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563部分

大唐再起-第563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将军,真是佛教护法,阿弥陀佛!”

    老和尚胡子一颤一颤的,显然是乐疯了。

    他是真没有想到,苯教那么多年的财富,竟然让出来了,真不符合唐人这几个月来的传统。

    不过,这是好事,真正意义上的大好事。

    见其这般,郭守文也笑了,一同而笑。

    自始自终,唐人对于吐蕃人来说,就属于外人,而且还是世仇的那种。

    这般来,佛教就是唯一的联系。

    而为了抵抗苯教,以及苯教贵族,就必须依靠大唐的力量,慢慢地来磨合。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大唐兵马想走,和尚们也不会让他们走了。

    一如宇宙国与漂亮国,爸爸虐我千百遍,我依旧待其如初恋。

    所以,财富什么的,有舍必有得。

    “七月一日,那曲,我必须见到伍如,约如,如拉,以及叶如地区,所有的贵族。”

    郭守文对着老和尚说道“希望大师多多的串联,告诉那些贵族们,大唐的护法兵马,已经到来,吐蕃的天,也是时候变一变了。”

    实际上,拿下叶如地区的七个赞普后,唐军已经让吐蕃贵族们喘不过气来,正好通过一场城下之盟,达到兵不血刃,统治吐蕃的法理目的。

 第1280章那曲盟会

    那曲这座不过千人的小城,从来没有那么热闹过。

    新改建的寺庙,涌入了大量信徒,他们满脸虔诚地用砖木,来修建属于佛家的寺庙,其中,甚至还有许多的唐军中的番兵。

    不过十来天的时间,一座雄伟的佛寺,就屹立而起,成为那曲最为雄伟的建筑。

    众贵族们,获知了唐军的消息,自然也知晓了吐蕃本部的危机,许多人迫不及待的改姓佛教,然后心生忐忑的来到那曲城。

    而所谓的那曲赞普,自然是战败被杀,土地被完全的收下,那曲家族自此落败。

    吐蕃本部约莫有十一国,攻伐了七国,还剩下四国,基本上在逻些,以及约如附近,算是比较富裕,但却狭小的国度了。

    面对唐人的邀请,他们毫不犹豫的丢弃了赞普的称呼,而以贵族的身份,来到那曲,进行拜服。

    除了是被唐军强大的实力震慑外,更要紧的是,这些家族们很清楚,他们才是整个高原的统治阶级。

    没有他们,唐军根本就无法统治吐蕃,也无法亲自下场,与那些牧民交流,支配。

    就是倚仗着这种优势,他们半是忐忑,半是平静地来到那曲。

    郭守文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接见这些贵族的时候,他很放松,且和蔼可亲。

    一时间,他们仿若是多年未见的朋友,讨论着吐蕃的情况,风土人情,以及对佛法的理解。

    这个时候,必须说明一下,吐蕃帝国前期,其实并不是封建国家,也不是奴隶制国家,而是半原始半奴隶制的国家。

    换句话来说,劫掠的土地,财富,必须由赞普进行划分,而不是自己打自己拿。

    同样,牧民们不是奴隶,也不是普通纳税人,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耕种公有的土地。

    国家,就是由一个个部落组合而成,耕种部落土地,为部落出力,向赞普效力。

    然后军户是桂,交税的民户是庸,属于自由民。

    等到后来,战争的进行,从而导致奴隶制不断地发展,大量的部落消亡,牧民因为战争沦落为奴隶,土地被贵族掠夺。

    到了吐蕃帝国崩溃后的如今,吐蕃已经完全奴隶制化,没有自由民,基本上都是以奴隶主为中心。

    所以,统治这个吐蕃本部,就必须向奴隶主妥协,统治阶级妥协。

    交流了一阵子后,这场那曲盟会正式召开。

    由于郭守文属于主导方,所以,由他提出条件,让贵族们统一,不同意就协同商议,实在不行就只能打了。

    首先,郭守文强制要求遵从佛教,不得施行灭佛抑佛举措,正式宣告佛法黑暗时代的结束。

    这是因有之意,苯教一家独大,没有竞争对手,已经开始没落,这时候大家都赞同这个条件。

    或者说,这是郭守文的基本线,入吐蕃的法理所在,这个不同意,岂不是明摆着不配合?

