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198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198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天武军武将们的分配,朱慈暂时没有言明,只是告诉他们此去南京要分田,无论将官还是士兵都有田地。

    天武军的军职系统已经很完备了,无非就是接管南京兵部,众将也清楚,有军机部在,南京兵部已经名存实亡了。

    三日后,朱慈率文武官员在城外皇陵旁忠魂祠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

    凤阳的忠魂祠是朱慈亲自下旨敕造,占地极广,方便天武军阵亡将士家属的祭拜,忠魂祠和凤阳皇陵毗邻而居也是为了提高祭祀的等级,表现朝廷对为国尽忠将士们的重视。

    自崇祯十一年十月八万天武军北上,平定入关的清军,再到辽东之战,出征一年多的时间天武军阵亡近万人。

    由于路途数千里之远,不可能把阵亡将士的遗体运回凤阳,只能带回英烈们的骨灰和衣冠,将灵牌请入忠魂祠,供世人祭拜,阵亡将士的盔甲兵器等遗物则归他们的家人所有,传家流传。

    祭祀之时,众多凤阳府的百姓不断涌向忠魂祠,浩浩荡荡形成庞大的人流,他们大多是天武军的家眷。

    在一片哀乐声中,将士们将阵亡战友的骨灰盒安葬在忠魂祠后的陵园中,朱慈与一众将军们亲自铲土立碑。

    祭祀大典开始时,一队队天武军的将士手持灵牌,有序的将之请入忠魂祠内。

    在庄严而隆重的祭祀乐舞中,朱慈亲自点香,对着祠堂中密密麻麻的灵牌拜了数拜。

    忠魂祠外的辽阔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黑压压的军民,足有数十万人,远比数年前在良乡城祭祀时的规模大。

    朱慈站在广场前,高呼道:“皇明忠魂血气在,埋骨他乡魂归来!英雄剑,百战折,大明魂,永世存!”

    在广场中央,数万人的天武军军阵行并枪礼,齐声吟唱军歌《精忠报国》: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数万人齐声颂唱,感染了在场所有人,战死将士的家属们更是哭成一片,在哀伤之中,他们又是自豪,自家的男人没有白死。

    连一些文官都有些动容了,吴伟业忍不住道:“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随后,朱慈颁下令旨,忠魂祠以国家级大祀的规格进行祭祀,设神官,而后每年都要在固定时间进行祭祀大典。

    临走之时,他路过一个领着年仅几岁孩童的小妇人身边,小妇人看样子只有二十出头,自家男人战死,还带着个孩子,想来日后的日子不好过。

    朱慈看着哭成花脸的小妇人,驻足轻声道:“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去找凤阳本地官府,如果他们不管,可去找本宫状告他们。”

    小妇人连忙拜倒,带着哭腔道:“民妇多谢殿下关怀,民妇男人杀鞑子的封赏已经发下了,有白银一百三十两,还有分的田地五十亩,殿下又免了我们家田地的农税,民妇没有困难。”

    朱慈点点头,又看向小妇人身边的孩童,叹道:“好生将他养大,以后不必让他从军。”

    小妇人还未说话,那孩童却忽然道:“我要参军!我要杀鞑子替爹爹报仇!”

    孩童看样子虽然只有五六岁,但丝毫不怕生,倔强的小脸上,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盯着朱慈很有精气神。

    小妇人慌忙将孩童拉入怀中,呵斥道:“不可对太子殿下无礼。”

    接着她看向朱慈道:“孩子还小不懂事,请殿下恕罪。”

    朱慈摆了摆手,伸手轻拍着孩童的肩头,赞道:“好样的!”

    跟在朱慈身后的高邦摸了摸孩童的头,笑道:“不愧是我天武军将士的种,长大了来高爷这报到,高爷带你去杀鞑子!”

    看着皇太子在一众文武官员簇拥下远去的身影,小妇人拜了数拜,随后带着孩子进入忠魂祠寻找自家男人的灵牌。

    祠内大堂中,香火缭绕,密密麻麻的灵牌给人极大冲击与震撼,每个进来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肃穆与敬畏之情。

    小妇人痴痴的看着丈夫的灵牌位于其中,内心既哀伤又自豪,她与其他妇人遗孀一样,对着灵牌拜了数拜。

    祭祀仪式后,朱慈巡视了凤阳府各地,尤其对皇明军校和一些军器厂等军工产业进行了视察。

    天武军大多兵源在凤阳府招募,这里算是朱慈拓展实力的重要根据地,除了从最初从京师南下的两万勇卫营将士未分到田地,其余天武军将士在凤阳府都有自己的土地,每户至少五十亩。

    像那小妇人的丈夫就是最初的招募的屯田兵,只有五十亩地,战功的封赏暂时只下发了银钱,战功的土地还未发下。

    以往天武军征战在外时,家中田地不需担心没人耕种,凤阳府、庐州府等地有专门的耕种队替他们种地劳作,这些耕种队有的是正在接受改造的流寇,有的是南下的流民组成,由官府统一安排工作,农时种地,闲时垦荒。

