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448部分

大唐再起-第448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小符后一想,也对。

    自己父亲别看六十九了,但精力旺盛,每年都会广纳美妾,子女众多,还真不缺联姻的。

    不过,唐国皇帝甚爱女子,不拘年纪,今日这般情况,怕是真的会看上三妹,若是能陪献,不仅符家幸运,怕是其也能安稳许多。

    心中打定主意,她决定回去就写信。

    ……

    而这边,李嘉忙完私事,对于公事,其实一点也没耽误。

    话说,坐镇汴梁后,粮草的缺乏解决了,如今,藩镇的问题就放置到了眼前。

    他也终于体会到了赵匡胤的难处,或者说,比赵匡胤更难。

    赵匡胤这个家伙,把自己的兄弟,全部塞到了河北,河东,把北汉围城一圈,他当政时倒是无忧,但对于李嘉来说,却是一堆炸弹旁边,又围了一圈炸药。

    这要是出事,河北,河东全部爆炸,虽然能平定下来,但两地就会成为一片白地,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之前与赵普,王溥等人商议。

    众人一致认为,河北藩镇,首推大名府,那些赵匡胤的兄弟们,在符彦卿这个五朝老臣,绝对看不上眼,而且,他镇压天雄军,也就是魏博军多年,一直太平无事,可见其威望之盛。

    所以,只要解决了符彦卿,河北道就安稳如山了。

    而在河东,如今北汉虽然目前还是大唐的盟友关系,但也不可疏忽,首当其冲的,就是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

    不是他与赵匡胤关系亲密,也不是他威望高,而是昭义军所在的潞州,距离汴梁开封实在是太近了,一州之隔,过了黄河就是。

    不过数百里,居高临下,两三天就能到达汴梁城。

    所以,目前最先解决的,就是这两号人。

    对于符彦卿,这个狡猾且规矩的老将,李嘉与几人一致认为,他还会像以往那样投降,不会反抗,前提是别针对他。

    毕竟快七十岁了,不想折腾。

    所以,又得劳烦薛居正跑一趟,去说服符彦卿来朝,有了他带头,整个河北道就安定了。

    当然,有文也得有武,李嘉也命令张维卿,带着兵马北上檀州,守护汴梁的要道,威逼作用明显。

    而对于李继勋,几人有了不同见解。

    赵普说,李继勋虽然是义社兄弟,但关系比起石守信,韩重赟来说,还是要低一些,就连陈桥兵变,他也在邢州,没有参与到。

    至于关系浅的原因,倒是非常简单,因为在义社兄弟中,大部分的时间李继勋都是领头羊,他的官位和名爵都是最高的,到了后期,赵匡胤才迎头赶上。

    这般头领的问题争夺,自然关系微妙。

    不过就算是如此,相较于其他的将领,李继勋还是亲切无比的,所以平定李筠之后,他就镇守潞州,对阵北汉。

    李继勋的战功还是了得的,打的北汉哭爹叫娘,河东极其稳定。

    所以,对于李继勋,还得是安抚为主。

    如果善待他的话,就会形成雍齿效应,就连李继勋都加官进爵,其他的藩镇自然就安稳了。

    小符后一想,也对。

    自己父亲别看六十九了,但精力旺盛,每年都会广纳美妾,子女众多,还真不缺联姻的。

    不过,唐国皇帝甚爱女子,不拘年纪,今日这般情况,怕是真的会看上三妹,若是能陪献,不仅符家幸运,怕是其也能安稳许多。

    心中打定主意,她决定回去就写信。

    ……

    而这边,李嘉忙完私事,对于公事,其实一点也没耽误。

    话说,坐镇汴梁后,粮草的缺乏解决了,如今,藩镇的问题就放置到了眼前。

    他也终于体会到了赵匡胤的难处,或者说,比赵匡胤更难。

    赵匡胤这个家伙,把自己的兄弟,全部塞到了河北,河东,把北汉围城一圈,他当政时倒是无忧,但对于李嘉来说,却是一堆炸弹旁边,又围了一圈炸药。

    这要是出事,河北,河东全部爆炸,虽然能平定下来,但两地就会成为一片白地,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之前与赵普,王溥等人商议。

    众人一致认为,河北藩镇,首推大名府,那些赵匡胤的兄弟们,在符彦卿这个五朝老臣,绝对看不上眼,而且,他镇压天雄军,也就是魏博军多年,一直太平无事,可见其威望之盛。

    所以,只要解决了符彦卿,河北道就安稳如山了。

    而在河东,如今北汉虽然目前还是大唐的盟友关系,但也不可疏忽,首当其冲的,就是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

