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507部分

大唐再起-第507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就在帐篷外,两具尸体,被砍成了碎片,正冰冷地散布在地上,鲜血浇灌地面,将白雪染成血红色,天空中不时地盘旋着鸟儿,显然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食物,觊觎良久。

    侍卫们熟视无睹,而一旁的近侍们,则颤颤发抖,不敢有丝毫的动静,只要脸上写满了恐惧。

    待吃饱喝足后,游猎一天的耶律璟,终于心满意足的睡去,对于门外的两条人命,丝毫不以为意!

    “小哥!”见耶律璟睡着后,一旁的盥人花哥,这才松了口气,说道:“今天总算是熬过来了!”

    “是啊!”近侍小哥看着不远处被锉尸的前导末及益剌二人,他的后背不由得升起一阵冷汗。

    他们二人,不过是送呈鹿肉晚了一会儿,就被杀害,而且还是锉尸丢弃,可以说,极为可怜了!

    “走吧,去庖人(即厨子)辛古那里歇息片刻,顺便搞点吃食!”

    近侍小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不由得说道。

    随即几人来到了庖人辛古的地盘,终于能缓口气了!

    耶律璟为人残暴,但对于贵族,他不敢无罪而诛,但却尤其喜欢杀近侍以及下人,因为杀这些卑贱的人,并不会影响他的统治地位,反而能发泄郁闷。

    公元964年,二月,支解养鹿人共七人;三月,近侍东儿因为送吃饭的刀、筷慢了,被杀死。十二月,借口近侍喜哥私自回家,杀掉了他的妻子。

    应历十年八月,以镇茵石狻猊击杀近侍古哥;十三年六月,近侍伤獐,杖杀之;十五年三月,近侍东儿进匕箸不时,手刃刺之……

    按照道理来说,近侍是大汗最亲近,服务吃喝拉撒睡的亲信人员,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被杀死,被株连,被锉尸。

    耶律璟的残暴可见一斑。

    除此外,耶律璟甚至听信巫师的话,提取男人的胆汁来获得长寿,杀死数以百计的男人。

    近侍六人等,汇聚在篝火旁,一边吃食,一边讨论着心思,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让他们备受煎熬,虽然是下人,但求活的心思还是有的。

    一番诉苦之下,众人面色越发的苦涩,心中对于大汗的不满,已经郁积到了极限。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半夜。

    “人呢?我饿了,快送吃的来,我要杀了你们,一群卑贱的家伙——”

    帐篷中的怒吼声,终于传到了后厨,几人面面相觑,尤其是以近侍小哥脸色最为苍白。

    “这该怎么办?”小哥嘴唇泛白,颤抖道。

    送饭去是死,不送也是死。

    “杀了这个暴君!”盥人花哥咬着牙说道。

    “可是咱们没有刀剑,怎么杀?”小哥无奈道。

    “辛古有,他是庖子,宰杀牛羊,肯定有。”花哥说道。

    一旁,正在饮酒的厨子辛古,听到这话,不由得结巴道:“这,这,能行吗?”

    “不行也得行!”小哥站起身,咬着牙说道:“今日我等必死,还不如让这个暴君先死,待会送餐食,将菜刀搭进去——”

    很快,六人都被说服,一起达成了弑君的协议。

    随着吃食的准备,帐篷内的耶律璟已经狂暴多时,见到肉食上来,他才忍住怒吼,从小哥手中拿过羊肉,大快朵颐起来。

    在他心中,待肚子饱后,这几年都得去死,而且还得抛尸荒野,让野狼吃食。

    而近侍小哥,则趁其拿肉之际,将肉块下的菜刀拿出,直接捅向其喉咙。

    一旁端菜的其他近侍们,也挥舞着菜刀,小刀,不断地在其身上劈砍,耶律璟甚至来不及呐喊一声,就丧命了。

    几个近侍大笑着,笑着笑着又哭了,心头上的大山,终于卸下了。

    ps:历史真实事件,睡王被近侍用菜刀砍杀,一代君王,死的憋屈,但也算是罪有应得吧!

 第1155章改变

    黑山,传说中的契丹人圣地,契丹人祖辈居住在此,甚至有灵魂入黑山的传说,一如汉人之泰山,寄托着浓厚的思想。

    而,耶律璟被弑杀,则使得整个行宫惶恐不安。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    众号【】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弑君的几人,自然不得存活,侍卫们如此失职,怎么会容下他们。

    契丹大汗的行宫,就是整个契丹的宫廷,政治枢纽,大量的人员参杂其中,陪着这位可汗进行打猎。

    耶律璟命丧,许多贵族抑制不住心中的欢喜,对于这位暴君,可谓是苦之久矣,没有兴高采烈的跳舞,已经非常给面子了。

    但,思维敏锐的人,立马就看出了其中的机遇,大量的骑兵去往各地。

    而,一直被养在行宫的耶律贤,自然培养了大量的势力,消息十分的灵通。

    上京距离黑山只有数百里,快马加鞭,基本上一日就能到。

    获知消息后,耶律贤久久不能平静,他抑制住心中的紧张和激动,问道:“如今奈何?我在上京,据城而就之?”

