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138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138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在砍了几百颗脑袋后,多铎尽起清军满蒙汉全部人马,又一次向高阳发动进攻。

    各部清军不敢马虎,奋力的向城头攻去,无人敢退一步,可明军的火炮火铳可也不是吃素的,还有更多的弓箭。

    然而不管有多么拼命,血肉之躯始终无法和火『药』相抗衡,清军被打得尸横城下遍野,血流成渠。

    清军连攻了两个时辰,战死数千人马,八旗汉军和蒙古军几乎全部死绝了,多次攻上城墙,又多次被明军击退。

    虽然损失不小,但也有巨大的收获,城墙上的明军火力几乎殆尽了,明军的城防防备并不充足,只能靠人海战术,然而在胆气方面,比清军差了不少。

    各部轮流守城,在轮到宣大人马守城的时候,忽然有人传报陈新甲“督臣,山海关总兵马科和蓟州总兵白广恩领着人马从西门跑了!”

    “什么!”陈新甲大惊,如遭雷击。

    不多时,又有人禀报“督臣,高公公和密云总兵唐通也领着人马跑了!”

    “他们他们!”陈新甲呐呐半晌无言。

    在城楼上巡视的杨嗣昌眼前一黑,差点昏过去。

    杨嗣昌很不明白,只要大军坚守半日,天武军就能赶到,到时两面夹击,这一万多人的建奴就成了明军的探囊之物,惊天大功近在咫尺,关宁军怎么就跑了呢?

    “督臣,鞑子攻上城墙了!”

    关宁军逃跑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高阳城,宣大三镇的人马得知友军跑了,再无奋战之心,随着清军不断涌上城墙,渐渐不支,不少人开始往城下跑。

    眼看高阳守不住了,陈新甲大骇,慌忙道“杨总兵,快护送杨阁老出城!”

    杨国柱领命,率领自己的督标营急急护送杨嗣昌向西门而去,虎大威则是护送着陈新甲,大同总兵姜襄早已不知去向了。

    在领导跑光了后,宣大人马只是稍作抵抗就弃城而逃,清军趁势攻占了高阳城。

    在进入高阳后,多铎这才知道驻守高阳的并不是天武军,他气的差点喷血,折损了不少八旗军精锐,还自信的以为击溃了天武军,结果打半天打得都是些臭鱼烂虾!

    多铎恶狠狠的问“天武军在哪里?”

    一个清军将领小声提醒道“应该在同口,附近数十里内只有这两处地方集有明军重兵”

    多铎猛拍桌案,怒声道“留三千人驻守高阳,其余大军尽数进军同口!”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289章 诱敌深入

    清军大军沿着高阳河一路向北进发,并没有受到什么阻拦。

    在距离同口十几里的地方,清军遇到了正在驰援高阳的天武军,见天武军龙旗招展,清军不敢上次,警惕的列阵迎敌,遥遥对峙。

    不多时,天武军忽然急急后撤,过万人马一溜烟的跑没了。

    多铎不禁哈哈大笑,道“什么天武军,看到我镶白旗的勇士连接战的勇士都没有,济尔哈朗居然会被这群胆小如鼠的人马击败,真是可笑之极!”

    多铎下令继续进军,直取同口。

    清军的推进十分顺利,天武军似乎真的不敢战,一路撤退,一直退到了同口。

    天武军回到同口,一路上诸将愤愤不已。

    “师帅,我们为什么不打啊,对面鞑子也就一万多人,直接弄死得了!”

    “你看后面那群鞑子嚣张的!老子真想一枪打爆他们的狗头!”

    周遇吉道“别废话了,这是殿下的令旨,服从命令就是!”

    知道这是太子殿下的令旨,众人不再多说了,皇太子在他们眼中就是神灵般,说什么都是对的。

    一名龙骧夜不收策马奔来,大声报告道“报,殿下令旨,大军退出同口,继续北退,退到辛庄!”

    “辛庄?”周遇吉打开地图看了看,然后眉头紧皱道“那里可是死胡同啊,殿下这是要背水一战还是?”

    周遇吉没有多想,立刻下令大军退入辛庄,一路上他还在想着太子殿下为什么要让天武军去那。

    辛庄背靠白洋淀南侧,那里的地形就像是个倒扣的碗,三面都是湖,里面最大活动范围不过四五里,一旦被清军堵在里面,清军集中骑兵『乱』冲,搞不好要出大事。

    辛庄中,茅元仪指挥着天武军正在湖泊周围构建阵地,军士们挖土填袋,打桩垒石,干得热火朝天。

    天武军已经沿着湖泊三面挖好了一条长长的壕沟,在壕沟的北侧,堆好约三尺高的泥土布袋,整整齐齐,有些地方还『露』着缺口,用矩马堵着。

    卢象升跟在朱慈烺身后,好奇的打量着天武军的部署,战壕这东西卢象升倒是能理解,防御清军骑兵冲锋,那装着土的麻袋他也能理解,相当于城墙,可以防御清军弓箭。

    可在他的军事知识范围中,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天武军把防御构建在湖边,这是准备效仿韩信的背水一战吗?

