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帝国崛起-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后来大秦崛起,最高投入的时候一年也不超过五十万金,哪像今天,一挥手就上百几百万的出去了。
孝公在位期间所有的钱财投入加起来还达不到始皇帝陛下在位一年之中的投入的几分之一,真是让人感叹大秦的日新月异。
而且这还不算帝国每年在税收过程当中投入的粮食,如果折合下来的话,帝国每年的价值投入就已经达到了一千五百万金,堪称相当恐怖了。
回想起曾经那段艰辛奋斗的岁月,再想想现在的帝国之中那日趋繁盛的局面,就是已经年过六旬的商鞅脸上也是挂满了笑容。
当然,服用过洗髓丹,并且武道修为高深的商鞅看起来也仅仅是正当壮年的年纪而已。
“诸位,朕离开已有一段时间,诸公的修为进展如何了?”
“诸位可都是我大秦的肱骨之臣,修为万万不可懈怠才是,务必要起到表率作用,以激励帝国上下武道修炼之风啊!”
第三百六十八章:组建两大军部
终于,在帝皇之位上的嬴稷看着帝国重臣开口问道。
并且一开口就是询问这数月以来的修行进展之十,看来嬴稷对帝国诸多大臣的修炼之时也是极为上心。
这也很正常,虽然帝国已经开始着手实施天下布武计划,但是却要有一个保证。
那就是除开帝国军队和帝国官府之外,帝国朝野诸臣的实力必须要全面压倒日后民间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武道天才和修炼力量。
毕竟朝廷的实力乃是衡量帝国实力的第一条件,帝国官员的实力也必须要优于民间并强于民间。
这样才能把帝国的武道计划发挥出十成十的效果,也能将帝国发展的领头羊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想要做到这一切,帝国朝野的实力进展状况不容忽视!
“回禀陛下,自从帝国开展推动天下布武计划之后,帝国无数百姓虽然受限于资源匮乏而无法快速强大。”
“但是却依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很多好苗子,等到资源到位之后再加以培养,未必不能做出一番成就。”
此时却见是商君商鞅站上前来开口说道,汇报的乃是帝国的民间发展。
紧随商君之后,帝国四柱国之一的右相魏冉也是开口了。
“回禀陛下,一年之前,帝国对于朝野大臣和官府人员的修为特训计划也如火如荼展开,如今已经基本完成。”
“如今在帝国当中,在咸阳之内,中央政权文武百官当中,大臣最低修为已经迈入炼皮膜武士境界,其中例如左右二相、两院院长、五部大臣修为已经尽皆迈入到练骨武师境界。”
“在如今帝国十四州之地当中,十四位州牧修为也全部达到练皮膜武士境界,每郡长官修为也已经达到炼筋武徒境界,每县长官修为最低达到练肉武生大圆满修为,其中也不乏有迈入炼筋武士初期的存在!”
“整体来说,帝国武者培养计划态势良好,相信今年年底又会是一番日新月异之景象。”
继左相商鞅开口之后,帝国右相便向嬴稷汇报起了如今的帝国武者培养计划取得成就,尤其是官方上面的成就。
听到如此状况,不仅是嬴稷,就连帝国众多官员也没有丝毫的意外表情。
如果是曾经,哪怕是帝国下方众多修炼功法和修炼资源,可是帝国武者的培养计划也不可能呈现如此井喷式的状况。
这其中的功劳还要归咎在那有百层,高度直达九霄的通天塔上面。
要知道通天塔的等级乃是准仙器、亚神器的级别,仅次于神器之下。
并且还拥有着极大的进化空间,最高等级知识甚至可令时空停滞,增加无数倍修炼速度。
虽然如今如今通天塔的等级禁制还没有完全解封,仅仅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但是想要大规模培养超凡先天境、筑基期)之下的修炼者也不过是易如反掌而已。
“很好,朕前往第一征战位面不到数月时间,诸位的修为也有着如此进展,看来的确没有荒废武道修炼。”
听到商鞅和魏冉两人的汇报,嬴稷也是微微颌首满意。
但是转而,嬴稷却又是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准备即将轰炸帝国朝野,震惊帝国上下。
“诸公,自朕亲自担任第一派遣军行军大总管,带领第一派遣军征战第一个征战世界以来以来。”
“虽然派遣军战绩辉煌,但是朕也发现了许多潜在的问题,例如帝国军队机动速度慢,达不到预期,帝国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弱等。”
“上一次韦孝宽军团长麾下的第九军团想要征战燕北草原,竟然要提前十天出发。”
“十天,这可是整整十天,要知道战场之上战局瞬息万变,稍微不注意便可能全面崩盘,更逞论可以有无数可能出现的十天时间了。”
“幸好帝国第一个征战世界武力不强,可是诸公想想,日后需要帝国征战的第二个世界、第三个世界乃至无数个世界当中出现了那种武力超强的世界。”
“甚至是一念天崩,一念地裂,一念永恒的神魔世界,动辄祭出法则,道果碾压诸天!”