    朱慈打算将南直隶应天府、苏州府等几个富庶地方的卫所土地作为战功土地分给天武军将士,尤其是最初的两万勇卫营将士,更要大封特封。

    朱慈丝毫不担心南直隶那几个富庶州府的卫所会反抗,他巴不得那些卫所将官狗急跳墙反抗,派大军将其一锅端了最好,省得麻烦。

    此番南下,朱慈决定除万余兵力留守凤阳府,其余天武军人马尽数渡江南下,在应天府及周边富庶地方安家。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418章 衣锦还乡

    祭祀大典后,朱慈下令,天武军全员放假修整半个月,半个月后回军营集结开赴南京。

    修整的命令下达后,天武军各个军营中瞬间传来阵阵的欢呼声,人人准备着回家抱老婆孩子,没老婆的看望父母或是自由活动。

    一处军营中,团总徐青山向部下们严令道:“二团所有人听令,回家途中严守军纪,不得扰民,违者严惩不贷!”

    一名士兵笑道:“将军,如果路上有人主动惹咱呢?”

    徐青山眉头一横,道:“要是哪个王八羔子敢主动挑衅我天武军,就按照我军的应急条例,砍他娘的!”

    “好!”营中爆发出一阵呼喝,紧接着各人打着包袱一溜烟的跑掉了。

    看着心急的部下们,徐青山笑着摇了摇头,在铜镜面前整理了一番仪容,又正了正身上的盔甲,这才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包袱急急出了营门。

    徐青山骑着高头大马进了中都城,先是雇了一辆马车,又连扫了几家商铺,书籍、衣服、熏肉等大包小包塞了整整一马车,看得车夫眼睛都直了,暗道这位军爷真他娘的有钱!

    徐青山的家在凤阳府寿州,距离中都凤阳二百多里路,此番他回家带的东西太多了,挂在战马上会影响行程,只得雇一辆马车载货同行。

    回程的半路上,车夫终于忍不住,询问徐青山道:“我说军爷,你买这车货这打算去寿州做生意吗?”

    徐青山笑道:“我回家的,这些都是给我老婆孩子买的!”

    马夫惊叫道:“军爷应该是天武军的人吧?难怪发财了,听说砍个鞑子兵脑袋就有五十两的赏银?”

    徐青山点点头微微一笑,没有多说,自己何止砍了个鞑子兵脑袋,他在战场上可是亲手阵斩了一个鞑子亲王,豫亲王多铎,皇太子赏银一万两,又连升三级!

    马夫颇为健谈,见策马而奔的徐青山盔甲腰刀尽显英武之气,不由叹道:“天武军真是厉害,我儿子也日夜盼着加入天武军呢。”

    徐青山心中自豪,也想起了家中的老婆孩子,心中不由一暖,思家之情更甚,他一抽马鞭,绝尘而去,车夫连忙驾马赶上。。。。。。

    马车往西而行,一路沿着官道而行,凤阳府的官道平坦宽敞,可并行两辆马车,行驶的速度也比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快多了。

    寿州城外,徐青山远远的看着熟悉的城隍庙,心中感慨万千,出征一年半后,自己不仅活着回来了,还战功累累,封赏无数。

    他指着城隍庙附近一个破旧的小院门,道:“大叔,前面那座小院就是我家,帮我把马车驾到那吧,我多给你一钱银子。”

    “好咧!”车夫咧着嘴道,心里美滋滋的。

    徐青山家所在的屯堡颇为热闹,来往劳作的村民随处可见,一辆陌生的马车忽然到来,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围观。

    不消多时,全堡半数农忙的百姓围拢过来,指指点点的议论猜测是什么人。

    在堡中能雇得起马车的人可没几个啊,就如后世一个乡村中忽然开进来一辆轰着油门的红旗s9超跑,很容易吸引周围人的注意。

    城隍庙中,徐青山的妻子五妹正做着祷告,嘴里念叨着:“小妇五妹诚心祷告,求关圣帝君保佑夫君徐青山能平安归来,若是有劫难,小妇愿折寿十年,二十年也成,只希望换夫君能平安回家。”

    说完,五妹虔诚的拜了数拜,心中总算踏实了一些,正准备带着三个孩子回家。

    正在这时,一个嗓门大的婆娘在庙门外扯着嗓子大叫道:“五妹,你家男人回来了!”

    闻言,五妹连忙站起身来又惊又喜,道:“大娘,青山哥真的回来了?!”

    “可不是嘛,你家男人不仅回来了,还出息了,骑着马赶着马车回来的!”

