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再起 >

第590部分

大唐再起-第590部分

小说: 大唐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喝点热茶吧,出出汗!”

    皇帝坐着,微微一笑,让人讲火盆多加几个,房间的温度瞬间上升。

    这下,五个少年脱掉了裘衣,喝着热茶,出了一身的汗。

    也洗脱了身上的拘谨。

    既然大眼瞪小眼,干站了一会儿,迫于压力,李复歆这才挺身说道:“父亲,这冬日苦寒,还得多多注意身体才行!”

    “你的孝心,我收到了!”

    李嘉放下奏疏,看着几个焦躁不安的少年,不由得说道:“不过,孝有大小之分,你们关心我,这是小孝,心怀天下百姓,那是大孝。”

    “太宗皇帝有云,民可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你们要牢记在心,切勿忘了!”

    “诺——”

    知晓这是父亲的教诲,几人哪里敢不听。

    但是这一句话过后,他们却更加紧张了。

    不出意外,父亲的考校,即将开始。

    “三哥儿,洛阳的米价,如今几何?”

    皇帝骤然发问,目光如炬。

    “秋税刚入库,粮价大跌,每斗只有十五钱!”

    吴王李复湸吓了一跳,忙不迭的回答了,额头都出了汗。

    “不错,心系百姓!”

    皇帝夸赞了一句,又陡然问道:“五哥儿,你的食邑是多少?”

    “孩儿的食邑是三千户!”蜀王李复沅大喜,今天的问题那么简单吗?

    “那你告诉我,三千石粮食,价值几何?能换取多少钱?”

    “这——”李复沅惊呆了,这是一道算术题。

    一旁的兄弟几人都笑了,困难原来在后面等着他。

    心中纠结了一会儿,李复沅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约莫四万五千钱!”

    “嗯!”李嘉不满道:“那么简单的算术,竟然思量那么久,你还是要多多的学习才是,回去把九章算术,再抄写三遍。”

    “诺!”李复沅委屈地应下。

    “二哥儿,你府中,上个月耗费几何?”皇帝又突然问起了韩王李复睢。

    “这,约莫两百贯左右!”

    李复睢比李复沅还不如,满头大汗,支支吾吾的说道。

    “是两百六十七贯!”

    皇帝沉声道:“出宫一年多,竟然连自己亲王府中的开支都不知晓。”

    “上个月,你竟然买了一头滇马,耗费百贯,怎么,赏赐给你的河西骏马不好吗?就知道贪玩!”

    李复睢低着头,不敢言语。

    “你们几个也都是,每年三千石,你们每个月的开支远远的超过,怎么,又用你们母妃的贴己钱?”

    这一番训话,让众人皆惶恐起来。

    岂止是母妃的,一些商人的敬效,以及舅家,甚至是官员的礼物,已经让他们游刃有余了。

    所以大手大脚起来,极为放纵,哪里看得上食邑的收入。

    一想到皇帝,完全知晓了他们的日常,一个个的背生冷汗,愈发的惶恐起来。

    一向镇定的李复歆,也忍不住的心神动荡。

    “哼!”

    皇帝冷哼一声:“在皇宫之中,一个个的乖巧的很,到了宫外,反而无法无天的起来!”

    “钱财不够了,跟我说,作为父亲难道不会给你们吗?”

    “至今起,你们的长史,我都要给你们换一批,一个个没长眼睛,竟然纵容你们如此。”

    这下,更没有敢放肆。

    “对了!”

    话说到这,李嘉的目光,流转到皇长子李复歆身上。

    就这样看了许久。

    皇帝这才轻声道:“我知道你压力大!”

    李复歆浑身一颤。

    “皇长子,多大的名声啊,刚出生就是朝野瞩目,比起那些弟弟,你身上背负的压力更大,也不得不负重前行。”

    皇帝就这样说着,反而让皇子们不由的滴汗。

    难道,难道陛下要亲自动手?

    前唐时流行的父子残杀,今天还要重演吗?

    李复歆更是不堪。“见过父亲!”

    五位亲王一改路上的跳脱,见到皇帝之后,立马恭恭敬敬的行礼。

    “喝点热茶吧,出出汗!”

    皇帝坐着,微微一笑,让人讲火盆多加几个,房间的温度瞬间上升。

    这下,五个少年脱掉了裘衣,喝着热茶,出了一身的汗。

    也洗脱了身上的拘谨。

    既然大眼瞪小眼,干站了一会儿,迫于压力,李复歆这才挺身说道:“父亲,这冬日苦寒,还得多多注意身体才行!”

    “你的孝心,我收到了!”

