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528部分

大唐再起-第528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最近的可用之地,还是在阴山。

    就在杨业等人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数以千计的百姓,抬着家中顶梁柱,以及多余的木材,或拖,或抬,亦或者扛着,来到了军营中。

    “杨将军——”

    杨业出了营,见到这番壮观的场景,不由得震惊不已。

    “杨某何德何能,何德何能啊!”

    “杨将军——”张老站在最前方,他被几个小儿辈搀扶着,颤颤巍巍地说道:“自宋节度被掳后,天德军覆灭五十载,老夫,也近七十,为人二十载,为奴五十载,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谁知,临死前,还能重新做回唐人。”

    “敢问将军当今坐天下的,可是李氏天子?”

    听闻这个问题,杨业毫不犹豫地说道:“当今以唐为国号,自然是李氏天子,大唐血脉,年号神武——”

    “果真是大唐回来了!”

    众人欢呼着,大唐的含义,对他们来说,不再是国号,而是自由,幸福,以及信仰,所有人双目含泪,喜极而泣。

    “既然是大唐,那我们唐民,自然也得出力!”

    张老颤抖地说道:“听闻王师少有木材,我等没有余财,只有些许木头,只求能助王师一分力。”

    看着络绎不绝的人群,以及数不胜数的木头,杨业感动不已:“诸位放心,有了这份木头,某一定攻下丰州城,重建天德军。”

    “重建天德军,重建天德军——”

    大家伙齐声呐喊,用尽了全力,青筋毕露,脸红耳赤。

    秉承着这份期望,数百工匠们用最快的速度,进行营造,不消四五日,立马就建成了大量的云梯,冲车,箭塔,撞车等常规的攻城器械。

    而这些时期,契丹人严守不出,并不敢冒昧的进攻,没有攻城器械的契丹人同样对于城池无力。

    “出发——”杨业骑着马,带着五千骑兵,五千招募的步兵,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向着一百多里外的丰州而出。

    耶律离珂大吃一惊,他望着城外规模宏大的军队,以及令人生畏的冲车,喃喃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数百里外的阴山大军,已经停滞不前,正在破碎的边缘,而唐军,却出乎意料地率领骑兵进行攻城,而且在缺少木材的受降城,怎么能建成?

    “他们去阴山砍伐了不成?”

    萧撸花靠在女墙,目瞪口呆。

    但,现实却是如此的残忍。

    无有多少守城经验的契丹人,面对骑兵加攻城器械的唐军,半斤八两之下,拥有器械的唐军,则悍不畏死。

    猝不及防之下,契丹人死伤惨重。

    两三日之下,守城经验等于无的契丹人,几乎是被打得气冒三丈,有气都无法出。

    城内的汉人,也大受鼓舞,迫不及待地进行反抗,在这种里应外合之下,作为外来分子,又不占据优势的契丹人,节节败退。

    引以为傲的守城优势,荡然无存。

    五日后,丰州城,血流成河,迎风招展中,树立起一杆唐旗,浸染成了红色。

 第1202章钱粮耗费

    八月底,李嘉躺在竹椅上,身边几个娇媚的侍女,正喂着他吃葡萄,冰镇过的葡萄确实美味。

    那,为什么只吃葡萄呢?

    因为荔枝等许多水果都是季节性的,如桃子等,又非常大,只有葡萄娇小玲珑,适合投喂。

    捧着书,双脚放在胸脯上按摩,两旁有侍女服侍不远处,数个冰盆放置在一旁,散发着冷气,帘幕遮挡着四周,阻隔冷气的逃逸。

    “爽——”李嘉饮了一口冰镇酸梅汤,又吃了一口葡萄,四周赏心悦目的美人,这滋味,真是太舒服了。

    “陛下,丰州六百里加急——”

    田福气喘吁吁地跑在帘外,轻声汇报道。

    “六百里?送过来!”

    李嘉吃了一惊,随即眉头一松,看来西北全身得了个好消息了。

    随即,田福小心翼翼地走进来,笑着呈上。

    李嘉一目十行,过了一会儿,大笑道:“一番心血,终于没有浪费,杨业也没辜负咱们的信任。”

    自攻克丰州后,杨业联合后至的李继勋,共歼数万阴山部落骑兵,从而彻底地收复了阴山以南的地界。

    而以丰州为首的六军州,也被全部收复,共有汉民十万,可以说,北庭都护府的精华地带,基本上都被收复了。

    以此为基,阴山以南的地界,都不再受到侵扰。

    等到休养生息之后,再图阴山以北,西北路招讨司还在呢!

