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唐乱 >

第52部分

隋唐乱-第52部分

小说: 隋唐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霸不知大唐来使之事,但他不明戒日王透露此事的意图,当下也不追问,只道:“陛下的意思是……”
    戒日王道:“本王素来仰慕大唐文化,能与大唐深交也是我之所愿。而且,冀州似乎还是大唐属地……”
    李元霸眉头微蹙,心中揣测戒日王言中之意。
    “不过……”戒日王微微一笑,道:“商务终究是商务,如果冀州能够提供品质优良、价格比大唐便宜的货物,本王也不会介意为此得罪大唐!”
    李元霸终于明白戒日王的意图,“妈的,这个老狐狸,想使得我冀州和大唐相互之间竞争打压价格,好让他天竺得利!”
    李元霸深深注视戒日王一眼,道:“好!就如此!……我相信戒日王一定会喜欢冀州的货物!”
    ……
    赴天竺沟通的赵王领队回到新加坡城。
    当日,赵王召集新加坡的官员们,将冀州与戒日王达成通商协议之事传达。诸人商议相关事务至晚方散,之后李元霸留下了魏征、薛道衡。
    三人来到后堂的密室中,李元霸说道:“本王在回转新加坡的路上思索许久,隐约觉得戒日王挑起冀州和大唐的竞争绝不是只为获得低价商品如此简单。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薛师虽然历史知识丰富,但他对政治却是不怎么感兴趣,当下不发一言,闭目养神。
    魏征已从李元霸口中知晓当时赵王与戒日王的交谈内容,他听得赵王发出此问,当下又在脑中细细品味一番。
    许久,魏征方才开口道:“从王爷当日与戒日王的交谈来看,戒日王对中土局势相当了解,而他的所为正是在大唐和冀州的交锋中添上一把火。而戒日王为何要在中土两大势力之间煽风点火……以臣看来,不外乎是害怕中土一统之后会染指天竺!”
    李元霸点头,道:“魏总管言之有理!不过,那戒日王也是小看了冀州!若不是我冀州不愿得一个残破的大唐,本王早就兵发唐境了!哼!那戒日王恐怕要失望了……我冀州此次出手定可将李世民制于死地,迫他归附!”
    魏征心中赞同,但他还是劝戒道:“赵王,虽然冀州有绝对的强势,但是也应留意那戒日王的动作,不要一个不慎将一局稳赢的棋作了败局!”
    虽然此言直接刺耳,但李元霸并无不快。魏征是何许人?……在李元霸前生历史上记载,魏征因病逝于家中,唐太宗李世民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如此之人,劝戒俱是忠言,李元霸怎能示其不快?当下李元霸道:“魏总管所言极是,本王一定会小心谨慎!”
    能虚心听取臣子谏议,古来君王十无其一。魏征再望向李元霸,眼中满是赞赏——
    短短一个月时间,李元霸将从冀州带来的二十船货物以超低价倾销,一时间冀州货物充斥天竺市场……冀州有钱,亏得起!何况,从长远来说,只要抵垮了大唐,到时候就只有冀州为海外提供货品。而冀州自大力发展商务之时,就已将绝大多数的作坊控制在官方手中。垄断代表着什么?……其时还怕找不会这些损失吗?
    戒日王万万没有想到冀州的实力竟然强大到如此地步。他原以为就算大唐势弱,但在天竺的刻意平衡下应该能与冀州相抗。却不料在一击之下大唐立刻退出了天竺市场……卖出一件货品就要亏上几倍于其价值的运费,大唐商人即使有官方相助也是玩不起啊!
    惊惧冀州实力的同时,戒日王无奈之下选择了与冀州合作。至此,戒日王才明白自己当初的决定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错误:李元霸此举不单让大唐商务严重受挫,更是将天竺对东方庞大市场的进出口贸易牢牢握在了手中!
