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济尔哈朗用一招特别高明,放在大多数明军身上,是很有效的,一般明军一旦中了埋伏,就会军心大『乱』,不战自溃,被几番冲击后,更是各种跑路。
然而这招对天武军是无效的,不说双方兵力差距不大,就算是几倍,那又如何手中有枪有炮,还怕你的大刀长矛不成笑话
在天武军眼里,所谓的伏兵,无非就是出来的地点偏一些,时间突然一点,天武军分成两截,照打不误,有什么区别
天武军开始了反攻,两个火枪阵分别转向两翼开始齐『射』,密集而又连续不断的枪击声音也在战场中响起,将如雨点一般密集的子弹倾泄到清军伏兵的身上。
正面的几个炮阵上百门火炮全都换上了霰弹,对着济尔哈朗率领的清军主力狂轰而去。
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济尔哈朗吓了一哆嗦,他打了二十多年仗也算得上身经百战了,见过不少火炮,但像天武军这样凶猛而密集的,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济尔哈朗甚至怀疑明军把整个北直隶的火炮都调来了。
在天武军的强力打击下,无数的清兵惨叫倒下,横死在当场,短短一刻钟时间,清军就被天武军猛烈的火力打死了数千人。
距离天武军阵列五六十步的距离,干燥的地面完全被清军尸体覆盖了起来,鲜血将大地染成一片红褐『色』,不断浸入土地之中。
有不少清兵压根还没有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只觉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忽然传来了一阵剧烈的刺疼,然后就倒地不起了。
一些没有立刻毙命的清军只能躺在地上翻滚哀号,然后等待着自己的生命力慢慢的流失掉。
经过了炼狱般的炮击,剩下的清兵这才反应了过来,眼前的敌人,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而是一面坚不可摧的钢板根本就不是自己所能匹敌的
八旗兵的战斗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他们在过去遇到明军的时候,见他们软弱胆小,就一个劲的往上怼,越打越勇。
但在遇到天武军时,清军欺软怕硬的个『性』就暴『露』无遗了,哪里还敢继续支撑下去,纷纷扔掉刀枪,转头就跑。
济尔哈朗在阵中同样也看得目瞠口呆,做梦也没有想到,天武军的火力竟然凶猛到了这个地步,而且这样的战斗模式,也完全超出了济尔哈朗对战争的理解,现在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谁能扛得住这样的火力打击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个巴牙喇兵大声叫了起来“王爷,他们向我们发起进攻了”
济尔哈朗也从沉思中清醒了过来,放眼看去,果然见天武军的阵型不『乱』,以横行列阵向自己的方向横推了过来。
济尔哈朗看了看左右的八旗将士,见他们一个个都被眼前的战斗吓得脸『色』惨白,八旗各将一见主帅看着自己,皆是不由自主的直向后退,生怕被济尔哈朗看上,派自己带所部人马进攻天武军。
看着身边一群怂货,济尔哈朗的头一下子大了一圈,他很清楚这帮人是什么货『色』,说不听的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
济尔哈朗只觉得脑子一阵钻心的疼,现在怎么办呢打是肯定打不过的,如果此时退兵,那就是溃败了,而不是之前的退兵三里还保持着阵型,一旦溃败,天武军的骑兵可绝不会吃素。
虽然他这边有上万骑兵,但他看到天武军的火力后,很快打消了用骑兵冲锋的念头,这些满洲骑兵是他济尔哈朗手里的王牌,也是大清的王牌,一旦消耗在此,回去以后定然吃不了兜着走。
就在济尔哈朗还犹豫不定的时候,天武军主阵已经整体向前推进了五六十步,虽然天武军推进的很慢,但却在无形中给清军带来另一种沉重的压力。
清军看着这群不可战胜的敌人向自己一步一步的『逼』近,一个个小心脏忍不住提高了跳动节奏。
尤其是前排作为炮灰存在的八旗汉军,只觉得自己完全暴『露』在对方的枪口之下,好像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对方的靶子,他们本能的向后挪动着脚步,想躲到后排的清兵身后。
后排的清兵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让自己变成前排,也都纷纷向后退去,有些机灵的清兵直接挡着前面的清兵后退的空隙,还不厚道的往前推了推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277章 伏尸二十里
“堵你爹啊!”
“挤挤挤,挤你娘啊!”
“有本事你挤到后面的满洲大爷那去啊!”
“”
清军的前阵传来了一阵阵叫骂声,后排的八旗汉军不断喝骂推搡着前面后退的人,唯恐自己变成了前排。
一开始前面的八旗汉军还是倒退着挤,被后面的人一骂,开始明目张胆的转身后退了,一时间前阵互相推推搡搡、挤挤撞撞的,等济尔哈朗发现的时候,前面整个队伍己经『乱』了。
济尔哈朗派出本部镶蓝旗的满洲兵前去整顿人马,在砍了一些前排的八旗汉军后,队伍没整好不说,还越整越『乱』。
就是这时,只听“砰、砰、砰”的一阵枪声响起,『骚』『乱』的清军前阵瞬间躺下一排人。
“开火!”
