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第6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意派一名红袍宦官千里迢迢来传的口谕,岂能是简单的?
为什么这般大费周章?
还不是因为这口谕,不方便落于纸上么!
“这………”
田无镜很平静地道:
“陛下在掐着日子,争取撑到,伐楚结束。”
醉仙翁虽是方外之人,按理说,应该跳出五行,但在听到这话后,身子骨,还是连续哆嗦了好几下。
他一人,若是孑然一身,倒是可以什么都不怕,但他,可是有徒子徒孙的。
世人都以为天机玄妙,不可深测,但朝堂上的风雨倾轧,才是真正的大恐怖啊。
田无镜回过头,看了看南方,镇南关,就在那个方向。
“陛下心气一向很高,不喜认输,他既然说要撑,那必然能撑到伐楚结束。
你来晋地时,应该经过京城,没去看看?”
醉仙翁的脸色已经有些蜡黄了,他是真不想参合到这种话题里去,任何一个不慎,都可能让自己掉入万丈深渊。
不过,犹豫了一下,倒是放开了。
既然眼前这位王爷既然这般淡然地说了问了,那自己也就淡然地听着和答着。
横竖眼前这位,不屑也不可能去做那耳报神的事儿,自个儿再畏畏缩缩下去,反倒是失了体面。
“到过燕京,吃过烤鸭,见过魏公公,却未曾见到过陛下,陛下,还是更信任御医。”
说着,
醉仙翁又摇摇头,道:
“我等之人该做的,想来曾经的那位宫中太爷其实也早就做过了,现在,也就只能靠御医了。
不过,老朽不知道还好,既然知道,自今日起,每晚都会为陛下诵经一轮。”
“他只会嫌烦,当年,他知道我曾修习过道法,就问过我,你也想证道叩问天机?”
醉仙翁笑了,他以为靖南王是在回忆当年的事,因为谁都知道,早年时,昔日的靖南王是跟在还是太子的陛下和世子的李梁亭二人身后一起玩耍的。
“我说,我不知道。”靖南王继续叙述着,“他说,不知道的,就来问他好了。”
醉仙翁品出味儿不对来了。
田无镜目光微凝,继续缓缓道:
“他一直想当一个,真正的九五至尊。
他说过,
老天爷的意思,得靠天象来呈现,天象出来了,还得靠钦天监的人来猜,猜错了,会错意了,也就白搭了。
而真正的帝王,口含天宪,一言定万民生,一剑覆一国灭。
天道太高,太远,太飘渺;
皇帝,
就在这里。”
“陛下文韬武略,自古帝王,鲜有能及。”
田无镜却道;
“然天道苍苍,固然飘渺,人间帝王,却总逃不出一朝天子一朝梦。”
“其实,王爷,当年老朽之所以入燕,也是因为夜观天象时,发现紫薇之星于诸夏西北闪烁,这才入燕,以求靠帝王之气证道机缘。
想来,
那位乾国的藏夫子,也是推算出了这一出,这才于燕京城下去行那斩龙脉之举,莲花全开,仅剩一朵残莲得回。”
“本王虽然修道,但神神叨叨的事,本王一直懒得理会。
大燕的故土,是八百年来,无数先辈拼杀守下来的;
这晋地,也是本王率我大燕儿郎,亲手打下来的;
哪有什么天意,哪有什么注定,哪有什么国运当如斯,
若真这般想,只是亵渎了葬在枯坟野冢里的燕地儿郎。”
“是。”
醉仙翁不欲争辩,因为他算是看出来了,别看靖南王自己也会一些道法,但其本质上,其实是和陛下一样的。
“望江那儿,如何了?”
正事到了。
醉仙翁马上道:“五皇子,倒是帮了不少忙,老朽虽精通水文天象,但五皇子的能机巧工,也着实让老朽大开眼界。
现在,已经在引水了,但要确保破闸时万无一失,还是得有更多时日才行。”
田无镜摇摇头,道:
“时日,不能给,但可以告诉颖都那里,除了粮草军械运输外所用,其余民夫,可多征发用于河工之事。”
眼下西山堡东山堡相继被破,楚人于镇南关之前的防御体系相当于被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接下来剩余的军堡军寨,拿下来,就不难了。
“谢王爷。”
醉仙翁其实这次来,就是为了这件事的,原本应该颖都里的官员来的,但,他们没人敢来触靖南王的眉头。
“记得,你曾为那几位皇子摸过骨。”
“是的,王爷,大皇子是猛虎开疆,太子爷是卧龙在野………”
“说老六。”
“六皇子,六皇子是富贵闲人。”
“老六,是最像陛下的人,你的意思是,陛下也是,富贵闲人?”