    “召开御前会议,我要宣告这样的喜讯。”

    李嘉突兀地站起,大笑道。

    距离恢复盛唐又进了一步。

    随即,皇帝归来不过数日,一场高规格的御前会议,终究又开始了。

    之前几日,整个户部,以及五军都督府,都在忙着给获胜的御营进行奖赏。

    别的不提,爵位这种比较荣誉性的东西,进行的是最快的,而土地,钱财,则拖到了最后。

    索性,这场战争没有影响到河北府以南的地方,全国虽然局部有旱灾,水灾,但大部分还是太平的,也因此,夏收后,累积到了洛口仓,回洛仓等,大大小小近十二个粮仓,已经全部积满。

    孙钊在这场御前会议上,喜气洋洋地介绍道:“北方十府,夏收共粮入仓一千三百万石,山西依旧免税,南方十三府,共粮三千万石,外加占城五十万石,交州一百八十万石,朝廷总计收粮四千五百二十万石。”

    “除去各地预留钱饷,军饷外运送至洛阳的存余,还有近三千万石。”

    由于土地的激进扩张,10年的时间,几乎统一全国,大量的官吏被留用,全国吃皇粮的官吏,超过了两万人。

    其中地方一万七千人,中央三千余人,其中的钱饷难以计量。

    为了图方便,自然是转运使司衙门先将俸禄扣下,再将粮食运送到洛阳,如此节省了大量的运转费用,也因此,运送到洛阳的属于净收入。

    明朝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央税收之所以如此之少,就是因为先扣除了俸禄后运送的,而宋朝则是一律送到汴梁,再转运给官吏,非得折腾一趟。

    毕竟有地方恐惧症,也是有缘由的。

    “三千万石?”

    李嘉点点头,这只是粮食罢了,足以让洛阳城的百姓,以及驻军,吃个两三年的了。

    “钱财呢?”

    皇帝笑着说道:“铁,铜,酒,茶,如今,又添置了江淮盐业,以及山东海盐,解盐,西川的井盐,恐怕能收到不少的钱财吧!”

    “陛下明鉴!”孙钊笑容满面地出列,拱手道:“夏收之时,光是盐业,就收足八百万贯,茶,铁等共有三百万贯左右,另外,地方的坐税,关税,也足有九百万贯,商税一项,就足二千万贯,足以媲美粮食了。”

    坐税,就是商铺坐地售卖的税收,而关税,就是过关卡的税,比例是中央地方五五分,极大的增添了地方热情。

    对于朝廷来说,虽然地方为了敛财,颇有些用力过猛,但商业本就是末道,过分一些也是无所谓地。

    而令孙钊心疼的是,这笔钱财,最近如同流水一般飞快的失去:

    “犒赏御营,自然不得粮食,钱财上,共去两百万贯,土地上,河北府,山西府,以及陕西府的土地,还有大量的空余,可以分配给御营的兵卒。”

    “朝廷百官的钱饷,节日赏赐,半禄的致仕钱等,一年损耗约莫五百余万石……”

    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阵子,孙钊越说越心惊,官僚规模的持续扩大,尤其是致仕半禄的存在,让朝廷的损失日重,假以时日,不可限量。

    “陛下,致仕半禄,可是太过了?”

    孙钊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说了出来:“州县官吏,数倍与朝廷,出让钱粮太多,恐怕多年后,朝廷就入不敷出了。”

    “你是说,五品下的致仕禄,就免了?”

    李嘉摇摇头,认真地说道:“亲民官本就辛苦,况且,五十而致仕,他们早已经是头昏眼花,手无缚鸡之力了,不与他们半禄,怎么养老?”

    又怎么心甘情愿的退休让位?

    想到这,李嘉忆起,自己父亲,好像是五十左右就病逝了,五十岁,在如今,也是一道很重要的槛啊!

    对于朝廷来说,虽然地方为了敛财,颇有些用力过猛,但商业本就是末道,过分一些也是无所谓地。

    而令孙钊心疼的是,这笔钱财,最近如同流水一般飞快的失去:

    “犒赏御营,自然不得粮食,钱财上,共去两百万贯,土地上,河北府,山西府,以及陕西府的土地,还有大量的空余,可以分配给御营的兵卒。”

    “朝廷百官的钱饷,节日赏赐,半禄的致仕钱等,一年损耗约莫五百余万石……”

    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阵子,孙钊越说越心惊,官僚规模的持续扩大,尤其是致仕半禄的存在,让朝廷的损失日重,假以时日,不可限量。

    “陛下,致仕半禄,可是太过了?”

    孙钊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说了出来:“州县官吏,数倍与朝廷,出让钱粮太多,恐怕多年后,朝廷就入不敷出了。”

    “你是说,五品下的致仕禄,就免了?”

 第1203章群议

    尊号这东西就是从唐朝开始流行起来的,并非是谥号。

    如果说,非要与谥号的区别,那就是尊号是皇帝生前,自我夸耀的,而谥号是死后,带有针砭的。

    而像皇帝这个词,本来就是尊号,如,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在乾德元年(963年)受尊号为“应天大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

    所以面对“神武弘文广孝皇帝”这个尊号,李嘉思量片刻,感慨道:“朕德行浅薄,实在是不合适!”

