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李世民仿佛能看到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伟大场景。
“父皇,师尊此计的确是绝妙,真的是太神了!”
李承乾也发出赞叹,哪怕他已经听过一次,可再次说出来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对王远的敬佩之情。
只能说,不愧是当世神人!
“王公子的确是太神了。”李世民点头赞同,但随即就脸色一变,猛地看向了李承乾:
“高明,你刚才喊王远什么?”
“师尊啊。”
李承乾一惊,下意识缩缩了自己的脑袋:“父皇,是不是我又做错了什么?”
“不!高明你做的非常好!”
这一次,李世民真的笑出了声,他本来就想让李承乾拜王远为师。
只是之前害怕会引起李承乾的反感,所以并没有直说。
结果没想到,他居然会主动摆王远为师。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呀!
李世民非常欣慰,真心替自己儿子感到高兴。
而高兴之后,李世民似是想到了什么,神色逐渐郑重:
“高明,答应我,我们父子两人一起让大唐的威名传遍四海!”
感受着父皇期待的目光,李承乾也重重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接下来,父子二人又说了一些私话,李承乾才告辞,走的时候脸色还带笑容。
而李世民也没有继续留在御书房,而是前往了立政殿,找到了长孙皇后。
“见过陛下,陛下如此着急,难不成又是从王公子那里得到了什么绝世妙计了吗?”
长孙皇后含笑行礼,她看到李世民露出如此喜色,同样也替他感到高兴。
昨天的事情她也有所而闻,而自幼就兰质蕙心的她,几乎一下子就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而现在看来,他是找到解决方法了。
“哈哈!观音婢还是你懂我呀!”
李世民大笑不已:“不过这一次不单单只是绝世妙计,还有更大的喜事!”
“不得不说,王公子真的是我大唐的福星呀!”
第五十七章 朕有更好的办法
“哦?陛下何出此言。”长孙皇后的好奇心也起来了。
“情况是这样的”
李世民没有隐瞒,兴致勃勃将刚才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而长孙皇后也是惊叹连连,脸上全是讶色。
王公子的确太神了!
“观音婢,我有时候真的很想看看王公子脑壳到底是什么构造,实在太离谱了!”
洋洋洒洒地说完之后,李世民又向长孙皇后拿到了一张新的纸条,因为之前那张纸条已经写满。
“看来,臣妾有必要替陛下你准备一个小册子,来专门记录王公子的功劳。”
没多久,长孙皇后看着新纸条又要被写满,当即掩嘴轻笑,很是开心。
“观音婢,你说的很对。”
李世民闻言,放下毛笔,同样是感慨万分。
现在才过去多长时间,他就要写满了两张纸条。
要是再过多点时间,还不知道要写满多少张纸条,的确是应该弄一个小册子了。
“话说起来,陛下有没有想过”
长孙皇后止住了笑意,轻声道:“如此多的功劳,等王公子进入朝廷之后,你打算要如此赏赐他呢?”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接着道:“以这个狗大户现在的功劳,基本上已经可以封侯了。”
“而且再这样下去,恐怕要不多久,朕就只能封他为平肩王了。”
说到这里,他就一阵头大了。
明明这个狗大户还是一介平民,而他作为大唐天子,居然提前感觉到赏无可赏了。
这种情况,实在是太扯淡了!
“然后要不几年,他还是你的乘龙快婿。”长孙皇后继续打趣道。
虽然和王远见面不多,但她对于王远却是越来越满意了,这个少年郎几乎没有任何的缺点。
小丽质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夫君,她作为娘亲自然是非常高兴。
“对了!”
“观音婢你不提醒,我都忘记了!”
闻言,李世民立刻拍了拍桌子,似乎想到了什么,怒气道:
“小丽质可是朕的宝贝女儿,那个狗大户什么都不付出就想成为驸马爷?还要成为平肩王?”
“天底下那有这种好事?!”
说着,他再次怒气冲冲地拿起了毛笔,将刚刚写下的功劳全部都给划掉。
“不是朕小气,实在是他还不配!”
划完之后,李世民还霸气将纸条放到油灯上,彻底烧毁,不留一点痕迹,很是自得。
“嘻~”
一旁的长孙皇后看着,当即掩嘴轻笑了起来。
陛下的这幅模样,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观音婢,这有什么好笑的?”
