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103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103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的,大军便到了东城的迎官亭前,各部停止前进,一千勇卫营护送龙辇继续前进,湖广众官见到龙辇后这才欣喜着上前见礼,仪仗乐班开始了吹吹打打。

    得到消息的武昌百姓们纷纷到东门前,沿着官道护城河一直到城内的楚王王宫,都布满了迎接和看热闹的人流。

    朱慈烺从龙辇中走出,随便说几句场面话后,便让大军进城,前往楚王府驻跸。

    湖广有不少藩王,其中在武昌的是楚王,也是湖广最有钱的藩王,第一代楚王是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目前已经传到了第九代了。

    说起这个第九代楚王朱华奎,还颇有些故事,他的生世曾经被质疑,有人说他是隔壁老王家的孩子。

    第八代楚王生前没有儿子,死后留有遗腹子,是王宫中一个宫女所怀,还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其中一个就是楚王朱华奎,朱华奎年幼时是叔叔辅政,代理宗藩,他长大亲政之后,对有过错的宗人严厉打击,引起了楚王一脉宗人的强烈不满。

    万历三十一年,素以强悍着称的楚府宗人辅国中尉朱华赿,因事被楚王朱华奎训斥,于是联合同宗二十九派人到京师告御状,说现在的楚王是个冒牌货,是一个姓王人家的儿子,并不是皇家血脉。

    冒充皇家血脉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件伪楚王案很快闹大了,万历皇帝震怒,派钦差专门去调查,最终也没查出什么,没证据就只能口水了,因大臣们党派不同,卷入争论,最后引发了朝廷党争。

    搞到最后,万历皇帝直接宣布不查了,还把挑事告御状的朱华赿一家废为庶人,关入了凤阳高墙。

    楚王朱华奎劫后余生非常气愤,收拾了同宗一大批人,还指使手下把与自己结怨的湖广巡抚赵可怀殴打致死,很是强横,这事情也就慢慢过去了。

    。。。。。。。

    明朝的藩王府邸就是一座城中城,不仅占地面积极大,还有一套专门为藩王服务的机构和从属于藩王的散官、校尉、内侍等,人数多达数千人,他们都有相应的俸给、口粮和公食。

    明太祖朱元璋怕自己的后世子孙挨饿受穷,于是定下制度,这笔费用由朝廷的国库和承担。

    自明成祖靖难之后,尽管朝廷一直采取削藩政策,但看在亲亲之谊上仍然保留了不少优待政策,主要表现在给予田庄一类的丰厚赏赐。

    到了嘉靖的时候,明朝藩王宗室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十几万,朝廷每年需要付出庞大的财帛米粮,供应宗室们的生活,成为国家财政上的一个沉重负担。

    万历初年,全国财政支出约是一千八百五十四万两,其中支付给各地藩王宗室的禄粮的就有五百五十二万两左右,占比29。76%!

    藩王的庄田分为两种,一种是皇帝赏赐的,一种是自己花钱买的。

    皇帝赏赐的庄田面积很大,也不用交税,但收入也很少,因为这些庄田都是由地方官员控制并收税的,每亩地一般征收0。3…0。5两银子,但只交给藩王0。015…0。03两,地租收入绝大部分都被这些文官和当地大地主豪强们给瓜分了。

    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有封地二百万亩,看起来很多,应该能收不少租子,实际上每年只能从帮他征税的官员那拿到四万两银子。

    万历皇帝的弟弟潞王有四百万亩封地,是所有藩王中最肥的,但每年一共也只能得到六万两银子。

    那藩王们那些银子怎么来的呢?除了几个特许收点杂税的藩王,其他藩王大多是自己花钱买地,再用买来的地自己收租子,自己做总代理,每亩地收的0。3…0。5两银子地租都收入自己囊中,避免了被官员捞油水。

    但这地也不是那么好买的,王府必须要和官僚大地主们争夺竞价,所以说,藩王们看似潇洒,其实也是有苦衷的,福王这种后封的王,手里资源少,买的地只有六千亩左右。

    楚王一脉却不同,在武昌府发展了二百多年,无论是黑道白道都通吃,经过八九代楚王的努力,楚王名下大约有二十万亩私有田地,也就是自己花钱买的,不算封地,每年这些地的租子能拿到十万两白银左右。

    明末的时候,宗室们的数量已经有几十万人了,朝廷财政越发困难,只有在宗人府上了玉蝶的宗室人员才有工资拿,那些在宗人府没排上号的宗室们只能在家干等着。

    长时间没有朝廷的接济,这些宗室的生活困苦不堪,饥寒交迫,还无门控诉,一些人甚至走向了犯罪的道路,他们冲击地方衙门,殴打侮辱当地官员,甚至伪造官印,冒支禄粮。

    很多人外表看似光鲜亮丽,但内心的苦只有自己懂。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212章 向楚王行礼

    在楚王府门口,两扇高大显赫的朱漆镶铜钉大门尤为显眼,在大门两旁还有着两尊高达丈许的石狮,更是显得威武不凡。

    王府台阶下,已早已站着一群王府的内待从人,他们正簇拥着一个穿着红袍的男子。

    当仪仗来到楚王府前,朱慈烺走下龙辇时,那名穿着红袍的男子立即迎了上来,躬身施礼道:“臣参见太子殿下!”