    “不可!”一旁的耶律贤适立马阻止道:“您应该尽快去往黑山,上京城只是累赘。”

    “上京乃是国都,怎会是累赘?”韩匡嗣不解道,帮耶律贤问出了疑惑。

    “契丹与汉人不一般,国都虽是上京,但,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所在,才是国都,如今的上京,不过是一座空城罢了。”

    耶律贤适一脸紧张道:“以目前的形势,大王须尽快去往黑山,北院大王等贵族,已经入了行宫,各地贵族也快马而去。”

    “不能这样光溜溜的去!”耶律贤摇摇头,对韩匡嗣说道:“咱们立马去留守府,拜访赵王(高勋),你去找女里(飞龙使,管马的),与他要些战马过来。”

    很快,耶律贤就分配了任务,去拜访高勋而去。

    这一趟很是顺利。

    由于萧思温的提点,耶律贤与高勋交往多日,关系不错,在这样紧要的时刻,自然是要选一个熟悉的人上位,而汉化的耶律贤,再适合不过。

    于是,耶律贤得骑兵两千,又得数千战马,一人两马,快马加鞭地去往了黑山。

    果然,随着他的到来,争议的皇位人选,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在皇位继承人的方面,耶律阿保机有三个嫡子,分别是耶律倍,耶律德光,以及耶律李胡。

    耶律李胡之子造反,被耶律璟打压,一家人都遭了霉运,第一个排除。

    而在耶律德光一脉,耶律璟并没有子嗣,剩余的耶律罨撒葛被打压,不在,耶律敌烈在幽州,只有越王耶律必摄在,但其告发贵族,惹得众人不喜。

    如此,仅剩的耶律倍一脉,耶律贤的年龄最长,虽然身体不好,又汉化严重,惹得许多贵族不喜。

    不过,凭借着大量汉族官吏的支持,以及同情耶律倍、耶律阮的贵族支持,尤其是北院大王耶律屋质不言语的情况下。

    耶律贤,在黑山,一众贵族的认可下,正式登基为大辽皇帝。

    而耶律璟,也盖棺定论,其终年39岁,庙号穆宗,谥号孝安正敬皇帝,葬在怀陵。

    对此,耶律贤在朝政上,来个与耶律璟截然相反的态度,对于那些被贬斥的贵族,就行恢复名爵,解除罪行,对于宗室,更是百般拉拢,从而解除了十几年来的紧张局势。

    而像耶律贤适,女里,高勋等旧人,也提拔重用,耶律屋质这样的老臣,他更是不敢耽误,恭恭敬敬地搀扶。

    这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让耶律贤赢得了不少的好感,皇位正在飞快地加固。

    事实上,除了被行刺,在成为皇帝后,耶律贤不再受到任何威胁。

    因为三万精锐的皮室军,在他成为皇帝的那一刻,就自动效忠与他,这三万精锐且机动性极强的皮室军,可以说足以奠定大汗的权威所在。

    而耶律贤本想召集萧思温,但考虑到南京的安危,以及很急不稳,索性就位待些时日。

    到了三月初,距离出兵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李嘉就听到了来自契丹的消息,而且很不好。

    “睡王走了,那咱跟谁打?”

    李嘉有些懵了,耶律璟那么好的一个皇帝,怎么突然就死了呢?

    大唐还没做好准备啊!

    于是,又一场御前会议召开。

    而这次,吴青代表射声司,突破性地出席,宣读来自于北边的消息。

    在场的宰相们颇有些沉默,赵诚不得不打开话题说道:“陛下,契丹内乱,恐怕对咱们来说也是一个好机会。”

    “耶律贤再过于厉害,偌大的契丹,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就无法理清,咱们按照既定的方略,四月初,进军。”

    首相开口支持,众人哪里敢有异议,没见皇帝都笑开了花吗?