    卢象升忍不住道“殿下,此地形三面环湖,于东虏有利,一旦我军被堵在里面,弹绝粮尽,那就不妙了。”

    朱慈烺笑道“连卢卿都看不出此中建奴的危局,本宫也就放心了。”

    卢象升大奇道“殿下有何妙计?”

    朱慈烺道“如果鞑子大军进来了,会如何?”

    卢象升环顾四周,做了一番推演,忽然脸『色』微变,道“有死无生!”

    朱慈烺哈哈笑道“不错!此地就像个碗,我军在周围埋伏,或者不用埋伏,只要多铎敢进来,凭着我天武军三面火力的压制,千炮齐轰,本宫定让他有来无回!”

    凭借这些战壕,天武军完全可以抵挡住清军骑兵的冲击,没了骑兵突进的优势,被围在中间的鞑子还不是等着被枪毙吗?

    大口径红夷大炮的『射』程也就两三里,这里地形宽度四五里,把上百门红夷大炮摆开了对轰,可以覆盖整个辛庄,但绝不会轰到对面的自己人。

    这里的地形是天然的包围圈,尤其是用火器包围冷兵器的敌人,跟坑杀没什么区别。

    现在朱慈烺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吸引多铎进来,然后派人堵住碗口,呈现四面火力打击,一旦计划成功,这一万多清军就彻底的凉了。

    卢象升担忧道“臣担心东虏不会轻易进来的。”

    朱慈烺道“此间地形,只在地图上看,于我军不利,不进来又怎知危机?况且东虏的主将是多铎,要换做是济尔哈朗那怂货就不一定成功了。”

    周遇吉领军到了辛庄后,才得知朱慈烺的战略部署,他兴奋道“殿下尽管放心,清虏进来后,末将定将其杀个片甲不留!”

    清军的大军到达同口后,天『色』已黑,多铎下令安营就地安营扎寨,并派出大量的镶白旗精锐哨探窥视天武军在辛庄的部署。

    在辛庄十里外,不时有天武军龙骧夜不收呼啸而过,驱赶『射』杀清军哨兵,让他们难以靠近辛庄周边十里,屏蔽战场。

    面对一人三马配备火枪的龙骧夜不收,无论在机动力和『射』程上,清军探马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清军探马在黑夜中来回来『骚』扰干了一夜,也没讨到一丝便宜,更没能进入辛庄侦查地形和天武军的部署。

    第二天上午,多铎亲自到阵前巡视了一番,听说天武军的阵地三面环湖后,不由哈哈大笑“想学韩信背水一战,奈何本王的镶白旗不是陈余的赵军!”

    多铎忽然看见天武军的阵地中旌旗林立,都是红『色』织金龙纛,对面的高地上还出现了三道巨大的九龙曲柄黄盖。

    “是明国的太子!”多铎兴奋道。

    满清的礼制几乎照搬大明,身为满清亲王的多铎一眼就看出了对面之人的身份,这九龙黄盖只有皇室才有的,皇帝是四道九龙曲柄伞,皇太子是三道,亲王的是两把红曲柄伞,尺寸稍小。

    哈宁阿提议道“王爷,我们只需围住缺口,要不了几日就能把他们困死在里面。”

    阿达礼不同意,他说道“围困他们太耗时间了,没准其他明军就从后面抄我们的道了。”

    多铎策马上前几步,再次认真打量着一番明军阵地,心中思考着决策。

    正在这时,天武军阵中跑出一骑,他用满语大喊道“大明皇太子令旨,宣皇孙济尔哈朗觐见,皇孙多铎亦可觐见!”

    把自己当孙子使唤?多铎的暴脾气一点就着,他大叫道“传令全军,列阵进攻,活捉明国太子,本王要让他跪在我面子喊阿玛!”

    经过这几日的进军,多铎早已不把任何明军放在眼里,如果天武军退守安州,倒是不容易攻破,可现在天武军居然敢在野外列阵,和自己抗衡,完全就是弃长用短。

    多铎自信,自己有一百种方式打得天武军溃散,投湖『自杀』。

    清军的全军之中,只有济尔哈朗和哈宁阿二人跟天武军交过手,深知这部人马的可怕之处,现在济尔哈朗被调到后勤修桥了,哈宁阿不敢多说,只好一言不发。

    哈宁阿觉得,即便此战输了,也不会有危险,军中虽然没有红衣火炮,但有几十辆盾车,可以挡住火炮的攻击,再厉害的火器只要靠近之后,就无用武之地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290章 狠狠的轰

    “呜呜呜呜!”

    清军号角齐鸣,一阵热血的气氛『荡』漾开来,八旗军都看向前方天武军的位置,微微『骚』动起来。

    多铎喝道“进攻!”