    湖广巡抚方孔照在朱慈烺身边小声提醒道:“殿下,这位是楚王世子。”

    朱慈烺点点头,道:“世子免礼!”

    楚王世子大约三十多岁,身体微胖,长得白白净净的,为人有些雅气,在朱慈烺看来,他更多的是傻气,看着还算比较顺眼。

    朱慈烺身后的一些亲随和武将心中忿忿,楚王那老东西让世子来迎接皇太子,自己却躲在王府,这楚王的脸挺大啊。

    世子见完礼便领着众人向王府内走去,除了湖广各大员、楚王府的内侍、校尉、左右拥护等一群人,黄得功和徐盛等一大群勇卫营亲卫也随之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楚王府。

    王府内的规格和皇宫颇为相似,也在中央建立前中后三大殿,在各殿两厢周边有其他宫室、宗庙、书院、仓库、等房屋,这些建筑比紫禁城中的规模要小一些,不过比朱慈烺曾经住过的端王府要阔气的多。

    朱慈烺在紫禁城中住了好几年了,见惯了规模宏大的宫廷建筑,对楚王府的建筑并没有多大感觉。

    一行人通过端礼门,进入承运殿,这时楚王朱华奎正坐在金座上,二十多个楚王府的属官分站在两边,还有一些太监、侍女、校尉,一共差不多六七十号人。

    楚王朱华奎今年五十七岁了,须发花白,身体也胖的跟头猪一样,被当猪圈养了五十多年,也难怪有这体型。

    楚王的穿着和朱慈烺的几乎一样,头戴翼善冠,穿着盘领窄袖的红色常服,前后和两肩各有一团金织五爪盘龙,腰缠玉带,脚穿皂皮靴。

    在看到朱慈烺进入大殿,楚王朱华奎这才从王座上起身,站到一旁平静道:“太子殿下请上座!”

    朱慈烺看了眼上首那个裹金王座,下意识的笑了笑,他想起了历史上的记载:在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张献忠进攻武昌,湖广地方大员齐聚楚王府,跪求楚王朱华奎捐资助饷,朱华奎却指着太祖朱元璋赐下的裹金王座说,这个拿去充军饷吧,其他没有!

    被楚王这么一怼,众官员还能怎么办呢,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宗室藩王都不出力,有什么资格要求当官的和老百姓出钱出力呢?

    等武昌被张献忠攻陷后,楚王宫中的百万金银尽数被张献忠拿走了,用几百辆车都没装下。

    张献忠骂了楚王一句狗娘养的,又嘲讽了一番,然后把他绑在石头上扔进长江中溺死了。

    后来张献忠又把楚王一脉的宗室全部驱赶到长江边,让他们投水,一时间长江岸边哭声震天,飘尸数里。

    只有一个叫朱盛浗的宗室漂了三十多里还没淹死,爬到岸上逃进山里了,并改名谢世仁,后娶妻生子,他的儿子活了九十岁。

    按照大明典仪制度,先国后家,皇太子与藩王见面时,无论藩王长多少辈,年龄多大,都要奉皇太子为上座,藩王以臣礼参拜,然后再讨论族中辈分排行,行家礼。

    因此,朱慈烺也不客气,径直走到金座上,接受众人的参拜。

    朱华奎当了将近六十年的楚王,还没向别人参拜过呢,如今看着自己的宝座被人坐着,自己还得向他参拜,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众人行完礼后,朱慈烺环顾左右,刚想开口谈正事,只听一道声音从大殿中传来:“太子殿下为何不向楚王殿下见礼?”

    说话之人是偏沅巡抚纪浩言,他决定率先发难,给湖广官员们带个风向。

    纪浩言继续道:“太子殿下应该起身向楚王殿下以晚辈之礼拜见,亲亲之礼岂可废之?”

    有几个官员立即响应了纪浩言,也出言说皇太子应该向楚王殿下行礼。

    明太祖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了子孙后代各系的辈分,东宫和亲王位下各取二十个字代表辈分。

    东宫位下: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位下: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楚王位下: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

    朱元璋的儿子们各支都有自己的辈分,也就是说,朱家子孙基本都是三个字,而且前两个是几百年前就定下了,比如朱慈烺,就是燕王一脉第十一代,根据辈分,朱慈烺生了儿子就得叫朱和什么。

    楚王的辈分比朱慈烺高四辈,按理朱慈烺应该得向他行礼,并称呼他为曾曾叔祖,这是朱慈烺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的,感觉比当孙子还难受,太恶心人了!