    佛法前提谈完后,郭守文露出了笑容:“如今,大唐皇帝也应允了诸位世袭所在之地,吐蕃人可为官,可经商,也耕农,更可以去往洛阳朝觐。”

    众贵族欢喜,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可惜,还有下文:

    “不过,作为惩戒,尔等需要献出五成的土地,奴隶,才能得到世袭的土地,承认其地位。”

    一半的土地与奴隶。

    这让贵族们瞠目结舌,满脸的不可置信。

    除非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不然他们是绝对不会屈从的,利益的割舍,绝对的艰难。

    而郭守文也不讲究直接与他们讨价还价,从五成,改到了两成,这才勉强让贵族们松了口气。

    能用两成的土地,农奴,获得合法和权力,这一切都是值当的。

    而对于这两成土地,郭守文决定全部分给来到吐蕃的番兵,让他们成为小的奴隶主,负责监视那些吐蕃贵族。

    由于土地是掠夺来的,所以两者之间必然水火不容,有利于巩固统治。

    两成就够了,再多,还没那么多人分。

    至于逻些城所在的伍如,以及叶如,自然是朝廷直属的所在,顽抗的身死族灭,土地没收。

    屈服的,剥夺大半土地和奴隶,成为小奴隶主。

    这些土地,郭守文决定分给这些奴隶,让他们成为军户,直属于朝廷的军户,也是真正统治根基。

    “诸位必须呈上文书效忠大唐皇帝陛下,誓死不渝,世代相承,在佛祖的见证下,发出誓言!”

    郭守文掷地有声地说道,只有让他们口头上,以及文字上,递交文书,有了实质性的证据,才会让大唐真正的法理上,可以统治吐蕃。

    至于是设府,还是都护府什么的,就由不得他来决定了。

    效忠一事,乃是必须的。

    以姓名,家族起誓,递交汉字文书,上面有土地,奴隶,封地等,按照手印。

    如此,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统治吐蕃。

    那曲大会,名义上承认了大唐对于吐蕃的统治,转而,大唐也承认了这些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相互得利。

    至于已经死去的贵族,自然没有在意。

    圆满结束后,全场的贵族们,一起口念佛经,表达对于佛教的信仰。

    佛教与大唐,彻底地绑定在一起了。

    不过,郭守文还是派遣千余人,去往逻些城,这座吐蕃的曾经首都,极具象征意义的存在。

    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都将是属于大唐皇帝的。

    “快,将这些快马加鞭,将这些文书送去洛阳!”

    郭守文松了口气,望着议论纷纷地贵族们,不由得连忙吩咐道。

    共一百七十四家贵族,占据高原七成的土地,一半的人口,他们签订的效忠文书,向大唐皇帝称臣。

    就如同吐蕃帝国时代那样,皇帝不干涉奴隶主贵族的内政,但贵族们却有效忠服从,出兵等义务。

    一如西周的邦国。

    而郭守文,也向诸位贵族承诺,若是有发动战争者,将受到唐军以及其他的贵族们的剿灭。

    换句话来说,贵族们再也不能随意发动战争,扩大领土了。

    而在阿里地区,山南地区的两大王子势力,则突兀起来。

 第1281章当家做主

    前文也说了,为了巩固统治,郭守文在那曲大会之前,就对吐蕃的土地,就行了安排。

    主要有两方面。

    一则,是叶如地区,被打败,消灭的七大赞普,他们的土地几乎全部被没收,然后成了唐军的囊中物。

    另一部分,则是那曲大会,贵族们被迫交出的两成土地和奴隶。

    与叶如的土地不同,这里的土地,几乎是在逻些城,以及约如附近,与贵族为伴,局势交错复杂,犬牙交错。

    在这种情况下,郭守文,自然也有所安排。

    现成的,且早已经成为囊中之物的叶如地区,自然是他手底下五千唐军的拥有。

    肥美的土地,被分成了五十份,以每百人为一份,组成一个都的军事力量,随时听命行军。

    每一都,百人,则负责一片地区的管辖,都头既是百人的军事长官,也是那片地区番人的民政官。

    由此,一都的兵马,才会极快的集合,镇压叛乱。

    不过,平均每人,将分配到近六千亩,用高原单位来说,就是一百突。

    一突等于六亩。

    六千亩,看上去很大,但并不是耕地面积,而是草场,加上耕地,园林的面积,真正的耕地,也不过两千亩左右。

    当然,以高原的环境,这六千亩,也不过是刚好能够养活两百人罢了。

    也因此,每人分配了近十户奴隶,佃户,帮忙耕种土地,放牧牛羊。

    “呼——”

    一大早,向伍就气喘吁吁地起床,即使来到吐蕃数个月,但他依旧难以习惯这边的恶劣环境,每天晚上睡觉他都感觉喘气都困难。

    “主人,您醒了——”

    毡房外,一个红彤彤小脸的少女,脸上带着些许的脏泥,端着热水,或者说是温水,笑容满面地道:“您洗脸吧!”

    “嗯——”向伍有些不习惯女孩的服侍,身体有些僵硬,但终究还是让她的粗糙的小手,在脸上搓弄了一遍。

    水,也变得浑浊起来。

    “你阿爸,阿妈呢!”

