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575部分

大唐再起-第575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就让人扩宽驿站去。”

    “别急!”李嘉摆摆手道:“这只是一波峰罢了,扩充不就浪费了吗?就让他们露营在外,吃喝在驿站就行了。”

    “对了,多弄一些缓解疲劳的东西去,几万人,肯定容易出事。”

    “嘿嘿,人这般多,妓院娼院得多安排一些咯!”

    李安国忙应下,迫不及待地离去。

    他心中一笑,已经领悟到了圣谕,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赚钱,更能缓解疲劳的?

    李嘉也同样接见了李复文夫妇,一个黑脸大块头,一个娇媚玲珑,真可谓是绝配,中和一下,绝对不错。

    “你的领土,是在叶如,实际上领土极为广阔,就是民众较少,西边的古格,普兰王国,东边的朵康地区,都是你的征伐地,这些吐蕃王族的残留,必须要消灭干净。”

    望着身材魁梧,比自己还要高出半个头的养子,李嘉细细地为他传授知识。

    “南边的约如等地,是你叔父扩张的,你或西,或东,数千里地界,足以了。”

    “孩儿知晓了!”李复文点点头,然后颇有些兴奋道:“这些小国征伐,正好可以宣扬大唐国威,孩儿也能过过瘾。”

    父亲的这些言语,让李复文大为兴奋,没想到果真能够这般征伐他国,真是太爽了,比待在洛阳好太多了。

    “量力而行,莫要穷兵黩武。”

    李嘉警告道,随即继续告诫:“卫国与你的中山国,可要守望相助,莫要因为小利而吵闹不堪。”

    “孩儿知晓了。”李复文安静下来,表示明白。

    李嘉叹了口气,心中终究有些不舍,吐蕃那地方,就连现代人都不想去,更何况如今?

    但没办法,为了藩王天下的伟业大唐的长治久安,永享天下,只能这般委屈了。

    等回到宫殿,侯丽娘已经红了眼,与中山王妃絮叨个不停。

    一旁,他的庶长子李复歆,则规规矩矩地站那,仿若个小大人。

    另外的公主,则扭着小屁股,兴颠颠地跑来,四五岁的年纪,最是好玩了。

    “都坐吧,一家人,勿要太客气了。”

    话音落下,众人才随意了些,但依旧拘束不行。

    没得办法,后宫规矩多,早已经成了习惯。

    随着李复文的成婚,李嘉一时间也感慨万千。

    李复文已经十六,而他的长子,李复歆,也已经十二三岁,足以符合出宫开府的条件了。

    “复歆,你十几了?”

    “孩儿神武元年五月所生,如今虚岁十三了。”

    这番对话一出,满堂皆惊。

 第1307章爱怜

    年满十二,即出宫开府。

    这是皇帝李嘉亲自制定的规矩。

    而在前唐时,则是在十五岁皇子大婚,元服后,才出皇宫。

    甚至,在唐玄宗时期,圈进一大片区域,为十王宅,百孙宅,将自己的子孙都圈禁起来,几乎与牢房无异。

    果然御国四十多年,就没有造反的皇子宗室。

    但,皇子们自然就养废了。

    而前唐皇子一旦成婚开府,就完全自由,毫无管求。

    李嘉不同,皇子们出宫开府,只是考虑生理期,避免淫秽宫廷事件发生,所以让他们出去住。

    但,每日在上书房读书,人绝对不能缺乏的,平常的生活,有长史,王傅等监督。

    比如,之前李复文与李宾这对叔侄,夜不归宿,宿醉,被皇帝亲自招进宫中,脱裤子打了一顿,算是让皇子们引以为戒。

    侯丽娘听到这对父子的问答,心中可谓是极为惊诧。

    李复歆的年岁到了,自然就得出宫开府,封爵以待,但,同样的,他也有了太子的争夺权。

    而如果一旦结合卫王与中山王的事例,那也就意味着封王就藩的可能。

    如果说,李复歆要是也去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她可真是欲哭无泪。

    殿中的宫女宦官们自然是眼尖耳利,朝廷上下的一举一动,他们也是打听的厉害,更何况这分封的举措,政治敏感极大。

    “年岁不小了,该出宫了!”

    李嘉叹了口气,随即问道:“睢哥儿,湸哥儿,也与你一般大了,也该一起封个王爵出宫就府了。”

    “陛下,沅哥儿,浩哥儿,也是只是小了半岁,不如他们五个兄弟,一起封王?”

    侯丽娘心中一动,轻声道。

    目前来说,这五个皇子年岁最长,相差不离,自然而然,竞争也是最大的。

    若是四皇子与五皇子留在宫中,皇帝见面多了,岂不是不利于歆哥儿?

    李嘉想了想,说道:“也是这般道理。”

    十二三岁的年纪,也是够了。

    而剩余的儿子们中,皇后所生的皇七子,如今不过十一岁,还是太小啊!

