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143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143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地考察后的李信坚定了投奔皇太子的想法,奈何时间不巧,朱慈烺先是南下江西和湖广平叛,折腾半年回来后没多久又北上了,李信跟了一路,也考察了一路,更是见证了一路。

    附近所有百姓都在交头接耳的谈论皇太子的事情,李信则是静静的听着他们的议论。

    “皇太子来了!”

    不多时,在百姓的欢呼声中,勇卫营亲卫队远远行来,浩浩『荡』『荡』的从永定门进入京城,在旌旗林立的中央,朱慈烺的龙辇缓缓而行,队伍后面还有几十辆装着清军脑袋的大车。

    “快看,这么多鞑子的脑袋!”

    “天武军勇武!”

    京师百姓发出阵阵惊呼声,无数百姓为之沸腾。

    朱慈烺从龙辇中走出,站在车上,向众人挥了挥手,顿时引起了人群中的欢呼呐喊。

    “天武军万岁!皇太子万岁!”

    人群中,忽然响起了一声大喊声,在经过瞬间的卡壳后,旋即,声浪响起,高呼声响彻京师,响彻天空,不停在城中回『荡』着,场面在这一刻彻底的引爆了。

    龙辇后轿子中的杨嗣昌和方正化皆是脸『色』大变,好在二人有单独的轿子,无人发现他们的表情。

    朱慈烺看着欢迎的百姓,心中发酸,无论是流寇作『乱』还是异族入侵,最终受伤的还是百姓。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天下太平,家人平安,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平定流寇作『乱』,打击满清入关,发展经济,这些都是他作为皇太子应做的事情,甚至是每一个大明官员的本分,当不起百姓这么对待。

    看着人山人海般欢呼雀跃的百姓,朱慈烺感动了,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到嘴的话还是咽了回去。

    看着各种面孔上浮现出发自内心的信息,朱慈烺心中反而沉甸甸的,在这个时代,他要挽救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和文明,道路任重而道远,到了现在,他才深深的感受到了肩膀上承受的重任。

    在人群中的李信被震撼了,他出身大家族,家境很好,见过不少大场面,却从没见过这般震撼的场面。

    李信原本以为皇太子在南直隶的人望高,却没想到在北直隶的拥护者也这么多,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此时他心中浮现出四个字来:人心所向。

    在距离朱慈烺几十米外,几个穿着平常的人穿越在人群中,人群中太过密集,摩肩接踵,没有缝隙,但他们穿梭在百姓中并不困难,而且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几个穆森就像潜伏起来的毒蛇,静静的站在人群中,眸光森冷的紧盯着龙辇上的朱慈烺。

    龙辇周围的几个亲卫忽然全部紧贴着龙辇而行,警惕『性』瞬间提升了数倍。

    站在朱慈烺身边的徐盛也感受到了一股杀气,他不由得靠近了朱慈烺,同时左手在背后看似随意的做了个手势。

    很快龙辇周围的防护不知不觉中加强了数倍,人群中还有一些穿着普通衣服的百姓在四处寻找着目标。

    在仪仗到达正阳门后,徐盛才感受到那几股杀气消失了,他这才放心下来。

    徐盛对身边的李护低声道:“李护,等殿下进宫后,去把你爹找来。”

    进入内城后,仪仗的速度很慢,抵达皇城正门的大明门时,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了,这个时候,礼部的官员都在皇城前迎接。

    礼部的官员原本是在正阳门迎接的,却被百姓一路挤到了大明门,眼见百姓们迎接皇太子的如此的热情,他们一个个都傻眼了,内心极为的震惊。

    皇城内是大明核心机构所在之地,居住的是皇族和重要文武官员,还有大量的太监和宫女,一般百姓很难进入,朱慈烺的仪仗进入了大明门,百姓们却还在大明门外欢呼。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301章 拒绝见面

    天才本站地址s

    铜铃示警声让皇宫中所有人都紧张了一阵子,好在急促响了一阵子就消停了。

    朱慈r留下五百人驻守午门看着王德化等净军,进宫后又留了百名贴身亲卫,剩下的一千余勇卫营亲卫出东华门沿着筒子河前往皇宫北门的玄武门外驻扎。

    皇宫分为前朝和后宫,前朝是举行朝会和内阁办公的地方,乾清门后面就属于后宫范围,崇祯住的乾清宫和朱慈r住的钟粹宫距离不过百米,要是带上千去后宫就真成『逼』宫了。

    『逼』宫百害而无一利,李世民上头还有个太子大哥,斗得你死我活的,好歹也个理由『逼』宫,然而最终还是被后人诟病,士人不耻。

    朱慈r身为太子,四个弟弟中最大的朱慈炯不过七八岁,他连个像样的对手都没有,崇祯又不骄奢『淫』逸,德行口碑还上佳,拿什么理由『逼』宫

    历代太子或皇子,担心表现出格被皇帝责骂,留下不好的印象,大多如履薄冰,唯唯诺诺,整天心惊胆战的,唯恐犯事与皇位无缘。

    朱慈r不在乎这些,他要活出个皇太子的样子,祖制律法上没有禁止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做