    朱慈烺看着纪浩言,心中很是不爽,脸色微怒,道:“多谢你的提醒!希望你当官也能这么尽忠职守!”

    黄得功等天武军众将都是面露怒色,有人甚至手按剑柄,准备拔剑斩杀一两个最快的玩意。

    朱慈烺起身看向楚王道:“楚王比本宫高四辈,应该如何称呼?还请楚王明示!”

    楚王都将近六十岁了,毕竟不是愣头青,他很清楚,皇太子不想行礼,虽然礼是这个礼,可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较真的,现在藩王势弱,不值得因为这点小事得罪一个手握重兵的皇太子。

    楚王呵呵笑道:“算了,算了,些许小节而已。”

    见纪浩言等人还想说什么,楚王连忙道:“大家都入座吧,孤王为大家准备的酒宴就要开始了!”

    楚王一挥手,下令开宴,不给湖广官员们开口说话的机会。

    众人就座之后,各种精美的酒菜如流水一样送到各人的坐席上,同时还有王府的歌姬乐工在席间歌舞助兴。

    朱慈烺客气了几句,也懒得说什么场面话,坐新回了宝座,只是瞥了一眼纪浩言,又扫了一眼刚刚出来帮他说的一些官员。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213章 震慑

    楚王父子坐在朱慈烺的左下首,父子二人在几个宫女的服侍下,吃的很是畅快,边吃边欣赏着歌姬舞乐,时不时的还点头评论了几句,很会享受。

    世子一边吃着,还问向朱慈烺身边站着的徐盛,流寇长什么样,厉不厉害,不断的在那刨根问底,问的话题感觉就像个不懂世事的二傻子一样,搞的徐盛都不想搭理他。

    朝廷对这些藩王宗室限制很大,这不能干,那也不能干,世界那么大,就连出去看看的机会都不给,就像住进了五星级的豪华大监牢一样。

    整天游手好闲的藩王们只能吃喝玩乐,并且凭借着优渥的经济待遇,搜刮财物,吸民膏髓,严重损耗了国家财力。

    明成祖与明宣宗的削藩政策虽然消除了藩王对皇权的威胁,但也产生了庞大的寄生团体,说白了就是朝廷通过赡养的方式用钱财换取了宗室的顺从。

    藩王扎推的河南后来成为了流寇的重灾区,光是河南一省,就有麓王、福王、周王、赵王、唐王、伊王、郑王、崇王和徽王登九个藩王,这些金疙瘩们所占的庄田占据了河南田地的十分之一还多。

    这还是仅仅是九个藩王的庄田,藩王下面还有较小的宗亲,这些小宝贝们都有各自的庄田。

    而湖广这些藩王的庄田,则是大概占据了整个湖广田土的二十分之一,其中以楚王、辽王、岷王的庄田数量最多。

    朱慈烺不太喜欢这种热闹的场景,他打量着殿中的文武官员们,这些官员也同样偷偷打量着朱慈烺,他们还是比较拘谨的,没有像楚王父子那么浪。

    楚王看了眼在一旁无聊的朱慈烺,表现出一脸的慈祥,道:“孤王在王府中,早就听说过皇太子的大名,更是听说近日皇太子在英霍一带把流寇杀的闻风丧胆,经此一战后,盘踞在湖广的流寇应该不会那么嚣张了。”

    朱慈烺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道:“此战之后,湖广将会无忧。”

    就在殿中的一群歌姬跳的正欢的时候,龙骧夜不收团总杨其礼持令冲进了承运殿中,他粗鲁的拨开一群舞姬,来到了大殿中央,引得众人眉头大皱,连楚王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杨其礼对着首座的朱慈烺拜了拜,大声道:“启禀殿下,贼首老回回马守应、乱世王刘希尧皆被我军斩杀!至此,五大贼首和革左五营尽数被灭!”

    革左五营被灭?轰的一声,殿中所有人都沸腾了起来,满脸的不可思议。

    朱慈烺闻言放声大笑,难掩兴奋之色,布置了五个月,又打了两个多月,终于把这个牵制了中原半数官兵的革左五营给端掉了。

    湖广巡抚方孔照看着杨其礼,吃惊道:“是真的吗?”

    自从上任湖广巡抚被流贼杀死倒吊在大树上骂贼而死后,方孔照接任湖广巡抚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全力剿贼,唯恐哪天流贼攻下武昌,把他也倒吊在大树上。

    杨其礼回道:“孙旅帅正带着几个贼首的首级赶来武昌,大人到时便可见到!”

    “好!”方孔照等一众湖广官员喜形于色,喝彩了一声,对杨其礼的粗鲁失礼也不计较了。

    接下来的宴会进入了一个小高潮,大家不再像之前那样拘谨,开始互相推杯换盏,提前庆祝了一番。

    不多时,孙应元领着参与追击围剿的天武军一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