    李嘉放下奏疏,看着几个焦躁不安的少年,不由得说道:“不过,孝有大小之分,你们关心我,这是小孝,心怀天下百姓,那是大孝。”

    “太宗皇帝有云,民可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你们要牢记在心,切勿忘了!”

    “诺——”

    知晓这是父亲的教诲,几人哪里敢不听。

    但是这一句话过后,他们却更加紧张了。

    不出意外,父亲的考校,即将开始。

    “三哥儿,洛阳的米价,如今几何?”

    皇帝骤然发问,目光如炬。

    “秋税刚入库,粮价大跌,每斗只有十五钱!”

    吴王李复湸吓了一跳,忙不迭的回答了,额头都出了汗。

    “不错,心系百姓!”

    皇帝夸赞了一句,又陡然问道:“五哥儿,你的食邑是多少?”

    “孩儿的食邑是三千户!”蜀王李复沅大喜,今天的问题那么简单吗?

    “那你告诉我,三千石粮食,价值几何?能换取多少钱?”

    “这——”李复沅惊呆了,这是一道算术题。

    一旁的兄弟几人都笑了,困难原来在后面等着他。

    心中纠结了一会儿,李复沅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约莫四万五千钱!”

    “嗯!”李嘉不满道:“那么简单的算术,竟然思量那么久,你还是要多多的学习才是,回去把九章算术,再抄写三遍。”

    “诺!”李复沅委屈地应下。

    “二哥儿,你府中,上个月耗费几何?”皇帝又突然问起了韩王李复睢。

    “这,约莫两百贯左右!”

    李复睢比李复沅还不如,满头大汗,支支吾吾的说道。

    “是两百六十七贯!”

    皇帝沉声道:“出宫一年多,竟然连自己亲王府中的开支都不知晓。”

    “上个月,你竟然买了一头滇马,耗费百贯,怎么,赏赐给你的河西骏马不好吗?就知道贪玩!”

    李复睢低着头,不敢言语。

    “你们几个也都是,每年三千石,你们每个月的开支远远的超过,怎么,又用你们母妃的贴己钱?”

    这一番训话,让众人皆惶恐起来。

 第1340章落下

    “礼物?”

    木匣并不大,用黄绸包裹着,这么小的一块,在外就值数十贯。

    但,李复歆紧紧地顶着木匣,一刻也不敢放开。

    “大王——”瞧着齐王盯了两刻钟了,一旁的宦官不放心地问询道。

    “没事,我没事!”

    李复歆摇了摇头,他犹豫一会儿,这才打开木匣。

    “哗啦——”

    木匣被打开,只有一个叠成方块的皮革。

    摊开后,李复歆觉察,这是一块大唐地图,一个大块的版图,震慑入眼。

    从南到北,二十六府,外加占城,北庭,黑水三都护,都被画出,显得格外的惹人震撼。

    “原来洛阳真的是天下之中!”

    李复歆看着洛阳府,不由得嘀咕道。

    平常这样的地图,也只有政事堂的宰相们,以及其他的亲近大臣才能见到,他这样的毛头小子,怎么可能看见。

    “陛下,这是什么心思?”

    李复歆百思不得其解。

    地图代表着版图,难道?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精神振奋。

    随即,他召起自己的心腹,商讨起来。

    几人紧紧地盯着地图,一时间有些愣神。

    如此直观的目视大唐的天下,他们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自己所在的州县,竟然那么小,就连洛阳,也不过是一点罢了。

    “陛下这是暗示大王,许以天下!”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几人忙不迭地恭贺道,让李复歆有些飘飘然。

    而一旁,负责情报打探的男人,则在一众贺喜中,格外地不同:“大王,这地图上,高丽的位置,琉球岛的位置,都做了记号,画了圈!”

    “嗯?”

    李复歆大吃一惊,忙不迭地扑上去。

    果然,这两地真的有朱笔画的记号,仔细看,还是挺显眼的。

    “大王,您看,吐蕃也有记号!”

    果然,李复歆看去,西方吐蕃方向,果然有两个记号,甚至,还有两行字,卫王,逻些城,中山国,那曲城。

    “这,这,不可能!”

    李复歆面无血色,只要不是白痴,都能联想到什么,这也太过于直接了。

    父亲竟然想让我成为藩王。

    而且,是在琉球和高丽之间,做出选择,这都是什么荒凉之地。

    几个心腹也心神恍惚。

    他们不敢相信,这场夺嫡之路还没开始,竟然就结束了。

    难道去藩国?离开锦绣中原?

    一时间,他们竟然也没有了言语。

    “你们先走吧。”

    李复歆摆了摆手,让众人退去:“我一个人想一想!”

    “诺——”

    几人暗地里叹了口气,无奈离去。

    怎么会这样!

