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年轻着呢!”花蕊夫人身着薄衫,趴在他的肩头,抚摸着俊俏的脸颊,不由得嫣然一笑:“你要是算老,奴家才真是老太婆了!”
感受着背后的厚重与凹凸,李嘉不由道:“你说的没错,年轻,年轻啊!”
说着,他扭过身,将后者拦腰抱住,亲吻着脸颊,感受着清香与诱惑,不由得笑道:“夏日这般酷热,你身子倒是冰凉的很,还喷香喷香呢,让人忍不住想要吃掉!”
“嗯~”花蕊夫人扭捏着身躯,翘臀果冻般弹起,然后娇笑道:“这可是白天哩,您可不要想什么坏事!”
“坏事?我正人君子,能有什么坏心思!”
李嘉随即摆正了脸,盯着那诱人的身姿,义正言辞地说道:“我只不过想要进行一番祖宗传下来的动作罢了,老牛,观音什么的,熟能生巧!”
“你恐怕没有听过,正确的姿势,可是能生个聪慧的小子哦!”
“您休想骗我!”花蕊夫人薄唇轻咬,白皙的两腮泛起红晕,气恼地说道:“上次就是这般,奴家的腰酸背痛的,好几天没缓过来,您就知道变着花样糟蹋人。”
闻言,李嘉心有愧疚,但旋即,他又理直气壮地说道:“这可是你说任我处置的,况且,为了生个儿子,有什么可丢脸的。”
“哼!”娇哼一声,花蕊夫人羞怯难忍,然后无奈道:“奴家一把年纪了,怕是生不了了,陛下还是令寻她人吧!”
说着,她一脸的哀愁,找个位置,兀自坐了下来,自怨自艾起来,宛若雨打的芭蕉,没了精气神。
自孟昶去后,花蕊夫人就被李嘉金屋藏娇,从长沙到洛阳,虽然没有住在皇宫中,但却在后宫名录上,有着其名字。
无他,无论是为了面子,还是花蕊夫人的情绪,李嘉就让其住在城外,自由而快活。
毕竟对于散漫的花蕊夫人来说,秩序森严的皇宫的确不适合她这种少妇,如同盛开的芙蓉花,养在深宫后院就易枯萎了。
如今花蕊夫人三十有四,她还不甘心,正在积极的备孕,李嘉也乐意配合,主动权在他,想要什么姿势,就有什么姿势。
如今一个多月了,花蕊夫人还不见迹象,显然,她心中郁积了许多。
“这种事情急不得!”李嘉走过来,双手扶着其肩膀,不经意间瞥见那硕大肥美的山峦,不由得安慰道:“越急,越就难心成,只要咱们多多尝试,也许在某个不经意间,就得偿所愿了吗?”
“是吗?”花蕊夫人惊喜地抬起头,然后娇小道:“奴家年龄大了,还能生?”
“这般年岁正好,安全,年岁太小了,生孩子就跟过鬼门关似的,你正好合适,不迟!”
皇帝的话,让花蕊夫人宽慰了不少,她这才笑道:“陛下您可真会哄人,坐着吧,我为你煮个汤,补补身子!”
“补?”李嘉故作惊诧道:“我这身子,还用着补?忒小瞧人了,信不信我让你几天下不来床?”
“信,我信——”花蕊夫人笑得花枝乱颤,两个白兔子不断地跳动着,让李嘉看的口干舌燥。
见其扭着水蛇腰而动,李嘉躺在竹椅上,感慨万千。
自古以来,女人果真是江山的点缀,少了不行,多了则受不了,古往今来,向他这般强健,且让众多女人喜欢的皇帝,可谓是少之又少。
无他,俊俏的相貌,强壮的身体,哪个女人不喜欢?
花蕊夫人这般熟透的樱桃,比他大个五六岁,也喜欢他这个嫩草啊!
别院中,种植了许多翠竹,夜间威风徐徐,摇曳起舞。
或曰折腰而倒,另一竹则随风而斜,同倾而俯,竹枝而覆,形成两道弯弓,伴随着晚风,一直得咯吱作响。
月光白得诱人,似白玉盘,清凉而细腻,不远处的山峰,则传来阵阵的呼啸声,或远或近。
“噼里啪啦——”
不一会儿,整个大地就被雨水浸泡,某个地底深处,似乎有竹笋偷偷摸摸的生长,这是大自然的伟力,人类又怎能知晓。
风雨后,李嘉抱着花蕊夫人的娇躯,躺在冰簟(竹席)上,盖着罗衾,听着窗外的雨打风吹,心里不由得宁静许多,似乎一切额烦恼都远离了。
数颗硕大的夜明珠挂在墙上,散发着光芒,使得房间颇为光明透澈,四周青翠飘扬,红桥隐隐,李嘉的心,突然就平静下来。
瞧着怀中冰肌玉骨,粉面樱唇,格外娇艳动人的花蕊夫人,李嘉轻声道:“人生最快活的事,莫过于如此了。”
“奴家也是这般觉得!”