    不是他与赵匡胤关系亲密,也不是他威望高,而是昭义军所在的潞州,距离汴梁开封实在是太近了,一州之隔,过了黄河就是。

    不过数百里,居高临下,两三天就能到达汴梁城。

    所以,目前最先解决的,就是这两号人。

    对于符彦卿,这个狡猾且规矩的老将,李嘉与几人一致认为,他还会像以往那样投降,不会反抗,前提是别针对他。

    毕竟快七十岁了,不想折腾。

    所以,又得劳烦薛居正跑一趟,去说服符彦卿来朝,有了他带头,整个河北道就安定了。

    当然,有文也得有武,李嘉也命令张维卿,带着兵马北上檀州,守护汴梁的要道,威逼作用明显。

    而对于李继勋,几人有了不同见解。

    赵普说,李继勋虽然是义社兄弟,但关系比起石守信,韩重赟来说,还是要低一些,就连陈桥兵变,他也在邢州,没有参与到。

    至于关系浅的原因,倒是非常简单,因为在义社兄弟中,大部分的时间李继勋都是领头羊,他的官位和名爵都是最高的,到了后期,赵匡胤才迎头赶上。

    这般头领的问题争夺,自然关系微妙。

    不过就算是如此,相较于其他的将领,李继勋还是亲切无比的,所以平定李筠之后,他就镇守潞州,对阵北汉。

    李继勋的战功还是了得的,打的北汉哭爹叫娘,河东极其稳定。

    所以,对于李继勋,还得是安抚为主。

    如果善待他的话,就会形成雍齿效应,就连李继勋都加官进爵,其他的藩镇自然就安稳了。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联姻

    小符后的身份实在是太尴尬,哪怕是符彦卿一把年纪了,也背负不起。

    不过,以她的身份,若无准许,定然是不能外出的,这番怕是皇帝的意思。

    心中思量,符彦卿淡定了许多,他平静道:“去请二姐儿进来吧!”

    换了一套常服,待符彦卿出来时,就见到素衣白服的丰腴女子,养尊处优的样子,让他松了口气:“我儿如今太平无事,为父真是放心太多。”

    “见过大人。”小符后喜极而泣,不由得弯腰行礼:“数载以来,女儿以为再也见不到父亲了,今日,可算是如愿。”

    符彦卿也是老怀甚慰,不住地捋捋胡须,说道:“昔日的兵变,老夫远在大名府,插上手,只能眼见宗训禅让,我儿莫要怪罪。”

    “一切都是女儿的错,轻信与人。”

    小符后看着父亲胡发皆白,不由得连忙说道:“世宗皇帝的江山,终究是没了,不提也罢。”

    随即,小符后将妹妹符昭寿的言语,细细地说与了符彦卿听,然后坐等其反应。

    符彦卿闻言,细细思量一番后,点头道:“此事甚是有理。”

    “刚才我面见皇帝,魏王改封为魏国公,食邑五千户,算是大手笔了,猜忌之心,我能感觉到。”

    “三姐儿的确不宜回家,其待在汴梁,反倒是安全些,孟昶,李煜之辈,也能活的快活,封王封公,想来赵氏子弟,并未出差错,亡国君主养的多了,人家唐国,不差这几人。”

    符彦卿不置可否地说道。

    赵光义的儿子,都不是符昭寿所生,赵匡胤更是没关系,所以,他完全没放在心上,死活不论。

    但郭宗训,好歹是他亲外孙,还得关心一下的:“宗训听闻已经封王了?身体如何?”

    “封的是嗣周王,如今已经与宣王之女订婚,过两年就会成婚了。”

    小符后露出宽慰地笑容:“宣王之女,养的端正,明事理,脾气也柔和,与宗训般配的很,两人见了几面,也看对眼了。”

    “这般就好!”符彦卿松了口气:“听人说,宣王乃是皇帝唯一的亲叔叔,与之订婚,想必会安享富贵。”

    “不过,嗣周王的爵位,怕是要改换了。”

    符彦卿眼睛一眯,沉声道:“不,你直接上书皇帝,言语天下正统已定,大唐复兴,嗣周王位不合体统,辞让爵位表明态度。”

    “什么名字都行,就是不能带周字。”

    小符后瞬间领悟,连忙应下:“还是父亲考虑周到。”

    符彦卿这才感慨道:“你们三个,我本以为能有荣华富贵,尊享不绝,谁知,竟然命运坎坷,再三守寡。”

    “三妹那边,照顾赵氏遗嗣之事,就由赵德昭兄弟照料吧,我乃重新为其找个男人,与赵家彻底断绝关系。”

    看着父亲面色严肃,斩金截铁的模样,小符后颇为难过,当年自己入皇宫,父亲也是这般决然。

    “父亲,三妹与赵光义感情深厚,怕是很难愿意。”

    “感情深厚又如何?”符彦卿摇摇头,轻描淡写地说道:“男女之间的感情,都是睡出来的,作不得数,今朝定要与赵氏割舍干净,为了她,也是为了咱们符家。”

    闻言,小符后默然,看着父亲浑不在意的模样,她难起反对之言,因为这话虽然冷漠,但却是真实。

    “父亲,三妹与赵氏沾染,怕是割舍不得,也没几个人敢担负这般关系。”

    小符后抿了抿薄唇,轻声说道。

    “也是。”符彦卿想了想,虎背熊腰的身躯,好似佝偻了些许:“我也能养着她一辈子,可惜,三妹才二十六,无有子嗣,岂能守寡一辈子?”