醉仙翁笑了笑,道:“自是,需避讳的。”
接下来,靖南王就没再细问。
而是站起身,
伸手,招了招。
远处,一名在外警戒的亲卫策马而来,听候吩咐。
“传令下去,今日中军,许饮酒。”
“喏!”
平日里,军中不得私下饮酒,违令者,斩!
但有时候,主帅会为了提振士气,而准许饮酒,但这个必然会控量,决不允许真的出现醉醺醺的。
醉仙翁摸了摸胡须,
笑道:
“看来老朽今日有口服了,还能在王爷这里蹭一碗水酒喝,王爷可是因西山堡被破而贺?”
田无镜摇摇头,
很平静地道:
“不,只是高兴。”
第三百四十二章 立旗
西山堡这边的最后收尾,郑伯爷并没有参加,而是早早地带着阿铭以及李富胜附赠的一众亲兵回到中军大寨。
三儿没跟上来,他得收整他带来的工匠们去下一个地方协助作战,同时,李富胜这边的工匠也一并会被带去。
樊力的治丧走穴,
始于西山堡也终于西山堡,
因为石远堂的遗体在樊力冲城门时就随意丢在了地上,后续燕军大规模进攻,还有骑兵的冲锋,大楚柱国的尸身,早就找不到了。
也好,一个比马革裹尸更为深层次的马蹄藏尸,也算是军人宿命不错归宿。
樊力自己,因为身上伤势的原因,得回东山堡去养伤,这个铁塔一般的汉子,在攻城和战阵厮杀时,当真是起到了其他魔王所很难起到的作用,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回去的路上,许是睡了个饱饱的午觉,所以郑伯爷的精神头很不错。
但跟在郑伯爷貔貅后面骑着马的阿铭,则仿佛看见了一个考了高分的学生,急不可耐地想要回去找家长报喜。
事实,也的确如此。
虽说西山堡攻克得稀里糊涂,但,不管怎么说,确实是被攻克了,也确实是在自己正式指挥的第一天被攻克的,樊力的秧歌还被公认是自己提前布置的先手。
且郑伯爷也已经习惯了这种稀里糊涂的就“用兵如神”的节奏;
不过,郑伯爷从不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也不认为自己是“运势好”,自己的平步青云百战百胜,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有七个魔王在为自己负重前行。
或许,
拥有他们的陪伴,才是自己最大的幸运。
一念至此,郑伯爷下意识地扭头看向身后的阿铭。
阿铭脸上挂着含蓄且温和的笑容。
郑伯爷对他点点头,
阿铭不明觉厉,笑容更为温和。
随即,
郑伯爷转过身,目视前方。
阿铭脸上的笑容也即刻消失,他还是喜欢冰冷淡漠的神色状态。
在这一点上,许是都为“冷血生物”的原因,阿铭和梁程很相似。
脸上任何多余的表情,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种负担。
但偏偏在面对主上时,他们不能摆架子,还得强行让自己变得“温顺”一些。
否则,今日摆架子有多爽,下次舔的时候,就有多难堪。
在进入中军大寨外围时,一队队哨兵就相继过来,问询、行礼、通报;
老田治军,向来严谨。
不过,在进入军寨后,郑伯爷却嗅到了酒气。
“平野伯爷大破西山寨归营!”
“平野伯爷大破西山寨归营!”
传信兵很妥帖,也很给面子,策马行于军中呼喊着。
这倒不算是自作主张,因为今日解禁酒令,王爷岂不就是为郑伯爷再立一功而贺?
西山堡的攻克过程虽说现在中军的士卒们还不知道,但傻子都能瞧出端倪,一是平野伯爷短短数日就拿下了东山堡,二是李富胜部围攻西山堡许久未见功效,结果平野伯一去接管,翌日就得城破。
这不是平野伯的功劳又是谁的?
东西二堡告破,预示着燕军对镇南关外围清扫的最困难的两颗钉子被拔出,王爷为此贺,岂不理所应当?
难不成,还是因为其他缘由?
醉仙翁也认为,是因为这个,否则,王爷是因为得知陛下身体不好而解禁酒令,嗯……怎么可能呢不是!
一身金甲的郑伯爷骑着貔貅入营,一众士卒自发地高举兵刃欢呼:
“伯爷威武!”
“伯爷威武!”
郑伯爷精神头不错,抽出自己的蛮刀,高高举起:
“燕军威武!”
四周甲士们齐呼:
“燕军威武!”
“燕军威武!”
郑伯爷再度高喊:
“王爷威武!”
士卒们的热情被点燃:
“王爷威武!”
“王爷威武!”
紧接着,开始有人喊出:“王爷万岁!”