    李复歆看着自己父亲思虑的模样,心中也颇为欢喜,又有些焦虑。

    出宫就府,虽然意味着自由,但却减少了与父亲的见面时间,圣宠消减。

    而,目前来说,局势迫切着他,不得不出宫,规矩大如山。

    与其他的妃嫔不同,他的外家,实力单薄,影响力不足,实在是劣势。

    唯独占据一个长子,才是他安生立命的关键。

    待皇帝走后,侯丽娘摒退众人,留下母子俩。

    “事到如今,你只能出宫了。”

    侯丽娘颇为担忧道:“你兄长去了吐蕃,怕是一去不复返了,你在宫外,切记,莫要散漫,听长史和王傅的话。”

    “你要明白,在外你没有依靠,只能靠自己,多读书,多交朋友,尤其记住,不要让你父亲失望。”

    “孩儿谨记!”

    李复歆认真应下。

    “不过,你暂且隐忍两年,外力方面,我正在帮你物色个王妃,选个娘家势力不错的,能帮衬你许多,无论是封王,还是太子……”

    侯丽娘最后两个字,说得尤其的轻声,若不仔细听,根本就没听到。

    但,李复歆听到了,也记住了。

    小小的年纪,有着成人般的成熟。

    皇宫中的消息,传的非常快,尤其是没有限制的消息,更是如风一般,片刻所有人都知晓了。

    宝嫔所生的,就是皇五子,沅哥儿,听闻到皇子们要出宫开府,她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立政殿。

    周颖儿作为皇后,消息是极为灵通的,立马就猜到了宝嫔的来意:“坐下坐下,管理后宫多年来,怎就还那么粗糙。”

    “我也去没法子!”宝嫔饮了口茶,毫无见外道:“儿子要出宫,为娘的哪有不急?”

    主仆两人守望十几年,在这后宫中,早就感情深厚,偏偏宝嫔还知进退,怎能不让人喜欢。

    就如同后宫人传言那样,皇帝怕读书过头的皇后吃亏,所以纳了其人,主仆齐心,没几个能欺负的。

    周颖儿笑了笑,也同样饮了一杯茶,说道:“你呀,是关心则乱。”

    “出宫这一说,早就定了,这是迟早的事。”

    “可,沅哥儿在宫内,还有我能扶持一下,出了宫,就半大的小子,怎能让人放心。”

    宝嫔焦虑道。

    “无妨,你派个调教好的丫鬟过去,管束着他,另外,再与他寻个上好的亲事,自然能有所借力,在外一样的好。”

    周颖儿提出了建议,可谓是万全。

    宝嫔笑了笑,这才笑道:“这法子不错,多谢娘娘指点。”

    “不过,出宫了也好,省心一些。”

    周颖儿叹了口气,说道:“明年慕哥儿也是出宫了,心中一想,也是舍不得啊!”

    这时,宝嫔又过来安慰皇后,两个女子来回转,不一会儿,才平息了心情。

    “沅哥儿出宫,我也没什么赏赐的,这些你拿着吧!”

    只见,一叠钱票拿了出来,约莫五百贯,另外还伴随着一些地契,宝嫔一看,两千亩的庄园,让她胆颤。

    “娘娘,这太多了,妾身受不住。”

    “你家底薄,比不得我!”

    周颖儿轻声道:“你又不是不晓得我,父母只有我这一个女儿,可不是任由我用?这点不算什么。”

    “况且,我是看沅哥儿长大的,这点东西,我还感觉不够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宝嫔也只能应下。

    另一边,生了皇四子湸哥儿的惜竹,虽然势单力薄,但她的关系却同样不浅。

    惜竹是侍女,陪房丫鬟出身,家奴,在少府寺关系很广,平日里的孝敬自然不少。

    唯独瑜妃江小瑜,她出生最低,势力更单薄,李嘉极为爱惜,忙不迭地过来陪伴,许诺下一番皇子同样相待后,她才破涕而笑。

    “这辈子能够陪着陛下,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疍民出身的她,显得极为满足,她依靠在皇帝的胸膛,说道:“只要湸哥儿,能有个好的地方就藩,我就心满意足了。”

    “哦?就那么没志气?”

    “陛下,妾身哪里不晓得你的心思,湸哥儿只能去就藩。”

    (

 第1308章诸王

    归根究底,在封建时代,嫡长子继承制,永远是最稳固的。

    封建王朝最大的敌人,就是内耗。

    如唐末之藩镇,牛李党政,宋末之党争,明朝的阉党、东林之争,哪怕是清末,也是汉与满的夺权之争。

    所以,作为满身心都是皇帝的江小瑜,她深切地感到到自己爱人的心思,那就是念兹在兹的嫡长子继承制。

    “小瑜,你知道的太多了。”

    李嘉挑起女人的下巴,笑道:“知道的太多可不是一件好事哦!”