“难不成要那个狗大户白白娶我的宝贝闺女呀!”
看到长孙皇后如此模样,李世民老脸一红,还想要辩解什么。
但在下一刻,他就嘴角一抽,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因为他编不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太极殿内,早朝开始。
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不怒自威。
而群臣也因为昨天才被批评过,也都是小心翼翼,全部低头而立。
“一夜过去了,诸位可否想明白了?”
李世民询问,声音带着重重的威严。
语落,众人鸦雀无声,皆是在暗中交流眼神。
好一会之后,才有人站出上书。
“陛下,微臣有一法,不知是不是陛下心中所想。”
说话之人,正是房玄龄,此时的他,内心真的很无奈。
其实他也很想装聋作哑,等待解决方法的宣布。
但作为唯一陪着陛下前往王府的人,他很清楚,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解决方法。
说白了,陛下就是在胡扯!
本来这件事情也和他没有什么关系,毕竟说谎的是陛下,又不是他。
可问题是,如果他现在不站出,来给陛下一个台阶下来,恐怕将来就要被穿小鞋了。
所以他昨晚连夜拉着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等人进行讨论。
而几人商谈一晚上,也终于想到一个办法。
不得不说,做人真的是太难了!
而在房玄龄内心天人交战的时候,李世民同样很是不满。
因为他刚刚正准备开始装了,却被房玄龄给打断了。
想着,李世民没好气道:“你说便是了。”
“臣以为,北庭都护府对于大唐而言,意义重大,它的建立是势在必行的!”
房玄龄斟酌着话语,接着道:
“而缺少的钱财,完全可以向各大世家募捐。”
“哦?”
李世民很是讶然,他没想到房玄龄居然会说出这种方法。
而还没等他做出回应,长孙无忌,杜如晦也站了出来,齐声道:
“陛下,臣等愿意为北庭都护府的建立捐出钱财,希望陛下准许!”
“望陛下准许。”
同一刻,诸多世家大臣也纷纷出声请求,态度恭谨。
经过昨晚的商谈,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一致认为,陛下此举,就是为了削弱世家的力量。
要知道自从陛下登基以来,他削弱门阀世家的手段就一直都没停过,前不久更是动用了功德碑这种狠招。
虽然它是王远提出来,目的也是为了推动对东突厥的战争,但也能表示陛下对各大世家的态度。
而从陛下昨天的发言能够看出,他对于北庭都护府势在必得。
如果各大世家不做出表率,很可能就会招致更大的打击。
最重要的是,陛下背后还站着一个王公子呀!
长孙无忌等人,可是都亲眼见识过王远的可怕手段!
这个少年郎除了年纪小,其他方面简直跟神仙一样!
无论是想法,还是计谋,王远都能将他们轻松碾压!
所以他们在深思熟虑之后,一致认为,哪怕动用自家的钱库,也要稳住陛下的心思。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想不到其他方法了。
众人说完之后,朝堂之上当即安静了下来。
而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看着低着头的诸多大臣,很是哭笑不得。
不得不说,这群家伙还真是一群人才!
“好了!好了!都抬起头来吧。”
良久之后,李世民笑着道:“你们能有这份心思,朕真的很欣慰,但其实不必如此。”
闻言,长孙无忌等人还想要说什么,但李世民的下一句话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因为朕有更好的方法!”
第五十八章 去长安城过上元节
当李世民说完之后,所有人都愣住。
尤其是房玄龄,更是彻底懵逼。
难不成陛下昨天是真的有办法,只是自己太自作多情了?
更别说长孙无忌,杜如晦等大臣了。
那副表情,更是要多惊讶就有多惊讶。
只有在后面充当背景板的李承乾,嘴角一抽,很是无奈。
很明显,他的父皇又要开始装了。
果然,书上的圣人之言都是骗人的。
厚脸皮,会忽悠,才是一个好皇帝必须要具备的优良品质!
看着众人如此错愕的神情,龙椅上的李世民也露出了微笑,将建立坊市的计谋给众人详细说了一遍。
而等他说完之后,太极殿内的群臣已经完全石化。
一切只因为,陛下这个想法太过匪迷所思,简直就是天马行空呀!
