快 https://24kwx/
“恩!”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后,赵光义这才冷静下来,静静地看着自己兄长,紧张的心情也舒缓了许多。
“你来了!”半刻钟后,赵匡胤停歇下来,擦了擦汗,走在前面,赵光义紧随其后。
“恩!”赵光义面色严肃:“皇兄已经知晓了消息,如今东京城人心惶惶,须得应付才是。”
“堵不如疏!”赵匡胤叹了口气,说道:“流言这种东西,你越堵,显得越心慌,但不堵,就会泛滥,所以,要想个好章程。”
“你可是好法子?”
“依臣之见,还得用别的东西,让大家转移些注意!”赵光义轻声道。
“这般!”赵匡胤扭过头,说道:“前阵子,洛阳传来消息,齐国公(侯益)病卒,你亲自去洛阳,祭奠一番!”
“还不够!”赵光义低声道。
“武德司可有些?”赵匡胤不以为意,对着一旁的王仁赡问道。
“契丹那边传来消息,契丹国主耶律璟的近侍东儿,其进刀、快慢了,被手刃刺之,其后,大黄室韦酋长寅尼吉叛,随后,小黄室韦也反叛,已投来书信,准备归降咱们。”
“哦!”赵匡胤笑道:“契丹人不治民心,以至于蛮夷反叛,好啊!”
“看来耶律璟已然众叛亲离了,躲得了今日,躲不过明日,其人日后迟早被弑杀,这对于咱们大宋来说,是一件好事。”
“小室韦最后如何?”
“契丹人雅里斯、楚思率军征讨,已然被咱们打退。”
“这件事不错!”赵匡胤点头道,“尔等要大肆宣扬一番,振奋民心才是。”
“晋王——”
“臣弟在——”赵光义应下。
“听闻你长子出生了,这可是一件喜事,可有名字?”赵匡胤随口问道。
“还未曾取得。”
“那就取做赵元佐吧!”赵匡胤轻声道:“将这些消息一齐放出去,俺就不信压不住。”
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
不可否认,赵匡胤这几年来,一连套的组合拳,又是分权,又是集权,再加上后周的基础,这让北宋的根基,还算牢靠。
尤其是他身体健硕,禁军听话,又有一个强健的继承人,些许的流言,并不能损害到他的统治。
李嘉也根本就没有想要一举拿下的心思。
再坚固的城墙,也经不住蚂蚁夜以继日的侵蚀,再健壮的大汉,日夜操劳,也会日渐消瘦,铁杵成针。
当然,李嘉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日渐成熟,而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七八九十人。
这不,在神武五年的耕耘下,他又添了几个儿女,为皇家开枝散叶,一向是极为辛苦的。
如此,截止神武六年(965)七月,他共有儿子六人,女儿五人,总数突破二位数。
尤其是去年到来的日本的皇女,并四位陪嫁的滕妾,更是给予了他极大的新鲜感,汉话听多了,学点日语也不错。
平日里,那些日本嫔妃,也是讲洛语,尴尬在于,比李嘉这种岭南风味的还要标准,把他学习日本的热情泼了一碰冷水,好在他一向是钻研家,发现在床榻,更容易学习日语。
这还用说,他一向学习刻苦?果然?就有两个日本女子怀孕诞子。
闲话少提。
去年,也就是神武五年?江宁府、江西府?以及闽南府,这般富膏之地?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度田捡户,近五千名和尚道士的帮忙?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