    “既然如此,那就不变,但具体的操作上,还是有点变化的。”

    李嘉让人摆开地图,对着众人,轻声述说道。

    耶律贤与耶律璟,终会是两种人,再摸不清楚其能力时,既定的方案,还是要修改一番,显得更加完备才是。

    右手指着辽东半岛,标志着辽阳二字的地方,说道:“辽阳府,乃是契丹人夺自渤海的精华地带,这里是契丹人铠甲兵器,以及重要的粮仓所在,更关键是,有大量的渤海人。”

    李嘉抬头挺胸,认真道:“众所周知,契丹人以小统大,本部不过百万人,甚至都不到,就统御着奚、室韦、渤海、汉、女真等各族,规模数倍与它。”

    “所以,辽阳只要被惊动,那么咱们就可以鼓动当地的渤海人,以及其他各族,发放武器与他们,让他们进行暴动,不求他们能够长久,只要能够让契丹人首尾不得相顾,咱们能够从容的攻打幽州。”

    “陛下,您是说,派遣一支兵马从山东渡海北上,从辽东而上,从而配合幽云大军?”

    赵普看着地图,一边感叹着,一边对皇帝这种两面夹击的战略,颇为眼熟。

    这方法,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只有数千人,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后果。

 第1156章民心

    神武十年(969),三月二十八日,晴,天空万里无云,春光明媚。

    李嘉一大早就起来,天还没亮,凌晨的温度极低,让他多裹了几件衣服。

    与他一同辛苦的,还有文武百官,甚至许多人一夜未眠,就来到皇宫,排练起礼仪来。

    无他,今日是他祭祀太庙的日子。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中庸》曰:“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年头年尾,以及发生什么大事,都必须祭祀太庙,告慰祖宗。

    这般北伐幽云,李嘉自然选择隆重的祭祀太庙,这在他成为皇帝的十年间,都是第一次。

    即使打赵宋,也胸有成竹,并没有叨唠祖宗。

    说来好玩,一般而言,皇帝的宗庙是七庙,诸侯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而唐朝的宗庙,却是九庙,亘古未有。

    包括谥号在内的锅,只能甩给毫无羞耻心的玄宗身上。

    李嘉由于继统不嗣,所以在洛阳有两座太庙。

    一个自然是前唐的太庙,另一个,就是他这个后唐的太庙。

    忙活了一个上午,晌午勉强吃了点东西,他又开始准备出城郊祭。

    郊祭,顾名思义,就是祭祀天地日月星辰,一般夏至祭天,冬至祭地,也就是皇天后土。

    由于是郊祭,所以洛阳城,突然就开始戒严,城内外的通行,都被禁止,极大地影响了百姓的生计。

    但,在封建时代,君主为上,就算是再委屈,也不得不服从。

    数以万计的人受到影响,不免有些焦急的,忙不迭地四处找寻人,询问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    众    号【】领取!

    随即,洛阳就发布了告示,在一众人等的围观下,其终于展露出来。

    “原来是圣人要郊祭啊,也就禁一天罢了。”

    听闻只有一天,大部分的商人们松了口气,只有小部分的人忧心忡忡道:“哎呀,这可耽误了大事咧!”

    这时,某个带着璞头的中年人,斯斯文文的,看上去就是个读书人,他战出来,沉声道:“估摸着,朝廷这是要打仗了!”

    “打仗?”一旁的百姓有些惊讶,甚至有些见识高的,满脸不可置信道:“天下不是统一了吗?哪里还有国家嘞?”

    “是啊,圣人削平列国,哪里还要打仗?”

    “唉!”中年人摇摇头,一脸无奈道:“天下众国,土崩瓦狗,不是朝廷一合之敌,然而,除了宋、蜀、汉等国外,还有一国,盘踞在北边,对于咱们,可是一直虎视眈眈啊!”

    “你,你是说,契丹人?”这时,某个男人脱口而出,声音洪亮。

    听到契丹人这三个字,众人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

    距离后晋亡国不过二十年,许多人老人依旧还在,在场的大部分人,孩童时都曾耳闻过契丹人的可怕,许多人脸上不由得露出恐惧之色。

    中原乱战几十年,真正的衰落期,就是契丹人南下的那一刻,在后唐时被压着打的契丹人,转弯就在后晋时颠覆中原,如果耶律德光不作死,一个南北朝是免不了的。

    “陛下要收复幽云吗?”这时,某个年轻人,小心地问道。

    “幽州,幽云十六州!”见识多的人,则激动起来,随即,引发了更多人的激动。

    “难怪,这些天邸报上老是说幽州,幽州的,原来是要北伐啊!”

    “娘的,契丹蛮子,不知道做了多少孽,早就该教训他们了。”

    洛阳城的百姓,对于政治具有独特的热衷,这是京城百姓一贯的作风,他们对于荣誉,也更为看重。

    他们不懂的什么是国家利益,却明白身为汉人的尊严,被蛮夷割土,向契丹人称臣,这是后晋时期的巨大的耻辱。

    一直作为小弟的契丹人,竟然转弯骑在老大哥的身上,普通百姓也与之羞耻。

    石敬瑭为之抑郁而亡,其侄石重贵只能顺应民心,进行反抗。

    所谓的人心,就是这般。

    “为何要收复幽云?”不懂的人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