震耳欲聋的齐『射』声再次响起,经过四排齐『射』后,天武军火枪阵前形成了一股长长的硝烟地带,密集的弹雨飞向混『乱』的清军阵营,清军前面数排人马不断倒下,形成了一大堆尸体。
此时的清军已然处于崩溃的边缘,在经过天武军几轮火力打击后,也成为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少清兵立刻转身就向后狂奔,也终于引发了清军的全盘溃败。
“退兵!”济尔哈朗眼见败局己无法挽回,只好下令退兵。
在巴牙喇纛章京(护军统领)和巴牙喇营的护卫下,一干八旗贝勒贝子也纷纷跟着溜走,硕托和博洛虽然不服,却也没办法,再不走前面的二鞑子就要冲散后面的军阵了。
“鞑子溃败了!”
战车上的周遇吉放下望远镜,立刻道:“全军追击!”
天武军的士兵们也都纷纷『插』好了刺刀,大步奔跑呐喊着,如『潮』水般的追赶着清军。
战马嘶叫,曹变蛟手持长朔,策马奔出,骑兵旅紧随其后,越过了步兵的队列,向清军追击了过去。
追击战本来就是骑兵最擅长的,特别是这时清军己是全军溃败,人人都只顾着逃跑,根本就无心抵抗天武军的追击。
骑兵们很快赶到清兵的身后侧方,借战马的冲击力轻轻一挥刀,轻易的砍裂清兵的护甲,将清兵砍死或砍伤在地,如果砍准了部位,甚至可以一刀将清兵的人头削下。
天武军骑兵的冲锋只杀得清军人头滚滚,尸横遍地,其中也不乏断手断臂。
见天武军己经追击上来,前排便后排的清兵吓得魂飞魄散,逃得更快,有些估计是腿被吓软跑不掉了,立刻扔下武器举手投降。
对于这伙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兵来说,投降基本就是家常便饭,哪边强就投降谁,准没错!
后面跟上来天武军步兵将投降的清军押走,骑兵们则是继续追击清军的败兵,大有要将清军斩尽杀绝的意思。
天武军精神抖擞,全军突击,大砍大杀,清军一口气败出了二十余里,天武军也追出了二十余里,一直死咬着不放。
沿路上都是清兵的尸体和扔下的刀枪武器、旗帜等等物品,用史书上的话说——伏尸二十里!
济尔哈朗好不容易领军回到了大营,却发现自己的大营被明军端了!留下的三千镶蓝旗精锐躺得满地都是。
偷袭清军大营的一万天武军人马在前面堵了过来,口中还大呼道:“鞑子快快投降,你们无路可逃了!”
济尔哈朗在死伤几千人马后,拼死突破了天武军防线跑了出去,沿着白洋淀一路狂奔。
白洋淀是保定府一百多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的总称,水域面积差不多五十多万亩,是北直隶最大的胡泊。
济尔哈朗率领的清军奔向前面的大清河,大清河这段处于连接白洋淀水系的上游,入冬后水位并不深,八旗军完全可以趟过去,而天武军就不行了,只有进入河流,他们的火器遇水就无法发挥。
济尔哈朗的巴牙喇营跑得最快,早早的就来到了大清河边,并迅速通过河边上的浮桥,一直逃到了大清河的南岸,这才松了一口气,开始停下来等候后面的败军。
等后续的清军赶到了大清河边时,就没有济尔哈朗那么轻松了,河水虽然不高,但这是寒冬腊月啊,最要命的是这里处于上游,河面还没结冰!
就那一座小浮桥,容量有限,那是上官们的专属通道,大多数人只能硬着头皮下水趟过去了,不下河没办法啊,天武军追的太紧了,先前还有路可跑,现在退到了河边,己经无路可退了。
清兵们争先恐后的跳下河逃命游到对岸去,一些不会水的清兵只能在岸边干瞪眼,还有不少清兵都被推挤耸涌,落入河水中扑腾。
有一部分清兵见逃生无望,向天武军发动垂死反击,希望能杀出包围,拼出一条生路来。
天武军的大队人马冲到大清河边,火枪阵迅速成型,开始了一阵齐『射』,立刻将清军的攻势给打了回去,同时也呈一个扇形展开,将清军牢牢的困在了湖边,并且把包围圈越缩越小。
“河水并不高,快快渡河!”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站在干岸上反击的清兵这才知道河水不到一人高,不会游泳也完全可以趟过去
在吵吵嚷嚷的骂骂咧咧声中,清兵如下饺子一样,扑通着全部跳入水中,开始了大规模的渡河。
鞑子渡河期间,天武军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时机,对着河中的清军不断的开火『射』击,不过由于大多数清军只『露』出肩膀以上部位,以至于齐『射』的效果很差,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杀伤力。
济尔哈朗见此状况,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渡河后起码安全了。
然而,正当清军渡过大清河,一个个站在岸上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前方又出现了大量的天武军,茅元仪领军从高阳方向抄了过来!