    李复歆有些抓狂。

    他可是庶长子,朝野称赞的贤王。

    难道,父亲的眼中只有嫡庶之别吗?

    嫡庶,就那么重要?

    “我不愿,真的不愿!”

    他连忙起身,在自己的书房之中四处找寻,终于,找到了几本《前唐书》。

    翻越一看,终于找到了太宗本纪: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

    “怎么这样——”

    李复歆仰头长啸。

    高祖二十余子,夺位者,不过三人,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其他的子嗣根本就不见于史册。

    此三人,都是嫡子,一奶同胞。

    翻越到高宗,到了太宗晚年,宁愿选择懦弱的晋王李治,也不愿选择连饱受赞誉的吴王李恪。

    即使,吴王之母,乃是隋朝公主,但依旧是庶子。

    “嫡庶,嫡庶,果然是天堑,数百上千年来,无法跨越!”

    李复歆如今,格外的嫉妒皇七子李复沐。

    皇后嫡出,天然的就负载朝野的期望。

    他努力的再好,也不过是一个贤王罢了,终究是臣子。

    又哭又笑,李复歆倒在榻上,渐渐睡去。

    其他的几个亲王回到府邸,同样也得到了皇帝的礼物。

    同样的木匣,同样的地图。

    他们没有那么多心思,一下子就看见了那些标记。

    瞬间,他们明白,自己失去了太子的希望。

    晦涩难明,不足为道。

    高丽与琉球,真是个好地方。

    几个亲王不由得怀疑,自己真的是亲生的吗?

    天底下竟然有那么狠心的父亲。

    不过,他们转念一想,皇叔卫王李宾,中山王李复文,被赶到了吐蕃,比琉球还要凄惨,心里不由得平衡了许多。

    “原来成婚,就是为了就国啊!”

    一瞬间,所有人恍然大悟。

    紧接着,众人又开始思考,到底选择是高丽,还是琉球。

    而,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齐王李复歆同样收到了匣子,让其他四位亲王也获知了。

    众人心中滋味莫名:“竟然连大哥也没希望了!”

    突然,大家觉得,这也是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而李复歆,也获知其他四个弟弟的礼物。

    “果然如此!”

    李复歆一觉醒来,不由得失笑道:“这个位置,最终还是七弟的。”

    皇宫里的消息,也是非常的灵通。

    五位亲王,同时接受礼物,同时失去太子希望,不由得掀起巨大的波澜。

    丽妃侯丽娘,颇有些难以接受。

    那么多年的期望,竟然一瞬间落空。

    藩王再好,哪能抵得过太子的位置?

    藩国也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哪有中原来的舒适。

    “我可怜的儿啊!”侯丽娘不由得悲从中来,兀自一人而坐,不觉得哭泣起来,她也想到了远在吐蕃的李复文。

    宝嫔气喘吁吁,捂着胸脯,忙不迭地跑来立政殿,看着悠然自得地皇后,不由道:“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还早着呢!”周颖儿不由得笑道:“这种事情,心里知晓就行,莫要言语出来,偷偷地乐就成!”

    “瞧我,您都知道了!”宝嫔浅笑道:“沅儿与我讲,我欢喜不已,就跑来见您了。”

    “你这心思,我哪里不晓得!”

    周颖儿笑着摇摇头,说道:“蜀王好歹也十四了,也不知收敛,什么都往外说。”

    “是咧!”

    宝嫔笑道:“皇后娘娘,蜀王日后分封,还得您帮忙,挑个好点的封地才是呢!”

    “这是陛下的主意,后宫不得干政!”周颖儿不由得:“不过,我可以给他选个好的婚事,给予个大的助力!”

 第1341章

    这场风波,很快的就传到了政事堂。

    作为统辖天下政事的所在,宰相们身份贵重,尊崇,基本上不会有死刑的安排。

    当然,操心着国家大事,对于储君之位,自然关心备至。

    但无可奈何,以首相孙钊为首,一个个的畏畏缩缩,不敢与皇帝直言,生怕失去了圣宠。

    皇权强大,让相权格外的萎缩。

    要知道,皇帝年岁见长,统御天下的时间越长,威望就越大。

    随之而来的,就是皇子们的成长。

    子嗣多了,自然竞争就多。

    皇帝一直没有个明确的答复,自然而然让朝廷上下揪心。

    谁也不想加入个派系夺嫡,以至于朝廷内耗。

    如今尘埃落定,太子之位八九不离十了。

    孙钊首相就松了口气:“多年以来,直到今日,老夫才能睡个好觉啊!”

    “圣心昭昭,我等也能安稳了!”

    邓斌摇了摇头,说道:“但是储君之位,一日不下,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安稳。”

    “我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