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

第3部分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第3部分

小说: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连忙接过,并挥手,让太监带军士下去休息。

    打开竹简,就是一片细小的文字。

    李世民只是略微看了一眼,就双手颤抖,将它递给了房玄龄。

    房玄龄接过一读,同样彻底震撼。

    “西北草原冰雪涂炭,数月不停,突厥颉利部死伤牛羊十万以上,一片狼藉。”

    “天寒地冻,道路堵塞,人畜无法通行,牧民被困,无食,只能易子而食。”

    房玄龄越读越是心惊。

    突厥领居然发生了易子而食!

    “王公子说的是真的!”房玄龄骇然不已。

    “传令下去,立下功德碑!”

    李世民当机立断,随即看向房玄龄:

    “老房,我们再去一趟蓝田县!”

 第五章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对吧

    李世民的神情很是郑重。

    “遵命!”

    房玄龄当即领命,赶着回去准备。

    现在的一切,都如同王远所说的那样发展,他也迫切想要再见王远一面。

    这个年轻人,实在太过神秘,甚至有些神乎其神了!

    李世民更是急不可耐,换上布衣,坐着马车便出发。

    他打算在路上,再把房玄龄接上,不愿意耽搁一丝时间。

    没多久,马车便来到了梁国公府邸,房玄临早就在等候了。

    可房玄龄刚刚上马车,马车前就出现了一名神色严肃的中年男子。

    “陛下,早朝刚刚才结束,你打算去哪里?”

    中年男子正是尚书左丞魏征,他一脸严肃,很是铁面无私:

    “身为皇帝,你应该以身作则,处理奏折,不能贪图享乐。”

    魏征本来是看到雪灾越来越严重,想要拜访房玄龄,打算和他一同面圣,再次请求陛下发罪己诏。

    可没有想到,刚刚一到梁国公府邸,就看到李世民要微服出访,而且还勾搭上了老房。

    这算是什么破情况呀?

    本能的,魏征觉得他们俩凑在一起肯定没有好事。

    “为什么会遇到这个家伙!”

    而在马车上,李世民也是一阵头疼。

    他李世民征战半生,从来没有怕过谁,可对于魏征,却是真的无奈。

    为了保持自己开明之君的形象,他对魏征是既不能罚,也不能骂。

    哪怕魏征提的很多意见都是对的,但李世民还是憋火呀!

    见状,深知情况严重的房玄龄,眨了眨眼,朝着魏征轻笑道:

    “魏尚书,我和陛下现在有要事要办,有什么事情,我们回来再说。”

    “对,朕有要事要办!”

    李世民也点头,然后让马车再次启程,不给魏征追问的机会。

    踏!

    马车一个加速,扬尘飞起,直接绕开了魏征。

    后者站在原地,没有去追赶,而是眉头紧皱。

    要事?

    还有什么要事比处理奏折更加重要的?

    “不行,我要回去写一份奏折,好好参上一本!”

    “陛下的这个恶习不能留!”

    魏征心头一想,下定决心,赶回去书写奏折。

    另一边,刚刚摆脱了魏征的房玄龄和李世民,直接全速赶到了蓝田县。

    相较于魏征未来可能的刁难,他们更加想要再见到王远。

    将来的麻烦,留着将来再说吧,

    两人就这样急匆匆赶来,直到蓝田县外才下马车。

    “都下去,继续隐藏!”

    李世民让马车躲藏,然后才和房玄龄一同走入蓝田县。

    “啊?”

    “老李,老房你们终于回来!?”

    “要不是工钱都没有拿,我都以为你们跑路了。”

    两人刚刚走进蓝田县,王远的声音就响起。

    李世民和房玄临一愣,随即便在边上稻草屋的门边,看到了正在编制箩筐的王远。

    王远此时正对他们摇手,大声道:

    “你们回来的时候刚刚好,赶紧过来帮忙,还有五个箩筐要编。”

    “王公子,这是什么情况?”

    李世明和房玄龄都有些懵了,在大雪天里编制箩筐。

    这怎么想都觉得奇怪呀!

    不愧是王公子,轻而易举就能颠覆他们的认知!

    “王公子,如果你遇到什么变故,我还有些积蓄可以”

    老李试探性开口,如果王远真的遇到什么意外,家道中落了,他就打算让王远进入朝廷做官。

    虽然可能有人不服,但以他的地位,除了魏征那个铁脑筋,也不会真的有人站出来反对。

    最重要的是,王远的确有这个能耐。

    “我真是醉了。”

    “老李,我们那么久没有见面,结果你见面第一句就诅咒我破产?”