济尔哈朗只觉得两眼发直,险些从战马上摔倒,口中喃喃道:“完了完了”
硕托见济尔哈朗萎靡不振,已然没了战意,他大喊道:“正红旗的勇士们,随本贝子杀出去!”
阿巴泰的第三子博洛更是一马当先,领本部人马冲杀,父兄的死宛若历历在目,他要杀光这群明军。
战斗从中午开始,一直打到傍晚,八旗军损失极为惨重,死伤无数,大清河上到处飘着清军的尸体,大量的尸体阻断了大清河的水流。
在硕托和博洛二人领军冲杀的时候,原本萎靡不振的济尔哈朗忽然变得非常精神,趁着天武军大举围杀硕托的时候,连忙率镶蓝旗本部人马突围溜走了。
可怜的硕托和博洛不知挨了多少颗天武军的弹丸,在临死前眼睁睁的看着王叔跑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278章 再斩巡抚
安州大捷,天武军歼灭清军过万,震动了北直隶,震动了北国,举国哗然。
明军一向不敢与清军野战,此番天武军不仅在野外与清军浪战,清军的数量还在数万人,如此大胜,大涨明军声势。
天武军以实际行动告诉各地明军,八旗军并非不可战胜,皇太极所说的八旗满万不可敌,更是被当场打肿了脸。
保定巡抚张其平、新任宣大总督陈新甲,二人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连忙率各自麾下官员和众将等,一行人急急离开保定府,往安州而去。
不仅如此,不知道躲在哪里的高起潜得知消息后,也连忙率关宁军急急往安州而去,想跟着皇太子叙叙旧、套套近乎、分点功劳。
安州之战,清军可谓是损失惨重,一个蒙古八旗和一个八旗汉军被打得全军覆没,满洲正红旗几乎被打残,满洲兵和蒙古兵被俘数千人。
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损失最小,济尔哈朗本人也趁机溜走了,对于这个孙子,朱慈烺也是无奈,不想认他。
此战战果丰盛,缴获了大量清军劫掠的粮草辎重,还缴获了数千匹上好的战马,那些被打死打伤的清军战马,则是被天武军用来熬汤吃肉了。
几日后,宣大总督陈新甲和保定巡抚张其平等一干文武官员前去参拜朱慈烺,被朱慈烺拒之门外。
正在众人议论,不知所措时,皇太子亲将徐盛出来告诉众人,明日上午于中军大帐议事。
第二日上午,众人鱼贯进入中军大帐内,只见大帐内已经摆好了一些桌案,上面放置着一些酒菜。
大帐上首,朱慈烺正与卢象升说着话,表情很轻松,任谁都看得出,皇太子心情很好。
众将站好后,挨个上前向朱慈烺行礼参拜。
首先是一位长相文雅,身穿大红官袍的中年人率先道:“臣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宣大总督陈新甲,拜见太子殿下千岁!”
朱慈烺抬头打量着他,道:“你就是新任宣大总督陈新甲?”
让陈新甲督师的圣旨还未到达,因此朱慈烺询问他宣大总督之事。
陈新甲恭敬道:“正是臣下,全赖陛下信赖,委臣以重任,臣不胜惶恐。”
陈新甲原本是宣府镇巡抚,当时杨嗣昌是宣大总督,二人一直配合干活,他深受杨嗣昌的赏识,后来陈新甲丁忧在家,杨嗣昌恰巧也死了亲爹,被崇祯夺情入阁后也将死了亲爹的陈新甲拉入了中枢。
陈新甲只是举人出生,他能一步步高升,可以说是杨嗣昌一手举荐提拔上来的,陈新甲也对杨嗣昌感恩戴德,马首是瞻。
朱慈烺对陈新甲的名字并不陌生,历史上这家伙当了兵部尚书后和杨嗣昌一个『尿』『性』,主张与满清议和,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暗地里和崇祯商量着议和的事情,旋因家童无意间泄『露』消息,造成大明舆论大哗,替崇祯背锅被斩了。
朱慈烺随意的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又看向其他人。
一个四十多岁披着一副厚实明光甲的武将上前参拜行礼道:“末将宣府镇总兵杨国柱,参见太子殿下千岁!”
在其身旁,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