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步兵方阵后,便是完全由骑兵组成的龙武军入场。
当马队整齐,全副武装,手持火龙枪,戴着玄色面罩的龙武军骑兵出场时,场面更是燃了起来。
铁甲如潮,铁骑如流,数万龙武军发出的气势,更令在场诸人心潮澎湃。
观礼台上,百官之中,便是见过八旗骑兵的卢象升也不禁感叹道:“如此铁骑,何人可以阻挡?”
最后出场的是国之重器,神武军!
红夷大炮,东风火箭,雷霆战车、火龙出水等一系列火器,或用人扛人抬,或用车辆装载,由战马拖动,依次的从点将台前通过。
好多火器在场诸人压根就不认识,不过众人看到熟悉的红夷大炮,就知道这支军队不简单,那么大口径的红夷大炮,体格那么大,一看就很牛逼!
最重要的是,太多了!
光是各种红夷大炮,神武军就足足拉出来差不多五百门!
天武军善用火器,早己是人所尽知,然而众人平时能够看到这些武器的机会并不多当这些看起来有些吓人的火炮、火箭从面前走过的时候,引起了不少人的极大兴趣。
有些人都站起来观看,同时议论纷纷,有懂一些人的向其他人讲解,也有不懂的人在那里胡乱瞎猜,反正不管懂不懂,说的都非常牛逼!
阅兵式的最后一个环节,神武军现场表演千炮齐射,霎时间炮声隆隆,响彻苍穹,场面声势浩大,甚是壮观!
在场的各国使臣无不被大明军队呈现出的强大实力所折服,尤其是那些蠢蠢欲动的洋鬼子,还有几个立场动摇的藩属国,更加对大明充满了敬畏之意。
持续了两个多时辰的天武大阅兵终于圆满结束,各军依旧如之前入场那般,回到原地。
点将台上,朱慈烺真臂高呼,呐喊道:“将士们,此次北伐,朕要你们像雷霆一般,以强大的实力彻底击溃那些祸国殃民的逆贼!”
“你们是天下间最强的精锐!要让所有敌人闻风丧胆!让天下人见证你们的威名!”
“朕,将御驾亲征,与你们同在!”
“我大明,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
大教场中,猛然爆发出如山崩海啸一般的呼应声,不止三十万大军呼喝,就连周围的民众也在拼命的呼喊,声浪一重高过一重。
听那排山倒海的声音,观礼台上的百官、各国使节、士绅商人们皆是目瞪口呆,更别说没见过世面的崇祯太上皇,这种浩瀚的力量他哪里见识过?
崇祯早已激动的热泪盈眶,在这种场面的感染下,他甚至想脱下龙袍,融入军中,去当个小卒,上阵杀敌,报效皇明。
“天运推迁虏运移,王师北讨定燕畿,百年礼乐重兴日,四海风云庆会时,除暴虐,抚疮痍,漠南争睹旧威仪,君王圣德容降虏,三恪衣冠拜玉墀!”
在《平幽都之曲》武舞曲中,三十万大军开拔北伐,一片旗帜如海,人潮无边,似乎要铺满整片大地。
天武元年正月初一,大明天武皇帝神烈山阅兵出征,兵马三十万,浩荡无尽,御驾亲征,讨伐伪顺,收复中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568章 醉生梦死
天武皇帝不做偏安之君,使江南民心大振,尤其是我皇在三军将士面前说的那些话更具气势。
听闻之前更是传出了“登基即决战,一战定乾坤!”这种霸气的话,各种文人墨客大受感染,开始作诗称赞我皇之气魄。
三十万大军北渡长江,光是渡河就渡了两天,消息如奔雷般滚向四方。
“什么?出兵百万北伐?”
北京城中,李自成猛然从饭桌上站起,满脸震惊的询问军师宋献策,连手中的筷子都惊落在地。
宋献策猛拿着一份情报,脸上同样难看。
李自成瞥了眼地上掉落的肉丸,又对宋献策道:“军师,此消息属实吗?”
宋献策点了点头,认真道:“确认无疑啊。。。。。。。”
宋献策被封开国大军师,因身材矮小,腿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外号“宋矮子”或“宋孩儿”,手中更掌管着李自成数千名凶残的孩儿兵。
早在一个月前,宋献策便得到情报,江南各部明军开始往南京集结,说是庆祝新皇登基,举行大阅。
由于江南的里甲制太严密了,尤其是两年前的瘟疫,使得江南地方的管控组织力更加强大,顺军派往江南的细作不知死了多少个,大顺朝廷对江南的情况一直都是两眼摸黑,宋献策只能靠零星的情报猜测。
当时他便猜测,大明应该是要北伐了,他将此事在朝会上当庭说出,然而丞相牛金星却不以为意,称这是无稽之谈,史上哪有新皇刚登基就要出征的?