    近万清军步军密密踏步前行,人海如『潮』,大地为之颤抖。

    多铎一次『性』派出了五个甲喇,其中包括三个镶白旗满军甲喇,连同包衣、跟役,推出五十辆盾车,向天武军发动进攻。

    天武军的战线横向展开宽长达千余步,看起来人很多,其实就布置了约五千步兵,其他人全部隐藏在战壕中,战壕上用枯草掩盖。

    在战壕的后面,包括皇家重炮旅在内的所有炮营也分布置好了各自的位置,数百门大小火炮一字排开,每一门火炮都是直接放在炮车上,全用枯草掩盖。

    还有五十辆雷霆战车,每辆车上放着两架新型一百二十八管发『射』的管风琴枪。

    这时卢象升正『迷』起一只眼睛,用朱慈烺送给他的单简望远镜,看着对面清军的动向。

    清军的四十辆盾车分也一字排开,掩护着清军,正在缓缓的向天武军的阵地推进,在盾车的后面,至少跟着五十排纵深的清兵队伍。

    清军的横向展开面约有一百五十米左右,看起来也很宽阔,和天武军宽广的防线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

    “开火!”

    “砰!砰!砰”

    一阵猛烈的齐『射』,上千颗弹丸『射』在清军盾车之上,激起一阵木屑和沙子,却对盾车后的清军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清军的盾车是由两层木板、两层沙,两层棉被组成,盾车是明末清军作战最主要的装备之一,作战主要靠盾车推进。

    每当清军碰到硬骨头的时候,往往会祭出这样东西,早在浑河之战时,“汗往观之,见浑河以北一里外,有步兵二万,分立二营,乃命右翼四旗兵取绵甲、携盾车,徐进攻其二营兵。”

    浑河之战中,后金军与白杆兵、戚家军作战,右翼四旗不待“盾车”到来,即进行攻击,结果骑兵打步兵都被打得损失惨重。

    战后,努尔哈赤于是特别下令“遇敌若无盾车,切勿出战,博尔晋侍卫曾因未携盾车,分战于两地而获罪!”

    后来在努尔哈赤攻占沈阳之战中,八旗军除了在攻城中使用了楯车,在与前来支援沈阳的明军陈策部的野战中,也大量使用了盾车。

    明军的火器质量本身不行,加上八旗军的盾车防御高,明军被打的节节败退,不敢与之硬拼。

    满清入主中原后,把盾车当军事机密,在史籍中尽可能地抹去曾在明清战争中留下浓墨重彩痕迹的楯车。

    比如在修篡的《明史》中,极力贬损战车的作用,并对明朝的战车提出了“未尝一当敌”、“亦未尝以战”的评价。

    还有《满洲实录》等书籍,其中记载使用战车的记录也几经删改,让后世之人难以发现满洲军队使用楯车的记录,以防人们发现其中的奥秘。

    “砰!砰!砰”

    天武军火枪阵不断齐『射』,清军的盾车不断推进,似乎丝毫不受影响。

    周遇吉道“殿下,让茅元仪封住出口吧!”

    朱慈烺摇头道“不急,等他们再进来一些,要封也得封的严实一些。”

    在朱慈烺的命令下,天武军火枪阵不断后退,做出不敌溃散的样子。

    多铎远远看到明军奔溃,哈哈大笑了起来,立即下令全军跟上,掩杀过去,将明军赶进湖里。

    “咚!咚!咚!咚”

    当清军完全进入口袋后,天武军战鼓擂动,浑厚的鼓声立时传遍四野,震人心神。

    迎战的火枪兵迅速退往湖边的战壕,躲了进去,捂住了耳朵,伏在地上的天武军炮兵们迅速爬起,调整着各自炮口的位置,开始填『药』装弹。

    “开炮!”

    “轰!轰!轰”

    在战壕里和火炮阵地上,千炮齐鸣,近千门各种火炮一齐喷出了耀眼的火舌,也制造出山摇地动的声势。

    三面火炮呈交叉斜『射』,也形成了一道交错的火力网,突如其来的巨大轰鸣声令不少清军站立不稳,相顾失『色』,踉跄了好几步。

    清兵的盾车主要防弓箭、三眼铳、火绳枪、甚至小型火炮的霰弹,但对于三磅以上的火炮,完全不起作用。

    无数的炮弹在盾车前后左右飞掠,一辆辆盾车被打裂,将后面隐藏的清军全部都暴『露』了出来。

    数百个几斤重的大铁球携带着余劲冲进了清军阵中,只打得清军士兵人仰马翻、断肢残腿。

    隔着着四五百步的距离,清军阵中也依然能够感受得到巨大的轰鸣声和大地的颤抖,多铎不禁有些失『色』。

    这样凶猛的炮击,让他长这么大首次见到,也是所有清军第一次见到,甚至天武军中也是第一次见到。

    多铎新心中生了强烈的不祥之感,这才是天武军真正的火力吗?难到当时是天武军有意示弱?故意将自己引进来?

    正当多铎下令后撤之时,阿达礼惊慌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