    “爹爹回来喽!”徐青山的三个孩子连连欢呼。

    五妹刚准备奔出庙外,又急冲冲的返回冲着关圣帝君拜了数拜,口中连连谢着关二爷。

    在大嗓门婆娘的拉扯下,五妹带着孩子兴冲冲的向自家小院跑去,心中暗暗兴奋,都说关圣帝君主平安,果然是真的!

    徐青山家的破旧小院前,围满了堡中的乡邻,听说徐青山当了将军出息了,立时引起了堡中各人的轰动。

    “青山回来啦!”

    “看青山这身盔甲,这是只有将军才能穿的啊!”一名见多识广的宿老啧啧称奇。

    “青山加入天武军后,整个人都变了,看看这杀气,肯定是杀过不少鞑子!”

    在一片热情招呼的声音,徐青山含笑着不断向周围乡邻拱手。

    当车夫把马车内的大包小包一个个往院门前堆放时,更是引得众人惊呼连连。

    “哇,青山这是发财了啊,买这么多东西!”

    “看,那都是熏肉,城里才有的!”

    “天武军的封赏这么丰厚,五妹有福了!”

    “你们别光羡慕青山,战场刀剑无眼,这也是人家青山拿命博出来的!”

    “娘的,我决定了,等会就去参加天武军!”

    “就你这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也能入选进天武军?你看看人家青山什么精气神,再瞧瞧你自己。。。。。。”

    在无数人的热切目光下,徐青山笑拱着手,脸都笑要僵了,却不知如何是好,自己总不能把买的一车东西分给周围人,这么多人一人一件也不够分的啊,况且这是给自己老婆孩子买的,跑了二百多里路呢。。。。。。

    他思来想去,终于抱拳开口道:“感谢乡邻们对某家小的照顾,明日午时,青山在村头摆下酒宴,还请诸位乡邻赏光莅临!多谢,多谢了!”

    “一定!一定!”

    “青山你太客气了!何必破费。。。。。。”

    众人七嘴八舌的回道,这才陆陆续续的离开,不过还有一些喜欢看热闹的仍站在那。

    车夫看着感慨连连,这就是读书人所说的衣锦还乡啊,回去后说什么也要让儿子去参加天武军!

    “相公!”

    “爹爹!”

    城隍庙那传来的几声互换让徐青山心中一颤,他放下拱的僵硬的臂膀,回头望去,见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孩子正急急奔来。

    徐青山不再顾着周围众人,奔向妻儿,敞开手臂将三个孩子一下拢在怀里,又拉着五妹的手往家走,五妹有些不好意思的挣扎了一下,见相公的大手紧紧抓着她,只得红着脸跟在后面。

    一位老太太拄着拐杖面露笑容道:“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好啊!”

    周围围观的人也不好意思继续在这吃狗粮,只得笑眯眯的离开了。

    将马车上的货物搬进院子后,徐青山拿出一两银子递给了车夫,车夫顿时咧嘴直笑,谢过后匆匆赶着马车回去了。

    五妹和三个孩子瞪大了眼睛看着满院的诸物,半晌没反应过来。

    徐青山拿着几件新买的衣服道:“五妹,这些都是相公买的,这些衣服你喜欢吗?”

    “好漂亮!”五妹拿着这些衣服,激动的脸色微红。

    五妹发现了货物中的一大堆书籍,好奇道:“青山哥,你买这些书干嘛?”

    徐青山严肃道:“太子殿下在将官大会上发表圣训,要求我们天武军将官人人都要多读书,开眼界。”

    五妹认真道:“太子殿下平定了叛乱,养活了这么多人,将来一定是位了不得的皇帝。”

    徐青山面露崇敬,道:“那是自然,没有太子殿下,就没有我徐青山的今日,殿下的雄才大略更是让我等钦佩,我徐青山早已立下誓言,此生誓死追随殿下,无论是何人敢挡在殿下的面前,我将毫不犹豫的将其撕碎!”

    五妹听得一阵心颤,但她还是支持自己的男人,家里的一切都是皇太子给的,没有皇太子,自己一家或许早已成为饿死鬼了。。。。。。

    除了衣服、熏肉、书籍,徐青山还给三个儿女买了糖果糕点等吃食,惹得三个孩子一阵哄抢。

    五妹赶忙烧了一大锅开水,准备为相公洗尘,当她看到相公身上附满了伤疤时,心疼的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

    徐青山安慰她道:“没事的,都是些小伤而已!”

    五妹红着眼道:“还说小伤,你看肩头这块,这么大的一块伤疤。。。。。。”

    徐青山笑道:“这块伤疤可金贵着呢,是鞑子一位亲王留下的,当日为夫一枪刺穿了他的胸口,这是他临死反扑时劈下的一刀。”

    徐青山虽然风轻云淡的讲述,但听在五妹耳中却是心惊胆战的,亲王那是何等的高高在上,竟被相公杀了,可想自家男人在战场上是多么的拼命,这些东西都是他拿命换来的啊。

    徐青山附耳与她轻轻说了几句,惹得五妹再次惊呼:“一万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