牛金星引经据典,还根据时节分析,自古北方蛮夷多在秋播之时出兵南下,而中原王朝一般是在春耕之后,现在什么时节?新年时期,春耕还没到呢,他们不过年不种地了?
当时李自成觉得有理,便将此事放下,甚至他还萌生出派出使者去南京祝贺新皇登基,缓和大顺和大明之间紧张关系的想法,他又担心激怒朱慈烺,只好作罢,静观其变。
现在大明突然倾力北伐,完全出乎了李自成的意料,也让他心中隐隐有些恐惧。
当年凤阳府一战,李自成吃过安武军和天雄军的苦头,现在的大顺军已经玩嗨了,面对倾巢而出的明军,还能有把握打赢吗?
李自成眉头越陷越深,对左右太监道:“传召群臣,天佑殿议事。”
天佑殿也就是皇极殿,李自成登基后,大改宫名,将皇极殿改为天佑殿,把大明门改为大顺门,又将乾清宫中挂匾上写的“敬天法祖”四字改为“敬天爱民”等。
国丈田弘遇的府苑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大顺军一群勋贵武将在此挟妓欢乐,逍遥一片。
自从顺军攻入北京城后,李自成便大赏宫女,权将军刘宗敏和制将军李过每人赏了三十个,牛金星、宋献策等六政府文官,每人赏了三五个。
顺军众将见到高门大第便强行闯入占为己有,刘宗敏占了田弘遇的府第,李过占据了周家的府第。
田弘遇早在顺军围城前就已经带着部分家产跑路了,刘宗敏只得到部分钱财,还算凑合。
然而周家就没这么好运了,自周奎被朱慈烺赐死后,崇祯为了安抚周皇后,把周奎的四个子侄全安排在五军都督府任都督,结果顺军一来,四个人被重点照顾,在诏狱里被烤的体无完肤,连根毛都没烤出来。
田府中,顺军将领们坐在一起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一旁还有歌姬作伴。
酒过三巡之后,场面已经十分热烈了起来,原本有些不熟悉的武将之间也开始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了。
却唯独没人搭理坐在一旁的王震,原因是他太冷了,也不喝酒,是个无趣的人!
在酒意的刺激下,闯将们说话的分贝也无意间提高了一倍,纵论天下,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
从陕西吹到河南,再从河南吹到北京城,谁谁谁是我好哥们,咱们一起干过仗,一起嫖过娼,某某某算个球。
“圣旨到!”
这时,传旨太监王德化捧着圣旨入了场,然而里面的诸将继续吃喝,压根没理会他,席中的王震没喝酒,却像个吃货一样不停的夹菜,仿若无人。
相比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李自成这位永昌皇帝的威信太差了,根本镇不住手下这些武将。
王德化有些尴尬,他扫了众将一眼,找到了主座了刘宗敏,说道:“汝侯,陛下有旨。”
刘宗敏压根就不理会他,左手搂着一名漂亮歌姬,右手招呼着周围的兄弟继续吃喝,端起酒杯碰的啪啪响。
传旨的王德化想插句话都插不上,因为汝侯刘宗敏喝醉了,思维有些混乱,口齿不清,一句话能重复说八遍,在那热血沸腾的拍胸脯,对身边的闯将道:“一句话的事,包在额身上!”
王德化越听越是听不下去了,可是他不听还不行,他是来传旨的,总不能就这么回去吧。
他想直接宣旨走人,又担心打搅这帮武将作乐,汝侯一个脾气上来弄死自己,毕竟汝侯连皇帝都不怕,敢当着皇帝的面摔碗抬杠。。。。。。
王德化像个下人一样站在刘宗敏身后,想找个时间把旨意宣读了,他万万没想到,刘宗敏时不时的就会拉着自己的手,反复的问:“我说的对不对?”
我他娘的哪知道你说了什么?
王德化心中郁闷,但脸上依旧保持笑容,道:“汝侯说的太对了!”
终于,好不容易熬到了酒宴结束,王德化这才瞅准了机会,道:“汝侯,陛下宣您和众将入宫议事,有重要军情。。。。。。”
刘宗敏随意的挥了挥手,道:“知道了,滚吧!”
他扶着墙,口齿不清的对身边护卫呵斥道:“备马!”
