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278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278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度,最好不过了。

    当夜,茅元仪放出第二批飞鸽传书,将辽东情况详细做了汇报,并请朝廷再度派军增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574章 衍圣公迎驾

    山东曲阜,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临邹城,北望泰山,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

    泗水河畔,只见乱糟糟的都是南下的大顺军,个个器械马具不齐,有推辎重的,有抬粮草的,还有推火炮的,旗号一片混乱,营伍不清,到处是骂骂咧咧地方口音,连中军纛旗都是横着抬过河。

    直到渡过泗水后,大顺军才重新竖起中军纛旗,汇成浩浩荡荡的南下潮流。

    大顺军左营刘芳亮部和右营袁宗第部,马步兵合计六万人,十五日行军一千一百里抢先到达山东防山布防,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五里。

    正月二十日,李自成亲率四十万大军抵达山东曲阜,与刘芳亮、袁宗第会合。

    得知十万明军也朝曲阜赶来,李自成心有不安,他对身旁的宋献策道:“军师,朕心中总觉得不妙,要不你先卜上一卦。。。。。。”

    宋献策强颜道:“陛下,臣之前已经算过了,大吉大利,若是频繁卜算,那就不灵了。”

    李自成脸上依旧不安,多年逢凶化吉的感觉告诉自己,这次出征的前景不太好。

    宋献策见状,为他打气道:“我军势大,人数是其四五倍,亦有铳炮,陛下何故担心?”

    李自成想想也是,自己太多心了,要是大顺军倾力一战,还打不过十万天武军(包括龙武军、神武军),那还守什么天下的?

    前军一骑奔来,道:“启禀陛下,前方二十里是衍圣公的孔府,亳侯请示,您要不要在那里驻跸?”

    李自成看向宋献策,不解的问:“衍圣公是什么玩意?”

    宋献策顿时无语,解释道:“陛下,衍圣公不是什么玩意,那是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相当于国公,宋、金、元、明四朝都有册封衍圣公,我们大顺也要册封孔家,以安天下读书人之心。”

    李自成面露异色,道:“金和元时期也册封了?孔家也受封了?”

    宋献策点点头,道:“受封了。”

    宋献策粗通文墨,精通奇门遁甲,连个秀才都不是,自然对孔子后人的可耻行为没什么感觉。

    李自成笑道:“看来这些读书人有时候比咱们这些粗人更不要脸面,就在衍圣公府驻跸吧,让老子也看看读书人的品性。”

    。。。。。。

    曲阜衍圣公孔府。

    孔府始建于大明洪武十年,弘治十六年重修,九进庭院,三路布局,占地二百四十亩,共有厅、堂、楼、房四百六十三间。

    孔府祠堂前,衍圣公孔胤植身穿青布白衫亲自擦拭着一块木雕镂空描金龙纹长生牌(为活人立的牌位,感其恩德,为其祈求福寿),此长生牌上赫然写着“大顺永昌皇帝”几个字。

    孔胤植小心的呵护着,将之擦的雪亮,唯恐这长生牌上沾染半点尘埃。

    忙活了半天,他又亲自请出自己早已写好的进表,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李自成的长生牌前,又行大礼参拜了一番。

    彩排了几次,孔胤植觉得很满意,这才问身边的管家:“大顺皇帝到我们曲阜了吗?”

    管家笑着道:“老爷,大顺军已经渡过泗水了,应该就要进城了。”

    孔胤植啪的一巴掌抽在管家的脸上,怒道:“狗才,你为什么不早说?险些让我孔家犯下对大顺皇帝陛下的大不敬之罪,快快召集族人前去城外迎驾!”

    召集令下达,孔府上下全都动了起来,在前厅集合。

    孔胤植负手而来,衍圣公为大明正一品官阶,为文臣之首,但此时他却没有身穿官服。

    他见长子孔兴燮穿着一身斗牛服,当下大怒道:“逆子,咱们是去迎接大顺皇帝的,你穿明廷赐的斗牛服作甚?想害了我孔家吗?赶紧脱了烧掉!”

    孔兴燮试探性道:“父亲,这天下还没定呢,万一大顺要是败了。。。。。。”

    孔胤植冷哼一声道:“你也不用脑子想一想,永昌皇帝提兵百万南下,已经到我曲阜了,天武皇帝分兵数路,且不说带了多少人马,他们人呢?我孔家千百年来一向秉承谁强便拜谁的原则!”

    见孔兴燮还杵在那不懂,孔胤植喝道:“还不快去换衣服,所有人都不准穿明制官服,我们要让大顺皇帝看到我孔家的诚意!”

    闻言,孔家众人再度手忙脚乱的换衣服。

    这时,孔府家丁匆忙来报:“大顺军已经到接官亭了,永昌皇帝的銮驾已经来了!”

    孔胤植当即慌了,大喝道:“快!快把我写的表文取来!”

