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第4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了狠话:“区区一个雁门关,就让你们胆怯了?堂堂的契丹勇士,竟然这般胆怯,竟然连汉儿都不如。”
“若不南下雁门关,我们绝不撤军。”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塔尔终究是这次大军的统帅,而且还是幽云的总管,无论是契丹人,汉人,奚人,以及室韦人,都在他的统治下,没有敢对他不满,甚至敢反抗。
严格的族群分隔,以及契丹人往日的威望,让他们不得不选择屈从。
如此,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汁洗礼后,歇息了不到半个时辰,军队又开始攀登城墙,只是,他们个个都拥有了盾牌罢了。
而大盾牌提溜不上,小盾牌只能遮掩半个身子,效果虽然好了一些,但,金汁是流动的,伤害其实依旧很大。
不过,盾牌的拥有,让先登大军拥有了心理上的安慰,攀登气势再度鼓舞,一时间,雁门关压力倍增。
郭进立马组织军队再次泼洒金汁,但一时间,契丹军队极其汹涌,熬煮金汁也需要时间的,城墙上的竟然零散的有人登上。
他立马组织人手围攻,然后又让熬煮金汁的加快速度,再让预备队搬运石头木块,进行阻击。
而这些常规的守城工具,对于契丹军来说,并没有多少效果,先登大军,依旧如潮水一般向上涌动。
于是,这场战斗,变成了一场城墙争夺战。
最终,凭借着弓弩,以及地利优势,打退了这次契丹人的进攻,而城头尸骨累累,鲜血散发了砖石,走路都有些打滑。
透过女墙,郭进望着城下,至今契丹人如潮水一般的退去留下大量的尸骸,远处浩浩荡荡的军队,数也数不清。
而那一座座的投石车,虽然准头不行,但依旧不知疲倦地投射着,让城头上的兵卒们,不时地被吓一跳。
一架架的云梯,也燃起了火焰,被契丹人抛弃,不断地进行燃烧,而不远处,数量庞大的工匠兵卒,则在砍伐树木,不停地进行制作,显然,他们很是充裕。
而郭进,心思莫名。
其实对于守卫雁门关,他其实信心并不是很充足。
当时他执意北上,许多人都不同意,毕竟石岭关雄峻,又距离雁门关不远,完全可以充当防御,不必北上雁门关。
毕竟,如果按照实际来说,雁门关虽然更加的险峻,但修缮程度,并没有石岭关来的好,而且,雁门关的路途崎岖难行,钱粮什么很是缺乏,若是没有朝廷的支持,很难守下。
但,郭进依旧一往无前的选择了雁门关,而且,为了保险,他更是带来一万人,剩余的都在石岭关。
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
雁门关濒临大漠,乃是北疆最要紧的关隘一旦突破,相当于洪水冲垮了堤坝,契丹人就会如海潮般的涌进。
石岭关的确可以抑制契丹人,但,忻州的百姓呢?雁门关的百姓们?
粮食不足的契丹人,必然会打草谷,劫掠粮食。
所以,雁门关必然要守,而且得要守住。
即使,契丹人威名赫赫。
劳累大半天,吩咐大夫尽量的进行救治后,郭进又派人对太原城进行加固修缮。
北汉长久的防守,都是在南部,由于契丹老父亲的存在,让他的北疆太平许多,以致于为了更好的让契丹援军到达,雁门关的城门,都有选择的进行扩展。
这就势必让雁门关,有了些许漏洞。
塔尔终究是这次大军的统帅,而且还是幽云的总管,无论是契丹人,汉人,奚人,以及室韦人,都在他的统治下,没有敢对他不满,甚至敢反抗。
严格的族群分隔,以及契丹人往日的威望,让他们不得不选择屈从。
如此,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汁洗礼后,歇息了不到半个时辰,军队又开始攀登城墙,只是,他们个个都拥有了盾牌罢了。
而大盾牌提溜不上,小盾牌只能遮掩半个身子,效果虽然好了一些,但,金汁是流动的,伤害其实依旧很大。
不过,盾牌的拥有,让先登大军拥有了心理上的安慰,攀登气势再度鼓舞,一时间,雁门关压力倍增。
郭进立马组织军队再次泼洒金汁,但一时间,契丹军队极其汹涌,熬煮金汁也需要时间的,城墙上的竟然零散的有人登上。
他立马组织人手围攻,然后又让熬煮金汁的加快速度,再让预备队搬运石头木块,进行阻击。
而这些常规的守城工具,对于契丹军来说,并没有多少效果,先登大军,依旧如潮水一般向上涌动。
于是,这场战斗,变成了一场城墙争夺战。
最终,凭借着弓弩,以及地利优势,打退了这次契丹人的进攻,而城头尸骨累累,鲜血散发了砖石,走路都有些打滑。
透过女墙,郭进望着城下,至今契丹人如潮水一般的退去留下大量的尸骸,远处浩浩荡荡的军队,数也数不清。
而那一座座的投石车,虽然准头不行,但依旧不知疲倦地投射着,让城头上的兵卒们,不时地被吓一跳。
一架架的云梯,也燃起了火焰,被契丹人抛弃,不断地进行燃烧,而不远处,数量庞大的工匠兵卒,则在砍伐树木,不停地进行制作,显然,他们很是充裕。
而郭进,心思莫名。
其实对于守卫雁门关,他其实信心并不是很充足。
当时他执意北上,许多人都不同意,毕竟石岭关雄峻,又距离雁门关不远,完全可以充当防御,不必北上雁门关。
毕竟,如果按照实际来说,雁门关虽然更加的险峻,但修缮程度,并没有石岭关来的好,而且,雁门关的路途崎岖难行,钱粮什么很是缺乏,若是没有朝廷的支持,很难守下。
但,郭进依旧一往无前的选择了雁门关,而且,为了保险,他更是带来一万人,剩余的都在石岭关。
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
雁门关濒临大漠,乃是北疆最要紧的关隘一旦突破,相当于洪水冲垮了堤坝,契丹人就会如海潮般的涌进。
石岭关的确可以抑制契丹人,但,忻州的百姓呢?雁门关的百姓们?