    王远脸色僵硬,想要把手中箩筐扔到后者的脑门上。

    这些人就不能说点好话吗?

    “这”老李有些尴尬,老房当即接过话茬:

    “王公子息怒,我们这不是对你突然编制箩筐,感到惊讶吗?”

    “是呀!是我刚才说错话了,希望王公子海涵。”老李也知道不妥,连忙认错。

    “真的是,这有什么惊讶的?”见状,王远气也消了。

    “隔壁陈婶的箩筐破了,她腿脚不便,我就帮帮她编制箩筐。”

    “而且我的下人都在府邸里面,大雪天不出来,我就只能亲自下手。”

    王远说着,看向屋内。

    两人看去,当即看见里屋满脸歉意的老妇人,顿时释然。

    老妇人解释了几句,于是,老李和老房便坐在王远身边,陪着他一同编制箩筐。

    堂堂大唐皇帝和梁国公,就这样坐在门前,迎着飞雪,编制起了箩筐。

    两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编制,好在有王远和老妇人的指导,倒是能勉强工作,踉踉跄跄地开始编制。

    虽然两人的速度,加起来也没有王远一半,但也聊胜于无。

    “王公子,你知道我们在安置亲朋时看到什么了吗?”工作之余,老李借机道:

    “长安城内,已经准备立起功德碑,各个世家得知消息,都在震惊!”

    在来的路上,他也通过近卫,了解到功德碑的情况。

    虽然功德碑还没有立起,可率先知道讯息的各个世家都开始惶惶不安,纷纷上书想要面见自己。

    只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他们着急想要见的陛下,居然会在这里,对着飞雪编制箩筐。

    有时候现实就是这样,比想象的还要魔幻。

    老房也吹嘘:“是呀!王公子真是料事如神。”

    “这有什么稀奇的?”

    此时,王远刚刚编制好了一个箩筐,拿起一边的罐子,喝了一口热水,笑道:

    “我还知道陛下已经派人前往西北草原,并且调查清楚那里的情况,准备向突厥开战!”

    “对突厥的战争,一个月之内必定爆发。”

    说完之后,王远放下罐子,继续开始编制,很是悠闲,如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而另一边,老李和老房的编制动作却顿时一滞,默默咽了一口唾沫,目露骇然。

    一个月之内,战争就会爆发?

    他们明明什么都还没有说,而王远不但知晓了李世民派人去调查西北草原的事情,而且还敢断言战争在一个月之内就会爆发!

    尤其是李世民,心中更是无比惊讶。

    因为他在知晓西北草原的情况后,的确有这样的想法,在一个月后发起对东突厥的复仇战争。

    但这个想法他也是刚刚才有,只有他自己知道,还没来得及告诉其他人。

    而现在,王远居然猜测到了!

    这太离谱了吧!

    老房虽不知道具体,但他看着老李的眼神,瞬间就明白王远没有说错。

    陛下的确有这个想法!

    王公子,他到底是什么怪物呀!

    老房内心震动不已!

    两人对视了一眼,额头冒汗,又同时看向了王远,刚想要说什么,王远就回头轻笑道: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对吧?”

    老李,老房:“”

 第六章 你觉得当今圣上如何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对吧?”

    王远轻笑询问,老李和老房的脸色当即一僵。

    被如此直白说破心思,让他们都感到有些难堪。

    “我就知道,你们这两个家伙,一整天都在咸吃萝卜淡操心。”

    “下人的工作不好好做,一天到晚就知道摸鱼和关心朝廷。”

    王远看见两人的反应,就知道自己没有猜错,当即摇头不已。

    “你们这样是不行的,打工人要有打工魂呀!”

    自己其他下人,工作态度都是积极的,毕竟自己也没有亏待他们,怎么搁到老李和老房身上,就这么消极呢?

    真是想不懂。

    “抱歉,见公子如此断言战争之事,我这不是好奇吗?”

    老李哈哈一笑,但没有放弃追问。

    他必须要弄明白,王远是怎么在没有任何信息的情况下,推测到这一切的。

    从而反向推断,东突厥会不会有可能,也猜测到自己的行动。

    不然仗都还没有打,就被敌人知晓,这可是兵家大忌。

    这一战关乎大唐的荣耀,绝对不能有失。

    哪怕尴尬,他也要追问。

    “的确,请王公子解惑。”老房也凝重询问。

    “瞧你们说的,这也不算断言,其实只是简单的推测而已。”

    “说完之后,你们不能再问了哦!”