    。。。。。。

    曲阜北门,城门大开,周围已经围满了顺军的旗帜。

    衍圣公孔胤植带着孔家一众匆忙跑来,他噗通一声跪在李自成驾前,高呼道:“孔门第六十四世孙孔胤植,叩见大顺永昌皇帝,愿永昌皇帝与天地日月同辉!”

    李自成骑在马上饶有兴趣的看着他,好半天才问:“你就是衍圣公?”

    孔胤植内心狂喜,原来大顺皇帝居然知道自己?他再度叩首道:“臣便是当代衍圣公。”

    李自成扬着马鞭道:“你是大明皇帝册封的衍圣公,为何跪我这大顺皇帝?”

    孔胤植大惊,跪着往前挪了几步,不停的磕头,哭着道:“臣早已心向大顺,日夜盼着大顺军驾临啊!前明崇祯昏君无德无能,现任天武暴君更是残暴,视士绅为草芥,动辄杀戮,吾为圣人之后,当为众儒之先,归迎大顺王师!”

    说着,孔胤植高举双手,将进表恭恭敬敬的呈上。

    宋献策鄙视的看着他,六政府一些文官眼中更是不屑,无论金国还是蒙元南下,孔家都是第一个投降异族,做了十五代贰臣,为世人所不齿。

    李自成捏着表文随意的看了两眼,有点看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话,直接扔到了一边,点点头道:“文采不错,起来带路吧。”

    孔胤植如蒙大赦,又重重的磕了几个头,这才安心爬起来,亲自引路。

    大顺军浩浩荡荡了进了曲阜,孔胤植一路含笑着带着李自成前往衍圣公府下榻。

    孔府的主体在中路,最前面是官衙,并按照六部设有三堂六厅,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六厅则是管理孔府事务的地方。

    后面则是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内宅的前后楼是府上老爷、太太、少爷和小姐的住房,此时因为大顺皇帝的到来基本都搬走了,只留下几个姿色可人的孔家小姐,希望能和永昌皇帝来个意外的邂逅。

    孔府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看着李自成啧啧称奇,赞道:“你家这府第盖的不错。”

    孔胤植连忙道:“陛下驾临孔府,是我孔家的荣幸!”

    李自成点了点头,来到了孔府祠堂前,还“意外”的见到了自己的长生牌。

    他指了指这长生牌,问:“这怎么回事?”

    孔胤植立马义正言辞道:“回陛下的话,老朽乃圣人后裔,自然得率天下先,行此忠君之事!”

    这马屁拍的李自成非常舒服,他笑道:“孔家忠心耿耿,朕今日便册封孔。。。。。你叫孔什么来着?”

    “臣孔胤植!”

    “哦,孔胤植,今日朕便册封孔胤植为大顺朝衍圣公,世袭罔替!”

    孔胤植内心激动,感动的眼泪直落,伏在地上道:“臣叩谢我主隆恩!”

    在参观孔府后院之时,孔胤植一个劲的倾诉天武帝有多少的残暴,自己又是多么的渴望大顺王师解民于倒悬。

    最后,他对李自成深施一礼,以泣血的神情说道:“恳请陛下挥师南下,救我江南父老于水火之中!”

    李自成扶起孔胤植,连声道:“快快请起!”

    接下来,便是一副君贤臣明的美好画面。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575章 牛刀小试

    天武元年正月十六日,靖武军在登州登陆,收编登州水师营,并收复了登州、蓬莱二地。

    十八日,天雄军收复河南南阳府,十九日,安武军收复河南归德府。

    随后各军开展种种布置,清剿周边流贼,赈济灾民,安排防务。

    天武军在徐州驻守了数日,以防河南的顺军东窜至南直隶徐州一带,并四处出击清理山东南部的顺军。

    正月二十二日,天武军十万人马浩浩荡荡抵达曲阜城南三十里外。

    得知水源和地形分布,朱慈烺下令天武军在玉皇山至盘龙一带扎营,并将御营设在了玉皇山。

    玉皇山三四里外便是鲁王墓,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的陵墓,风水不错。

    玉皇山御营中,朱慈烺仔细听着各方传来的战报,当他听闻辽东的情况时,脸色阴晴不定。

    良久,他才喃喃道:“吴三桂这个二五仔。。。。。。”

    以辽东的兵力部署,只要各部协调增援,想要守住沈阳乃至整个辽东,并不难,然而吴祖两家。。。。。。

    在大变之前,有些人总想着获取最大利益,然而殊不知,大变是机遇,同样是一首亡灵曲。

    沉吟了片刻,朱慈烺道:“传黄得功,率靖武军自登州走海路赶往觉华岛,配合茅元仪守住宁远至山海关一线!告诉他们,守三个月,王师必然北上出关!”