粮食不足的契丹人,必然会打草谷,劫掠粮食。
所以,雁门关必然要守,而且得要守住。
即使,契丹人威名赫赫。
劳累大半天,吩咐大夫尽量的进行救治后,郭进又派人对太原城进行加固修缮。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进
吕梁山着实难走。
巍峨的大山铺就满目,上万的骑兵,如同溪流一般,蜿蜒曲折,沿着山路,缓缓地流动着,一眼望不到边。
杨业抬头望去,除了山还是山,除了绿色,也只有绿色,遍地都是树木花草,若是寻常,倒是赏心悦目,但在如今这个情况,就让他忧心忡忡。
无他,只要一只军队埋伏,突然冲出,他们必然首尾不得相应,如长蛇一般被截成数短,然后挣扎而亡。
四下都是沉闷的马蹄声和脚步声,杨业牵着马,走在前方,不时地回头望去,查看队伍是否齐整,有人走失否。
“防御使,前面到处都是山,咱们什么时候能出去?”
卫俦从后面走了过来,径直来到杨业跟前,拎起牛皮水袋就是一股脑地饮下,然后瞪着双眼,低声问道。
卫俦是吐浑军多年的指挥使,威望不说一言九鼎,但也是一呼百应,对于他,杨业思量片刻,也不再隐瞒,扭头问道:
“还有多久?”
“这”一旁向导愣了愣,又张目远眺,好一会儿,才说道:“如果这般脚步,约莫三四天就能出去。”
“好!”卫俦大喜,他正欲起身时,却被杨业叫住:“你要作甚?”
“防御使,兄弟们乏累多日,我把这好消息告诉他们啊!”
“不必如实相告!”杨业看着远处蜿蜒的队伍,人牵着马,艰难地走着,他轻声道:“你就言语,只要六七日,咱们就能又出去了。”
“言语的时间太短,若是有了差错,将士们怕是士气大跌,不如长一些,若是提前出山,士气得怕是大涨了。”
“您说的对!”卫俦点点头,这点小事,他倒是不在意,只要能出去就行。
果然,卫俦这般一说,瞬间就从吐浑军中出圈,大量的骑兵们欢欣鼓舞,有了一个准确的时间,比起一片绿色的等待,好上太多。
由于走着地界基本上是猎人小径,饮水倒是不怎么缺,但漫长的旅途,粮食才是最要紧的,人吃马嚼,一个不好,就全交代在这。
事实上,他们的粮食,已经见底。
之所以不惊慌,因为人均双骑的他们,另一头马匹,承受着大量的负重,另一头则保存着元气。
这样,到了这般境界,旅途即将结束之际,这头预备马,负重结束,就沦落到了吃食的地步,也算是尽下最后一分力。
在一阵拆卸后,近三千头马被杀,然后在烟熏下,成为肉干,作为预备粮食。
耽误了半天时间,军队再次激昂前行。
一路上,杨业嘘寒问暖,帮扶病弱,对于那些染病的,也没有一股脑的抛弃,反而在山林中河流边,为其修建屋舍,留下大量的吃食,让其养兵,并且承诺会回来接走他们。
这般行径,使得杨业威望大增,也让这支队伍散而不乱,坚持到了如今。
头顶着烈日,越往北走,太阳的热度越低,山林的夜间,甚至需要生火取暖,眼见着脚下越来越矮的山路,杨业万分欢喜,他问向导:
“快要出来了吧!”