    河湟地区待了一年多,吐蕃又待了几个月,番话,他早就能说了。

    向伍活动了下手脚,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一个泥腿子出生,身上没有三颗钉破军汉,竟然能成为老爷,手底下几千亩土地。

    这在往日里,是绝不可能的。

    现如今,却让他仿若做梦一般。

    三十岁的关中大汉,从小就没吃饱过,参了军,才晓得撑肚子的滋味,如今,又拥有了自己的产业。

    即使,这不是在他的老家。

    即使,这只是在吐蕃。

    即使,这只是个梦,他也不愿意醒来。

    走出毡房,天空格外的干净,比他洗过的脸还要干净,就是阳光有点刺人,或者这也是吐蕃人那么黑红的原因罢了。

    抬头望去,距离毡房数百步的地方,有一条平坦舒缓的小河,他处于上游,几家奴隶,佃户,在下游。

    河边的草地格外的肥美,羊群们吃得很欢喜,浑身都是白毛的耗牛,也随着牧民的驱赶而奔波。

    孩童们,则拿着簸箕,跟在牛群后面捡拾牛粪,这是牧民们夜间的燃料,在缺乏木材的的高原,属于必不可少的东西。

    而就在不远处,黄穗的青稞,约莫千亩左右,正被十几个奴隶,拿着石刀,不断地割弄着。

    八九月分份,正是青稞的收获季节。

    摸了摸耳朵,左耳被割掉了一半,如今已经结疤,没有了痛感,也只有摸到这里时,他才觉得一切都是真的。

    这些羊群,青稞,耕地,河流,草地,奴隶,毡房,乃至于石刀,都属于他,他拥有一切的决定权。

    “感谢佛祖,感谢郭将军!”

    向伍不知何时,也信仰起了佛教,在这陌生的环境,佛教显得格外的安抚人心。

    “虽然老子娶不了汉婆姨,但蕃婆姨也不错,皮糙肉厚,是个能顾家的。”

    一把年纪的他,在关中,早就到了做爷爷的年龄,如今却还未婚,他拿定了主意,就算是蕃婆姨,他也要娶。

    传宗接代,可不能耽误。

    不然,他这几千亩的地方,可不就便宜别人了吗?

    “向狗子——”

    突然,他耳旁传来了呼唤声。

    抬目一看,竟然是自己的队正,老侯,正骑着马,挥舞着手臂。

    他的土地,就在隔壁,五六里的距离,骑马只要一刻钟。

    “怎么了?”向伍心中嘀咕着,面上却喊起来。

    “都头叫着呢,说是有事宣布!”

    听到这,向伍立马就骑着马,赶起路来,走了小半个时辰,就来到了都头的家中。

    都头的家,本就是个小城,是个贵族的家,虽然屋舍破旧,而且还是石头垒起来的,但众人依旧羡慕。

    这比他们的毡房,好太多。

    又等了一个多时辰,一都百人,也终于到齐了。

    “都头,有啥事啊!”有个大嗓门的叫唤起来。

    “呸,一个个搂着蕃婆姨,就是床榻上那点事,老子要不是叫你们过来,怕不是离不开床吧!”

    虎背熊腰的都头,扯着嗓子笑骂道,惹得众人哈哈哈大笑。

    分配土地不过一个月,但却恍如隔世,这样悠哉快活的日子,实在是太消磨人了。

    都头见众人隔阂渐消,这才止住笑说道:“别以为自己在庄园里,当家做主,就谁也不放在眼里,但朝廷能给你们,自然也能收回来。”

    “不听话的后果,很严重的。”

    这时,众人骤然紧张起来,谁都不想失去如今的生活,忙不迭地拍着胸脯表达忠心。

    “好了,今次叫你们来,也是有一件好事给你们!”

    说着都头拿出了一把草,数十根细长条,每根两边绿,中间白,后面连着硕大的根部,显得很特殊。

    “这是狼毒草,乃是吐蕃造纸的东西,其中这中间的白条,撕下来晒干,再鼓弄一阵子,就成了纸了。”

    都头示范了一遍,这才说道:“平日里,除了青稞酒,买卖牛羊,就数这个最搞钱。”

    “告诉你,这样的一斤,足有十个铜钱,吐蕃到处都是,这可是意外之财!”

    众人恍然,原来郭将军要造纸啊,他们也能得好处,这必须是要做的。

    于是,一个个纷纷响应。

 第1282章羁糜

    郭守文真正意义上的确定大唐的统治后,就发觉,治理吐蕃的难度很大。

    首先,以军队为根系,倒是很快的建立统治基础。

    但,问题来了。

    通行文书,竟然欠缺纸张。

    吐蕃人,竟然没有了纸。

    亦或者说,战乱多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国,不仅丧失了国家,而且还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带来的手工业,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