    由于没有提前收集仁川的潮汐、淤泥滩、海堤情报,靖海舰队仁川登陆的计划进展不利,无法对满清后方形成有效牵制。

    再者多尔衮也不蠢,看出了这是明廷的牵制行动,没有海权意识的他压根就不管靖海舰队,只留下部分人马,自己直接御驾亲征辽东去了。

    现在的情况有些紧急,朱慈烺必须要尽快的解决李自成,绝不能让战事拖延。

    当然,打的时候也不能逼迫太紧,打的太猛会把流贼打跑了,不好全部剿灭。

    要营造出一种我很想灭掉你,但我貌似实力有限,打不动你们的感觉。

    就像一个弱女子生气捶小拳拳,越捶对面的大汉越来劲,有冲动的想法。

    中军御营中,首端有着巨大的铁案,案上满是金牌,令箭等物,中间是沙盘,密密的将军围着,讨论争议接下来的部署。

    目前有天武军五万步军,龙武军四万骑兵,神武军一万炮兵。

    而大顺军则有将军五十万人马,双方人数比例差距很大,在没有试探清楚之前,不宜爆发决战。

    一场战争,并非兵力越多越好,如此浩大的会战,极大的考验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在人海战术中,想要指挥几十万大军前进后退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说不定会玩脱了。

    经过军议讨论,朱慈烺决定先布置防线,最好能引起顺军主动进攻,发挥神武军重炮优势的同时,看看顺军究竟有几斤几两。

    玉皇山上,朱慈烺举目四望,只见周围山下天武军的士兵,如蚁似正在忙碌着挖掘壕沟,修建半人高的土墙。

    土墙之间放置了神武军的各型火炮,天武军步卒则在墙后持枪防御,土墙的前面又挖了几道壕沟。

    玉皇山、凰山、盘龙山上,则布置着东风火箭等远程攻击火器,居高临下攻击,与火炮形成交叉火力。

    神武军在防线上布置了三百门红夷大炮,皆是八磅以上的重炮,射程在三四里左右,余下又有五百门大型佛朗机炮。

    明军在布置防线之时,一队顺军马队在明军盘龙山防线十几里外奔驰,他们头戴红缨毡帽,身穿黑色号衣,上面有着斗大的“顺”字,正是顺军中最精锐的老营兵。

    老营兵的兵马汇聚的越来越多,他们个个举止精干,马术精湛,护卫这李自成和闯军各将来到盘龙山前视察明军防线。

    李自成想探知明军的情况,于是派出一支人马抵近侦查。

    老营兵们欢呼一声,策马往玉皇山等地奔驰着,他们作为老营,以马为伴,马术娴熟的不下于蒙古人,各种秀操作。

    而且老营兵并无沉重的盔甲,清一色的都是罩甲样子的棉甲,甲中也没有镶嵌铁叶,普通顺兵更是只穿轻甲,铁甲什么的不存在的。

    负责带队侦查的是李自成的干儿子李双喜,在顺军中算是年轻有为的将领,他一路奔驰,忽然望见前方烟尘滚滚,似乎正有一股人马往这边而来。

    “明军来了,戒备!”

    李双喜一声令下,老营兵立马开始警戒,他们清楚,双方的第一场交战可能就要爆发了。

    李双喜惊讶的发现,对面的明军骑兵装备的好奢侈,只见他们个个身穿黑色镶着红边的棉甲,头戴厚实的铁盔,连脸上都覆盖着铁面罩,甚至战马前面和两侧都覆盖了一层甲,

    在黑色面罩下,他们神色无常,看起来很酷,个个手握火龙枪,马上还插着好像火铳的家伙。

    “够奢华的!”

    见周围老营兵面面相觑,李双喜冷哼一声,猛的握着马鞍上的步弓,又快速从箭囊中抽出一根羽箭,瞄准其中一个龙武军骑兵,瞬间拉开了弯弓,浑身甲叶随之锵锵响动。

    嗖的一声,箭矢凌厉的呼啸射出,一名龙武军哨骑被射中闷哼一声,险些栽倒马下。

    好在哨骑甲胄精良,铁甲、绵甲、锁子甲等相叠,防护力惊人,李双喜的弓箭又是老营中常见的小稍弓,造成的伤害寥寥。

    龙武军哨骑抄起和鼎步枪便是一顿猛射,只听“啪啪!”数声,惨叫声中,几名老营兵纷纷中枪,栽倒在地。

    由于和鼎步枪杀伤力极大,有的子弹直接一穿二,当场撂倒两个。

    这些老营兵也是精锐,他们反应过来后迅速抄起弓箭还击,用的便是射速奇快的小稍弓,在马上连续射击,动作飘逸,可观性很强。

    然而这种客观性的动作,若是在战场上缺乏了杀伤力,不过是花里胡哨的表演罢了。

    有个老营大神一秒射出三箭,全干到了对面一个龙武军哨骑身上,但他惊恐的发现对面明军骑兵身上插着几个箭压根没事,直接冲了过来。

    “啪!啪!啪!”

    一阵手铳的声音响起,老营兵再次翻落几具尸体,连李双喜都被打中一枪,抱着右臂在那龇牙咧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