“是的!”向导看了看地形,又登高望远,说道:“快要出来的,前面就是一片大草原了。”
“好!”杨业大喜,他连忙吩咐一支部队,去往前方开路,顺便打探情况,另外,他则开始清点队伍,对于自己的实力,进行初步的统计。
实时清点,落单,病倒,死去,约莫三千余人,具有战斗力的将士,只有一万两千人左右,可以说减员很是严重,几近两成的战力。
很快,在一片山涧中,大军正在做最后的修整,杨业也洗漱一番,将多日来的汗液洗刷干净。
当然,骑兵们最重视的战马,也定然不能放过。
就在这期间哒哒哒的马蹄声响起,数十人的斥候突然归来,其中一人奔驰而来,翻身直下,不由得让杨业大喜。
“情况如何?”杨业递上水袋,不由得问道。
“启禀将军,二十里外,就是草地。”斥候饮了一口水,就再也停不住,直喝了半袋,这才气喘吁吁地说道:“草地上,依稀能见到一些牛羊,放牧的是一些老弱。”
“好”杨业大喜,他轻声道:“这怕不是契丹人的辎重粮草了,也就是说,咱们已经绕到了他们的大后方。”
说着,他的声音越来越大,身边的人也听的越发的清晰,然后转眼间就传到了所有人。
很快,大家都知道,他们提前两三天出山,而且,来到了最肥美安全的后方,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财富。
将士们士气顿时高涨,嚷嚷着起行。
很快,到了日落时分,他们来到了一片草原,见到了数以千记的羊群,牛群。
“这只是边缘罢了,越往前,数目越多。”
杨业直言道,引起了大家的一阵欢呼。
耶律撒拔骑着马,舒服的喝着酒,巡视着大军的粮草。
虽然他姓耶律,但却只有契丹八部之一,并不是宗室,而就算如此,他依旧统领数百人,为大军进行畜牧,看守粮草,简单舒适,对于他这样四十岁的老人来说,再好不过。
忽然,耳旁传来一阵阵的闷雷声,随即,多年来的经验,让他意识到,这是大股骑兵进发的声音,顿时心中一凉:大军基本上沿绕着雁门关驻扎,这里是放牧地,怎么会有军队?
很快,就有牧民气喘吁吁地骑着马,飞奔而来:“不好了,不好了,有敌军,敌军”
耶律撒拔吃惊莫名,随即远眺,只见大股的骑兵,从远处黑压压的行进,宛若一条黑线,根本就望不到边。
耳旁传来无数的闷响,以他的经验来看,规模超过了万人,即使在契丹,也是一股不小的兵力。
“逃”耶律撒拔立马就挥舞马鞭,进行逃窜,嘴巴念叨着:“我一定要逃出去,告诉总管”
“咻”突然,从背后传来一震凉意,他艰难地回头,只见背后突然就插上了一支箭,大量的鲜血喷涌。
“啊”他不可抑制地从马匹上摔下,然后没了声息,双目圆睁,死不瞑目。
第一千一百章
“呸”卫俦收起手中的弓箭,冷笑道:“这么大的地界,就只有你穿着皮甲,还想逃?”
畜牧群很大,但牧民却寥寥数十人,都是来自于漠南的牧民,衣衫褴褛,而看守他们的契丹人,虽然不算光鲜亮丽,但一身皮甲,就很显眼了。
“干的好!”杨业并没有如往常一场亲临前线厮杀,而是坐镇指挥,几十人的队伍,根本就不值得他出手。
“你们这里是哪?”杨业对于牧民直接询问道。
可惜,牧民们听不懂汉话,对于契丹语,也是寥寥几语罢了,根本就是茫然。
“杀了吧!”杨业摇摇头,没有利用价值为了保密,也只有杀之了。
随即,他目视前方:“这里虽然是边缘,但却依旧有那么多的羊群,由此可知,契丹人兵力极多,决心也是极大,其难以罢休。”
一旁的卫俦闻言,也是心惊:“不曾想,契丹人决心这般大,兵马超过十万,怕是不会有假。”
“没错!”杨业轻轻拍打着马匹,看着一望无际草原,说道:“事不宜迟,它的决心有多大,我就要打得他有多痛。”
“这么多年来的屈辱,若是不洗刷干净,某寝则难眠。”
卫俦点点头,也非常赞同这句话。
他更是明白,杨业所说的屈辱,实际上指的是先帝刘钧所受到的羞辱,也是契丹人年复一年的欺压,让其抑郁成疾,四十来岁,就撒手人寰。
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杨业岂能善罢甘休。
旋即,大军进行了一顿烤羊肉,休息了一夜,缓解长途跋涉的疲劳,到了凌晨,大军再次行进。
杨业虽然不清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