    不过,戒日王也没有亏到家。如今,随着东方冀州商品在天竺的集中,天竺已经成为了东、西方商品的交易中心。西方诸国的商人都来到天竺采购东方的茶叶、丝绸、瓷器等货品,同时他们也在这里把珠宝、香料、药材、珍奇动物等卖给冀州商人。
    虽然这与李元霸当初构想的要在马来半岛建立一个世界贸易中心有所偏差,但是李元霸相信,随着马来半岛上深水海港的建成,大吨位海船就可直接停靠半岛,其时只要冀州在半岛发售货物,惟利是图的商人一定随之将交易地点转移。而且,李元霸相信,随着舰船制造业的蓬勃发展,马来半岛将会越来越繁荣。李元霸甚至已经打算在马来半岛兴建一个大型的船坞,生产一些对冀州来说已经过时、对世界来说却是先进的货船,将之卖与海外商人们……
    一切都在向着赵王的既定计划发展着,这世界在冀州人眼中是多么美妙。
第十六章 扬威海外(5)
    时世沧桑,两年时光转瞬而过,如今已是贞观九年。
    面对冀州的日渐强盛,李世民泛起无力的感觉。为了对抗冀州,他大力发展对西方的贸易,并积极训练兵马,以求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现在,一切都成了空。
    冀州那价廉物美的商品轻而易举就把大唐的货品挤出了西方市场,如今大唐的众多商家已经开始向冀州官府纳税,以换取从冀州工坊进货的资格。并且,在那号称大唐第一商的柳州沈家带动下,大唐商人不但从冀州进货,还开始租用冀州的大海船,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去冀州的那个什么“新加坡特别行政区”交易,心甘情愿的将交易税缴纳给冀州官府。而大唐引以为傲的陆地丝绸之路在这冲击下已经逐渐衰败,大唐的商务税收大量流失到了冀州,以致大唐经济每况愈下。
    李世民痛恨那些依付冀州的大唐商人,他们简直没有一点家国之念,只知道惟利是图。但是,李世民却不敢对他们怎样。冀州货物的产量有限,不少大唐商人在无法从冀州购得足够货物的时候也会从大唐进货,他们利用冀州货物的低价将总的进货价位拉低,其结果只是利润少些而已。
    于是,大唐的经济就靠拾冀州的残羹剩饭苦苦支撑着。不但大唐一统天下已成为不可能,就连其是否能在冀州的强势下保持现状都是个问题。
    自己究竟输在什么地方?李世民苦苦思索。
    人才吗?大唐并不缺乏人才。李世民在登基之前便在天策府西开文学馆。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一共十八人以原职兼任文学馆学士,馆中众多的才俊在李世民登基前后都为他作出了不少谋划决断……李世民不缺人才!
    国家财力吗?虽然冀州继承了窦建德留下的深厚家底,可大唐也不差啊!隋朝留下的粮食物资足够大唐用上好多年……只是,冀州在商务上总是有领先的商品和适时的政策不断出现,这应该是冀州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能超越大唐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最主要的,应该是输在军、政上吧?
    在军力上,首先冀州士兵战力极强,而且他们都认为能在战死后进入“冀州烈士陵园”安葬是无上的殊荣,因此打起战来都是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可以说当今天下没有任何一国的军队能与其比猛比勇。再有冀州的武器装备也比大唐要先进许多,特别是那黑石火药威力巨大,绝非普通火药能比。以黑石火药制作的火器简直是无人能挡,这足以震慑当今世上任何一个国家!而且,据隐伏得细作报,如今冀州军器监正在研制一种以火药发射铁弹的武器,据说它的威力比引火球还要大!
    在政务上,冀州这几年制定了许多政策法规,而种种政策法规竟然完全可以不经试用就直接颁布令行,并且其效果显著还不见出现什么纰漏,这可就太了不起了!李世民自问也是文武全才、通古博今。可他也不敢去想象,制定一个政策法规不经试用就令行全国,这也太疯狂了!……可是,李元霸疯狂吗?应该不是吧?冀州无数个成功的政策法规说明李元霸并不是疯子。那他为何能轻易成功呢?难道,他是神?
    李世民虽猜不中却也不远矣!李元霸不是神,但他是一个知晓未来一千多年“历史”的人。而且,李世民不是输在军、政、或是财力上,归根结底,他是输在见识上!……李元霸投入巨资建造海船、在大唐尚停留在只知军事对抗之时,就将目光放在了经济封锁之上,这就是因为他有超越李世民的见识!
    虽然此世间的事物因为向书渐作了李元霸已经发生了改变,可是在中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那上下五千年间积累的治国经验却不会因为那些改变而成为无用的垃圾。李元霸与深藏不露的薛师对这五千年积累的精华详加剖析,再结合冀州的民情时势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如此怎会不成功?……可其中奥妙李世民又如何能知?
    一番苦思下来,李世民心灰意冷。一个拥有雄心壮志的人突然发现面前有人阻拦了自己前进的道路,而且这个阻碍还是自己穷极一生都无法逾越的,那么,这个人会怎样?……心志坚强的人会奋力去越过这个障碍,哪怕付出一切之后的结果是一无所有;心志稍弱的人也许就会选择了逃避,直至沉沦。
    李世民是一个心志坚强的人,他虽然心灰意冷,可他最终没有放弃,他要努力去追求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哪怕,那结果是……粉身碎骨,灰飞烟灭!