随即,
风向陡变,
大家一起高呼:
“王爷万岁!”
“王爷万岁!”
看着四周热切的欢呼声,郑伯爷不由得再度记起当初田无镜曾对自己教导过的话。
他说和士卒同食同寝,是文人收家奴的把戏,真正的收拢军心,靠的,是带着他们从一场胜利走向下一场的胜利。
常胜将军,本就是军中的一种图腾。
远处的醉仙翁却留意到,军中的欢呼中,没有喊“陛下万岁”。
长久以来,陛下对南北二侯的军中放权,可谓是做到了古往今来之最,这固然为大燕如今吞并晋地威慑乾国伐楚而奠定了大好局面,却也依旧让大燕的兵马,开始逐渐脱离来自朝廷的印记。
醉仙翁知道,陛下的身子,现在已经开始在强撑着了。
而靖南王,
却正春秋鼎盛。
不用去窥测什么天机,也不用去夜盘什么星象,当燕皇陛下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宛若残烛摇曳时,注定,会有一轮天轧降临。
郑伯爷一边和周围士卒打招呼一边骑着貔貅向王帐走去,士卒被分到的酒,量本就很少,但很多人哪怕酒碗空了,还拿着碗,时不时地,再舔一口碗底寻觅最后一丝腥辣。
饮酒,代表着一种享乐主义,而这,是人的天性。
军中丘八,平日里训练极为森严,过的,又是刀口舔血的日子,那股子凶厉劲儿,其实就深埋在骨子里。
更别提现如今大燕军队劳师远征在此,面对的,又一度是楚人的铜墙铁壁防御。
按理说,士卒心底积攒的暴戾,必然已经是一个顶峰。
所以,此时需要犒劳军队,好酒好肉的上。
否则,大军士气,就会不可避免的滑落,这还算是好的,稍有不慎,甚至会出现哗变炸营。
所以,每每大军出征时,都会惊扰到地方,若是在别国领土,那就纵兵劫掠,在本国领土,也会威胁地方官来进献。
不是不知道这般做不好,而是真正的不得已而为之。
但在田无镜治下,却没有这个问题,至少,不是普遍的问题。
若是无法亲自走入这座军寨,没能真正触摸到这支兵马的核心,你就无法感知到田无镜对于这支以靖南军为主的伐楚大军的作用。
定海神针,是真正的定海神针。
让数十万放出去绝对是一方祸害无法无天的大老爷们儿,在这里规规矩矩扎营立寨,这事儿,真的不容易。
勒住缰绳,
下了貔貅,
郑伯爷徒步向前,
王帐,是中军大营的根本,仿佛有一道无形的界限圈住了这里,挡住了外面的所有喧嚣。
“老朽,见过平野伯爷。”
醉仙翁终于等到了平野伯。
郑伯爷还记得这个老者,这老者身上,挂着密谍司的官职,时而在燕京时而在北封郡,眼下,居然又到了这里。
他算是卖与帝王家的最佳体现了,得了自己想要的,却也没失去自己的闲散自在。
世上很多事情,难以两全,无非是看一个度,能否掌控拿捏得住。
“见过仙翁。”
“多年不见,多年不见啊。”
再多的话,醉仙翁是说不出来了,毕竟,他当初和郑凡不过是浅浅几句的泛泛之交。
“仙翁依旧精神抖擞,令人艳羡。”
“哈哈哈,伯爷还年轻气盛,如旭日东升,怎会在意老朽这夕阳落幕之年岁?”
“王爷在里面?”
郑伯爷问道。
和眼前这位,他的确是没什么好聊的。
再者,前些日子薛三带回来的扈八妹,让郑伯爷对这些真正有道行的术士,产生了些许警惕。
虽说藏夫子于燕京城斩龙脉时,燕皇大气磅礴,浑不在意。
但那是因为人家是燕皇,人家有南北二侯有数十万大燕铁骑作为后盾;
自己呢,
可不想真的应个什么狗屁箴言最后被当作中世纪的女巫给绑起来烧死。
醉仙翁点点头,侧开了身子,让开了路。
郑伯爷走向前,
但肩膀,却被醉仙翁按住。
郑伯爷目光一凝,
他不信在王帐范围内,在田无镜眼皮子底下,敢有人对自己不利。
“伯爷,有件事忘了,这是老朽亲自画的安神符,请伯爷收下,全当老朽为伯爷这次大捷贺。”
郑伯爷伸手接过了符纸,却只是捏在了手中,没有送入自己怀里。
当初姚子詹也送了自己一张符纸,说是能辟邪,但……自己身边缺什么都不缺邪。
掀开帘子,走入王帐。
郑伯爷顺手将符纸放在了手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