    “还是我对不起你们姊妹啊!”

    这般剖言,让小符后瞬间就美目通红,捂着嘴,似乎要哭泣一般:“父亲也是为了我们好,这世上,有多少女子羡慕我能嫁作帝王妇。”

    “罢了罢了,不提也罢。”

    符彦卿摇摇头,轻声说道:“我们父女两人多年未见,来,一起吃饭,讲讲这么多年的境况。”

    “父亲,三妹那边,我认为有个好办法。”小符后扭捏了片刻,低声说道。

    “甚的办法?”符彦卿诧异道。

    “本来想写作书信与你的,当然我也曾想,今日你就到了。”

    小符后抬起头,一脸认真道:“女儿以为,三妹年岁还小,又模样靓丽,宛若少女一般,嫁与他人难,但若是嫁与皇帝,定然可以。”

    “皇帝?”符彦卿吃惊道:“你可言的是大唐的皇帝?”

    “没错。”小符后抬起长颈,沉声道:“三妹入了皇宫,不仅后半生无忧,也能照拂符家,稳定新朝的位置。”

    “可,三妹已经二十有六了?”符彦卿仍旧难以相信。

    “大姐嫁与世宗皇帝,不也二十了吗?”小符后摇摇头,果决道:“况且,依我来看,皇帝贪好美色,不抉年龄,况且,就算计较咱们符家的声望,皇帝也定然不会拒绝。”

    “不妥,年龄还是大了些。”

    符彦卿深深地看了一眼二女儿,摇摇头说道:“三妹还是大了些,难得子嗣,就让八妹已经到了及笄之年,与她一同入宫吧。”

    “父亲考虑甚是妥当。”

    小符后点点头。

    随即,就在符昭寿不知情的情况下,她的姐姐,父亲,就为她选了未来。

    远在皇宫的皇帝,则此时收到了李继勋的反应,其轻骑百人,直接南下,已经过了黄河渡口,明日即可到达汴梁。

    李继勋如此表现,可以说让李嘉很满意,他喜欢这种识时务的。

    乱世嘛,忠诚是个奢侈的词汇,只有到了太平年间,才会让讲究。

    在实力强大,呈现泰山压顶之势的唐国来说,这样的人,才是他喜欢的。

    “李继勋乃是代表,其身后,乃是十数名军将,不得怠慢啊!”

    李嘉欣喜,这时,闻听符彦卿求见。

    聊了一会儿,他突然发觉,这个老家伙不停地关心自己身边没有妃嫔,床榻无伴,然后转头又提起自己的女儿,其心中之叵测,让李嘉汗颜。

    “某之心思,在众人眼中就是这般吗?”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老家伙,这是想要联姻三朝啊!”

    李嘉不得不感慨,其手段之高明,举世罕见。

    但,凭借着符家的地位,与之联姻,对于大唐来说,效果是极好的,别的不提,河北道立马就能安定下来。

    换句话来说,契丹人想要南下,就没多少带路党了。

    迅速的稳定中原,恢复元气,这是李嘉的既定方略。

    为了大唐,他牺牲那么多,也是值得的。

    只要不是皇后的位置,他都可以。

    “唉,总是有人觊觎朕的美色,模样俊朗,地位崇高,这是我的错吗?”

    看着铜镜中的男人,李嘉陷入了沉思。

    随即,李嘉又派人去与符家联系,这才恍然。

    与自己联姻的,乃是符八妹,刚及笄不过半年,以符彦卿的身家,基因定然差不多哪去,至少小符后就非常不错,符昭寿也有美名流传。

    “符彦卿是真能生啊!”

    李嘉感慨,听闻其家还有九妹,十妹,这样一来,很可能是六十岁依旧雄风招展,令人羡慕。

    “不是说骑马影响生育吗?看来是假的。”

    他心中希冀,到自己那般年岁,也是如此。

    “也许我该请教一下养生秘诀。”

    不过与符家接触一些,田福倒是颇为犹豫地回来,欲言又止的模样。

    “怎地?”李嘉诧异道。

    “符家那边,言语想要让符三姐儿也进宫,与符八姐当个伴。”

    田福轻声道。

    “不就是两个人一起,这有啥?”

    李嘉不以为意,待回过神来:“等等符三姐儿,那不是赵光义的继室吗?”

    “奴婢也言语其胡闹,毕竟嫁过人了,又年岁大了些,实在不合适,但魏国公一把年纪,身材高大,奴婢只能这般传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