    ……
    贞观九年二月,和风细雨中,人流熙攘的洺州南门,一个使青纱覆面的女子跨骑着一匹紫红骏马,混杂在往来的人流中进入了洺州城。
    ※※※※※※※※※
    金龙大旗,尊贵的黄色作底,金线绣成的飞龙腾跃其上。
    这是冀州军队的军旗,也是冀州的象征。每一支冀州军队在征战时都有专职旗手高举大旗,而在他周围,至少会有一个小队五十名战士护卫。不论征战胜负,金龙大旗不倒!……除非,整支部队的将士在战役中死伤殆尽!
    此时,在马来半岛西北,羯荼国与天竺接壤处的一片旷野上,一面挺直插于大地之上的金龙大旗就要被烈火吞噬。而那本应该高举大旗的旗手已经倒在了旗下,在旗手周围是散卧一地的尸体,其中有冀州士兵,也有……大食士兵。
    被长枪或是羽箭蹂躏过的大旗已经支离破碎,不复往日的飞扬。熊熊的火焰顺着旗杆向上燃烧,不一会儿,金龙大旗燃起,耀眼的火光过后,大旗灰飞烟灭!
    ※※※※※※※※※
    罗马人一直渴望派使者到中国去,但不论是以前的帕提亚人,还是如今的大食人,他们都想用中国的丝织品和罗马人做买卖牟取暴利。因此,他们用强横的武力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切断了罗马人前往中国的通道。罗马人对此一直忍气吞声。现在,随着冀州开始运作海上丝绸之路,积怨已久的罗马人对大食人进行了报复。
    为了将牟取暴利的大食中间商排除在外,罗马人积极开展和冀州的直接海上贸易。于是,在罗马君王的要求下,也在冀州赵王李元霸的刻意而为下,冀州东莱船坞向罗马平价提供了八十艘六百吨级海船。罗马商人从此不再去大食国进货,而是直接来到位于马来半岛的新加坡进行贸易,这也使得愈来愈多的大唐商队不再取道西去的丝绸之路前往大食,而是向南经过和田,通过天竺西北部来到新加坡,与候在那里的罗马商人交接货物。然后,罗马商人们在季风的帮助下,将这些货物迅速地运过印度洋,至红海诸港口卸货。
    其时冀州出产的海船航行于广大海域,在南洋,在印度,在红海之滨,在两河流域,都可看到冀州的楼船巨舰!
    为了吸引更多的商人在新加坡交易,行政区商务司将关税定为了相对较低的什税一。即便如此,冀州在此的关税年收益就高达白银七千万两,其中还不包含安抚羯荼、狼牙修两国所耗的银两。以其时金银比价为一比四十,折合黄金一百七十五万两。而冀州官方商务在新加坡的年收益更是高达两亿两白银,再有普通商人在此地的收益,每年至少都有好几亿两白银涌入中土。
    面对如此巨量的白银涌入中土,冀州和大唐首次颁布了相同的政策,允许民间使用白银进行各种交易。从此,白银在中土民间也逐渐成为了与铜钱一样的流通货币。
    ……
    “元霸,丝绸之路为什么要以‘丝绸’为名?”薛道衡一反平日的玩世不恭,正经问道。
    李元霸答道:“是因为运送的主要商品为丝绸吧!”
    薛道衡点点头,接着道:“陆地丝绸之路自汉代就已经开通,但当时罗马帝国和我中华汉朝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商业往来。罗马商人未能经由陆路直接去中国,而中国人也未能取道陆路直接到罗马,它们之间的商业往来全靠各种中间人。”
    李元霸点头道:“那些中间人之中最主要的就是帕提亚人吧?”
    薛道衡微笑道:“不错,正是帕提亚人,看来你还没有忘记前生所学……当时中国人和罗马人对建立直接的联系都很关心,但是,从中间获取暴利的帕提亚人对阻止这一联系的建立也同样很关心。现在,帕提亚已不复存在,而大食人由于其介于中间的地理位置,正在竭力争取这中间人的角色,他们也同样担心中国人与罗马人建立直接联系。两年前大食人攻击前往罗马的大唐商队就是对唐廷的警告,提醒大唐遵守几百年以前的中间人准则。不过,由于冀州运作的海上丝绸之路正在兴起,陆地丝绸之路已经衰败,中土与罗马帝国取得直接联系只是早晚之事……”
    “所以,”李元霸接口说道:“大食人要保障他们的利益,要维持他们的中间商地位,就必须要将我冀州人赶出马来半岛,夺得海上控制权!……”李元霸面色冷峻,“所以,他们就不顾一切发动了对我冀州军队的袭击!”
    “不错!……不过,不只是大食,应该还有天竺参与其中!大食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