甚至,他们绞尽脑汁也无法从历史上找到任何类似的政策,哪怕只是一丢丢的类似。
看着魂不守舍的大唐群臣,李世民脸上的笑意更甚了。
“怎么样?诸位对朕的这个方法,可有什么意见要提出?”
什么意见要提出?
闻言,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慢慢回过神来,皆是神色复杂。
虽然这个方法前所未闻,但若是真的实施,的确能够大幅度充实大唐的国库储备。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在不触及任何世家的利益下,让建立北庭都护府的问题迎刃而解!
如此完美绝妙的计策,他们还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呢?
只是这种计谋,真的是陛下想出来的吗?
凡是知晓王远存在的大臣,这一刻都产生了同样的怀疑。
“一切都遵陛下所令,臣并无异议!”
房玄龄收起心中的疑惑,率先做出表态,赞同了陛下的意见。
“陛下英明!”
随即。更多的大臣开始附和,各种奉承之声此起彼伏。
这一刻,几乎每一个人看着李世民的目光,都充满了崇拜。
自从不久前陛下决定攻打东突厥以来,他就仿佛变了一个人,各种英明决策层出不穷。
这就是他们效忠的圣明之君呀!
“哈哈!非常好!”
李世民大笑不已,对群臣的反应非常满意,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只有群臣对自己心服口服,他们才不会在暗中阳奉阴违。
当然,装起来也是非常的爽。
想着,李世民看向了长孙无忌:“辅机,那这件事情交给你负责了!”
“遵旨!臣必将竭力完成此事!”
长孙无忌连忙答应,他明白,这是陛下要他带领诸多世家做出表率,第一批将钱财放入坊柜之中。
不过,他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的情绪。
以往他们放置钱财,既浪费土地又要雇佣工人,而且还要承受相当大的一部分损失。
现在能由朝廷主动帮助他们保管钱财,这自然是最好不过,
而且事关如此多的世家门阀,陛下也不可能借此贪图他们的那些家产。
可以说,此计真的是一举多得呀!
尤其是相较于他们之前的那个募捐之法,更是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既然如此,那一切交给你了!”李世民笑容更甚了,没多就便宣布退朝了。
而每一个臣子在离开的时候都是晕乎乎的,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撼之中醒悟过来。
李世民看着众人,在感到好笑的同时,也对王远愈发感激了起来。
不得不说,此子简直就是大唐的福星。
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问题可以难得到他。
真的是太妖孽了!
越是想着,李世民对王远就越是赞叹,但很快便皱起了眉头:
“可惜他完全没有进入朝廷当官的心思,一心就想游手好闲。”
“朕如果摊牌亲自邀请,那个狗大户估计又会把鼻子翘到天上去,甚至很有可能直接跑路!”
李世民自语着,眉头皱起,再次犯了难,其实这也是他一直都很为难的问题。
不过很快,李世民就似乎想起了什么,看着殿顶的横梁,自语道:
“如果他能和小丽质顺利完婚,成为朕的驸马,也许他就不会逃了。”
早朝结束之后,时间慢慢过去。
另一边,得到旨意的长孙无忌,办事效率很高。
仅仅十多天,他就在长安城内建造了十多家坊柜。
并且他还带着长孙世家作为表率,当着长安城百姓的面,第一个把家族钱财放入了坊柜之中。
看到这如此情景,其他世家也纷纷效仿,将大量的钱财放入坊柜。
而长安城百姓,对于这个新奇玩意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这种由陛下建立,不收取保管费而且还能任意存取的坊柜。
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陛下对天下百姓的一种恩赐。
一时间,长安城的坊柜每天都有数百万钱财进账。
并且还有无数诗人开始为李世民做歌颂之诗,称其为圣明之君。
皇宫内,李世民知道消息后,更是笑开了花,对坊柜的建立也愈发重视。
并且还特地命令百骑司,让他们全数出动,全天十二个时辰都要负责巡查,以免出现偷盗抢劫案件。
现在排队存钱的人实在太多了,很多窃贼都在蠢蠢欲动,李世民当然不能任由他们肆意妄为。
时间慢慢流逝,坊柜的事情经过百姓们的口耳相传,也传播地越来越广了。
没多久,在蓝田县的王远也知道这件事情,当即无比讶然。
他是完全没想到,老李居然真的把这件事情给办妥了。
看来,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