    赵诚等人哪里敢退缩,三次三让才是美德,所以再三进行恳求,宰相们也一起跟从。

    被逼无奈,李嘉只能含泪应下:我实在是太厉害了。

    皆大欢喜后,所有人的心情都不错,话题自然也比较轻松:

    “钱粮的话,还是要预拨一部与北面的,杨业传来消息,丰州河套地区,已经被拿下,契丹人的西南路招讨司,成了咱们的了。”

    一封报捷书信,被传扬开来,所有人都拱手贺喜,

    有了河套平原,漠南在手,边境就再难骚扰了

    “在前唐时,河套地区为天德军,最后一任节度使宋瑶被俘,遂灭,如今失而复得,对于朝廷来说,乃是万幸。”

    赵诚轻声笑道,又是六州之地,战略位置惊人,这对于朝廷来说,可是一份惊喜。

    “天德军比邻黄河,南下与定难军,永安军(折氏)勾连,西去,可直去甘州回鹘,与瓜州相联系,西域近在眼前啊!”

    孙钊也不由得出声道:“草原丝绸之路,河套乃是关键所在,就连归义军,也是借由此地而下,商贾更是不可胜数,契丹因之,获利颇丰。”

    说着,他不由得激动起来,认真道:“假使其地修缮,那么陕西、山西之或许,可周转北上,而入西域,关税大增,获利不可胜数。”

    “没错!”

    李嘉也颇为高兴,他言语道:“关中贫瘠,也正好通西域之商,来复兴陕西之地,无论山西陕西,也能借此机会,再度兴盛。”

    山西几十年来战乱不定,又被掠夺人口,比关中更为疲弊,关中不用说,荒废了上百年了。

    屯田,移民什么的,见效太慢,还不如自发性的商业行为,光是收关税,坐税,就能吃个圆润。

    商队的到来,还能将当地低廉的物产进行出售,获得额外的收入。

    这真是意外之喜。

    “昔日,天德军,乃是北庭都护府所在,如今一经光复,威震阴山南北,甚至威吓定难军,巩固西北之地。”

    邓斌也不由得出列,拱手道:“微臣请奏,可复北庭都护府,震慑草原!”

    “准奏!”

    李嘉笑道,这话的确是说到他心坎几去了,他不由得站起,双手后抄,说道:“你们也曾听闻过,我在幽州,再复天可汗的名号,又纳入牧民,设置王庭,赵普,你说说,我这是何意?”

    赵普在政事堂中,名列后位,突听皇帝询问,心头一惊,不由走出,深鞠一躬,又看了看众人的脸色,拱手道:

    “微臣略有耳闻。”

    “朝堂议论纷纷,不一而足,而在微臣看来,陛下设王庭之招,可谓是妙手,极妙——”

    听闻此言,几位宰相脸色不变,但一些微小的动作还是暴露了他们心中的不满。

    拍马屁也太明目张胆了,一点文人的节操都没有。

    胡宾王微微一笑,对于赵普,他倒是了解一些,地位上相差不离。

    王溥则微微摇头,哑然失笑。

    朝野上下对于皇帝的举措,基本上是五五分,许多人认为,汉人乃是天底下最尊贵文明的族群,皇帝统治这个族群就相当于拥有了世界。

    所以,像那些游牧部落的胡人,根本就没资格被统治。

    好好的皇帝不去当,去当什么可汗,真是令人羞耻啊!

    宰相们身份高,自然不敢轻易表态,底层的叫嚣不满,却是放任的。

    所以赵普以宰相之尊,与政事堂相违背,着实令他们气恼。

    “哦?说说!”李嘉饶有兴致地说道。

    多年来的战乱,心胸宽广的大唐早就不见了踪影,朝廷内外,内敛占据了大部分,尤其是李嘉发现,幽云十六州收回后,甚至有许多人主张和平相处,不再战争。

    这可与他的心思相违背。

    所以对于赵普这次逆流,他还是持鼓励态度的。

    赌对了——

    赵普心中一喜,一脸认真地说道:“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都以汉制夷,亦或者以夷制夷,粗犷野蛮而无章法可言。”

    “对于那些胡人来说,只知其头领,而不知皇帝,与朝廷始终隔了一层。”

    “而,如今,陛下以中国之君,兼任胡人之可汗,掠过那些酋长,头人之类,使得底层胡人可以沐浴皇恩,知君臣之义,不亚于郡县替换分封之举——”

    “郡县,分封——”

    李嘉念叨了一句,随即哈哈大笑,指着赵普,对着诸位宰相们说道:“这才是真知见灼,有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