花蕊夫人脸上的红晕久久不曾退散,她感受着皇帝调皮的双手,不由得扭了扭身躯,抬起头,说道:“陛下,这次能怀上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般,肯定定怀上!”
李嘉笑道:“就怕到时候,你全身心的在小家伙身上,忘却了我这个人咯!”
“陛下还吃醋呢!”花蕊夫人轻笑道,然后说道:“您后宫佳丽三千,还记挂我这个老妇人,到时候怕心思早就变了。”
“瞎说!”李嘉连忙否定道:“我虽然女人多,但这只是假象,只是为了皇室的繁衍,不得不为尔。”
“说实话,我也不再瞒你,其实,别看后宫女人多,但我是个痴情的男人。”
第1144章后宫
而后宫中,对于皇帝这般频繁出宫,将稀少且珍贵的生命精华,如此浪费般的给予他人。
许多嫔妃分外的不满。
不一会儿,皇后的立政殿,就汇集了不少的女人,一个个井然有序的进行问安,然后心领神会地将话题,转移到了皇帝身上。
“陛下昨夜未归,又下了一夜的雨,这要是着凉了怎么办?外面可没咱们这那么好的条件呢!”
丽妃侯丽娘,作为生下皇长子,又坐拥两子一女的嫔妃,她气场十足,直接开口道:“娘娘,你可得说说!”
一旁,瑜妃江小瑜,则浅浅一笑,好似看戏一般,她素来对争宠毫无兴致,淡雅如兰。
而对于热衷于争宠,且性格强势的德妃,吴锦儿(安南)来说,她颇为不爽地说道:“咱们这些妃嫔,宫中倒是无事,就怕陛下贪欢,身子不爽利,陛下一人,可是关乎江山社稷呢!”
其余人等也不想出头,就静静地看着这几人忙活,在后宫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乏味。
皇帝对此很开明,不仅放开了钓鱼,插花,刺绣,下棋等爱好,甚至借由身子强健才好生育为由,对于踢毽子,骑马,打羽毛球(李嘉发明)等不符合礼仪的运动,进行了批准。
皮影戏,说书,更是常有的。
当然,有了这些活动,嫔妃们对于皇帝的依赖并不太强,所以对于争宠,也不再那么热衷了。
耗费精力太多啊!
“猫儿总爱偷腥!”
皇后周颖儿见之,微微一笑,手里刺绣,一边说道:“你们又不是没有养过狸奴,它们正经的吃食并不乐意,反而想去捉一些鼠啊,鸟啊,总是那么调皮捣蛋。”
“诸位在皇宫中也待了不少年了,儿女也有不少,对于圣人,你们还不了解吗?”
周颖儿见众人仍旧心有不忿,这才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待陛下回来,我定要好好说一说他,这便行了吧!”
侯丽娘这次笑道:“其实,我们并不是想要管着陛下,毕竟偌大的天下,都是陛下的,万几重担,极具其一身,久不在皇宫,咱们这些人可不得担惊受怕?”
“我知道!”周颖笑了笑,说道:“陛下这几天着实过分了,好几日的不回来,这若是让御史知道了,又是免不了上书,可得让他头疼了。”
“咱们都是为了陛下好!”
皇后这般说话了,算是让众人松了口气,于是立政殿中又热闹起来,嫔妃们交谈着自己的儿女,又或者刺绣,下棋。
更有几人,还没有诞下子嗣,就私底下讨论着去踢毽子,好养个身子。
见此,周颖儿这才松了口气,对着宝嫔说道:“今个可算是解决了个麻烦。”
而后宫中,对于皇帝这般频繁出宫,将稀少且珍贵的生命精华,如此浪费般的给予他人。
许多嫔妃分外的不满。
不一会儿,皇后的立政殿,就汇集了不少的女人,一个个井然有序的进行问安,然后心领神会地将话题,转移到了皇帝身上。
“陛下昨夜未归,又下了一夜的雨,这要是着凉了怎么办?外面可没咱们这那么好的条件呢!”
丽妃侯丽娘,作为生下皇长子,又坐拥两子一女的嫔妃,她气场十足,直接开口道:“娘娘,你可得说说!”
一旁,瑜妃江小瑜,则浅浅一笑,好似看戏一般,她素来对争宠毫无兴致,淡雅如兰。
而对于热衷于争宠,且性格强势的德妃,吴锦儿(安南)来说,她颇为不爽地说道:“咱们这些妃嫔,宫中倒是无事,就怕陛下贪欢,身子不爽利,陛下一人,可是关乎江山社稷呢!”