。。。。。。。
王震策马进入皇城,往皇宫而去,只见周围不断有将领奔来,完全把皇城当成了跑马场。
李自成大封各将,侯伯子男四等爵位封了近二百人,王震也是其中一员,受封子爵,他明显的感觉到,进入北京后的闯将们一个个都变了。
在午门前,王震下马步入紫禁城,却见刘宗敏等将吆三喝五的从后面策马狂奔而来,一路上摇摇欲坠的样子,让人担心。
刘宗敏驾马一路奔入午门,再过金水桥,直到天佑殿的御阶前,才下马拍拍屁股晃着身子走近大殿。
王震感慨,传说中的紫禁城戒备森严,禁止老百姓接近,朝廷官员也不允许私自进入,更别说在里面任意行走,骑马乘轿了。
然而此时,不仅汝侯刘宗敏,连光山伯刘体纯,蒲城子爵李来亨,临朐男爵高一功等人也尽数骑马进入,毫无敬畏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569章 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当王震步入天佑殿中,殿中已经站满了黑压压的一片,丞相牛金星、开国大军师宋献策、六政府的宋企郊、张璘然等文臣尽皆已经就位,在那里低声议论着什么。
汝侯刘宗敏、磁侯刘芳亮、亳侯李过、泽侯田见秀、绵侯袁宗第等武将也尽皆到场,坐在椅子上吵吵嚷嚷,喧闹一片。
此时的天佑殿更像是梁山泊聚义大厅,人人有座,穿着各异,就差上面龙座上摆个关公什么的。
刘宗敏等刚喝完酒的武将正靠在椅子上打着瞌睡,发出一阵打雷般的呼声。
当王德化高呼陛下驾到时,殿中的好汉们只是随便的应付了一声,多以抱拳为主,有人见穿着龙袍的李自成有模有样的摆着架子,眼中隐约有轻蔑之色。
王震早已看出,顺军内部组织乱的一塌糊涂,很多将领不愿叩拜李自成,便私下议论说:“以响马拜响马,谁甘屈膝。”
也有人说:“我辈血汗杀来天下,不是他的本事。”
就连最早追随李自成的刘宗敏更是叫嚷说:“我与他同作响马,何故拜他?”
李自成也很无奈,他本想杀几个立威,奈何南面的根本不给自己时间整顿,匆促下手只会激起部下兵变。
见人都来的差不多了,李自成咳嗽一声,道:“朕得到密报,朱家太子已在南京登基,并亲率百万大军北上,已经在路上了。”
“什么?百万大军?”
殿内各人一阵骚动,他们只知闯王召他们议事,说有紧急军情,却不知具体是何事,没想到竟是朱明要打来了,还是百万大军?
“什么时候江南的人马变这么多了?”
各人面面相觑,都看到彼此眼中的恐惧与慌乱。
丞相牛金星猛的站起来,他断然道:“号称而已,说不定只有十万人,亦是五万人!”
他又道:“听闻他数年前围剿革左五营和黄虎之时,也不过动用了不到十万人,区区数年,他如何能凑齐百万之众?”
殿中众人微微宽心,自古至今出兵打仗的,哪有不号称的?就是大顺军以往当流寇之时,哪怕是只有几万人,也号称百万,吹牛逼唬人谁不会?
坐那打瞌睡的刘宗敏忽然道:“再给我一坛酒,我能吹出五百万大军!”
殿内各人都是哈哈大笑,心中更宽,唯有李自成和宋献策眉头紧皱。
宋献策出声道:“朱家新皇在登基之日便御驾亲征,还兵分四路北上,想来所带人马不会少,此战若是失利,将对我们大顺政权是个沉重的打击,还请大家一起议个方案,由何人统兵为先锋,具体怎么打!”
殿中忽然安静了下来,原本勾肩搭闲聊的人也不说话了,都不愿领兵出战。
这些天,各将已经玩嗨了,爵位得到了,阔宅良田有了,金银美女也有了,谁还愿意出去拼死拼活的打仗?是酒不好喝了?还是美人不好玩了?
李自成放眼看去,只见刘宗敏以北京瘫的姿势躺在椅子上打呼,小舅子高一功抬头看着殿中的天花板,像是在研究壁画,就连侄子李过也是低头沉默,在思考人生。
李自成惊讶的看着各神情各异武将们,眼中失望神色越来越浓,甚至有些后悔打下京师了。
其实他也很郁闷,当初攻打京师不过是一时兴致,没想到这么好打,几天就下下来了。
他环视众人道:“何人有退敌之策?”
牛金星和宋献策二人皆在发愁,明军四路大军北上,大顺军又无积极的将领,且要守的地方太多了,山东、陕西、河南,这几个地方丢哪个都不行,一时间竟都没了对策。
这时,忽然一人出声道:“某,有一退敌之策!”
众人抬眼转头看去,却是威武将军王震,只听他说道:“我大顺军攻西安,战潼关,旋师河南,打洛阳,淹开封,破真定,克山东,一路势如破竹,旌旗指处,群丑灰飞烟灭,更是在数日内攻陷京师,即便面对百万明军,又有何惧?”
“说的好!”
殿内一群武将听得热血沸腾,大声叫好,李自成眼中亦是露出欣赏之色,不管王震有没有计策,最起码他把氛围搞起来了。
连在椅子上打瞌睡的刘宗敏也被“惊醒”了,侧耳听着震天虎能有什么计策。
王震接着道:“更何况明军根本没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