    “那,陛下怎么惩罚妾身?”江小瑜露出一副害怕的表情,精致白皙的小脸皱成一团,活脱脱像一个受审的犯人。

    李嘉不由得兴致大增,装模作样道:“呔,你这女囚,竟然知法犯法,看本官如何教训与你——”

    “不知通判如何处罚小女子,我好怕怕哦——”

    “啪啪啪——”

    李嘉立马说道:“我要处以你鞭刑,让你下不来床。”

    很快,床榻摇晃,云雨交加,奋斗声与骄憨声并举,声音悦耳,直冲云霄,让一让服侍的宫娥们红了脸,眸带春意。

    一场灵魂与肉体的交欢之后,李嘉彻底地放松下来。

    翌日,他在江小瑜的服饰下,穿起衣裳,曾经的少女,如今竟也成了少妇,但其骨子里的骄憨,怎么也难以去除,让李嘉颇为喜欢。

    “这两日,我都来你这!”

    皇帝轻声对着江小瑜耳边道:“在生一个小皇子。”

    “嗯!”红了耳朵,江小瑜感觉身体有些软了,目送皇帝离去后,她才缓了口气,吩咐道:“烧点热水,我要沐浴更衣。”

    李嘉挥洒了点能量后,整个人又意气风发起来。

    他施施然地召集宗正寺,以及几个宰相,不由得说道:“自我定的规矩,十二岁得出宫开府,皇子们如今达到这般年岁的有几个?”

    宗正寺卿,乃是李嘉的堂兄,嗣宣王李郜,他思量片刻,不由道:“如今年齿合适的,有皇长子李复歆,皇次子李复睢,皇三子李复湸。”

    “皇四子李复皓,皇五子李复沅。”

    几个宰相就那么听着,互相间看了看,召集他们来,只是为了皇子开府?

    虽然说皇家无小事,但这着实让他们无用武之地啊!

    总不能说,让皇帝在宫里养几年亦或者牺牲官途,让皇帝立太子吧?

    唯独元德昭闭着眼睛,好似睡着了一般,对于一切混不在意。

    这位老宰相,看上去命不久矣,谁知道竟然熬了一年多,还没倒下,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不过,宰相们依旧是睁大了眼睛,竖起耳朵,想要从皇帝的封爵中,窥探一丝关于太子的线索。

    可,作为多年的皇帝,李嘉哪里会给他们得逞?

    李嘉见几个宰相的表现,微微眯着眼睛,说道:“按照规矩,开府封爵。”

    “皇长子李复歆,封齐王,食邑三千户。”

    “皇次子李复睢,封韩王,食邑三千户。”

    “皇三子李复湸,封吴王,食邑三千户……”

    “皇四子李复皓,封赵王……”

    “皇五子李复沅,封蜀王……”

    五位皇子,都是亲王爵,虽然在名号上略有区别,毕竟齐国,赵国等,都是大国美号,但也仅仅是这些罢了。

    食邑上,都是三千户,待遇等同。

    况且,在前唐时,王号的美溢与否,都不重要了,像宣王等无古号,只有美称,再比如,唐代宗,在即位前,只是成王而已“”

    “少府寺?”

    “微臣在!”

    “去洛东,选一个好地方,为几个皇子建造府邸。”

    李嘉随口吩咐道。

    “陛下,微臣早就有所预备,亲王府已经建的七七八八,再有几个月,就能入住了。”

    李安国哪里需要皇帝的吩咐,对于皇帝的话,他奉为圭臬,早就提前一年开始修建,就等着册封诸王呢!

    “那就好!”

    李嘉微微颔首,颇为满意道:“就府,就定在中秋后罢了。”

    之后,皇帝又亲自为这五位皇子,选定了王太傅,长史,以及王府的其他的官吏,基本上文武都有,而且都是经验丰富,四五十岁的老臣。

    也只有老臣,才会有所顾忌,不会有难忍言之事发生。

    这些事,就当着宰相的面商议,不时得参与几句,一会儿功夫,一上午就过去了。

    也算是提前打个基调,为后来的册封大典,做出铺垫。

    愉快的结束后,皇帝自顾自地离去。

    宰相们则面面相觑。

    回到政事堂,几人心思莫名,颇有些疑惑。

    无奈,摒退后堂官,敞开大门,几位宰相议论起来,一个个面带思虑,显然思考地很深。

    大门敞开,代表问心无愧,但摒退他人,则又属于去保守秘密,不至于流传出去。

    由于宰相们身居高位,手掌重权势,自然而然容易引起皇权的忌惮,开门议事,也就成了规矩。

    “陛下子嗣中,皇子约有十六人,建造府邸,需要的耗费颇多,皇家无私事,之前也不应该完全有内库出,朝廷也得支出一二。”

    邓斌看了一眼老神自在的首相,不由道。

    孙钊心头一紧,守财本性发作,但随即又舒缓许多,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