其余人等也不想出头,就静静地看着这几人忙活,在后宫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乏味。
皇帝对此很开明,不仅放开了钓鱼,插花,刺绣,下棋等爱好,甚至借由身子强健才好生育为由,对于踢毽子,骑马,打羽毛球(李嘉发明)等不符合礼仪的运动,进行了批准。
皮影戏,说书,更是常有的。
当然,有了这些活动,嫔妃们对于皇帝的依赖并不太强,所以对于争宠,也不再那么热衷了。
耗费精力太多啊!
“猫儿总爱偷腥!”
皇后周颖儿见之,微微一笑,手里刺绣,一边说道:“你们又不是没有养过狸奴,它们正经的吃食并不乐意,反而想去捉一些鼠啊,鸟啊,总是那么调皮捣蛋。”
“诸位在皇宫中也待了不少年了,儿女也有不少,对于圣人,你们还不了解吗?”
周颖儿见众人仍旧心有不忿,这才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待陛下回来,我定要好好说一说他,这便行了吧!”
侯丽娘这次笑道:“其实,我们并不是想要管着陛下,毕竟偌大的天下,都是陛下的,万几重担,极具其一身,久不在皇宫,咱们这些人可不得担惊受怕?”
“我知道!”周颖笑了笑,说道:“陛下这几天着实过分了,好几日的不回来,这若是让御史知道了,又是免不了上书,可得让他头疼了。”
“咱们都是为了陛下好!”
皇后这般说话了,算是让众人松了口气,于是立政殿中又热闹起来,嫔妃们交谈着自己的儿女,又或者刺绣,下棋。
更有几人,还没有诞下子嗣,就私底下讨论着去踢毽子,好养个身子。
见此,周颖儿这才松了口气,对着宝嫔说道:“今个可算是解决了个麻烦。”
侯丽娘这次笑道:“其实,我们并不是想要管着陛下,毕竟偌大的天下,都是陛下的,万几重担,极具其一身,久不在皇宫,咱们这些人可不得担惊受怕?”
“我知道!”周颖笑了笑,说道:“陛下这几天着实过分了,好几日的不回来,这若是让御史知道了,又是免不了上书,可得让他头疼了。”
“咱们都是为了陛下好!”
皇后这般说话了,算是让众人松了口气,于是立政殿中又热闹起来,嫔妃们交谈着自己的儿女,又或者刺绣,下棋。
更有几人,还没有诞下子嗣,就私底下讨论着去踢毽子,好养个身子。
见此,周颖儿这才松了口气,对着宝嫔说道:“今个可算是解决了个麻烦。”
第1145章建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来到了冬至,正旦,又是规模宏大的朝会,一转眼额功夫,就跨越到神武十年。
七日封衙后,整个朝堂上忙转开来,对于皇帝来说,他的桌案上,也皆是疏表,让他颇为烦躁。
自从决定开始检户度田,北方的各府地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听过,组建没两年的巡检司,也没有那么管用。
而李嘉却并不打算用军都司的兵马做威胁,毕竟有点小题大做了,容易引起恐慌。
与国与国之间的争斗相比,豪强们只能算作是内部斗争,斗而不破,才是正理。
说起来,北方十府,山东府破旧不堪,已然一块收拾了,孔家都不敢作声,河北府也同样收拾泰半。
山西府地多民少,陕西长安地贫人少,兴元府囊括汉中和凤翔,不足为患。
河南府更是不在话下,京畿之地,敢放肆的没几个。
唯独淮河地域的淮海,淮江二府,淮海平原广阔,又临近汴梁,可以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淮盐所在,更是重中之重。
他想让王溥去往淮南,但考虑到他还在编撰大唐刑统,八议之法的废黜,让他背负太多的压力,一旦有所松懈,怕是前功尽弃,所以还是罢了。
这两年来,在南方施行成熟的政策,基本上全盘复制在北方,因为南北差异的缘故,倒是显得有些忙中出错。
不过,南北差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两者是相通,只是太匆忙了一些,北方一时间都难以接受。
虽然明白自己太过于着急了,但李嘉依旧没有改变的意思,中央朝廷强势,北方难以抗衡。
思来想去,李嘉觉得,封建时代,还是依靠着人治,还是得派遣有能力的大臣去,进行安排改变。
于是,消失在中枢多年,担任巡察使的王宁,终于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政事堂因此而轰动,哪怕是稳如泰山的赵诚,也不免有些心神不宁。
无他。
王宁的资历太老了,那还是少有的能够跟他抗衡的老臣,一旦入了政事堂,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他们也没有胆子反抗,只能私底下议论了。
王宁乘坐着马车,来到洛阳时,已经过了二月二,但洛阳城中依旧带着早春的寒冷,与岭南相比,洛阳实在是太北方了。
两鬓斑白,四十多岁的年纪,长年的奔波,让他身材瘦弱,但却格外的精神。
“蒸饼,蒸饼——”
一主一仆来到了洛阳,宽阔的街道,人潮汹涌,让他们一时间不适应,驴车缓缓而动,停到了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