    见两人如此好奇,反正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王远也乐得说说。

    “立下功德碑虽然有效,但它其实只有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才会有效。”

    “因为只有在一开始,各个世家之间才会充满猜疑,才会相互竞争,比谁捐的粮食多。”

    说着,他把数根竹篾交缠在了一起:

    “人心就是这样复杂的东西,一旦信息出现不对称,就容易产生猜疑。”

    “可时间一长,信息流通起来,这份猜疑就会消失,变成合作,毕竟他们都属于世家。”

    “而到了那个时候,各个世家的捐粮就会差不多,甚至是集体罢捐,同一口径说没有存粮。”

    “就跟它们一样。”

    王远自顾自说着,手中的竹篾再度散开,变成平行排列,再没有交错。

    老房和老李看着竹篾,同时陷入了沉默。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一时间看不清而已。

    经过王远一番诉说,他们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到那时候,情况又会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所以,圣上如果想要发动战争,能借助的就只有这段时间。”

    “而粮食准备,兵员调动,这些事情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王远说完,而老李和老房也皆吐了一口气。

    这一刻,他们对王远已经是心服口服。

    这已经不是见微知著,而是高瞻远瞩了!

    古有圣贤,偏居一角,却能知千里事!

    以往两人是不相信有这样的人,可他们现在信了。

    因为这样的人,就在他们的眼前。

    “公子,我还有一件事不明白。”

    老李收回心神,敲了敲箩筐,王远疑惑道:

    “我说的还不够清楚吗?”

    “不,刚才之事你说得很清楚。”老李点头,接着道:

    “可我不明白的是,既然王公子你如此才华绝世,为什么会愿意在蓝田县内做一个富家翁,而不是去朝廷尽力,造福万民呢?”

    “以王公子的本事,朝廷之内绝对无人能媲美,圣上有你的帮助,绝对会如虎添翼。”

    “明明大唐需要你,可为什么王公子你甘愿平凡呢?”

    老李神色凝重,最后一句话更是严肃。

    边上,老房双眼微微一眯,他明白,这是陛下要准备给王远封官加爵了。

    很显然,王远的大才,让李世民起了爱才之心,想要让他进入朝廷。

    不过,朝廷现在的确是需要新生的血液了。

    尤其是自己掌管的中书省,都是一群糟老头子!

    仅仅只是一瞬间,老房的内心就热切了起来,内心盘算着拉人的话语。

    现在是自己占的先机,等到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这些家伙知晓,那就麻烦了。

    然而王远却是摇头:“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只能说暂时没有这个想法。”

    “等缘分吧,能进入朝廷自然是好,不进入也无所谓。”

    “而且在这个山野之地,我不也能造福百姓吗?”

    “人活一辈子,最重要是淡然。”

    “我其实没有你们想象之中的那般重要,我所想到的一切,圣上心中其实早有预料,我只是复述给你们听而已。”

    “你们觉得惊奇,可在圣上眼中却是平常而已。”

    他的系统还要几个月才能觉醒,在没有系统之前,王远都不会离开蓝田县。

    毕竟这里是他来到大唐后的第一个家,他手下还有很多下人,如果王远去当官,这些人很可能就要失去工作,无法渡过这个寒冬。

    即是不想,也是不能。

    而且这样的生活,其实也挺好的。

    就算没有系统,他也能凭借着家财,无忧无虑过下去。

    当官什么的,太麻烦了。

    “王公子,你是妄自菲薄吗?”老李目光一闪,对这番话完全不认同。

    这一切事情,在圣上眼中只是平常事?

    简直就是开玩笑,他这几天受到的惊吓,比过去一年都要多!

    要不是他心脏大,恐怕都被吓出病了。

    王远这番话,实在太过谦虚了。

    “哈哈!”

    王远轻笑不已:

    “老李,你别怂恿我了,我清楚自己的斤两。”

    “大唐就算没有我,也依旧会繁荣昌盛!”

    “可大唐如果没有圣上和朝廷的诸多大臣,那么就会坠入无尽深渊。”

    “圣上英明神武,诸多大臣博览群书,他们不需要我,也不缺乏我这一个混饭的。”

    说到最后,王远自己都释然了,觉得浑身轻松。

    在穿越之初,他也想过,自己会不会成为大唐这段历史的主角,使用他掌握的知识,去为大唐的繁荣昌盛助力,就如小说的主角那般,纵横大唐。

    可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明白。

    能够穿越到大唐这件事,是他的幸运,而不是大唐的幸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