“届时帝国又将拿什么来抵挡?帝国军队又将如何应对?”
嬴稷一连数问,直接将帝国文武问得哑口无言。
的确,自从帝国统一天下,进行军事改革之后,帝国文武信心爆棚,较之往昔,大秦军队战力提升不止两个档次,自认帝国铁军可以横扫一切之敌。
可是如今,陛下连发数问,甚至包括连五院院长孙武这个兵圣级别的存在都不知该如何回答。
毕竟他们没有参加到位面战争当中,也不了解帝国军队在战争当中暴露出的弊端。
这时候还看不出来,但是一到关键时刻突然爆发,那是要出大乱子的。
也幸亏嬴稷心细如丝,善于事后总结,不然也可能会被帝国派遣军那辉煌的战绩给蒙蔽双眼,从而沾沾自喜乃至得意忘形,盲目信任帝国军队,日后定会吃够苦头。
也因此,嬴稷决定再次对帝国军队进行改组,甚至涉及到军种划分。
“诸公都是我大秦功臣,其中不少人都是三朝元老,为我大秦立下汗马功勋,功劳不可谓不大。”
“而事到如今,朕欲对帝国军队现有机制再次进行改组,将帝国军队划分为两大军种,分别为陆军与海军。”
“并从今日开始,帝国增设海军部与陆军部两大军部,每一军部设一军部大臣,负责管辖各自麾下军种。”
“两大军部大臣地位与五部大臣与十四州牧和五大战区行军大总管相当,仅次于两院院长、左右二相等人。”
“并且从今往后,两大军部独立于朝廷之外,直接对朕负责,受朕指挥!”
嬴稷一番军事改组,再次在那看上去平静的帝国朝野中掀起了一股暗流。
但是却让文院文官和武院武官都暗松了一口气。
别看现在帝国朝野和睦,但那只是表面现象。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一个地方的人数超过两人,那么便免不了勾心斗角和心机算计的存在。
更何况手握权柄的帝国朝野了,只不过潜藏在水下,并不浮现而已。
这不是说不存在,相反还更加激烈。
第三百六十九章:海陆之分
两大军部牵涉到帝国武力方面,如果陛下真的决定组建海军部与陆军部。
那么这两大军部按照属性上来说自然会被划入武院当中,受孙武院长节制统辖。
如今帝国朝野局势变动,两大军部横空出世,自然也牵动了所有的文武百官的心绪。
武官集团有着两个顾虑,一个是心中虽然对陛下即将对军方实力进行扩展感到高兴。
也极力想要增强武院实力,以压制文院,最好是在帝国格局当中占据上风,但是也怕引起陛下猜忌。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到时候丢了小命乐子就大了。
但是与此同时武院之人心中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组建两大军部,再将其划入到武院当中,届时势必会引起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弹。
毕竟文官集团可不想要武官集团一家独大,到时候来压缩文官集团的生存发展空间。
双方都可以允许对方稍微强大,可是绝对不可能允许对方对己方拥有碾压性的实力,就是嬴稷也不可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毕竟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势力当中,平衡的存在都显得尤其重要。
而如今嬴稷的这种安排无疑是符合文武百官的最好预期结果。
新组建的海军部与陆军部虽然属于帝国军方,但却不被单独划入两院当中,只受陛下掌管,也平衡了文院与武院的那一丝微妙关系。
“臣请问陛下,若是帝国军队真的出现了陛下所言的那些弊端,那么针对于帝国军队的改组势在必行。”
“可是臣有两问,还请陛下能够解答!”
就在这时,咸阳宫中,朝堂之上,武院院长孙武开口了。
孙武一开口,直接便是万众瞩目,也引来了无数帝国大臣那充满探寻的目光,不明白孙武院长准备向陛下提出何种问题。
可是在偌大的帝国朝野中,也有着一些明白人,其中魏冉、商鞅、姜尚等人都是眉头一跳,因为他们都已经猜到了孙武想要问什么了。
而北岩子和崔文子他们虽然也是料事如神,但是也并没有什么反应。
毕竟在他们的眼中,一个凡人国度的军队变革哪怕再先进,再如何与诸天接轨也实在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虽然神秘至极,虽然潜力巨大,但在没有成长起来之前也同样如此。
“孙武院长有何两问,但讲无妨!”