    我不『逼』宫,不代表我不自保,谁要非往我身上扣屎盆子,我不介意让他永远闭嘴我凭本事有的今天,为什么不能膨胀

    守卫皇极门和乾清门的锦衣卫见皇太子领着为数不多的人马行来,并没有表现出惊慌,显得很淡定,他们都认识方正化,看这太监的神情,也不想是被威胁的。

    在乾清门外,方正化匆匆前往乾清宫禀告崇祯皇帝,太子觐见。

    不多时,方正化赔笑道“殿下,皇爷休息了,您先回去吧,改天再来觐见。”

    朱慈r哦了一声,二话不说领着亲卫去往钟粹宫。

    钟粹宫的面积不大,最多能容下百名甲士,朱慈r近年来住惯了中都宽大的宫殿,一时间还有些不适应。

    清军还未被击溃,朱慈r决定在宫中过几日就走,期间他要找皇帝老爹好好谈一谈,此战以后,是大明的机遇,朝廷应该好好把握机会。

    在舒服的洗个澡,换了套衣服后,朱慈r再度前往乾清宫觐见。

    这次是王承恩出来传话,笑着拐弯抹角的说了一大堆,朱慈r听出来了,皇帝老爹不想见他,他也懒得在乾清门前吹风,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

    朱慈r从乾清宫出来之后,就匆匆的向坤宁宫走去。

    周皇后一直关注着朱慈r的行程,两年多没有见面了,她的心中十分的想念,早早就派人通知朱慈r了,并每隔半个时辰就让人汇报一次。

    午门前发生的事情她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她对王德化这些太监的做法很不满,再怎么说朱慈r也是大明的皇太子,同时她也很为朱慈r担心,毕竟王德化是信王府的老人,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触怒信王。

    按照信王的『性』格,此事只怕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周皇后越想越坐不住,刚想准备亲自出面,只听奴婢又传回了消息,太子已经拿下了王德化,还控制了午门。

    周皇后的心更加不安了,控制午门皇儿这是要干什么这样做信王岂能不怒

    因此周皇后一直在坤宁宫中提心吊胆的,心神不宁,听说朱慈r回宫之后就直接去了乾清宫,她心中虽然有一些失落,但还是很支持朱慈r这样做的,一切应以国事为重,父子俩有话就该好好聊。

    朱慈r进入坤宁宫后,规规矩矩的给周皇后行了大礼,在朱慈r的心里,对周皇后还是很敬重的。

    周皇后上前将朱慈r扶了起来,和蔼的端详着朱慈r好一会,才慈爱的说道“皇儿又长高了,更有气派了”

    朱慈r说道“母后消瘦了,是皇儿不孝,总是让母后担心。”

    周皇后听了朱慈r的话,眼圈微微发红,但还是没有忘了正事,开口问道“皇儿,午门外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父皇处罚你了吗”

    朱慈r笑道“母后不用担心,几个奴才嚣张惯了,胆敢欺负起儿臣来了,真是狗胆包天,儿臣已经让他们贵在雪地里受罚了,至于父皇,他不肯见儿臣。”

    朱慈r虽年幼,但所表现出来的成熟与稳重,让周皇后很是欣慰。

    她道“你父皇那边母后会劝的,你也要规矩一些,不能做出越矩之事,特别是带兵入宫,这是皇家大忌,皇儿万万不可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朱慈r『摸』『摸』鼻子道“儿臣在江南时遭人暗杀不下五次,儿臣不得不加强了身边的防卫,到哪都带着一群人,回宫后身边要是没人会没有安全感的。”

    周皇后听到这里,也是一惊,说道“这么多次皇儿没受伤吧,这些贼人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真是骇人听闻”

    朱慈r轻轻一笑道“母后不用担心,儿臣无恙,儿臣已经做出了安排,只留下百名亲卫,其余人驻扎在玄武门外,守在午门外的人在处罚完这些家奴后也会撤离的。”

    周皇后听了朱慈r的话,面『色』又有所好转,笑着说道“玄武门距离钟粹宫不到二百步,你如此安排母后也就放心了,不过你也要记住,事事小心,别被人抓住把柄,流比刀子还厉害,搞不好会毁了你的”

    朱慈r额首道“让母后费心了,儿臣无能,总不能让母后享得清福。”

    周皇后笑着说“皇儿和母后还用得着这样客气吗”

    朱慈r说道“母后,儿臣在江南之时,看到了几样好东西,就给母后带回来了。”

