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三桂脸上笑容不变,又恭恭敬敬的拜见了洪承畴,洪承畴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对他夸赞了几句,吴三桂则洗耳聆听,郑重施礼,一副谦逊的模样。
帐中,天武军一系的武将围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时而传来的欢笑声引得周围众官转头望去。
吴三桂看向孙应元等大将,心中隐隐有些嫉妒,天武军各将的功劳太大了,斩杀的八旗军首级数量极多,战后论功行赏,怕是有人要封爵了
忽然,帐外一阵『骚』动,有中军护卫声如惊雷高喝道:“皇太子殿下驾到!”
帐中各文臣武将们纷纷起身站好,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帐门。
在一片鼓乐声中,一群甲胄锃亮的勇卫营亲卫昂首而入,分站大帐两侧,朱慈烺按剑而行,稳步走来。
朱慈烺坐在高高的主座之上,抬手示意,帐外乐声戛然而止,所有文武大员纷纷行参拜大礼,恭恭敬敬等候训示。
很多人心中想法难明,大明这么多年,还没有一个太子领兵出征的,历史上一些王朝虽然有过太子领兵的先例,但那几位要么惨败收场,要么自立为帝了,且年龄都三四十岁了,哪像眼前这位
朱慈烺面无表情,习惯了这种上位者的感觉,他看众人扫视一圈,缓缓道:“自入辽东以来,我军节节胜利,众将屡建功勋,现在奴酋老巢就在眼前,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
陈新甲首先赞扬道:“全赖当今圣上洪福,太子殿下指挥有方”
“太子殿下不辞辛劳,戍边作战,是我大明之幸”
“太子殿下乃千年难遇之明君”
“太子殿下”
账内各官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争着赞扬,站队的趋势越发的明显了,看得监军方正化眉头大皱。
朱慈烺站起身来,压了压手,道:“辽东之战,是诸君共同努力的结果,本宫知道,朝廷也知道,大明的芸芸百姓亦是知晓,此战关乎国运,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本宫希望诸将齐心奋战!”
“末将遵命!”众将一一表态,表示愿为大明奋战,绝不拖后腿,寸土必争!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369章 诛十八族
大营内,巨大的沙盘被抬了进来,摆在众人面前。
相比平行地图,沙盘的优势极大,山川地理一览无余,敌我双方的布局也能了如指掌,方便排兵布阵。
情报部的杨其礼抽出佩剑,在沙盘前虚画了一下,介绍道:“据前方夜不收回报,清军在浑河两岸布置了两个炮阵,红夷大炮和佛朗机炮的数量不下五百门,由孔有德掌管。”
孔有德上次惨败后险些被革掉王爵,因为天武军的火炮太猛,皇太极不得不重新重用他,把大清剩下的所有火炮都集中了起来,布置在浑河两岸,交由孔有德指挥。
据说孔有德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也在火炮周围架起了沙袋掩体,前面足足挖了三道战壕防止被天武军火炮打击。
当听说孔有德三个字时,徐盛的眉宇间『露』出了一丝冷意,右手渐渐握紧,他的父亲山东巡抚徐从治当年就是在登莱之变中,被孔有德的火炮打死了。
杨其礼继续道:“建奴以满洲正黄旗、正蓝旗、镶蓝旗为主,还有蒙古两黄旗,两红旗,汉军四旗,以及新编的八旗新营,总人数不下二十万。”
帐中众将心情沉重,才知道鞑子居然有这么多兵马布置在前面,特别是那么多火炮,这场仗简直是谁输谁完蛋啊。
孙传庭有些担忧道:“奴贼的火炮太多了,且在两岸都布置了炮阵,即便花大代价打掉南岸的,北岸的也会对我军造成大量的伤害。”
众将深有感触,这简直是双炮将军啊,想要打掉他们得死多少人啊。
洪承畴并不主张攻打盛京,只要以太子河为界,大明固守就可,等几年恢复元气后再一举歼灭建奴,现在即便是打下了盛京,最多也是让建奴元气大伤,想要彻底将其灭亡,有些不切实际!
其实洪承畴心中也有个小心思,建奴被打残后,他作为蓟辽总督,肯定还会常驻辽东,只要皇太子一走,下面的战事就会以他为主,彻底灭亡建奴的大功也会落到他的头上
朱慈烺终止了议论,说道:“现在我们是主攻的一方,掌握着主动权,浑河两岸一马平川,他们炮阵布置在盛京城前面,那我们就不从那边打,南移三十里从富振堡进军,本宫不信他们上千斤重的火炮也跟着移动。”
朱慈烺的眼中『射』出锐利的光芒,继续道:“此战我军要最大程度的给予奴贼杀伤,灭其有生力量!”
他指着帐中沙盘,低喝道:“孙应元,周遇吉!”
二人立刻出列,抱拳喝道:“末将在!”
“你二人率天武军居中军正面迎敌,从富振堡进军!”