“这是帝国朝堂,不是咸阳死牢,诸位尽管畅所欲言。”
嬴稷目光看向孙武,更是看向文武百官,眼中那蕴含着鼓励发言的神色更是让诸多帝国大臣感动不已。
“启禀陛下,臣之一问,何为海军?何为陆军?”
孙武一席话,直接让朝堂瞬间安静下来,安静到连根针落在地上也会被发现似的。
是啊,刚刚他们只考虑到如何处理文院和武院之间的关系。
只考虑到如何将两大军部这块诱人又烫手的山芋扔出去,以防引起陛下猜忌。
可是几乎所有人都忘了一点,帝国要进行军事改组,组建海军部与陆军部两大军部。
可是直到现在,都有相当一部分帝国大臣没弄清楚陆军与海军的区别,也不怪孙武提出这种问题之后,他们脸上的那种惊愕神情了。
“朕组建陆军部与海军部,那么帝国军队从今往后自然划分为陆军与海军这两大军种。”
“既然称为陆军与海军,那么第一个不同便是军种不同。”
“第二个便是性质不同,第三个便是领导组织不同,第四个便是作战工具不同……”
接下来,嬴稷向满朝文武逐步仔细的说明了陆军与海军的区别以及未来的分别负责不同种类的作战任务。
其中甚至涉及到陆军组成之后练习的机动闪电战法和河向江河近海进军掌控,威慑海洋。
甚至是远海作战的巨型战船和为强化帝国军队战略投送能力差,特地进行弥补而将要打造的巨型运输船等作战单位也是让文武百官大开眼界。
一幅美好的蓝图就此展开。
孙武和赵雍等军方之人更是连连喝彩,暗呼过瘾,为嬴稷在帝国军队改组之中有如此神来之笔感到钦佩有加。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帝国军队划分为海陆两军,那么从此之后帝国军队将会向职能更加分明,作战任务更加清晰,行动更为迅捷等方面转换。
绝对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将帝国军队的战力提升一个大层次,将帝国军队的发展抬上一个新台阶,迈向一个新高度!
“臣之二问,陛下组建两大军部之后,将选任何人来担任海军大臣与陆军大臣?”
满意嬴稷的回答,孙武再次开口问道。
听到孙武的话,文武百官的眼神都是亮了起来,眼神直勾勾的望向嬴稷。
是啊,如果按照现有趋势来推测分析的话,两大军部极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帝国军队的主流,也将会成为帝国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块。
总之就是,海军大臣与陆军大臣的位置将会是一个肥差。
并且一旦当上军部大臣,那么绝对会得到陛下重用,日后飞黄腾达,封官加爵,成为君侯贵族,甚至官拜相国上将也不无可能啊!
想到这里,一些大臣的眼神越来越亮,期盼着自己能被陛下看重,成为手握实权,执掌帝国部分权柄的军部大臣。
毕竟如今在帝国格局当中,无论是五大战区、十四州之地所有控有实权的职位都已经被陛下分发完毕。
如今剩下的大部分职位都是虚职,如果没有巨大功勋,几乎是没有可能分到实权职位的。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前往帝国的已经攻下的异世界,那个世界还没有被帝国开发,未来对帝国官府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会是巨大的,蛋糕大大呀。
可是如今却没有什么帝国大臣像银系,自愿请命前去楚乔传世界进行任职的。
毕竟在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诸多帝国大臣心中,主世界才是根基,只有跟在天子身边才是正道,不想远离帝国权力中心。
而且就怕到时候信心满满,前去异世界当中为帝国效力,可是到头来却弄得异世界没有管理好,回主世界又要坐冷板凳,真是的怕两头不是人。
试问如此,有谁还能够愿意自觉请缨呢?
不过那种诱惑极大的世界除外,很显然,以楚乔传世界的等级还勾不起众多帝国大臣的兴趣。
第三百七十章:选定军部大臣
“海军部与陆军部两大军部大臣乃是帝国未来的肱骨柱石,自然要严加选拔,唯才是举!”
“故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心中已有两位军部大臣人选!”
目光一扫文武百官,嬴稷开口说道。
听到陛下的话,文武百官内心中都是紧张起来。
本来其中虽然有些真本领,但是却并不出众的帝国官员想要出面竞争军部大臣之位。
可是没想到陛下一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