    说完朱慈r从近侍宫女墨琴手中接过来一个很精致的檀木盒子,打开之后,里面是一块金光灿灿的怀表。

    这是朱慈r在凤阳府之时,亲自参与设计,特意让人打造的,名为“福满乾坤”,由金玉铸成,刻有刻龙凤呈祥,涵阴阳五行,可祈福纳吉,十分的清巧、漂亮,同时又不失贵气。

    周皇后看了之后非常喜欢,脸上笑容灿烂,两只美目都要眯到一起了,尽显小女人姿态,没有意思皇后的架子。

    周皇后还不到三十岁,还有一丝少女未泯之心,难得一见喜爱之物会有这种姿态。

    朱慈r不忍打搅周皇后的好心情,在一旁欣赏着坤宁宫的陈设。

    周皇后爱不释手的把玩了一阵,突然感觉到有些失态,俏脸微微一红。

    朱慈r微微一笑,又接着说道“难得能讨母后开心,儿臣这里还为皇妹和三弟带了一些礼物,就请母后给他们吧,儿臣还为刘太妃和皇伯母带回来了一座自鸣钟,由于比较大,儿臣回来的比较匆忙,等过几天到了之后,再给母后送过来转交给他们,儿臣就先告退了,除夕和正旦再过来陪母后。”

    朱慈r与周皇后道别之后,又去了乾清宫溜达了一圈,崇祯还是不肯见他。

    “不就是杀了个老阉奴吗用得着这样吗”

    朱慈r嘀咕了一句便回到了钟粹宫。

    有人会怀疑,明朝时有怀表吗我觉得应该有,社会上不广泛流通不代表没有,怀表貌似在19世纪才流行起来。

    但这个“福满乾坤”怀表历史上是存在的,原型是康熙参与设计,当寿礼送给他母亲孝惠皇太后的,怀表很炫酷很精细,晚清时被外国佬抢走了。

    按照书中的年头,顺治小老弟已经出生了,距离康熙贤侄出生还有十五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302章 父子争吵

    天才本站地址s

    第二天上午早朝后,崇祯首先憋不住了,宣朱慈r觐见。

    朱慈r来到乾清宫,规规矩矩的行完礼,两人开始了谈话。

    崇祯不冷不热道“你有什么想说的”

    朱慈r将早已主播的奏章递了上去,道“儿臣请父皇追谥孙承宗文正。”

    “就这事”崇祯有些意外。

    “还有卢象升请辞回乡丁忧一事。”

    “已经批了。”

    早朝上,卢象升正式提出请辞,崇祯早已将他划分为太子党,当场痛快的批准了。

    崇祯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热茶,抿了一口道“还有吗”

    朱慈r道“儿臣请奏,让孙传庭继续镇守陕西,屯田安民,防止李自成东山再起。”

    让孙传庭回去你是怕朕的兵马多过你的天武军吧

    崇祯冷哼一声,道“洪承畴和孙传庭不日就会抵达直隶,朕不仅不会让他们回去,还要让他们拱卫京师和辽东。”

    崇祯又道“孙承宗追谥一事,礼部早有定论,就不必说了。”

    朱慈r正『色』道“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忠信接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危身利国曰忠,临患不反曰忠,事君尽节曰忠,杀身报国曰忠,死卫社稷曰忠,以德复君曰忠”

    “孙承宗是两朝帝师,奴贼多次劝降皆被其辞拒绝,他阖家四十余口守城而亡,如此死卫社稷、以德复君之举,即便不能追谥文正,如何当不得文忠”

    崇祯心有怒气,却无法反驳,他久久才说道“此事日后再议。”

    朱慈r怅然若失道“父皇此举会寒了天下士人拳拳报国之心。”

    崇祯勃然大怒“放肆”

    朱慈r心有怒意,道“我大明立国近三百年,为抗击北方异族献身的文臣武将不计其数,光是这二十年来对付东虏鞑子就牺牲了上千名文武官员,他们是为了什么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责任至重,对于这些为国效死者,理应给予应有的荣誉,而不是吝啬一个追谥”

    崇祯怒目如电,道“你这是在指责朕吗”

    朱慈r面不改『色』道“儿臣身为储君,披肝沥胆,请执有犯无隐之义,为父皇陛下之”

    崇祯愤恨道“好你个披肝沥胆,这就是你杀巡抚,杀总兵,杀监军的理由吗”

    朱慈r暗叹,原来还是因为高起潜的事情,一个无能还坏事的奴才而已,还把他当成宝了

    王承恩眉头一跳,见二人吵的厉害,轻轻挥手,示意所有宫女太监退出乾清宫。

    朱慈r肃声道“儿臣所杀的这些人都是作『奸』犯科之辈,战时官员枉顾军令,拖欠粮草、总兵作战不力,监军临阵脱逃,致使城陷,按大明军纪就该斩首,以振军心”

    崇祯沉声道“按我朝规定,斩杀四品以上官员需要上报于朕,你杀一个两个也就算了,可你杀了多少光二品总兵就有八个你不觉得自己太过放肆了吗”

    朱慈r不语,心中却暗道,我杀刘良佐和左良玉时怎么没见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