“是!”
朱慈烺再次喝道:“王廷臣,吴三桂,祖大乐!”
三位辽东将领应声而出:“末将在!”
“你们三人领军为左翼,掩护天武军主攻!”
朱慈烺看向大同总兵、陕西总兵和临洮总兵,喝道:“姜襄,贺人龙、牛成虎!你们为右翼!”
“曹变蛟、虎大威!”
“待大军决战时,你二人立时率精锐骑军绕远北渡浑河,从他们的侧翼冲击他们!”
朱慈烺一一布置完成,并划分了作战区域,最后道:“大战开后,无主次之分,各路人马皆可主攻,率先登临北岸攻破盛京者,封爵!各部人马务必同气连声,相互应援,不得坐守观望!”
“末将领命!”
听说封爵,人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
朱慈烺道:“本宫现在直言,大军的粮草只够一个月的,我们必须要在半个月内结束战事!”
他这么诚实也是没有办法,朝廷中的消息根本瞒不住,还不如痛痛快快说出来,以免让各营人马在那瞎猜,影响军心。
武将受到文官的节制,尤其是粮饷供给,完全由文官把持,武将们天天为粮草发愁,不得不巴结文官,决战在即,粮饷一事绝不能拖后腿。
朱慈烺又道:“传令下去,把半个月的粮草都发给各营,如有胆敢违令贪墨者,全部杀了,灭其三族!”
整个大帐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众人看着言语间风轻云淡的皇太子,这才想起这是尊杀神,曾经斩过一摞的总兵巡抚。
帐中众人眼中满是惊畏的神情,辽东巡抚邱民仰等文官更是感觉后背涌起一阵寒意。
朱慈烺神情异常严肃,道:“最后本宫提醒一句,此战事关辽东局势,更是关乎大明国运,若是谁心存避战保存实力之举,影响了整个战局,本宫不管他谁,他手里有多少人马,必诛之!哪怕是天王老子来救,跑到欧罗巴,本宫也要灭其十八族!”
众人脸『色』精彩,天子才能灭九族,你这灭十八族
方正化忍不住剧烈咳嗽了几声,示意朱慈烺低调一些,他低声道:“殿下,这些话都要载入史册的,恐日后对您名声不利”
成祖皇帝诛了方孝孺十族都被一些人骂成了暴君,而且诛十族还不是成祖皇帝明文下令的,是人家把门生硬算第十族的。
现在皇太子亲口说出诛十八族,这要是传出去,天下士子还不知道怎么编故事呢,说不定日后把你写古往今来第一暴君
朱慈烺瞥了他一眼,冷漠无情道:“本宫可不像父皇那么仁慈,本宫就喜欢杀人,杀那些不忠不义、祸国殃民之辈,任凭史书记载,后世评说,又有何惧!”
临了,朱慈烺冷冷道:“我朱慈烺行事,一向讲究规矩,何须向人解释?”
在场文武官员皆被朱慈烺的气势所慑,暗道这太子不得了,这么霸道将来怕是不好搞啊,只怕又是太祖皇帝一般的人物,杀红了眼
天武军的将官们只觉得热血沸腾,这就是他们无所畏惧的皇太子,天下何人能出其右?
听到朱慈烺说喜欢杀不忠不义之人,站在大帐角落的刘有能被吓了一哆嗦,仔细一想,他现在忠于的是大明,应该不算不忠不义吧,皇太极他们才是
想到这里,他猛然喊道:“主子英明神武,奴才愿永世追随主子,为国立功!”
众人吓了一跳,纷纷转头看向还在举臂高呼的刘有能。
“这人是谁?”
“听说这是皇太极的亲兄弟巴布海,现在是太子殿下的奴才,还被赐了国姓叫刘有能了,前段时间在辽阳立了大功,要封伯了”
“封伯?这狗日的运气可真好”
众人小声的议论纷纷,不过大多数人并没有羡慕刘有能,他们知道,一些依附的部落首领被封爵是朝廷的正常『操』作,现在大明就有几个被封爵的蒙古人,像东宁伯、怀柔伯、伏羌伯这些世袭爵位。
大明最难得的是武将因功封爵,这种的含金量才是最高的,也是所有武将心中最大的目标。
朱慈烺对朱有能投诚后的表现颇为满意,原本处处提防的心态也渐渐的放宽,开始了家奴养成计划,力争让他成为大明真正的好奴才。
朱慈烺铿的一声拔出佩剑,喝道:“精忠报国,奋勇杀奴,有进无退,血战到底!”
“大明万胜!”
“万胜!”
“万胜!”
一个个武将慷慨激昂,高呼咆哮,连陈新甲、邱民仰等文臣,方正化这个老太监也被感染,呐喊者。
看群情沸腾,朱慈烺『露』出满意的笑容,同时他心中有些黯然,此战不知又有多少铁骨铮铮的大明将士牺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370章 决战
富振堡四周,战鼓擂动,无数明军从营地涌出,喧闹的『潮』声如同惊涛拍岸。
十几里外的清军营寨前同样汇集着大量的八旗军,匆匆赶来列阵迎敌,浑河北岸的乌真超哈炮营也连忙调动,炮兵们吃力的拉着上千斤重的火炮。
孔有德郁闷不已,那么完美的炮阵白布置了,皇上要求乌真超哈营务必在明军渡河前重新布置好炮阵,这难度真是太大了。
随着双方距离的不断拉近,从上帝视角看,这片大地上一片人海,各种花里胡哨的颜『色』都有。
双方在距离三四里的时候停了下来,长长的大阵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横贯东西,一望无际,密密的旗帜迎风飘扬。
中军位置,朱慈烺站在四层战车上眺望前方,只见远处的清军阵前竖起了四道黄龙大伞,无数的清军在欢呼着,显然是皇太极亲临,用八旗军的主力调来对付天武军的。
朱慈烺冷哼一声道:“竖起大旗!”
在一座巨大的战车上,足足三丈高的宽阔红『色』龙旗高高挂起,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咚!咚!咚!”
中军战鼓擂动,周围无数旗帜舞动,天武军军阵中发出一阵雄壮的海啸:“杀!杀!杀!”
在天武军右翼的是秦兵军阵,他们遥相呼应,所有人齐喝道“嚯!嚯!嚯!”
左翼的辽东军也不甘寂寞,集体喝道:“虎!虎!虎!”
三军将士三喊三进,呼喝之声天崩地裂,如惊雷滚动,一阵接着一阵,蔓延四面八方,震破云霄。
清军也不甘示弱,也在为自己拼命的打气,大战一触即发。
清军军阵靠前的位置,崔响正一脸惊慌的看着对面的明军呼阵,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遇到的还是这么大的场面,对面黑压压的明军所发出的气势,让他双腿忍不住发颤。
他周围一些十几岁的包衣阿哈也基本如此,有的人甚至当场吓哭了,被满洲的督阵队拖下去砍了脑袋,越是如此,汉军旗的这些新抓来的“壮丁”们越是害怕。
满洲的跟役们也好不到哪里,特别是第一次上战场的年轻旗丁,都说明军无能,一触即溃,眼前的阵仗貌似与先辈们讲述的不一样啊
与清军相反,明军大阵中,数万天武军严阵以待,他们神『色』坚定,没有畏惧。
虽然一些辎重兵从军仅仅一年,但他们在战场上的时间比当初『操』练时还多,真正的战场磨砺了他们。
他们作为辎重兵,天武军的预备役,在北上抗清时就已经经历了数次战斗,辽东之战更是奋勇当先,与正兵无异,此战结束后,他们就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正兵。
朱慈烺将斜指宝剑,长喝道:“击鼓前进!”
军中的战鼓声变得急促,激昂的节奏声响彻云霄。
“前进!”
天武军各部的将官纷纷拔出佩剑,咆哮着喝令:“杀光他们!”
激昂的鼓声中,数万天武军结阵大步前行,人人昂首挺枪,面『露』冷漠,在磅礴的步伐声中,一股气势冲天而起,似乎要将前方的八旗军全部碾碎!
浑河岸边,一杆高大的织金龙纛迎风飘扬,在其周围同样有着不同颜『色』的旗帜招展着。
皇太极隐隐听到对面传来的鼓乐之声,他举起望远镜,远远就见一片人海朝这边缓缓移动。
皇太极身穿鎏金铠甲,策马而行,猛然挥舞着粗壮的拳头喝道:“天佑大清,此战必胜!”
鳌拜等正黄旗巴牙喇营跟着齐声呼喝,随即周围的八旗军也跟着发出阵阵呼喝声。
喊完之后,皇太极只觉得脑子有种钻心的疼,一时间头晕眼花,在鳌拜等人慌张的拥扶下,这才没有摔落马下,他强忍着打起精神,继续指挥作战。
一道道命令从皇太极的龙纛下传出,满蒙汉八旗军亦是结阵向前,孔有德的炮营正在该处战场河北岸重新布置,成为防御明军渡河的最后一道防线。
天武军龙旗之下,朱慈烺向清军军阵望去,只见眼前一片旗海,密密麻麻的盾车先头大军缓缓推进。
他冷哼一声,八旗军的打法还是老一套,盾车在前,后面跟着火铳兵和弓箭手,而后是步军。
面对天武军的火器,清军再也不敢出动骑兵上来送,朱慈烺一向以理服人,而天武军火器的『射』程,就是真理!
天武军的军阵布置,依然是炮营在前,火枪阵紧随其后,两翼有雷霆战车和长枪兵护卫,火炮开道讲道理,排枪齐『射』谈人生。
在呜呜的号角声中,八旗军的盾车慢慢推近,在接近三百步时,忽然明军中军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